边坡工程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3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3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概述
学风严谨 崇尚实践
边坡工程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概述
学风严谨 崇尚实践
当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时,边坡为稳定结构。
当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倾向基本一致但其倾角大于坡角时,边坡为基 本稳定结构。
当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倾向之间夹角小于30°且倾角小于坡角时,边 坡为不稳定结构。
注:使用本表时应考虑地区性水文、气象等条件,结合具体情况予以修正。本表 不适用于岩层层面或主要节理面有顺坡向滑动可能的边坡。
边坡工程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概述
(3) 图解法
图解法可以分为两类:
① 用一定的曲线和图形来表征边坡有 关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求出边 坡稳定性系数,或已知稳定系数及其
它参数(f 、c、r、结构面倾角、坡
力学分析。通过反复计算和分析比较,对可能的滑动面给出
稳定性系数。
目前,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已经从二维发展到三维。
边坡工程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概述
学风严谨 崇尚实践
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很多,在处理上,各种条分法在以下 几个方面引入简化条件:
(a) 对滑裂面的形状作出假定,如假定滑裂面形状为折线、 圆弧、对数螺旋线等;(b) 放松静力平衡要求,求解过程中仅满 足部分力和力矩的平衡要求;(c) 对多余未知数的数值和分布形 状做假定。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概述
学风严谨 崇尚实践
对于新设计的大型边坡,根据设计对边坡的要求及 边坡的荷载情况,分别预选2~3个坡角并按坡高段进行 稳定性验算,作出包括开挖、支护费用在内的技术经济 比较,然后从中选出最优的坡角、坡形。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边坡,已经提出一种或多种 分析方法。在具体应用中,根据具体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选取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资料】边坡工程第三章汇编

【资料】边坡工程第三章汇编
质现象,以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做出结论。
2. 边坡勘察应查明的主要内容
① 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发育阶段和微地貌特 征,不良地质现象及其范围和性质;
② 岩土种类、成因类型、性质和软弱层的分布 界线,覆盖层厚度及下伏基岩面的形态和坡 度;
③ 地下水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和动 态条件,岩土的透水性及地下水的出露情况;
配合施工开挖进行地质编录,核对、补充前阶段的勘察资料, 进行施工安全预报;必要时提出修正或重新设计边坡并提出处理措 施。
滑坡治理为目的的勘察阶段划分
轮廓勘察; 定性勘察; 定量勘察; 补充勘察。
滑坡轮廓勘察
以地表调查为主 ,主要内容: ① 地形地貌、滑坡外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和收集水文气象资料; ② 滑坡及其构筑物的变形历史及现状等,以回
➢ 对于建筑边坡而言,可参照我国《建筑边坡工程技 术规范》选取。
➢ 对破坏后果严重的一级岩质边坡应通过测试确定。
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中的建议值
结构面类型 1
硬性结构面 2 3
软弱结构面 4 5
结构面结合程度 结合好
结合一般 结合差
结合很差 结合极差(泥化层)
内摩擦角(°) 粘聚力(MPa)
定性勘察
定量勘察
补充勘察
§3.2 勘察阶段划分
按建设项目的 阶段划分
初步勘察阶段
详细勘察阶段
施工勘察阶段
大型边坡勘察阶段划分
1)初步勘察阶段 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了解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边坡
的稳定性。 2)详细勘察阶段
对不稳定边坡及其相邻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和 观测,取得有关计算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作出稳定性评价,对人 工边坡提出最优开挖坡角,对可能失稳的边坡提出防护处理措施。 3)施工勘察

边坡工程和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边坡工程和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山东省边坡工程与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市建委(建设局):为加强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其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山东省边坡工程与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现将《山东省边坡工程与基坑工程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切实加强管理,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山东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其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边坡,是指建(构)筑物场地或其周边,由于建(构)筑物和市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边坡和对建(构)筑物安全或稳定有影响的自然边坡。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自然地面下5m(含5m)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基坑。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三类:Ⅰ新建工程:在边坡与深基坑影响到的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拆除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及为建筑边坡与深基坑修建的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工程。

Ⅱ分部工程:新建、改建、扩建、拆除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中涉及的边坡与深基坑的支护、地下水的控制、地表水的疏导与排泄、土方开挖与填埋等分部工程。

Ⅲ已有工程:在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影响到的区域内已建成的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工程。

第四条山东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范围内的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检)测、使用、维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章露天矿边坡ppt课件

