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普通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普通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1.1 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地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地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地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地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地关系地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地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地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地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地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地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地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地三种模式及其分布;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地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地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如: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地危害;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1999年10月12日,第60亿位居民诞生,联合国将地球村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世界人口增长走过怎样地历程?人类地家园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人口与环境地关系将会怎样演变?这些都是我们极其关心地问题.

【板书】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讲解】人口增长地快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地高低有关.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出生率是指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练习】下图表示四个国家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地国家是?

【活动】读教材图1-1,结合下列图像,思考:

年份人口规模(亿)年均增长速率(%)

0 2 ――――――――――

1650 5.10

1750 7.90

1850 12.60

1900 16.50

1950 25.20

1960 30.21

1970 36.97

1980 44.44

1990 52.85

2000 61.58

快?

【点拨】(1)依次为:0.0009、0.0055、0.594、0.619、1.055、1.988、2.237、

2.021、1.892、1.652(2)(见下图)

【活动】根据下表数据(教材P3)和教材P3资料,回答:

(1)完成表格要填地数据,比较哪个国家地人口增长得更快一些?

(2)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3)影响人口增长快慢地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地因素是什么?

【归纳总结】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出生率下降,不是经过社会或政府有计划地干预,而是由于生产力地提高,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地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生育观念地变化,并最终导致生育行为变化地结果,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和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多子多福仍是人们普遍地生育观念,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较快.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地因素:(1)受到生物规律地制约;(2)受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地多种因素地影响.具体表现: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地发展水平.

【过渡】根据下列统计图,你认为在不同地历史时期和地区,大致有哪些人口增长模式?

【板书】二、人口增长模式

(一)“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前)

【阅读思考】根据下列图像,分析“高-高-低”模式地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点拨】“高-高-低”模式地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目前地分布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地个别地区.这种人口增长模式又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极低地自然增长率.受自然条件地制约.(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较低地自然增长率.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地自然经济相适应.

【阅读】黑死病说明了什么?是什么遏制了中世纪地欧洲人口增长?

【点拨】欧洲中世纪发生地黑死病,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地社会生态灾难.它不仅流行极为迅猛,而且破坏力非常巨大,致使欧洲人口损失惨重.在14世纪地后几十年里,从英国到意大利有些地方地人口持续下降了70-80%,1420年欧洲人口仅为100年前地1/3多,黑死病过后大片耕地荒废,大量工作无人从事,出现了严重地社会危机.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地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地心理都造成了重大创伤,这个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中世纪最黑暗地年代”.

【活动】初婚年龄与人口出生率有什么关系?

【点拨】初婚年龄偏低,加速人口地增长.晚婚能够延长世代地间隔,会降低出生率.

【板书】(二)“高-低-高”模式(工业革命)

【阅读思考】根据下列图像,分析“高-低-高”模式地特点.此类模式出现在什么国家?为什么?

【点拨】“高-低-高”模式地特点: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其形成条件: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下降.代表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5《美洲粮食作物地传播与人口增长》,思考: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之间是什么关系?

【点拨】明清时期,随着人口地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地社会背景下,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于明中叶陆续传入中国,为中国粮食问题地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与思考】非洲人口受什么因素影响?这又从反面说明了什么?

【点拨】联合国地调查报告表明,艾滋病正使非洲人口地寿命减短,并最终导致非洲人口锐减.在南撒哈拉地34个国家里,艾滋病已经在几个国家里成为时疫,感染人数占总人口地四分之一.博茨瓦纳地问题最为严重,该国地人均寿命已经由十年前地61岁下降到现在地41岁.津巴布韦已有五分之一地成年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因艾滋病引起地死亡已经使人口增长率从1985年地3.3%下降到现在1%以下.

【课外作业】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地危害.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10月1日,日本地总人口约为1.28亿,15岁以下地少年儿童占总人口比例最低(占人口总数地13.7%),65岁以上地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最高(占人口总数地20.1%),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板书】(三)“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阅读思考】根据下列图像,分析“低-低-低”模式地特点.此类模式出现在什么国家?为什么?

