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期末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第十章过渡金属元素1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常见空间构型2、配合物的异构现象(1)结构异构i)水合异构:组成为CrCl3·6H2O的配合物有三种结构异构体:[Cr(H2O)6]Cl3(紫色)[CrCl(H2O)5]Cl2·H2O(灰绿色)[CrCl2(H2O)4]Cl·2H2O(深绿色) ii)键合异构:[Fe(SCN)]2+(硫氰酸铁)[Fe(NCS)]2+(异硫氰酸铁)(2)立体异构:I)几何异构:Ii)对映异构(旋光异构或手性异构)一对旋光异构体的熔点、折光率、溶解度、热力学稳定性等都几乎没有差别,但却可使平面偏振光发生方向相反的偏转,其中一种称为右旋旋光异构体(用符号D表示),另一种称为左旋旋光异构体(用符号L表示)。
3、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基本要点i)中心原子以空轨道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形成σ键,即M←L共价键;ii)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价层空轨道进行杂化,形成具有一定空间伸展方向的、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每一个空的杂化轨道接受配位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2)杂化轨道和空间构型(3)配合物的磁性配合物中存在未成对电子时表现顺磁性,否则为逆(抗)磁性。
磁性可用磁矩来描述。
4、外轨型(高自旋)和内轨型(低自旋)配合物(1)外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不发生变化,仅用外层的空轨道n s,n p,n d进行杂化生成能量相同,数目相等的杂化轨道与配体结合。
(如卤素、氧等电负性较高的配位原子,如[FeF6]3-)(2)内轨型配合物中心原子使用内层的(n-1)d空轨道参加杂化所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内轨型配合物。
(C(如CN-)、N(如NO2-)等电负性较低的配位原子)注意:对同一个中心原子而言,一般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稳定。
4、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高自旋配合物:具有较多的未成对电子而显顺磁性或磁矩较大;低自旋配合物:具有较少的未成对电子(磁矩较小)或呈抗磁性;注意:高低自旋配合物是相对的,只是对同一中心原子而言。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2.碳(6C)元素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x2 Py0 Pz0,违 背了( C )
A、能量最低原理
B、Pauli不相容原理
C、Hund规则
D、能量相近原理
简答题:
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分别为: (1)3d24s2 (2)5d106s2 ,试指出它们在周期系中
各处于哪一周期?哪一族?哪一区?
理论要点
自旋相反的单电子靠近可配对成键; 对称性一致,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 方向性 、 饱和性
价 键
共价键类型
σ键 π键
头碰头 肩并肩
理
论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杂化
要点: 杂化轨道与原有轨道数相等
分 子
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增强
结
sp型杂化 sp3杂化、sp2杂化、sp杂化
构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极性
AB型 Ksp = S2 AB2型Ksp = 4S3
S
S=
(
Ksp1/2
K ) sp 1/ 3
4
淀
溶 溶度积规则Qc = Ksp 饱和溶液,处于沉淀-溶解平衡;
解 平
Qc < Ksp 不饱和溶液,或沉淀溶解;
衡
Qc > Ksp 生成沉淀。
影响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弱电解质的形成:弱酸、弱碱、水、配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填空
1. BaSO4在纯水的溶解度为a,在0.10 mol·L-1 Na2SO4溶
液中的溶解度为b ,则a( ) b, 是由于(
)引
起的。
2. 难溶盐Ag2CrO4,室温下其溶解度S和溶度积常数 Ksp之间的关系为 ( )。
3.在含有固体AgCl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对AgCl的 溶解度有什么影响,并解释之:
期末无机化学总复习

期末无机化学总复习期末无机化学总复习绪论有效数字:从第一位非0数字到小数点后最后一位运算规则:加减:结果的小数位数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一致乘除: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一致对数:有效数字位数(小数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数的修约:四舍六入五成双第一章溶液1、质量分数ωB=m溶质/m溶液(无量纲)2、摩尔分数ΧB=n溶质/n总(无量纲)3、质量摩尔浓度b B=n溶质/m溶剂(mol/kg)4、质量浓度ρB=m溶质/V溶液(g/L)5、物质的量浓度c B=n溶质/V溶液(mol/L)6、稀溶液的依数性(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Δp=KbB(2)溶液的沸点升高ΔT b = K b·b B(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ΔT f = K f·b B(4)渗透压Π= cRT7、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a = γ·cΠ=a RT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一、基本概念: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焓H=U+pV。
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QV= ?UQP= ?HQP= QV+ ?nRT2、热化学方程式3、盖斯定律4、标准摩尔生成焓△f Hθm5、标准态气体:压力105Pa溶液:浓度1mol ·L-1固体、液体:105Pa下的纯物质6、反应热△r Hθm的计算(1)由标准摩尔生成焓r Hθm= ν∑ i ? f Hθm ( 生)-ν∑ i ? f Hθm ( 反) (2)由吉布斯公式△r G θm=△r Hθm-T△r Sθm(3)由盖斯定律间接计算三、熵和熵变的计算1、S = k lnΩ;2、热力学第三定律:S(0K)=0;3、标准摩尔熵变的计算:(1) △r Sθm=∑νi△Sθm(生)-∑νi△Sθm(反)(2) △r Sθm =(△r Hθm - △r Gθm )/T四、吉布斯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1、定义:G=H-TS2、G-H方程式:△G= △H-T△S3、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0 自发过程ΔG= 0 平衡状态> 0 非自发过程5、标准生成吉布斯能?f Gmθ定义:f Gmθ(稳定单质)=06、标准吉布斯能变?r Gmθ的计算:(1) △r G mθ=∑νi△f G mθ (生)-∑νi△f G mθ (反)(2) △r G mθ=△r H mθ-T△r S mθ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基本概念: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2、有效碰撞理论的要点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3、活化能Ea4、质量作用定律:对基元反应a A + b B + … = g G + h H + …v = k·c A a?c B b…5、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阿仑尼乌斯方程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2、化学平衡的特点:(1)平衡是动态的(2)到达平衡状态的途径是双向的(3)平衡组成与达到平衡的途径无关3、化学平衡常数:4、标准平衡常数:5、关于平衡常数K和K θ(1)与温度有关,但与反应物浓度、分压无关。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天津大学第四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重要概念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