第三章露天矿边坡ppt课件

第二节 露天矿边坡研究
露天矿边坡要素
1——底帮边坡;2——顶帮边坡;3——底帮最终边坡角;4——顶帮最 终边坡角;5——台阶边坡角;6——工作帮边坡;7——工作帮边坡角; 8——矿体
• 露天矿边坡的特点
1.露天矿边坡较高,常达数百米;走向较长,常达几公 里。如抚顺西露天煤矿、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的设计采深分别 达到480m和350m,走向长分别为6.4Km和4.0Km。 2.露天煤矿边坡岩石只要是沉积岩,层理明显,软弱夹 层较多,岩石强度较低。我国有些露天煤矿的土质边坡较高, 达80m以上,露天金属矿边坡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变质岩, 岩石强度较高,但断层、节理等均较发育,构造复杂。至于 排土场边坡,则是由破碎的岩石和表土堆积而成的。 3.露天矿边坡变形破坏的形式主要是滑坡。露天煤矿的 滑坡主要沿层面、软弱夹层,其次是沿断层、节理发生。滑 动面下部还往往切断岩层。沿层面、软弱夹层、断层的滑动 面较明显,而沿节理切断岩层部分的滑动面则不明显。露天 金属矿的滑坡常沿机理、断层,有时亦沿层面发生。
甘肃金川露天矿边坡变形,即属典型的弯 曲匀倾倒变形 。
图3-8金川露天矿边坡弯曲倾倒变形 ML-厚层大理岩;MI-中厚大理岩;SC-片岩;Hg-角闪岩;F-断层
(4)挠曲
由板裂结构岩体组成的顺向边坡,坡面由 薄层较硬的岩层组成,其内有软弱岩层时(如 页岩、粘土岩等),由于软岩层的作用,硬岩 层在近坡脚附近发生向临空方向的拱折变形, 其形成机制类似于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板的挠 曲,故称这种变形为边坡的挠曲种软弱结构面,如层理、 层面、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
③受软弱基座控制的蠕动。
当边坡基座具有较厚的软弱岩层时,由于上覆 岩体的重力作用,基座软岩受压,承载力不够, 因而发生塑性流动,向临空方向或减压方向流动 和挤出,引起边坡的变形,称为基座蠕动,又叫 深层蠕动。边坡的这种变形,与上述受软弱结构 面控制蠕动的区别在于:坡体内蠕滑和塑流不是 沿一个统一的滑面,而是受整个软弱基座层控制。 当露天矿边坡底部含有厚度较大的软岩并被开挖 揭露后,边坡受基座控制的蠕动变形便开始了。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一、绪论A.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重要性B. 问题背景与研究意义C. 研究目的与意义二、破裂角及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A. 破裂角的计算方法1. Hoek-Brown准则2. Griffith准则B.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1. 针对不同类型岩体的计算方法2. 岩体条件下等效内摩擦角的求解三、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应用A. 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在岩石和土体的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B. 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在边坡设计中的应用C. 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在边坡施工中的应用四、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的影响因素分析A. 破裂角取值的影响因素1. 岩石类型2. 极限水平应力3. 岩体断裂状态B.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的影响因素1. 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体等效内摩擦角2. 不同摩擦状况下的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五、结论与展望A.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B.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和建议第一章绪论A. 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重要性岩石边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

由于自然因素和外力的作用,岩石边坡在长期的作用下,会发生破裂、滑坡、塌方等灾害。

因此,在边坡工程中,对于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准确计算和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性。

破裂角是指在应力加剧的情况下,岩石或者土体发生破裂的角度。

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指的是在斜面稳定的情况下,斜面抗剪切能力与斜面垂直方向的重力之比。

这两个参数的准确计算对于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安全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B. 问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岩石边坡的破坏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建立稳定的边坡结构,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同时,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准确计算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也是科学合理地进行边坡设计和防灾减灾的关键。

