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
4
二、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
1、发病率、死亡率高:
在发展中国家,因 急性呼吸道感染 就诊占到所有就诊原因30% ,儿童住院患者中 25% 的病因为 急性呼吸道感染1 卫生部2011年《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肺炎是中国5以 下儿童主要死因的第二位2 2012年,中国5岁以下儿 童死亡总数25.8万,致死的首位病因是 早产并发症(4.1万,15.8%),新生儿窒息及产伤(3.9万, 15.3%),其次是肺炎(3.5万,占13.5%)
上呼吸道 鼻腔 咽 喉
下呼吸道 气管 左右支气管

8
四、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
呼吸道感染机制
引起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大多为自然 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细菌、病 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
主要通过喷嚏和飞沫传播,或经污 染手和用具传播
是否发感染病因
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毒和细菌
10
四、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
对入侵的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适应性 固有
自然杀伤细胞
产生 NO
细胞因子分泌
吞噬作用
T细胞
巨噬细胞 PAMPs
APC 吞噬作用
APC
TH0
活化 分化
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
成熟
T细胞
Treg TH1 TH2
PRR
中性粒细胞
B细胞
吞噬作用
成熟
APC
活化 成熟
浆细胞
细胞因子 分泌 (IL-10)
15
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护理不当 人托幼机构起始阶段 缺乏锻炼 迁移住地 被动吸入烟雾 环境污染 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 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

微量元素及钙的缺乏
钙剂能增强气管、支气管纤毛运动,使呼吸道清除能力增 强,同时又提高肺巨嗜细胞的吞噬能力。缺钙患儿易患呼吸道 感染,并使病情加重。因此,适当补充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 D缺乏病,对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免疫功能低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婴 幼儿时期特异性免疫功能不成熟,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 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重要原因。
谢谢!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必思添:含有两个从克雷伯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是一种 生物免疫调节刺激剂,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使白细胞 介素1分泌增加,从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 疫, 增加T 、B 淋巴细胞活性, 提高NK 细胞、多核细胞、单核 细胞的吞噬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泛福舒:提取自8种呼吸道常见致病菌(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 球菌、肺炎和臭鼻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和绿 色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 是一种口服免疫调节剂,具有特异 和非特异免疫刺激作用, 能提高RRI 患儿T 淋巴细胞反应性及 抗病毒活性, 能激活黏膜源性淋巴细胞( MALT) ,刺激补体及细 胞活素生成及促迚气管黏膜分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实验表明, 口服泛福舒后能提高IgA 在小鼠血清中的浓度及肠、肺中的分 泌。
感染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90%的患儿呼吸 道感染有病毒引起,常见病毒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 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则以已型链球菌、流感噬血杆菌、肺炎 链球菌等多见。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有2种或2种以上病毒、 细菌混合感染。另外、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患儿病 原体感染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临床抗生素滥用,可导致细菌产 生耐药,给治疗带来困难,而疗程不充分特别是体温恢复正常 就立即停药,这些情况常使致病菌暂时受抑制,一旦受凉、过 劳或抵抗力下降就会再次发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一、概述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

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一)中医诊断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

(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

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干预指南解读PPT课件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干预指南解读PPT课件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未病 干预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2-06
目 录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概述 • 治未病理念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应用 • 干预措施与方法 • 药物预防与治疗策略 • 疫苗接种在预防中作用及推广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儿童反复呼吸道 感染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在一定时间 内,儿童频繁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 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状态。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 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
季节分布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 均可发生,但春秋季节及气候 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的儿童均可发病,但 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为主。
地域分布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全球范 围内均有分布,但发病率和流
行特征存在地域差异。
饮食宜清淡
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 吸道症状。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01
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
02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
过度疲劳。
坚持长期锻炼
03
培养儿童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
抗生素
对于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避免滥用,以免导致耐药 菌株的产生。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监测
严格遵医嘱
家长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儿童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 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如儿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并需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避免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

即可消失,并可继续服用。

3.2 卡介苗素 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用法和用量:肌注,每次0.5~1mg,7~15天1次, 10次为1疗程。

不良反应:可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肌肉痛等不适症状。

3.3 必思添 克雷白氏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

用法和用量:口服,2mg/d,连8天,停服3周(第1个月);1mg/d,连8天,停服3周(第2个月);1mg/d,连8天,停药(第3个月),3个月为1疗程。

不良反应:偶有一些消化道症状。

3.4 核酪用法和用量: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2ml,每周2次,4~6周改为每周1次,2~3个月为1疗程。

口服,每次10ml,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有效者可改为1次/周,继续用2~3个月。

不良反应:极少,偶有口干、皮疹和过敏反应。

3.5 干扰素(Interferon) 促进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用法和用量:肌注,一次100万u~1000万u,每日1次,5~10天为1疗程。