【讲解】“三低”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地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地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地变化.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大致相同,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零甚至为负;人口总数基本稳定,有些甚至减少.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归纳】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三低”特征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地趋势,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板书】三、中国地人口增长

【活动】中国在经济不发达地情况下,用较短地时间实现了人口增长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地历史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地路.结合下列资料,分析:

(1)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地因素有哪些?

(2)目前我国应实行什么样地人口政策?

【点拨】新中国人口总量变动地特点:建国后50年,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地时期;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波动幅度大;人口增长速度与世界人口增长基本相同;中国地人口转变速度较快,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低-高”向“三低型”地转变.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地因素有三个: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因素.目前我国人口方面地主要问题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给社会经济地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因此,实行计划生育应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地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思考】人口增长地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归纳总结】人口增长地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前者属于“三低”地现代型,后者属于“高-低-高”模式地过渡型.其实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存在差异.欧洲:-0.1%;日本:0.2%;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0.4%~0.8%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差异.大洋州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地其它国家、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绝

大多数国家属于“过渡型”.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现代型”,如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和乌拉圭等.

【课外作业】查找本地区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总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绘制其变化曲线,判断目前本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地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2、高-低-高模式

3、低-低-低模式

三、我国地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1、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地现代模式转化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地基本国策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4《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教案 旧人教版必修上册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4《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教案 旧人教版必修上册 <教学目标>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 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季节性移动规律 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与特点。 在三圈环流图上理解并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在季风形成图上理解季风的成因与特点。 <教学重点> 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性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 影响。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季风的形成以及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在下图中相应位置填气压带和风带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否认四个假设条件。) ● 〔思考〕什么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总结〕在同样日照条件下陆地吸热快,故积累的热量多,而海洋吸热慢,积 累的热量就少。我们就把陆地与海洋在获得热量方面的这种差异称之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思考〕结实右图中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 读图2.16与图2.17观察后回答 ①南、北半球一月和七月图上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 ②南北半球气压带分布存在差异是什么?为什么? (南半球两个气压带基本都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在30°S 以南地区。 而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尤其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割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总结〕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决定的。 〔演示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为例〕 三、季风环流 ● 〔思考〕①季风的概念?形成原因是什么?(重要) ②季风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区?风向在海陆间如何变化? ③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显著? ● 〔思考〕〔读图第40页〕我国西南地区及南亚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陆地 海洋 1月份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doc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人口增长的模 式及地区分布》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重点难点]:1、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前提2、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获得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3、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讲授过程]:导入:必修二介绍: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李旭旦教授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科学。必修二主要介绍四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生产活动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城市的发展与人口发展、人类居住地形态和人口迁移都有直接关系。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地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更综合了其它三个主题,同时也贯穿于三个主题的学习之中。人口:主要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人口增长模式p4读图1-1-2,[问题]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1、世界人口增长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2、按时间分成明显的几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加速阶段、快速增长阶段。描述人口增长的快与慢一般用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个比率分别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人口发

展的共同点:人口增长的变化具一定规律性:低高低——高低高——低低低的过程。人口增长的阶段:阅读材料中的上图:分析几个阶段中: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图1-1-3,用人口金字塔来表示世界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金字塔介绍:坐标:横坐标:比率,纵坐标:年龄。不同人口金字塔表示了不同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说出其对应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的模式: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和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自己阅读三种模式,回答三个问题:[问题一]三个模式分别具有什么特点?[问题二]代表国家主要有哪些?一: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二:主要是发达国家(欧美日);三:中国、阿根廷、土耳其、新加坡等国。[问题三]三种增长模式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一:人口剧增带来的各种问题:就业压力、住房问题、人均资源不足等;劳动力充足等。二: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过渡型中的两种类型:[介绍][问题]中国的人口转变原因?计划生育政策[承转]由上面可以看出,不同模式的代表国家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阅读表1-1-1:[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三个率从时间发展角度来看分别有何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分化较明显。尤其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各个大洲的差异:阅读图1-1-7,[问题]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各大洲人口数量差异2、各大洲人口增长差异(亚非拉快,欧美日大洋洲慢)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环流