C.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并分析影响这两个参数取值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第三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35
验算方法
⑴ 将土体按地面变
T1
坡点垂直分块后自 α1 W 1 N1
上而下分别计算各 E1
τ1
土块的剩余下滑力.
α1 α2
E2
T2
W2 N2
τ2
E1 α1
⑵自第二块开始, 均需计入上一条块剩余下滑力对本条块的作用 把其当作作用于本块的外力,方向平行于上一块土体滑动面。
⑶Ei计算的结果若出现负值,计算Ei+1时,公式中Ei以零值代入。
cL
N
A ω θ Ntgφ W
H
K f G cos cL G sin
10
二、解析法
D B
θ
K f G cos cL G sin
H
1:m T
cL
N
A ω θ Ntgφ W
因G HL sin( )则
K
f
2
ctg
sin
2c
H
sin(
sin ) sin
令 0
2c
H
K ( f 0 )ctg
②土的极限平衡状态只在破裂面上达到,破裂面的位置要 通过计算才能确定。
力学分析法主要包括:圆弧滑动面法、平面滑动面法、 传递系数法等。
8
§ 3.2 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计算
K min K
一、试算法
T
KR T
θ ω
N W
K W cos tan cL W sin
纯净砂类土 c = 0,则
15
◆ 计算稳定系数
①切向力
o
Ti x Qi sin i
R
'
i
i'
10 1:m2
E
98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目标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体系第六章、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第七章、施工截排水、施工期监测预警方案和施工期抢险预案第八章、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准备工作第二节、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方案与措施第三节、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第四节、抗滑桩工程施工方案第五节、浆砌块石施工方案第六节、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第七节、防渗工程第九章、四新技术的使用、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及工程变更应对措施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第十一章、施工资源配备计划第十二章、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职责(主要责任人)第三节、创优工程的保证措施第四节、工程施工过程的自检体系与专职质检第五节、质量保证管理措施第六节、质量的控制第十三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第二节、保卫及消防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措施第十四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五章、季节性施工措施第十六章、工程成本控制措施第十七章、工程验收与竣工资料整编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积极推广和运用项目法管理,统筹兼顾,自始至终坚持“业主至上、质量第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服务宗旨,以勤劳、朴实、科学、积极的工作态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合同中规定的各项内容。

第一节、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1、广元市821中学边坡(B、C、D区)治理工程的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等相关资料;2、现场调查资料和我公司的实际情况;3、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制的招标文件;4、本工程的工程量清单;5、我公司已施工过的同类工程的经验;6、我公司的相关施工技术操作规程;7、有关的工程施工规范与工程验收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本地区相关的计价条例等第二节、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广元市821中学边坡(B、C、D区)治理工程。

该项目已由己由广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广发改社会[2009]106 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四川省广元市821 中学,建设资金来自市本级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 。

边坡工程第3章-边坡工程设计与分析方法(冶金出版社)

边坡工程第3章-边坡工程设计与分析方法(冶金出版社)
表 3-4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GB 50330)
稳定安全系数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边坡类型 一般工况
永久边坡 地震工况 临时边坡 1.15 1.25 1.10 1.20 1.05 1.15
1.35
1.30
1.25
注:① 地震工况时,安全系数仅适用于塌滑区内无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② 对地质条件很复杂或破坏 后果极严重的边坡工程,其稳定安全系数应适当提高。
IV2
-
-
-
注:① 按定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以低者为准;② 层状岩体可按单层厚度划分,即厚层大于0.5m,中厚层 0.1~0.5m,薄层小于0.1m;③ 当地下水丰富时,III1或III2类边坡岩体结构可视情况降低一档,为III2或IV1类;④ 主体为 强风化岩的边坡可划分为IV2类。
3.3.2 设计安全系数的取用
(6) 边坡工程的平面布置和立面设计应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满足美化环境、体现生态保
护的要求。
3.3
设计安全系数及其取用
3.3.1 安全系数的概念 3.3.2 设计安全系数的取用
3.3.1 安全系数的概念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安全系数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指某一滑面所能提供的抗滑力
(抗滑力矩)与沿该面实际下滑力(下滑力矩)的比值。边坡最危险滑面安全系数大于1,表明
因此,对边坡稳定性的计算决不能脱离对上述各个因素的周密研究与合理确定。为了
使安全系数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应正确评估其合理性并加以有效使用。
3.3.2 设计安全系数的取用
边坡稳定性计算含有若干不确定性因素,为了保证设计的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应使计算得
到的安全系数大于1,即规定一个设计限值,一般称之为设计安全系数或稳定安全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边坡工程地质勘察§3.1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1. 边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为给边坡治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以达到安全、合理的整治边坡的目的,对边坡(特别是一些高边坡或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进行专门性的岩土工程勘察是十分必要的。

边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边坡地区的地貌形态、影响边坡的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其稳定性。

边坡勘察的要求是:1)查明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类别和可能的破坏形式;2)提供演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3)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稳定性的变化;4)确定人工边坡的最优开挖坡形和坡角;5)对潜在不稳定边坡提供计算参数,整治与加固措施及监测方案。