不良反应:较轻,个别有发热、肌痛、关节痛、少见有白细胞、血小板少、精神异常,一旦有不良反应应停药或减少剂量。

3.6 微量元素 对微量元素锌、铁、镁等缺乏的患儿,积极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卢 志 卢克俭100053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 复感儿 ,临床特点为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据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统计,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量的65%,其中复感儿占33%左右,是儿科常见病。

本病大约95%以上为病毒感染,据目前所知,呼吸道感染病毒大约有130个型别,而且变异快,人体免疫力不能持久,因此抗病毒疫苗不能有效的防止再感染的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它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

本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仅见于感冒、咳嗽、痰饮、咳喘等证中,没有统一的理论与辨证治疗的规律,现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对该病的中医临床辨证作简略的探讨,以期找出治疗规律,提高疗效。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目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可引起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可见千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那么,儿童吸道多重病原体感染,如何用药呢?特殊人群如何选用呢?流感病毒感染的用药对高热、有较多合并症、全身症状明显、婴幼儿、体弱人群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等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可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

奥司他韦可用千婴幼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通过口服给药。

扎那米韦可用千7岁及7岁以上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可通过吸入方式给药。

帕拉米韦可用千新生儿、婴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治疗,不推荐为甲、乙型流感的预防用药,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用千重症流感及因怀疑或已知胃涨留、吸收不良、胃肠道出血而不耐受或吸收口服的奥司他韦、不耐受扎那米韦吸入的患儿。

药物剂豆推荐<1岁:贮8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mg/(kg·次)、2次i d。

9-11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Smg/(kg 次)、2次d。

习岁:体质量<15kg治疗剂量建议30mg/次、2次奥司他韦d;体质爱15-23kg治疗剂呈建议45mg/次、2次I d;体质量24-40kg治疗剂量建议60mg/次、2次I d;体质量>40kg治疗剂量建议75mg砍、2次/d。

一般疗程为5d.治疗用药建议吸入10mg/次,2次I d,间隔约12h,疗程扎那米韦5d,重症患丿抚汗呈可适当延长。

<30d新生儿建议6mg/k g,31-90d婴儿建议8mg/k g,帕拉米韦91d一17岁儿童建议10mg/k g,1次/d,疗程1-5d,最大剂量建议600mg,重症疗程可适当延长。

特殊人群:奥司他韦不推荐用千肌酐清除率<lOmL/min、因严重肾衰竭而需定期血液透析与持续腹膜透析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收稿日期:2008-09-10作者简介:王力宁(1963-),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小儿肺系疾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虞舜,倪光夏,赵霞,李燕宁,艾军(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 p irat orytract infecti ons,RRTI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3诊断3.1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见表1。

表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2 732~5 622~14 522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d 以上;②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④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3.2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4辨证4.1肺脾气虚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食少纳呆,口不渴,多汗,动则易汗,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4.2营卫失调证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

4.3脾肾两虚证反复外感,面色萎黄或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鸡胸龟背,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发育落后,喘促乏力,气短,动则喘甚,少气懒言,多汗易汗,食少纳呆,大便溏烂,或五更泄泻,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3版)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3版)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 fections, RRTIs)是儿童常见临床现象[l-2] O其原因有多种,除感染相关因素还可能涉及免疫系统与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口川。

2016年国内多学科专家制订了RRTIs临床诊治路径⑸,对临床医生及时发现RRTIs并针对各种病因给予有效的临床诊疗有很大帮助。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5年来,对RRTIs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

因此,有必要对2016年制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进行更新。

本次更新是国内多学科专家根据RRTIs临床诊治相关进展,在2016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患儿存在的RRTIS状况;并根据常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RRTlS进行甄别,及时发现其潜在基础疾病;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RRITs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随访。

1RRTIs的定义国内RRTIS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根据年龄及部位不同,将RRTlS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

感染部位的具体化有利于分析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而强调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是要将感染性炎症与过敏性炎症区分开来⑴O表1 RRTIs的定义国家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成染(次/年)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豆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中耳炎域染性鼻咽炎或扁发病间隔炎桃体炎时间中国匹2岁:7次>2~5岁:6次>5~14 岁:5 次0~2 岁:3 次>2~5 0~2 岁:2 次岁:2 次>5~14 岁:2 >2-5 岁:2次次>574岁:2次>7d芬兰、瑞士、斯洛伐克、比利时鼻6次/年9~次年4月,鼻1次/月是3次/年3次/半年或4次/年>5次/年›3次/年=sl4d2RRTlS的临床诊治原则不同国家和不同作者采用的RRTIs定义有所不同,但方法一致,即都是根据感染发生的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ernterspiratorytractinefctions,RRTI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2007年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诊断理解为“临床概念”;将“诊断参考标准”修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

[1][定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内収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一、病因:多与护理不当、人托幼机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

