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TLR4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TLR4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2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
肝脏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强调早期诊断并干预脓毒症合并肝损伤患者极为重要。
目前对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总结了TLR4的信号通路在脓毒症中急性肝损伤的研究,为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肝损伤 TLR4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导致的失调的宿主反应,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炎症反应失衡、免疫功能障碍、线粒体损伤等[2]。
脓毒症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每年大概有200万-800万人死于脓毒症[3]。
肝脏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等论点,并强调早期诊断并干预脓毒症合并肝损伤患者极为重要,甚至优于呼吸、循环、中枢等系统的预警。
在脓毒症发展过程中,肝脏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4-5],肝脏既是抵抗微生物攻击的重要防线,也是炎症失调引起损伤的重要靶器官。
急性肝损伤可发生在脓毒症的任何阶段,脓毒症休克时肝脏微循环处于低灌注状态,容易出现肝组织和细胞的损伤、缺血和坏死[6]。
目前对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寻求有效的治疗急性肝损伤的药物成为危重病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新的靶点对临床上脓毒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脓毒症时肝脏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决定了其在脓毒症中的重要地位1.1 由于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因此血供的减少对其影响也较为明显。
一方面,在脓毒症时,由于内脏血管的代偿性收缩会导致肝脏血供显著减少,往往在病初的几小时内就会出现肝功能的损伤。
早期即有肝脏血流量下降、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细胞与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受损、血清中AST和ALT含量升高,肝功能损伤呈进行性加重。
血清sCD14-ST和PCT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病原体的诊断价值

血清sCD14-ST和PCT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病原体的诊断价值陈小琴;李松涛;张淑平;刘丽莎【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4(43)3【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和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儿不同类型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98例(脓毒症组),所有病例均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
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球菌组(G^(+)组)、革兰阴性杆菌组(G^(-)组)和血培养阴性组,同时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
结果: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脓毒症组患儿血清中sCD14-ST和PCT呈现高表达(P<0.05),且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儿血清中sCD14-ST和PCT的含量均高于血培养阴性患儿(P<0.05)。
此外,sCD14-ST对脓毒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的预测价值高于PCT,而PCT对鉴别脓毒症患儿感染G^(+)菌或G^(-)菌的临床预测价值高于sCD14-ST。
结论:血清sCD14-ST含量对脓毒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的早期预测价值高于PCT,而PCT对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儿病原菌的感染种类有鉴别价值,表明sCD14-ST和PCT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病原学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
【总页数】5页(P373-377)【作者】陈小琴;李松涛;张淑平;刘丽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相关文献】1.血清PCT CRP及内毒素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2.PCT、hs-CRP、WBC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研究3.脓毒症患儿与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IL-6、TNF-α、hs-CRP及PCT水平的对比4.血清白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检验对感染相关儿童脓毒症患儿病情评估的价值5.血清Activin-a、sCD14-ST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休克患者SOFA 评分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的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患者血浆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者血浆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吴彩军;李春盛;黄逸【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 dynamic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sepsis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criterions and selected as sepsis group from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of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ugust 2009 to March 2010. 20 healthy persons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Sepsis group was divided into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nd non-MODS two subgroups according to MODS clinical diagnosis criterions. sCD14 concentration was detected and APACHE Ⅱ scorewere calculated on 1st, 3rd and 7th days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sepsis in sepsis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sCD14 concentrat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sepsis group ( P < 0. 