6)对需进行抗震设防的边坡应根据区划提供设防裂度或地震动参数;7)提出边坡整治设计、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8)对所勘查的边坡工程是否存在滑坡(或潜在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做出结论。

2. 边坡勘察应查明的主要内容1)调查边坡地区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发育阶段和微地貌特征。

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及其范围和性质;2)查明岩土的种类、成因类型、性质和软弱层的分布界线,在覆盖层地区还应查明其厚度及下伏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3)查明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分布及组合关系,分析其力学属性及与临空面的关系;4)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和动态条件,岩土的透水性及地下水的出露情况;5)查明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量,坡面的植被,风化作用和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以及地震烈度,判明上述因素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6)确定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对岩土体的稳定性做出合理评价;7)确定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情况、冲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8)提出斜坡和边坡稳定性计算所需的岩土体以及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9)确定人工边坡的最优开挖坡形及坡角;10)对不稳定边坡提出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3.2 勘察阶段划分当某边坡作为主体建筑的环境时要求进行专门性的边坡勘察,往往是不现实的,此时对于二、三级边坡也可结合对主体建筑场地勘察一并进行。

岩土体的变异性一般都比较大,对40于复杂的岩土边坡很难在一次勘察中就将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全部查明,而且对于一些大型边坡,设计往往也是分阶段进行的。

因此,对于大型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应该分阶段进行勘查。

当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时,岩土差异性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往往即使进行了初勘、详勘还不能准确的查明某些重要的岩土工程问题,这时进行施工勘察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按不同的目的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其一,以滑坡防治的需要可分为轮廓勘察、定性勘察、定量勘察和补充勘察;其二,根据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来确定边坡的勘察阶段,如: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查阶段及施工勘查阶段。

无论是以滑坡防治为目的还是按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来划分,两者都必须回答滑坡的性质、规模、成因和稳定性,滑坡产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预测等。

勘察阶段的划分应视工程的实际需要而定。

对于大型边坡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初步勘察阶段在初步勘察阶段,除搜集已有资料外,主要是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了解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当地的边坡稳定情况和防护经验。

需要时,可进行少量的勘探和室内试验。

通过调查分析初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2) 详细勘察阶段应对不稳定的边坡及其相邻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和观测,取得有关的计算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作出稳定性评价,对人工边坡提出最优开挖坡角,对可能失稳的边坡提出防护处理措施;3)施工勘察主要是配合施工开挖进行地质编录,核对、补充前阶段的勘察资料,进行施工安全预报;必要时提出修正或重新设计边坡并提出处理措施。

对于以滑动山坡的治理为目的的勘察一般从宏观到微观分为4阶段进行勘察,分别为:轮廓勘察;定性勘察;定量勘察;确定工程位置的补充勘察。

滑坡轮廓勘察主要以地表调查为主,内容包括:①地形地貌、滑坡外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收集水文气象资料;②滑坡及其构筑物的变形历史及现状等,以回答目前滑坡的稳定程度、性质和类型、发展规模、基本地质条件和主要诱发因素;以及可能滑坡防治工程的原则、工程措施和方案、治理工程可行性和投资费用等。

滑坡的定性勘察阶段主要提供能满足滑坡治理工程方案设计甚至初步设计所需的资料,主要内容包括:①将轮廓勘察所收集的各项资料(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滑坡范围和变形迹象等)反映在1:500的地形图上,在每一条块滑坡应布设工程地质主轴断面(一般比例1:200);②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电测深、联合剖面)确定断层、趋势性滑动面及过湿带位置;③依据物探结果确定钻孔深度和个数;④进行地表位移和深部位移监测,以确定滑动规模和深度以及滑动层数;⑤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资料。

滑坡的定量勘察和补充勘察阶段是满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所需的资料,一般来说此两阶段没有严格的划分标准,主要是补充和完善定性勘察阶段尚未确定或遗漏的部分资料,如:定量勘察阶段需要在滑坡主轴剖面两侧布设辅助断面以优化所对应的抗滑工程等。

特别重要的是,由于某些滑坡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即使经过四阶段勘察后,也难免有遗4142漏和不足之处,因此,在抗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编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进一步确定滑带埋深、产状和地下水出露位置等,便于完善施工图设计。

§3.3 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探工程地质测绘除按上述规定要求外,应着重查明边坡的形态及坡角、软弱层和结构面的产状、性质等。