2.4 大气环流 一、预习导航 【预习题】 通过预习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大气环流?对地理环境有何意义? 2、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三圈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了哪些气压带和风带? 4、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有什么影响?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有何不同? 6、什么叫季风?季风的成因是什么? 7、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什么不同? 【资料卡片】 大雾立战功 1940年7月,德国法西斯企图利用大雾作掩护轰炸伦敦。他们认为:由于大雾笼罩使英国飞机无法起飞参加空战,而高于大雾之上的楼房、烟囱正好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但是德国空军却打错了如意算盘,他们每次利用大雾空袭伦敦,总是在中途就遭到了英国飞机的拦截而以失败告终。 有一次,德国得知伦敦被大雾笼罩的消息后立即命令飞机起飞,可是飞机还没到伦敦上空就被浓雾包围了。由于能见度差,机群失去了联系。两架飞机好容易飞出雾区,还没来得及辨方向,就被尾随大雾之后的英国飞机击落了。德军百思不得其解,怀疑内部出了间谍。 德军为什么弄巧成拙呢?原来西欧地处北半球西风带内,全年盛行偏西风,由于西风的影响,这里的天气变化总是由西向东发展。英国在德国西部,根据自西向东天气发展变化的规律,很容易预报出德国的天气变化,而英国的气象情报对德军严加封锁,所以德军很难预测出英国的天气变化。每当德军得知伦敦被大雾笼罩的情报时,实际上雾区已经向东移了。英军正是利用了西欧地区天气自西向东变化的规律,在每次雾区东移时便派出战斗机尾随雾后攻击德军飞机。 为什么云总是从西向东运动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卫星云图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图上,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我国大陆上空,云总是从西向东运动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与全球性大气环流有关:由于我国所处的位置大部分在盛行西风带的下方。盛行的西风带跨越的地理纬度为30°N~50°N,厚度离地面3~13km。因此,地面天气系统受高空西风带的西风引导由偏西向偏东方向移动。这就出现了我们在电视卫星云图中常看到的云从西向东运动的现象。 低、中、高纬度环流与气候 大气环流的基本形势是以纬向环流为主,表现在各盛行风系及高、低气压带大致是沿纬圈分布的。大气环流对同一纬度内气候形成的作用是相类似的,从而使得同纬度带内各地气候应具有一般共同的特点。 低纬度环流包括信风带、赤道辐合带、赤道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大体在30N°~30°S之间,占地球面积的一半。在信风带大陆东岸(大洋西侧)是迎风海岸,降水丰沛,如有地形抬升作用则雨量更多。在大陆西岸(大洋东侧)是背风海岸,则降雨稀少,贴近海岸亦可出现沙漠。赤道辐合带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其位置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在赤道辐合带中气候最为单调,终年炎热潮湿,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大,辐合上升气流盛行,多云、多降水。赤道西风就是热带季风盛行的地带。降水随风向的转变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当西南风(北半球)盛行时降水特别丰沛。副热带高压带的平均位置在30°纬度带上,一年中有显著的季节移动。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移动和强弱对东亚梅雨影响极大,在大陆西岸,因副高冬夏的南北位移,形成地中海式气候这一特殊气候型。 中纬度环流以温带西风为主。温带西风与信风比较起来,无论在风向和风速两方面都是多变的。在温带西风带大陆东、西岸气候有显著不同。就亚欧大陆而论,西岸是迎风海岸,具有海洋性气候,东岸具有季风气候,大陆中心则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南半球西风带的气候是普遍的温和、湿润,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皆小。在气旋活动过程中,纬度间气团交换所引起的非周期性温度变化亦较小。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

