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膏的基本流程

合集下载

膏药熬制流程

膏药熬制流程

膏药熬制流程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用于外敷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和骨伤痛等疾病。

膏药的熬制需要严格掌握技巧和方法,以下是膏药熬制的流程:
1.准备材料:需要准备好中药材、药液、基质、乳化剂等材料。

2.制备基质:将基质加热至熔化状态,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药液。

3.加入药材:将制好的药材研末加入基质中,搅拌均匀。

4.加入乳化剂: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研钵或研磨机搅拌均匀。

5.熬制膏药:将加入乳化剂的药材基质加热至适当温度,不断搅拌直至膏药熬制完成。

6.冷却贮存:将熬制好的膏药倒入容器中,放置自然冷却,待完全冷却后盖上盖子密封存放。

7.使用方法:使用膏药前先清洗患处,将膏药均匀涂抹在患处,每日使用1-3次,连续使用3-7天。

以上是膏药熬制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熬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火候和搅拌力度,以确保膏药的质量和疗效。

同时,在使用膏药时也需要遵循医嘱和使用说明,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 1 -。

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

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

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
中药熬成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作方法,它将中草药通过煎煮、过滤等步骤,最终熬成膏状物。

下面将介绍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中草药材料,将其洗净并切碎,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根据具体的方剂和药材配比,将每种材料的重量量好。

2. 将切碎的中草药材料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是药材的5-10倍。

水的量要足够覆盖药材。

3. 将煎药锅置于火源上,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至小火持续煎煮。

煮药的时间根据具体的方剂和药材而定,一般在30
分钟到1小时之间。

4. 在煎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和调整火候,保持水的稳定煮沸,同时避免水分过于蒸发干燥。

可根据需要适时添加适量的开水。

5. 煎煮完成后,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注意用纱布或过滤网将药渣过滤掉。

过滤后的药液即为中药膏。

6. 将药液放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水分逐渐蒸发,最终形成浓稠的中药膏。

晾干的过程需要时间,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具体时间根据药材和药液的量来定。

7. 熬成的中药膏可以保存在密封容器中,放置于阴凉干燥的地
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根据需要使用时,可取出适量的膏状物,加入适量的温水或口服。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熬成膏的制作过程需要仔细掌握火候和水量的调控,同时针对不同的中草药材料,煎药时间和火候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作中药膏之前,最好向专业的中医师傅咨询制作方法和具体用量,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最地道的膏方这样熬!

最地道的膏方这样熬!

最地道的膏方这样熬!
1、浸泡:所有药材加6~8倍的水,泡3~4小时
2、熬制:先用大火煮开,然后用小火煎煮3~4小时,倒出药汁,共熬制3~4遍
3、沉降:所有熬出的药汁倒在一起,沉降4~8小时
4、浓缩:沉降后的药液去掉下面浑浊有杂质的,取上面的澄清液,用大火浓缩,最后用小火收汁,达到“滴水成珠”的状态就熬好了
5、对蜂蜜:以药汁6:蜂蜜4的比例调和,趁热放入带有密封圈的保鲜盒保存,在冰箱内冷藏可保持30天不变质
6、熬制时最好使用铜锅,不锈钢股,不要用铁锅、铝锅
7、膏方中兑入的蜂蜜最好是枣花蜜、荆花蜜,避免用荞麦花蜜、荔枝蜜、百花蜜
●膏方注意
1、服用
每天清晨,你可以施施然地踱到冰箱旁,拿出密封罐,舀上一勺慢慢品尝,或者用热水化开一饮而下。

每次澄取补膏时,要使用干燥、无水液油污附着的勺子,而且注意及时密封保鲜盒。

2、忌口
含有人参类的膏方,不宜同时饮茶及吃白萝卜,这两种食物会降低人参的补益作用;其他膏方在服用的同时,也需注意不要同时饮茶及食用绿豆,中医认为这两类物质具有“解百药”的作用,会降低膏方的补益功效;服用膏方的前后两小时后,避免喝牛奶或豆浆,其中的蛋白质会使膏方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吸收障碍,降低疗效。