测绘范围应包括可能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所有地段。

边坡的勘察范围理应包括可能对建(构)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

但以往多数勘察单位在专门性的边坡勘察中也常常是范围偏小,将勘察范围局限在指定的边坡范围之内。

为此,我国《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对建筑边坡的勘测范围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即勘探范围应包括不小于岩质边坡高度或不小于1.5倍土质边坡高度,以及可能对建(构)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

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不小于5m ,并应进入坡脚地形剖面最低点和支护结构基底下不小于3m 。

对勘察孔进入稳定层的深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查明支护结构持力层性状,并避免在坡脚(或沟心)出现判层错误(将巨块石误判为基岩)等。

边坡工程勘察应查明3.1中规定的内容。

在勘探中宜采用钻探、坑(井)探和槽探等方法,必要时可辅以洞探和物探方法。

勘探及采取试样需满足以下要求:1) 勘探线、点的布置应以查明边坡的纵横剖面(垂直和平行于滑动方向)为原则。

边坡的破坏主要是重力作用下的一种地质现象,其破坏方式主要是沿垂直于边坡方向的滑移失稳,故而勘察线应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

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50m ,每条勘探线不宜少于3个勘探点,当遇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的结构面时,勘探点可适当加密。

我国《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议详细勘探的线、点间距可以按表3-1或按照地区经验加以确定,并且对每一单独边坡段勘探线不宜少于2条;详细勘探的勘探线、点间距 表3-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勘探线间距(m ) 勘探点间距(m ) 一级≤20 ≤15 二级20~30 15~20 三级 30~40 20~252)勘探点深度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内2~3m ,坡脚处应达到地形剖面的最低点。

勘探结构面时,宜采用与结构面成°°60~30的钻孔;3)为查明软弱层面的位置、性状,宜在勘探线上布量少量的探洞、探井或大口径钻孔。

探洞宜垂直于边坡,并可追索开挖;4)主要岩土层和软弱层应采集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宜采用三轴试验获取。

每层岩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试样数量:土层不应少于6个,岩石抗压强度不应少于9个。

岩体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宜采用现场试验确定。

有条件时,软弱层宜连续取样;边坡勘察的重点之一是查明岩土体的性状。

对岩质边坡而言,是查明边坡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性状。

用单一的直孔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采用多种手段,特别是斜孔、井槽、探槽对于查明陡倾结构面是非常有效的。

5)应着重求土的抗剪强度。

试件的剪切方向应与边坡的变形方向一致。

对大型工程宜做动力测试和模型试验,以及土的孔隙水压力及分布的测定;不同土质、不同工况下,土的抗剪强度是不同的。

所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根据土质条件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如土坡处于稳定状态,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就应用抗剪断强度进行适当折减,若已经滑动则应采用残余抗剪强度;若土坡处于饱水状态,应用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值等。

6)对有特殊要求的岩质边坡宜作岩体流变试验;岩石(体)作为一种材料,具有在静载作用下随时间推移而出现强度降低的“蠕变效应”(或称“流变效应”)。

岩石(体)流变试验在我国(特别是建筑边坡)进行得不是很多。

根据研究资料表明,长期强度一般为平均标准强度的80%左右。

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岩质边坡,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进行“岩体流变”试验是必要的。

7)边坡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探井、探坑和探槽等,在野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封填密实;8)当需要时,可选部分钻孔埋设地下水和边坡的变形监测设备,其余钻孔应及时封堵。

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建筑而言,它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往由于多种原因对监测工作重视不够,产生突发性灾害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

因而在我国《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特别强调要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在勘察过程中应进行监测。

众所周知,水对边坡工程的危害是很大的,因而掌握地下水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和最高水位等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对边坡治理是很有必要的。

对位于水体附近或地下水发育等地段的边坡工程宜进行长期观测,至少应观测一个水文年。

§3.4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大量的建筑边坡失稳事故的发生,无不说明了雨季、暴雨过程、地表径流及地下水对建筑边坡稳定性的重大影响,所以边坡的工程勘察应满足各类边坡的支护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并开展进一步专门必要的分析评价工作,因此提供完整的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资料,并分析其对建筑边坡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边坡工程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需要开展以下工作:1)收集相关气象资料、最大降雨强度和十年一遇最大降水量,研究降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2)收集历史最高水位资料,调查可能影响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的工业和市政管线、江河等水源因素,以及相关水库水位调度方案资料;3)查明对边坡工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汇水面积、排水坡度、长度和植被等情况;4)查明地下水类型和主要含水层分布情况;5)查明岩体和软弱结构面中地下水情况;6)论证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对边坡应力状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