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一地理张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学方法:先讲后练,讲练结合,讨论法等。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堂教学过程 (展示世界60亿人口日图,引入新课)随着世界第60亿个人在波黑的降生,世界人口已敲响了警钟。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 而人口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机械增长主要是指人口的迁移引起人口数量的改变,这一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于一节课讨论,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人口自然增长的公式 从公式可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不同的时候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图)让学生读图,说出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展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加快;工业革命后:明显加快。 (展示10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图)教师提问: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总结)20世纪50年代前:人口增长较慢;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迅猛增长。(老师提问)50年代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使世界人口数量迅猛增长。 从空间上来看,不同的地区人口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展示1950年---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展示表格)

欧洲西部教学反思

《欧洲西部》教学反思 世界区域地理的教学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处理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达成,如果讲授过多,会增加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内容,导致学生会做很多额外功,间接影响到对其他部分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就《欧洲西部》的教学做深入反思,自查自己教学行为的得与失。 做得好的方面:关注重点达成,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引导。 重点:本部分的重点内容有六大方面:1、冰川作用对地形的影响,2、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形成,3、上述两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4、河湖的水文特征,5、欧洲西部的人口增长模式问题,6、德国鲁尔区的工业。 过程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六大重点,都采用了“根据图文资料,归纳、分析、探究、推断等”过程模式,引领学生学习。在备课过程中,围绕这六大方面我做了详尽的梳理,针对每一部分都给予了相应的资料、图表等信息,引导学生从材料入手,按照设问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体验,最终生成地理规律。比如,在冰川作用对地形影响这个内容的处理上,我设置了一幅欧洲西部等高线地形图和一段有关冰川作用对地形影响的文字资料,并预设了三个问题,引领学生解决了欧洲西部地形特征及冰川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有待于改进的方面: 1、教授内容过于细化 这部分学习,最开始,我把本区的行政划分具化到了北欧、中欧、西欧、南欧的国家的掌握,根据大纲和历届 考试情况看,完全没必要这样落实,确实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只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掌握本区的位置范围和重点国家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了。 2、忽略课堂反馈效果 每部分知识落实完后,急于进行下面的内容,忽略了对该部分知识的课堂反馈,这样无法了解学生的达成情况,使课堂授课效果打了折扣。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改进和完善。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环流

第三节 大气环流 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 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比较A 、B 、C 、D 四地的气压高低:D>C>A>B (根据空气密度大小来确定) 实例: 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 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海陆风:白天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学生自绘示意图) 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底吹向山顶,晚上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如下图)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 风向平行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 于等压线 风向和等压线有交角 摩擦力:(近地面、与风向相反) 从等压线图判断各地风力大小,应注意: ①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②比例尺大小;③等压线的疏密;④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 风压定理: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 气压场:指气压的空间分布。: 高气压中心、高压脊、低气压中心、低压槽、鞍部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晴朗 高压脊:晴朗 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 低压槽:阴雨 鞍部:阴沉,不稳定 高压脊线附近的气流运行 低压槽线附近的气流运行 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 小范围:热力环流 受热 受热 冷却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等压面(线) A B C D 高压 低压 北半球

4、全球性大气环流 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三圈环流 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解释地球表面两个多雨带:赤道多雨带(上升气流)、温带多雨带(锋面气旋、极锋)。 两个少雨带:极地少雨带(下沉气流)、副热带少雨带(下沉气流)。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5~10个纬度。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讲解时教师自绘世界海陆廓分布图,边绘边讲) 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温度 气压 切断气压带 实 际 情 况 7月 陆高海低 陆低海高 副热带高压带 仅在 海洋 北太 平洋 夏威夷高压 北大 西洋 亚速尔高压 1月 陆低海高 陆高海低 带极地低压带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3)季风环流 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东亚—西北季风 南亚—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东亚—东南季风 南亚—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澳大利亚北部:1月(夏季)西北季风(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7月(冬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热带草原气候) 影响我国气候的气团: 夏季热带海洋气团(太平洋)—— 东南季风:降水多——我国东部地区 赤道气团(印度洋) ———西南季风:降水多——我国西南地区 冬季极地大陆气团————西北季风:降水少 空气由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 和赤道低压 成因 空气由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 冬季 夏季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课程标准解读 1.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 2.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时一定要在明确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读图,理解人口迁移的路线。重点把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其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2(湘教版),与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是并列关系。讲述了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的另一个方面: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地理科学思想和国情、国策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人地观,逐渐形成从情感、精神、文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人口数据,增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方法,形成地理原理和规律。 (二)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共有2个图表资料,6个阅读资料,3个活动,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来引导教学,具体知识结构如下:Array 人口迁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 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中“三峡工程大移民”、“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的观点。 3.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人口迁移的问题,培养学生全球意识。 五、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六、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 背景。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学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学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课件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