3、谁不适合服用膏方
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尿糖偏高的人群,或身体内湿气较大、舌苔厚腻的人群。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熬制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浸药、提取、浓缩和收膏几个步骤。

1、浸药:熬制膏药的中药需要先在锅中里浸泡24小时。

浸药的器具可使用砂锅、搪瓷锅或铜锅,不宜使用铁锅,以免铁锅浸泡药物引起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提取:将浸泡24小时的中药饮片入药锅煮沸后,用小火熬煮3小时后取出药汁,再加水后小火煎煮3小时。

合并多次煎取出的药液加上药渣压出药汁,静置沉淀6-12小时。

静置沉淀后用筛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取出澄净药液。

3、浓缩:静置后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成稠膏状。

此过程需要不停搅拌药液,以免药液焦化。

贵重的中药材如冬虫夏草、人参等可先煎出药汁,在这一步骤加入。

4、收膏: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如阿胶、鹿角胶或辅料如黄酒、麦芽糖或冰糖等再加热,使药液浓缩成稠膏状。

稠膏状以药汁滴下时呈线或柱状为宜。

收膏后需趁热放入干净的容器再待膏体冷却即可。

中药膏药的熬制作方法

中药膏药的熬制作方法

中药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药材:选择符合要求的中药材,进行清洗、晒干等处理。

煎煮药材: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转为文火慢慢煎煮,直到药材变软。

过滤去渣:将煮软的药材用过滤器过滤掉渣,留下药液。

浓缩药液: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容器中,加热蒸发,直到药液浓缩成一定浓度。

配置膏药:将浓缩后的药液倒入膏药基质中,搅拌均匀,直到膏药成型。

总之,中药膏药的制作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步骤和程序,以确保膏药的质量和效果。

膏滋的熬制方法

膏滋的熬制方法

膏滋的熬制方法古代有“一碗膏滋十两金”这个说法。

膏滋,其实就是中药煎出的药汁,然后加冰糖或蜂蜜收膏而成,是不断浓缩后的精华,主要用来滋补。

气血不足的人,虚证人群,最合适吃膏滋。

当然,膏方也不仅仅用来滋补,好的膏滋,融防病与治病为一体,不论调理身体,还是养生保健,或是改善体质,它都拿得出手。

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因人而宜、灵活定方,且服用方便。

下面是膏滋的熬制方法:熬膏第1步:准备好材料。

1、中药原材料;2、两口锅,陶瓷最佳,不锈钢次之;3、一个过滤袋;4、一个分装瓶。

自己熬膏,中药材尽可能选用质量好点的。

同样一个方子,如果用劣质原材料,熬出来的膏,品质也会有天壤之别。

可以参考以下膏方:熟地100g,生地100g,白芍150g,川芎50g,党参100g,生白术150g,茯苓150g,炙甘草100g,陈皮50g,生姜100g,大枣100g。

收膏用麦芽糖250g,蜂蜜250g。

两口锅最好一大一小,大锅来熬药,小锅来慢火熬汁,我家里刚好有一口大的不锈钢锅和一口小的陶瓷锅,正好合适熬膏。

过滤袋,用来过滤药汁,最后用分装瓶来装膏。

熬膏第2步:清洗中药材。

中药材需要清洗,一般做法是用水浸泡30分钟,一方面可以将杂质清洗干净,另外充分浸泡后,更容易析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加水量以全部浸没药材为宜,一般可以高于药面2-5厘米。

熬膏第3步:熬药汁。

这跟煮汤药的方法是一样的,大火煮开后,就开小火一直熬,等到汁液变少。

关于煎煮次数,药材煮一遍的话,药性不会完全煮出来,我自己是煮了3遍,也建议大家煮3遍,这样不浪费药材。

这个过程需要好几个小时,把每次煮出的药汁,用过滤袋或筛网过滤干净,合并在一起静置待用。

熬膏第4步:浓缩药汁。

把所有的药汁放到小锅里继续熬,这个环节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控制火候。

这一步,需要特别留意,尽量开最小的火慢慢熬,防止锅底烧糊烧焦,如果烧糊了,这个膏滋也就失败了。

这个过程也很漫长,需要10来个小时,所以呢,等待和耐心也是一个硬功夫。

中医膏药制作基本手法流程

中医膏药制作基本手法流程

中医膏药制作基本手法流程
1.草药准备: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草药材料。

一般选择具有温补、
行气活血等功效的草药。

草药要选择新鲜的,表面无腐烂、虫蛀等病害。

2.草药研磨:将已经准备好的草药研磨成细粉。

可以使用石臼、研钵
等研磨工具进行研磨,也可以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确保草药研磨成细腻
的粉末。