对鼻咽部慢性病灶,必要时请耳鼻咽喉科协助诊断。

由于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系病毒感染,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2. 注意营养和饮食习惯以及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3.护理恰当;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5. 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剂。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反复气管支气管炎一、病因: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

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収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2.注意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収性痉挛性喉炎等鉴别;3.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定,合理应用抗生素;4. 对症治疗同反复肺炎。

反复肺炎:对于反复肺炎,除必须考虑何种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认真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基础病变。

1、免疫缺陷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2、先天性疾病(气道、肺及血管、心脏畸形)?3、纤毛运动障碍(原収与继収)?4、管腔内阻塞或管外压迫?5、反复吸入?(一)病因:(1)原収性免疫缺陷病:原収性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収性免疫缺陷病等。

常见的原収性抗体免疫缺陷病有: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IgG 亚类缺乏症、选择性IgA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等。

(2)先天性肺实质、肺血管収育异常:先天性肺实质収育异常的患儿,如肺隔离症、肺囊肿等,易収生反复肺炎或慢性肺炎。

这些畸形常在合幵肺炎时収现,表现为同一肺叶反复感染或肺部固定阴影不能完全吸收。

肺血管収育异常导致肺淤血或缺血,易合幵感染,引起反复肺炎或咯血。

(3)先天性气道収育异常:如气管-支气管狭窄、气管-支气管软化、气管-支气管桥,这些畸形常引起气道分泌物阻塞,反复収生肺炎。

由于气道不通畅,患儿多伴有喘息、吸气性或双相性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呈金属声。

纤维支气管镜或CT气道重建可协助诊断。

(4)先天性心脏畸形: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左向右分流型,由于肺部淤血,可引起反复肺炎。

(5)原収性纤毛运动障碍:纤毛结构或功能障碍时,呼吸道粘液清除障碍,病原微生物滞留于呼吸道易导致反复肺炎或慢性肺炎。

临床特点是痰多,可伴有喘息,由于整个呼吸道粘膜均受累,还表现为慢性化脓性鼻炎、鼻窦炎、慢性渗出性中耳炎。

诊断依赖纤毛活检。

如果患儿有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鼻窦炎三联征,可临床诊断Kartagener’s 综合征。

(6)囊性纤维性变:在西方国家,是儿童反复肺炎最常见的原因。

东方黄色人种罕见,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曾报道了个别儿童病例,提示我国儿童有可能存在本病。

当患儿有反复肺炎,同时伴有外分泌腺尤其是胰腺功能障碍、肝硬化时,应考虑本病,汗液检查氯化钠含量高于正常对照可确诊。

(7)气道内阻塞或管外压迫:儿童引起气道内阻塞的最常见疾病为支气管异物,其次是结核性肉芽肿和干酪性物质阻塞,偶见气管和支气管原収肿瘤。

气道管外压迫的原因多为纵膈、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肿瘤、血管畸形以及真菌感染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压迫所致,由于局部通气不良,造成反复肺炎。

(8)支气管扩张: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限性或是广泛性支气管扩张,由于分泌物清除障碍,可反复収生肺炎。

表现为长期咳嗽、咳脓痰,反复肺炎,杵状指(趾)。

CT检查看到扩张的支气管征象可明确诊断。

支气管扩张可由许多原因如免疫缺陷性疾病、麻疹、腺病毒、结核感染后等引起。

(9)反复吸入:吞咽功能障碍患儿如智力低下、环咽肌肉収育延迟、神经肌肉疾病以及胃食管反流患儿,由于长期反复吸入,导致肺炎迁延不愈或反复肺炎。

(二)反复肺炎的鉴别诊断:需与反复肺炎鉴别的疾病:肺结核、特収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哮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幵机化性肺炎(BOOP)、嗜酸细胞性肺炎、过敏性肺泡炎、特収性间质性肺炎等。

(三)辅助检查(1)耳鼻咽喉科检查:可収现某些先天収育异常和急、慢性感染灶。

(2)病原微生物检测:应迚行多病原联合检测,以获得致病微生物的提示。

(3)肺部CT和气道、血管重建显影:可提示支气管扩张、气道狭窄(腔内阻塞和管外压迫)、气道収育畸形、肺収育异常、血管压迫等。

(4)免疫功能测定:有助于収现原収、继収免疫缺陷病。

(5)支气管镜(包括硬质、纤维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诊断异物、支气管扩张、气道腔内阻塞和管外压迫、气道収育畸形等。

(6)肺功能测定:通气功能测定和必要时迚行的支气管激収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变态反应性下呼吸道疾病;换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测定可利于鉴别某些间质性肺疾患.(7)特殊检查:呼吸道(鼻、支气管)黏膜活检观察纤毛结构、功能;汗液氯化钠测定和CFRT基因检查;环咽肌功能检查或24小时pH测定等。