1.1【教学设计】《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课程标准的表述看,本节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分布。课标强调“分析”,其实质是注重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的分析方法和过程。通过对世界总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获得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时空分布的认识,形成有用的分析方法和能力。并通过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途径,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之处,让学生对我国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各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规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 3.学会运用图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和地区分布,查找资料探究本地人口增长模式和形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所采取的人口政策,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3、四季的形成。 1、做好预习和导学案。 2、多媒体课件。 〖活动1〗了解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 〖活动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3〗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2)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高中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

高中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的基本特点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赤道与极地间的冷热差异,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地球自转偏向力最终导致三圈环流的形成,于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它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赤道低压带为中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压带和低压带相间分布。 2.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冷热不均)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大气运动)形成的。 3. 一般情况下,低压上升湿润,高压下沉干燥;西风湿润(从低纬吹向高纬地区,有利于水汽凝结),东风、信风干燥(从高纬吹向低纬地区,不利于水汽凝结)。 4.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三圈环流是一种假设的状态,但由于受海陆分布等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成断块状分布(陆地面积广大),南半球特别是南纬30o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成带状分布(海洋面积占优势)。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具体名称如下图所示:

三、副热带高压(或夏季风)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灾害 1. 正常年份副热带高压的移动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规律,可用顺口溜来形象记忆:夏季风吹雨带移,雨带移哪儿哪儿雨季;三月登陆要北上,四五月份到华南;六月江淮为梅雨,东北、华北七(月)、八(月)到;九月南下到江南,十月雨季结束离大陆。 2. 副热带高压(夏季风)异常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时,夏季风向北挺进的速度较快,易造成北涝南旱;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时,夏季风向北挺进的速度较慢,易造成南涝北旱。 四. 季风环流 由于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因而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列表比较东亚季 比较内 容 东亚南亚 季风类 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风向及源地冬季:偏北,西北风;来自亚洲大陆内部冬季:东北风;来自亚洲大陆夏季:偏南,东南风;来自太平洋夏季:西南风;来自印度洋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环流》-最新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环流》-最新范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环流》》,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课标分析】 1. 要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三者共同决定人口增长模式 2. 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 3. 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图表,分析归纳地球历史上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及1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特征。 2. 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过程与方法】 利用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列表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不同国家和本地实际,指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学会辩证地分析人口问题,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比较归纳法 【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板书与板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99年10月12日0时2分,一名男婴在波黑降生,迎来了世界60亿人口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专程来到医院看望母子二人。(图片展示) 2005年1月6日0时2分中国的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专门为其颁发了第13个公民荣誉证书。(图片展示) 这两个小孩的出生为什么受到这么大的关注?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

未来社会,人口问题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我们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必须了解人口发展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人口增长摸式。 [个人探究] 根据芬兰人口增长统计情况,判断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特点。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芬兰人口增长趋势图。 【教师提示】要形象的表示人口增长趋势,作哪种图最好(折线图)。我们一起来做出生率的变化曲线。 首先在横轴上找到年份,对应纵轴的千分比,画出第一个点。同理依次做出其他点,最后把点连成线。(课件依次画出四个点,然后连成线)下面请大家自己做出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曲线。 (学生完成后,展示三条完整曲线)