3.药膏基质制备:药膏基质是中医膏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
保护皮肤、帮助药物渗透等作用。

一般的药膏基质包括植物油、动物脂肪、植物蜡等。

首先将药膏基质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成为液态。

4.药物混合:将已经研磨好的草药粉末,加入到药膏基质中,进行充
分混合。

可以使用砂浴加热法,将药膏基质和草药粉末置于玻璃容器中,
放入加热设备中,保持适当的温度进行混合。

5.拌和与熬煮:将混合好的药物放入炼药巴中,进行拌和和熬煮。


煮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不能过热或过长时间,以免使草药的有效成分
受到破坏。

6.过滤与装瓶:将熬煮好的药膏通过纱布或滤纸进行过滤,去除固体
颗粒。

过滤后的药膏慢慢倒入瓶中,尽量排除空气,密封好瓶盖,以防止
药膏受到空气污染。

7.质量控制:制作完中医膏药后,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
气味、颜色等方面的检查。

还需要进行一些理化指标的测定和微生物检验,以确保膏药的质量符合要求。

膏方炮制工艺

膏方炮制工艺

膏方炮制工艺
膏方炮制工艺是一个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其制作过程非常讲究。

以下是膏方炮制工艺的主要步骤:
1.选药与验药:选择优质的中药材是制作膏方的第一步,需要对
药材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标准。

2.浸泡:将选好的药材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后续
的提取和浓缩。

3.提取: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适量的水中加热煮沸,提取药材中
的有效成分。

提取次数根据需要而定,通常为2-3次。

4.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使药液变得粘
稠。

这一步是制作膏方的关键环节,需要控制火候和时间,防止药液熬干或出现焦味。

5.添加辅料: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蜂蜜、黄酒、糖等辅料,以调
整药液的口感和药性。

6.搅拌与收膏:在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药液,防止焦底和结
块。

当药液熬至一定程度后,将其倒入容器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成膏。

7.储存:制成的膏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
湿。

膏方炮制工艺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用途进行调整,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污染和危险。

制成的膏方可根据需要使用,如直接食用、用水冲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熬膏的基本流程
一、流程
1、选材:挑选道地药材、按方调剂;
2、浸泡:药材冷水浸泡,时间不少于2小时(条件允许浸泡时间6-12个小时),水量应完全淹没药材并高出药面10-15cm;
3、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

先用大火煮沸,随时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煮2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煮2小时左右(浸泡时间不足多煎煮1小时),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或者120目筛)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泡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2小时,如此反复三次,合并药液、静置冷却再过滤;
4、浓缩:将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先大火加热加速水蒸气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末,让药汁慢慢变得稠厚,再改为小火进一步浓缩,并不断搅拌以防粘底烧焦,浓缩至清膏状态(滴于皮纸上不渗水);
5、收膏: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黄酒和炼蜜糖类细料,不断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过筛,倒入铜锅继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再加入贵重细料,充分搅拌成膏滋。

(全锅起牛眼泡,药汁挂旗,滴水成珠);
二、注意事项
1.药物需要熬制三遍(并且不断的撇去浮末),使有效成分完全析出。

2.浓缩前需用筛子把药汁过滤一遍,把药渣和杂质过滤出来。

3.收膏时注意火候并不断搅拌,防止发生焦糊。

4.收膏用的蜂蜜要用炼蜜(中蜜)。

5.贵细药品单独熬制或者打粉,收膏时加入。

有毒药品需要长时间先煎去除毒性。

6.存放膏方应在干燥密闭容器内,若用瓷罐存放,取药用的勺子必须干净干燥,不得把生水带入瓷罐内,以免药品发生霉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