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 、体积V 、温度T 、质量m 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
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
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 的化学计量数,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298.15K ,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
无机化学大一考试知识点

无机化学大一考试知识点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非生物有机物以及无机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作为大一学生,在无机化学的学习中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大一无机化学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2.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机制,了解分子和离子的构型。
3.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常见反应类型。
二、无机离子化学1. 阳离子与阴离子:了解有关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命名规则和常见离子的性质。
2. 酸碱反应:掌握酸的性质、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3. 键合性质: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键合性质,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性质和特点。
三、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 水和水溶液的性质:了解水的结构、水溶液的理论,掌握水的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等重要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 酸碱溶液的性质:了解酸碱溶液的pH值、酸碱中和指示剂的使用以及酸碱滴定等相关内容。
4. 非金属氢化物和金属氢化物:了解非金属氢化物和金属氢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5. 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掌握常见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四、无机化学实验技巧1. 基本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措施和仪器操作技巧,如平衡反应方程、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等。
2. 实验室玻璃仪器:了解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及其用途,如烧杯、容量瓶、试管等。
3. 化学试剂的制备和性质分析: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制备方法、性质分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总结: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化学分支的基础。
在大一无机化学考试中,重点掌握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学、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操作技巧等知识点。
无机化学第六版期末复习题

无机化学第六版期末复习题无机化学第六版期末复习题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它是化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为其他化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无机化学的内容广泛,包括无机物质的组成、化学键的形成、反应机理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无机化学,下面将列举一些第六版无机化学的期末复习题,供大家参考。
1. 请解释以下术语:离子半径、电负性、氧化态、配位数、晶体场理论。
离子半径是指离子的半径大小,通常以离子球模型来描述。
离子半径的大小与原子核电荷数、电子层数以及电子云的屏蔽效应有关。
电负性是一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描述了原子获取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越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
氧化态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呈现的电荷状态。
氧化态可以用来描述元素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性质。
配位数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配位中心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配位数决定了配位化合物的形状和性质。
晶体场理论是描述配位化合物中配位体与配位中心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晶体场理论可以解释配位化合物的颜色、磁性等性质。
2. 请解释以下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在反应中,酸会捐出H+离子,碱会捐出OH-离子,生成水。
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另一个元素发生置换的反应。
置换反应可以是单置换反应或双置换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两种离子结合形成固体沉淀的反应。
沉淀反应可以用来分离和鉴定离子。
配位反应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配位体与配位中心之间发生的反应。
配位反应可以导致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
3. 请解释以下概念:晶体结构、均质与异质、溶解度、饱和溶液、络合物。
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离子、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
晶体结构决定了晶体的性质和形态。
均质是指物质的组成在空间上是均匀分布的,没有明显的界面。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正确√错误某)1.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其聚沉能力也越大。
