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设色地形图2

合集下载

2.2.2 分层设色地形图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2.2 分层设色地形图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顶的爬升高度约( )
A.100米 B.400米
C.700米 D.1000米
6.“纯光伏基站”项目选址在水源山的主
要原因是( ) A.落整较大,水能丰富
B.海拔较高,光照充足
C.风电充足,供电稳定
D.人烟稀少,空气洁净
五、课堂练习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会于10月19日公布了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江 西篁岭村成功入选。江西篁岭古村,地无二里平,人们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 用竹篾盘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晒秋。下图是篁岭古村 周边地形图、篁岭晒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能判断地质灾害发生频次
C.可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
D.能说明聚落发展变化过程
2.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是( )
A.①山地②高原③丘陵④平原
B.①高原②山地③盆地④丘陵 NhomakorabeaC.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
D.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平原
3.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④地形
的颜色的是( )
宽广平坦
较高(在500米以上) 较高(在500米以上) 较低(在500米以下)
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 为和缓(外陡内缓) 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 山坡 坡度较小,相对高度在 200米以下,较山地小
地面起伏小 地面崎岖不平
盆地 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四周高,中间低)
课本P36活动:绘制并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7.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高原、山地 B.盆地、平原 C.山地、丘陵 D.平原、谷地 8.篁岭古村的居民利用窗台、屋檐及 屋顶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光照充足 C.物产丰富 D.吸引游客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0 -200 -500 -1000
单位:米
平原
海拔在
200米以下、
宽广平坦。
海拔在500米以 上,面积较大,
外围较陡、内部 起伏较为和缓。
高 原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崎岖不平、具有耸立的
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
海拔在200~ 500米之间、起伏 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归纳小结
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 拔
超过500 米
超过500 米
低于500 米
不一定
低于200 米

起伏大,
面 内部平坦, 坡度陡 起伏小, 中间低
起 边缘较陡 (山高谷 坡度和缓 四周高

深)
平坦
图解五种地形
海拔(米)
盆地:中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
1000
高原
500
200 0
面平边陡
山地
丘陵
高而陡 低而缓
平原 低而平
丘陵
高原
山地
平原
盆地
你所发现的是: 地形图上的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表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一步:找出剖面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 第二步:沿每一个交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上
找到相应的点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
第2课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剖面图
山顶
山山 脊谷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为山谷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

牛刀小试
END
同学们要好好复习哟~
单元测试
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接下来的测试题目,答 案将会在下期视频中为大家揭晓!
期待你们的好成绩!
选择
填空: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让我们共同进步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高,颜色越浅的地方,海拔越低 同时还有表示冰雪的白色,表示海洋的蓝色
高盆原地::海没拔有在固5定00海米拔以,上地,势面四积周较高大,,中外间围 平低原。:海较 五拔种陡一、基般内本在部地2起形00伏的以较特下为点,缓比宽和较广。:平坦 。
华北平原
分层设色地形图 和
地形剖面图
主讲人: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 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 (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 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
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各种各 样的地形以及地势起伏
五种基本地形:
山陡丘地峭陵的::山海海坡拔拔。在在550000米米以以上下,,有地耸势立起的伏山较峰大,。
地形剖面图定义: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
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 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方向 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剖面图的画法
牛刀小试

分层设色地形图(课堂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课堂PPT)
1、概念、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 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表示地面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16
2、绘制方法
第一、建立坐标,在横坐标上确定剖面线的长度, 一般与原图相同。
第二、在纵坐标上确定剖面图的高度范围,一般 上延和下延一个等高距。
第三、根据地形起伏趋势,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各点。 第四、在地形图上画出剖面线,然后将该剖面 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 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
1、东南丘陵: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是我国 丘陵地貌分布最广泛、最集中的地区。 2、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上。 3、辽东丘陵:辽宁省的东南部。
8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 陡峭的山坡。
9
(4)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内部 起伏较为和缓。
17
A
B 100
C 200
300
D
EF
G
H
. 300 . . 200
100
. .. ..
18
小结: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
2、五种基本地形:
(1)平原:我国三大平原
(2)丘陵:三大丘陵
(3)山地:
(4)高原:四大高原
(5)盆地:四大盆地
三、地形剖面图
1、概念
2、绘制方法
19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的高 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 深浅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 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 色地形图。
1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单位:米
地形图的判读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地形图的判读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山顶
等高面
投影线
等高线
地形图的判读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顶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 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地形图的判读
A处为陡坡,B处为缓坡。
地形图的判读
5、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地形图的判读
5、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a山峰
山峰
特点: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地形图的判读
b山脊
山脊
特点: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处凸出。
地形图的判读
c山谷
山谷
特点:是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处凸出。
地形图的判读
d陡崖
陡崖
特点:等高线重叠。
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1500米-500米=1000米

