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人口增长模式 (1)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件: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件: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课堂互动提知能
知识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情景导入]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 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到 2050 年,我国临 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 7 900 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 54%以上。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 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人们获取食物、防御疾病 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数量少,增长缓慢 和灾害的能力低,人口死
亡率高
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食物
农业革命期 利用简单的工具 数量增多,增长速 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疾病和

从事农业活动 度加快
灾害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死
亡率下降
农业革命工 业革命以后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
[学法点击] 1.人口“三率”的计算方法 (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出生并存活的婴 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同期活产婴儿数 人口出生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总人口数×100%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死亡人口数在该 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
A.出生率、死亡率、抚养比
B.出生率、抚养比、死亡率
C.抚养比、出生率、死亡率
D.抚养比、死亡率、出生率
(2)影响 2020 年后人口抚养比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
B.人口出生率和国内人口迁移
C.产业政策与人口死亡率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课时跟踪检测(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选择题1.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 )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B.生产力水平的高低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D.自然灾害和战争解析:选B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类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的能力的高低,从而影响人口发展特点。

下图为某某省2005~201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这一期间,某某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A.波动下降B.增长加速C.增长减缓D.增长停止3.目前,某某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D.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解析:2.C 3.D 第2题,从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可以看出,某某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0.25左右,自然增长率低,因此人口低速增长,且呈减缓趋势。

第3题,某某省位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4~5题。

4.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5.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突出解析:4.B 5.D 第4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经历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程。

第5题,在人口增长的后期阶段,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

下表为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未来人口影响的预测值。

其中16~5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

据此回答6~7题。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就业压力最大C.老年人口数量最多D.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7.有专家推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实际出生的人口可能少于预期值,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育龄妇女年龄过大B.抚养孩子成本高C.人均耕地少,粮食不足D.政策支持力度小解析:6.D 7.B 第6题,表中显示全面二孩政策下2030年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此时,我国经济仍然继续发展,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是最高,就业压力也不会最大,B错误;老年人口数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人口总量,计算可知2050年最大,C错误;人口总量由增大到减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D对。

【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有答案

【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有答案

【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1. 如图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2)该国可能()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C.③阶段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值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3)该国最有可能是()A.芬兰B.中国C.印度D.尼日利亚2.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C.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C.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回流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3. 读“木桶效应”图,完成(1)~(3)题。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消费水平C.资源丰富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2)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我国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则三者关系为()A.a>b>cB.a<b<cC.b>a>cD.b>c>a4. 读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甲为普通服装店乙为家具商店丙为五星级宾馆B.甲为汽车销售点乙为早点店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C.甲为珠宝行乙为家具商店丙为早点店D.甲为早点店乙为五星级宾馆丙为珠宝行(2)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②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比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 读“1951~2000年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案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案

【课题】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了解新知,有备而战一、人口增长(一)时间变化阅读教材P2内容,结合右图完成: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为中国第亿人口日。

右图为地球历史上人口数量变化坐标图,该曲线呈形,体现:古代人口增长,近现代人口增长的特点。

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是,即一定时期内与相减的得数。

你能给出其数学表达式吗?(二)地区差异下面是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请根据上述数学表达式计算填写下表:国家总人口(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新增人口(万)埃及6398 2.50 0.65日本12687 0.94 0.82表中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埃及属于国家,日本属于国家。

由上表比较可看出自然增长率高低与人口数量变化有何关系?(三)影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因素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的制约,也受到从到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1)经济基础:、、、等(2)上层建筑: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等(3)其他:战争,自然灾害由于发展引起、和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二、人口增长模式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总人数总人数出生数-死亡数=———————总人数新增人数=——————总人数思考:人口数量变化是否只于增长率有关?提示:三种模式四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导入新课——回归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意境,启动思维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1)总人口: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家庭户规模: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班级姓名第小组【学习目标】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重点难点】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知识链接】人口增长是在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共同作用下进行的,特别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更明显。

人具有两重性,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作为自然的人,其发展同动物一样受自然环境影响,服从生物学规律作为社会的人,它的发展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这是因为:①社会产品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劳动者能否与生产资料结合,它们以何种形式结合,这是由生产方式的特点、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②人类是以生活资料消费为前提条件的,能够养育多少人口的生活资料的总量,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③人类繁衍子孙后代,要通过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来实现的,但是婚姻家庭状况和结构形式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决定的;④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上层建筑,诸如社会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人口政策以及疾病、战争等都对人口发展过程有重大影响。

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纲要预览]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是在什么时期后?快速增长的原因又是什么?(A级)2、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为哪三种?对照图1-1-4说出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各属于哪种模式?(B级)3、探究活动读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1-1-1),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别。

图1-1-1(1)人口自然增长率在3%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2)人口增长过快或者过慢分别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哪些问题?4、探究活动:阅读课文,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措施填写在下面框图中。