()2.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3.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t1/2=0.693/k,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没有关系。
()4.pH=10.02的有效数字是四位。
()5.浓度和体积相等的酸和碱反应后,其溶液呈中性。
()6.因为Ag2CrO4的溶度积(KSP=2.0某10-12)小于AgCl的溶度积(KSP=1.6某10-10),所以,Ag2CrO4必定比AgCl更难溶于水。
()7.温度一定时,Ag+/Ag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一定大于AgI/Ag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8.p3杂化就是1轨道与3p轨道进行杂化。
()9.纯水加热到100℃,Kwθ=5.8某10-13,所以溶液呈酸性。
()10.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小,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高。
()11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kg-1。
()θ-1312.纯水加热到100℃,Kw=5.8某10,所以溶液呈酸性。
()13.滴定误差是由于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14.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和CO2的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
()15.酸效应对配合滴定不利,所以滴定体系的pH值越高越好。
()16.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17.浓度为0.10mol·L-1的某一元弱酸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则其0.10mol·L-1的共轭碱一定能用强酸直接滴定。
()18.温度一定时,Ag+/Ag电对一定大于AgI/Ag电对的的标准电极电势。
()19.某氧化还原反应,若方程式系数加倍,则其ΔG、ΔH,E均加倍。
()20.凡是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凡是熵增反应也能自发进行()二、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常压下将1dm3气体的温度从0℃升高到273℃,其体积将变为()3333A、0.5dmB、1.0dmC、1.5dmD、2.0dm2.在25℃,101.3kpa时,下面几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A、0.1gH2B、5.0gN2C、1.0gHeD、10gCO23.具有最小摩尔熵的物质是()A、Br2(l)B、NaCl()C、Na()D、Cl2(g)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熵变rSm与温度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温度无关B、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变化不明显5.已知SO2(g)、O2(g)、SO3(g)的标准熵fSm分别为248.5、205.03和256.2J·mol-1·K-1,反应2SO2(g)+O2(g)=2SO3(g)的△rHθ=198.2KJ·mol-1。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复习整理

《无机化学》试题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1、对于Zn 2+/Zn 电对,增大Zn 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 2、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A 8eB 18e 型C 18+2eD 9~17e 型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
浓度为m mol ·L -1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为( )A m 21B θb K m ⋅21 C 2/m K b ⋅θD 2m4、已知θ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sp( )A 1.1×10-4mol·L-1;B 4.8×10-5mol·L-1;C 1.2×10-8mol·L-1;D 8.3×10-5mol·L-1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A Cu、Cu2+;B Cr2O72-、Cr3+;C MnO2、Mn2+;D SnCl4、Sn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A 1,2,3B 0,1,2C 0,±1D 0, ±1, ±2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A BeCl2B PCl3C BF3D SiH4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A HFB AgC KFD CO29.已知V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A 都不能B Cr2O72-C Cr3+D Cr2+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 K2OB MgOC CaOD Na2O1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A. 渗透压B. 沸点升高C. 蒸汽压下降D. 凝固点降低12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移去产物D. 使用催化剂13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A. 能自发进行B. 是吸热反应C. 是放热反应D. 处于平衡状态14.反应 A + B 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小15.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若[HAc]>[NaAc],则该缓冲溶液()A.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B.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D.无法判断16.在室温下,0.0001mol.L-1NH3水溶液中的pKw是()A. 14B. 10C.4D.817.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 ( )A.Cl-B. NH4+C. HCO3-D. H3O+18.AgCl在纯水中溶解度比0.10 mol·L-1 NaCl溶液中 (AgCl: K sp = 1.77×10-10 ) ( )A.大B.小C.一样大D.无法判断19.CaSO4在0.1mol.L-1Na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 )A.略有减小B.略有增加C.相等D.无法判断20.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1×10-12在等浓度的CrO42-和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时:()A.先产生AgCl↓B.先产生Ag2CrO4↓C.两种同时沉淀D.两者都不沉淀21.在酸性溶液中,当适量的KMnO4与Na2SO3反应时出现的现象是()A. 棕色沉淀B. 紫色褪去C.绿色溶液D.都不对22.下列电对中值最大的是( )A. (Ag+/Ag) B. (Ag(NH3)2+/Ag) C. (AgCl /Ag) D. (AgI/Ag)23.当pH = 10 时,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 ( )A.-0.59 VB. -0.30 VC. 0.30 VD. 0.59 V24.4s电子的径向分布图有: ( )A.3个峰B.2个峰C.4个峰D.1个峰25.