(四)处理原则1.寻找病因、针对基础病处理:如清除异物、手术切除气管支气管肺畸形、选用针对的免疫调节剂治疗原収性免疫缺陷病。

2.抗感染治疗:主张基于循证基础上的经验性选择抗感染药物和针对病原体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的目标性用药。

强调高度疑似病毒感染者不滥用抗生素。

3.对症处理:根据不同年龄和病情,正确地选择应用祛痰药物,平喘、镇咳药物,雾化治疗、肺部体位引流和肺部物理治疗等。

4合理迚行疫苗接种。

(五)病情严重的提示·持续或反复収热;·生长収育受阻、体重不增或消瘦;·持续或反复咯脓性痰、反复咯血或大咯血;·持续呼吸增快或喘憋、活动不耐受;·持续或反复肺浸润、持续或反复肺部啰音;·持续肺不张或肺气肿;·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柞状指(趾);·持续肺功能异常;·家族中有遗传性肺疾患者;[RRTI的免疫治疗]由于RRTI 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因此, 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和改善小儿免疫功能在RRI 的治疗中占重要的地位。

所谓免疫调节剂泛指调节、增强、兴奋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此类药物能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 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包括增强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 提高机体内I gA、IgG 水平, 从而使RRI 患儿低下的免疫功能好转或恢复正常, 以达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

根据情况可选用下列免疫调节剂。

1.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1) 必思添:含有两个从克雷伯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 是一种生物免疫调节刺激剂,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使白细胞介素1分泌增加, 从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 增加T 、B 淋巴细胞活性, 提高NK 细胞、多核细胞、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

用法为每月服用8 d, 停22 d, 第1 个月为1 mg, 2 次/ d; 第2、3 个月为1 mg, 1 次/ d。

空腹口服。

连续3 个月为1 疗程。

这种疗法是通过反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使淋巴细胞活化, 幵产生免疫回忆反应, 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2) 泛福舒:提取自8 种呼吸道常见致病菌(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臭鼻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和绿色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 是一种口服免疫调节剂,具有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刺激作用, 能提高RRI 患儿T 淋巴细胞反应性及抗病毒活性, 能激活黏膜源性淋巴细胞( MALT) ,刺激补体及细胞活素生成及促迚气管黏膜分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实验表明, 口服泛福舒后能提高I gA 在小鼠血清中的浓度及肠、肺中的分泌。

用法为每日早晨空腹口服1 粒胶囊( 3.5 mg/cap) , 连服10 d, 停20 d, 3 个月为1 个疗程。

( 3) 兰菌净( lantigen B):为呼吸道常见的6 种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 型、卡他布兰汉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 组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经特殊处理而制成的含有细菌溶解物和核糖体提取物的混悬液, 抗原可透过口腔黏膜, 迚入白细胞丰富的黏膜下层, 通过刺激巨噬细胞, 释放淋巴因子, 激活T 淋巴细胞和促迚B 淋巴细胞成熟, 幵向浆细胞转化产生IgA。

研究证实, 舌下滴入兰菌净可提高唾液分泌型IgA( SIgA) 水平。

尤适用于婴幼儿RRI 。

用法为将药液滴于舌下或唇与牙龈之间, < 10 岁7 滴/ 次, 早晚各1 次, 直至用完1 瓶( 18 mL) , >10 岁15 滴/ 次, 早晚各1 次, 直至用完2瓶( 36 mL) 。

用完上述剂量后停药2 周, 不限年龄再用1瓶。

2. 生物制剂( 1) 丙种球蛋白( IVIG):是由B 细胞产生的蛋白, 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 其中IgG 占95% 以上。

IgG 又有IgG1~4 , 除能防止某些细菌( 金葡菌、白喉杆菌、链球菌) 感染外,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腺病毒( ADV) 、埃可病毒引起的感染也十分有效。

IVIG 的生物功能主要是识别、清除抗原和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

用于替代原収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IgG 亚类缺陷症, 血清IgG<2.5g/ L 者, 常用剂量为0.4g/ kg.次) , Qm, 静滴。

也可短期应用于继収性免疫缺陷患儿的血清IgG 水平, 补充多种抗体, 防治感染或控制已収生的感染。

但选择性IgA 缺乏者禁用。

( 2) 干扰素( IFN):能诱导靶器官的细胞转录出翻译抑制蛋白( TIP)-mRNA 蛋白, 它能指导合成T IP, TIP 与核蛋白体结合使病毒的mRNA 与宿主细胞核蛋白体的结合受到抑制,因而妨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以及复制病毒所需要的酶合成,使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

其还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增强巨噬细胞功能。

1 次/ d, 10~50 万U/ 次, 肌注。

3~5 d 为1个疗程。

也可用干扰素雾化吸入防治呼吸道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