1000米
1500米

500米
海平面 -250米 -500米
地形图的判读 (二)相对高度的计算
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世界最高峰。 马里亚纳海沟目前探测到最深处海拔是﹣11095米, 世界海拔最低处。 求它们的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海拔-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海拔 =8844.43米-(﹣11095米)=8844.43米+11095米 =19939.43米
地形图的判读 (三)等高线地形图
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 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 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 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 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 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山地是大陆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分布最 多。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 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认识(rèn shi)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从海平面到该地理事物的垂直距离
2、高地(山峰(shānfēng)):等高线中间 高四周低呈
封闭曲线处; 3、盆地(洼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呈
封闭曲线处;
4、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5、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精品资料
读上图将字母填在相对应地貌类型(lèixíng)的括 号鞍里部: ( ) 缓坡( ) 陡坡( ) 山谷( )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山地(shāndì): 海拔(hǎibá)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丘陵(qiūlíng):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xiāng 不超过2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盆地(p中én间d低ì):、但较平坦、四周相对(xiāngdu 高、但相对(xiāngduì)崎岖的地形区 。
高原
平原
盆地
精品资料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 1000米 500米 200度 以上 以上 500米
200米 以下
地面
起伏 较平坦 崎岖
程度
崎岖
中间低、 四周高
较平坦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高原(gāoyuán):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 形开阔(kāikuò),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 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分层设色

分层设色

缓坡
从C地到山顶比较省力气,因为C到山 顶的等高线比B 到山顶的等高线稀疏, 坡度较平缓。
5. 分层设色地形图
(1)根据等高线的原 理,在不同的等高线 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2)设色原则: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 代表平原,黄色表示 低山丘陵,深褐色表 示高山,白色表示终 年积雪的地方。
三、学看地形图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你能从图上看出中国的地势特点吗?
A.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B. 西高东低 D. 北高南低
6.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得表示某条线上地 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三、学看地形图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判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山顶 山的最高部分,用▲ 符号表示;是等高线 数值最大的地方,数 值外小内大。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切口
300
200 100 0
等高距
100米
300
200 100 0 等高线(米)
1. 判断坡度陡缓:

坡陡的 地方
400
300
坡缓的 200 地方
100
400 300
200
100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 稀疏 。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三、学看地形图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判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 多条等高线重叠的 地方;加上符号 表示。
三、学看地形图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1)判断海拔高低 •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单位为 米) • 等高线数值越大,海拔越高; 等高线数值越小,海拔越低

第一章 第六讲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课件(自制)

第一章 第六讲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课件(自制)

等高线地形图及绘制
山顶
130米 120米 110米
100米
130 120 110 100
等高线的特点:等高距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脊源自鞍部 山谷陡崖 山顶
小山鸡(脊)
大山姑(谷)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类型的识别:
一般用 绿色 表示平原, 用 浅绿色表示盆地; 用 淡黄色 表示丘陵; 用 深黄色 表示高原; 用 棕黄色 表示山地; 用 蓝 色表示海洋。
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 地形剖面图
知识导航
1.等高线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
3.地形剖面图
知识精讲
一、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
例:计算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 答: 1500-(-500)= 2000(米)
丙-500米
3.五种基本地形及特点
地形 山地 高原 平原 丘陵 盆地
海拔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200—500米

地表形态 坡度陡峻 顶部平坦 地形平坦 坡度和缓 四周高中部低
知识应用
1.读图完成下题: 甲处地形部位是 陡崖 。 1.A点的海拔是 300 米。 2.A点与山顶的相对高度最多为 400 米。 3.CD一段是 山脊 (山谷或山脊)。 4.沿AB线路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 较容易的是 CD线路 。 原因是 CD线路等高线稀疏,坡缓 。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
地形类型一般是( C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3.读图填出对应的五种基本地形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