属于主量子数n= 3 的一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n,l,m,m s 取值正确的是 ( )A. 3,2,1,0B.3,2, -1,C. 3,3,1,D. 3,1, 2,26.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A.波函数ψn,l,m,ms B.电子云C.波函数ψn,l,m D.概率密度27.ψ(4,2,1)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 )A.4p轨道B.4d轨道C.4s轨道D.4f轨道28.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 )A.3S B.3P x C.3Pz D.3Py29.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 [Ar] 3d 8 4s2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s区B.p区C.d区D.f区30. Ag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A.3d 10 4s1 B.3d 9 4s2C.4d 10 5s1D.4d 10 4s231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成键轨道不是sp2 杂化的是( )A.BF3 B.HCHO C.C2H4 D.NH332按分子轨道理论,O2的键级是- ( )A.1 B.1C. 2 D.233.下列各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分子为( )A.H2 O B.NH3 C.BF3 D.HCl34.下列化合物中没有氢键的是( )A.C2H4B.NH3C.HFD.H2O35.NH3中N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A. SP2B. SP3等性C. SP2dD. SP3不等性36.[Ni(en)3]2+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A.+2,3 B. +3,6 C. +2,6 D. +3,337. Fe(Ⅲ)形成的配位数为 6 的外轨配合物中,Fe3+离子接受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关系重要概念1、系统:客观世界就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
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她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就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 、体积V 、温度T 、质量m 与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与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与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与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
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
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就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就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就是B 的化学计量数,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就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就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与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就是在298、15K,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
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6.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
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7.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她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
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
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pdV W ,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
18.功与热都就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就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
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与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19.化学反应热就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0.定压反应热,在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H =-=+≡=∆12p H H QpV U H U 则令v Q∆H 就是焓的增量,称为焓变。
如果∆H <0表示系统放热,∆H >0表示系统吸热,为吸热反应。
21.对于只有凝聚相的系统即液态与固态的系统,v p Q Q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与的系统,考虑到体积的变化,可得RT Bg U H RT Bg Q Q Bm r m r B m v m p ⋅=∆-∆⋅=-∑∑)(即)(,,νν22.盖斯定律:在恒容或者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与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23.在任一温度T、标准压力Θp 下表现出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为气体物质的标准状态。
液体固体物质或溶液的标准状态为任一温度T,标准压力Θp 下的纯液体,纯固体或标准浓度ΘC 时的状态。
24.单质与化合物的相对焓值,规定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生成焓的负值越大,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
25.298、15K 温度下标准摩尔反应焓等于同温度下个参加反应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的总与。
若系统的温度不就是298、15K,反应的焓变会有些改变,但一般变化不大,即反应的焓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与限度重要概念1.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叫做自发反应或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都就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
2.过程能自发地向着混乱程度增加的方向进行。
3.熵就是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
Ω=kln S ,式中Ω为热力学概率或者称混乱度,k 为波尔兹曼常数。
4.熵的公式表明:熵就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系统的微观状态数越多,热律学概率越大,系统越混流乱,熵就越大。