(C级)5、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哪些?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C级)【自学检测】一、选择题(第1-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题为双项选择题。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
课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姓名: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状况及原因。
二、课前预习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古代:增长
近代:增长
现代:增长
2、人口增长 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a.划分依据: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和
b.划分、 、、
(2)填写下表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4.世界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出现在( )
A.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B.工业化初期
C.二次世界大战D.20世纪70年代
5.目前,发展中
B.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
C.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D.每年净增人口比发达国家少
三、课堂研讨
1、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时,为什么往往要分析“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2、读图1-1-5,说明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差异。
3、为什么说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模式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
四:学后反思
备注
检测案——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姓名: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6.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C.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快的问题
7.下列现象是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是()
①国防兵力不足;②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多;
③养老费用增多;④经济发展快;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2)图中①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处于人口增长的阶段。

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答案】 C【解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2.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答案】 C【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北美地区的三倍,而总人口远大于北美地区。

(2012·江苏扬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A.埃及B.德国C.中国D.印度【答案】 3.D 4.B【解析】当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零时,人口总量达最大值。

德国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似,目前呈负增长状态。

(2012·南开中学高一检测)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5~6题。

5.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B.2013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C.2005~203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6.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B.建国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答案】 5.D 6.A【解析】第5题,我国仍要维持人口的低出生率水平,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越短缺。

图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第6题,上述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建国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建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下降。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7~8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过渡模式)“三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世界60亿人口日” 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诞生 。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读下图,思考: 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呈现
出怎样的趋势?
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出死口生亡自率率然==增出—总—死总长生—人—人亡率人—口—口人=口—数—口数出数×数×生11人0总000口%人% 数口-数死亡人口数 近30年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 如何变化? 变慢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大约经历的时间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的制约
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
通过死亡率来影响
经济发达程度:
经济基础
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出生率高
文化教育水平: 女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出生率越低
医疗卫生条件
上层建筑
婚姻生育观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一、人口增长模式
率 率 长率
原因
地区分布
高 18世纪 低 中期后 高 (产业 高 低
型 革命时
期)

产生提事产业产高业量革力,进提命水医步高的平疗,发 明 卫 粮生显生食,现展如尼巴主中日要国利基在家亚斯发,等坦、
3、“低低低”模式 “低低低”模式:出生率在1.5以下,死亡率在1.0以下
人口增长特征
类 历史

时期
550
250
1000
甲 死亡率 (%)
0.5
0.6
2.0
0.93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乙 死亡率 (%)
0.8
0.7
2.2
0.81
发达国家存在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养老 负担重
发展中国家存在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素质低,社会 负担重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约0.4-0.8)
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建国初到90年代: “高低高”模式 90年代到现在:正在向“三低”模式转变
人口增长类型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 转变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 “低低低”型
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型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型 (自然增长率约为1.4)
如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②
代表的国家可能是( )
人口出生率(%)
4.0

3.0
2.0 ②
1.0 ③

0 1.0 2.0 3.0 4.0
人口死亡率(%)
A、中国 B、韩国 C、美国 D、尼日利亚
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型 猎文明)
大,死亡率极高 非布须曼人
奴隶、
封建社
传 会和资 统 本主义 高 高 型 社会初
期(农 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有所 提高,生存环境 有所改善,死亡 率仍较高
较落后的发 展中国家或 地区
2、“高低高”模式 “高低高”模式:出生率在2.0左右,死亡率在1.0左右
人口增长特征 类 历史 型 时期 出生 死亡 自然增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1、“高高低”模式
原始模式
原始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3.0以上
1、“高高低”模式
传统模式
传统模式: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在2.0至 3.0左右
人口增长特征
类 历史时
型期
出生 死亡 自然增
率 率 长率
原因
地区分布
原 原始社
生产力水平极低, 孤立落后的
始 会(采 极高 极高 极低 受自然环境影响 民族,如南
2.2
0.9
1.4
发达国家
1.1
1.0
0.1
发展中国家

2.5
0.9
1.7
非洲
3.8
1.4
2.4
北美
1.4
0.9
0.6
拉丁美洲
2.4
0.6
1.8
亚洲
2.2
0.8
1.4
欧洲
1.0
1.1
-0.1
大洋州
1.8
0.7
1.1
为何发达国家和欧洲的人口死亡率较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
出生 死亡 自然增 率 率 长率
原因
地区分布

低 现在
低 型
(后工 业化时 期)



生产力水平的进 一步提高,医疗 卫生事业进步, 生活水平和文化 水平的提高,生 育观念和生育行 为的变化
发达国家和 部分发展中 国家,如韩 国、新加坡、 古巴、乌拉 圭等
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等 接近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日本等 增长较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