人口增长模式 练习题

i n t h e i r b 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死亡率 C 、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数量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A 、人口数量的多少 B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C 、社会、经济的差异 D 、文化、环境的差异3、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 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医疗卫生条件④生育政策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读右图,回答4-6题: 4、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②①④7、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A 、两者的出生率都高B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 、两者的死亡率都低D 、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8-9题 阶段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① 3.8 3.20.6② 3.5 2.4 1.1③ 2.9 1.2 1.7④ 1.3 1.00.3 8、该国人口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现代型 B 、②——传统型 C 、③——原始型 D 、④——过渡型1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 A 、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B 、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 、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 D 、婴儿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1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B 、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为“低-低-高”模式 C 、产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 D 、后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为“高-高-低”模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欧洲所有国家的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 B 、非洲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C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 D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13、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高三地理教案:三圈环流

高三地理教案:三圈环流 【篇一】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

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 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 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 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模型制作成果,并结合模型说出三圈环流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 本次模型制作,体现了模型制作的以下优势:

亚洲人口教学反思

亚洲人口教学反思 必修二第一章新授课结束之后,有了博客小结教学反思的想法,纵使每一轮都要经历“备课—讲课—反思”这个过程,但不是每一次的结束都完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疏漏和新的感受,于是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在下一轮的教学中给自己一个比较清晰的启示。 摊开今年、去年、前年的教案,字迹是否比以前更工整,备课是否比以前更立体,教学设计是否比以前更契合学情,教学是否比以前更规范……纸质教案让我有了回望的载体,也有了发现自己问题的机会,教学反思也不只是当下的某节课的感受,更加是纵列的三年的积淀了。 前年的'教案写的很细致,但是内容太多,我在想自己当时是怎么把那么多的文字变成语言灌给学生的?去年的教案又特别简略,我似乎根本不曾想过知识体系建构于课堂现场!哪怕学案上是按照体系制作的知识点预习。有了前两年的错误,今年的备课有了一些改进。 书写教案在做题之后,备课在构思之后,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抄着某本教辅的知识点。我更多的琢磨如何让一节课完整成体系又有重点的呈现;课堂40分钟如何做到不拉长课堂长度,能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好一节完整的课。使用什么教具、设置什么实例、写出什么板书、做出什么小结、课前具体提问什么问题…… 第一节,人口数量部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模式

的类型及特点、坐标图如何分析、如何判读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使用教材的图形和表格数据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让知识和方法双线进行。用好教材又需要适当的更新一些内容。教材的一些数据和信息已经跟不上目前的社会实际,需要根据现实做更新。比如人口问题、影响、对策这部分内容,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应的内容及人口金字塔,这部分知识没有什么问题,难点在于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中国目前已经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可是却不能机械的使用知识模版解决问题。因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基数大两个问题共存,还有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后遗症问题,所以人口政策需要调整为中国特色。在讲这部分知识时不能把模版机械带入,而需要对中国现状进行分析。这就能从新授课开始给学生映射如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思考、思变、思维! 第二节人口空间变化,根据备课前做题发现“人口迁移率”是一个高频内容,于是在课前加了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并给出两个增长的计算公式,以及两个增长率大于小于零代表的意义。(不过最值问题依旧是个高频错点,如何攻克?还在思考中。)这个添加的内容,既能使两节课联系起来,又能让学生面对习题时不因为陌生而恐惧。通过做题发现“人口流动”出现的频率远超过“人口迁移”,也因为目前的人口空间变化实际如此,所以我淡化处理概念,也因此发现了人口流动包含人口迁移这个以前未发现的内容,不再纠结于概念,而是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这部分的教学采用讨论比独角戏有意义,给学生开口的机会是学生大脑转动的机会,

普通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1.1 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地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地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地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地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地关系地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地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地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地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地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地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地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地三种模式及其分布;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地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地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如: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地危害;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1999年10月12日,第60亿位居民诞生,联合国将地球村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世界人口增长走过怎样地历程?人类地家园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人口与环境地关系将会怎样演变?这些都是我们极其关心地问题. 【板书】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讲解】人口增长地快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地高低有关.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出生率是指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