5.热力学第二定律:在隔离系统中发生的自发反应必伴随着熵的增加,或隔离系统的熵总就是趋向于极大值,这就就是自发过程热力学的准则,称为熵增加原理。
6.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绝对零度时,一切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都等于零。
表达式为S(0K)=kln1=0;7.依此为基础,若知道某一物质从绝对零度到指定温度下的一些热力学数据如热容等,就可以求出此温度时的熵值,称为这一物质的规定熵。
8.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熵。
9.(1)对于同一物质而言,气态时的熵大于液态时的,液态时的熵又大于固态时的熵。
(2)同一物质在相同的聚集态时,其熵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在温度与聚集态相同时,分子或晶体结构较复杂的物质熵值大于分子或晶体结构较为简单的物质的熵值。
(4)混合物或溶液的熵值往往比相应的纯净物的熵值大。
10.对于物理或者化学变化而言,几乎没有例外,一个导致气体分子数增加的过程或反应总伴随着熵值的增大。
11.注意,虽然物质的标准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就是只要就是没有引起物质聚集状态的改变,其值通常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反应的熵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这一点与焓变很类似。
12.自由能:把焓与熵并在一起的热力学函数。
13.吉布斯函数:m r m r m r S T H G TS H G ∆-∆=∆-=或者写成。
14.以∆G 作为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标准,称为最小内能原理即:∆G<0 自发过程,过程能向正向进行;∆G=0 平衡状态;∆G>0 非自发过程,过程能向逆向进行。
15.熵判据与吉布斯函数判据的比较:函数判据应为:非自发状态平衡状态;自发过程;'G 'G 'G ωωω-<∆--=∆-->∆-,上式的意义就是在等温等压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等于吉布斯函数自由能的减少。
'max G ω-=∆-,'max ω表示最大电功。
17.热力学等温方程:B v B B m r m r p /p RTln T G T G ∏ΘΘ+∆=∆)()()(其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B p 为参与反应的物质B的分压力,Θp 为标准压力(Θp =100kPa),∏为连乘算符,习惯上将Bv BB p /p ∏Θ)(称为反应商Q,Θp /p B 称为相对分压,所以上式可以写成:RTlnQ T G T G m r m r +∆=∆Θ)()(,若所有气体的分压均处于标准状态,即Q=1,这时任一态变成了标准态。
18.道尔顿分压定律:第一,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 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i p 之与。
即∑=i p p ;第二,混合气体中的某组分气体i 的分压力等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 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i x 之乘积,即i i px p =式中,n n x i i /=,即某组分气体i 的摩尔分数等于该气体i 的物质的量i n 与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n 之比。
19.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净物时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20.水合氢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等于零。
21.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基本不随温度改变,而反应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变则就是温度的线性函数。
22.任意状态时的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可根据实际条件用热力学等温方程进行计算。
23.宏观上的化学平衡就是由于微观上仍持续进行着正逆反应的效果相互抵消所致,所以化学平衡就是一种动态平衡。
24.0G T r =∆就就是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标志或称反应限度的判据。
平衡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
25.标准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以其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为指数的各产物与反应物分压或浓度的乘机之比为一个常数。
ΘK 只就是温度的函数,ΘK 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26.转化率就是指某反应物在反应中已转化的量相对于该反应物初始用量的比率。
27.标准平衡常数可从标准热力学方程函数求得。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T G m r ∆=0,则热力学等温方程式可以写成0p /p RTln T G T G B v B B m r m r =+∆=∆∏ΘΘ)()()(,将B vBeqB }p /p {K ∏ΘΘ=代入上式中得:ΘΘ-=∆RTlnK T G m r )(,RT T G lnK m r )(ΘΘ∆-= 28.(1)ΘK表达式可直接根据化学计量方程式写出;(2)ΘK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方程式的写法有关;(3)ΘK不随压力与组成而变,但ΘK与)(T G m r ∆一样都就是温度T的函数。
29.多重平衡原则:如果某个反应可以表示成两个或者多个反应的总与,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各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
30.一切平衡都只就是暂时的,相对的。
因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反应从原来的平衡状态转变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31.平衡移动原理:假如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者温度,平衡就会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32.根据热力学等温方程式RTlnQ T G T G m r m r +∆=∆Θ)()(及ΘΘ-=∆RTlnK T G m r )(合并此两式可得Θ=∆K Q RTln G m r 根据此式只需比较静态的反应商Q 与平衡常数ΘK的相对大小,就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即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分为下面三种情况:当Q<ΘK,则m r G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当Q=ΘK,则m r G ∆=0,平衡状态;当Q>ΘK,则m r G ∆>0,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33.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式:由RT T G lnK m r )(ΘΘ∆-=与吉布斯函数方程式合并得到 )()(2112m r 12m r 12T T T T R H T 1T 1R H K K ln -∆=-∆-=ΘΘΘΘ 34.吕·查德里原理得出:化学平衡的移动或化学平衡的方向就是考虑反应的自发性,决定于m r G ∆就是否小于零;而化学平衡则就是考虑反应的限度,及平衡常数它取决于Θ∆m r G (注意不就是m r G ∆)数值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