01). Compared with non-MODS subgroup, MODS subgroup has more higher sCD14 concentration [ (5. 3 ±2.4)vs (3. 8 ±2. 8)mg/L, P<0. 05] and APACHE Ⅱ scores (P < 0. 05). sCD14 concentration and APACHE Ⅱ scores had correlation (P <0. 05). Conclusion sCD14 concentration was high on patients with sepsis. MODS patients had high sCD14 concentration and APACHE Ⅱ scores, patients condi tion were more critical.%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8月-2010年3月脓毒症患者60例,另选2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临床诊断标准分为MODS(33例)和非MODS(27例)两个亚组.脓毒症组在明确诊断后第1、3、7天检测血浆sCD14的水平并且计算患者当天的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sCD14浓度显著升高(P<0.01);MODS组血sCD14浓度[(5.3±2.4) mg/L]与非MODS组sCD14浓度[(3.8±2.8) mg/L]比较明显升高(P <0.05);MODS组APACHEⅡ评分较非MODS组升高(P<0.05);血sCD14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中sCD14升高,sCD14浓度较高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高,病情危重.【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4页(P207-210)【关键词】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14;APACHEⅡ评分【作者】吴彩军;李春盛;黄逸【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由感染革兰阴性菌(G-菌)后释放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机体导致炎性因子过度释放,急性期蛋白表达增加,机体内环境失衡,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2023急诊科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主战场。
感染性疾病指机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患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寨升,且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随着对感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新形势下,医务工作者应更加注重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本文主要就血清标志物、病原体检测、细菌耐药、急诊常见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1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1.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D14, sCD14)是新型感染性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尤其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相比C-反应蛋白((-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入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等常规生物标志物更具优势,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多项研究已验证,sCD14在脓毒症、细菌感染和表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患者中明显高千正常患者,在脓毒症中更高。
除此之外,sCD14也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感染性休克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5%,明显优于PCT和CRP。
同样也有研究表明,sCD14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呈正相关(r=083,P=0004), sCD14水平越高,预后越差,且将sCD14和PCT联合使用后在诊断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大大提高。
因此,sCD14可作为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新型指标。
1.2 CD64CD64是免疫球蛋白C:(IgG庄段亲和力最高的受体在机体感染后的3~6 h,即可出现活化的中性粒细胞CD64达上调,因此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评价指标之一。
Presepsin(sCD14-亚型)——一种新的脓毒症生物标记物

( 收稿日期:2 0 1 3 0 3 2 4 ) ( 本文编辑: 何小军)
新型脓毒症生物标记物 P r e s e p s i n( s C D 1 4 亚型) 的研究进展
邹琪 张新超
脓毒症 ( s e p s i s ) 是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 I R S ) ,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猛,不仅使患者生 ( 存质量下降,治疗费用高昂,而且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 I C U ) 患者的第一死因。目前对此病症 为重症监护病房 ( 治疗的共识是早期给予以有效抗感染治疗为主线的综合治 疗。然而,由于诸多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也存在 S I R S ,如 何从中早期识别感染性疾病、鉴别 S I R S 和脓毒症就成了多 年来交叉学科讨论的话题和研究的方向。其中许多生物学 标记物如降钙素原 ( P C T ) 、白细胞介素、前血管加压素、 C 反应蛋白 ( C R P ) 、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 1( T R E M 1 - 4 ] 1 ) 等[ ,在脓毒症诊断、病情评价、指导抗菌素应用、 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除 P C T外, 0 0 4 其余标记物的的临床应用价值多属不定和尚属有议。2 年,一种 新 的 生 物 标 记 物 s C D 1 4 亚型 ( P r e s e p s i n ) 被发 5 ] 现[ ,其在脓毒症诊断与评价的初步研究显示了良好的临 床意义,本文就此简要综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 0 1 3年 8月第 2 2卷第 8期 C h i nJ E m e r gM e d ,A u g u s t 2 0 1 3 ,V o l 2 2 ,N o 8
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p r e s s u r et h e r a p yi n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 J ] .C h e s t , e d e m a .S h o r t t e r mr e s u l t sa n dl o n g t e r mf o l l o w u p[ 1 9 9 5 ,1 0 7( 5 ) :1 3 7 9 1 3 8 6 . [ 9 ]M a s i pJ ,R o q u eM,S a n c h e zB ,e t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i n 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 .J A M A ,2 0 0 5 ,2 9 4( 2 4 ) :3 1 2 4 3 1 3 0 . [ 1 0 ] Wi n c kJ C ,A z e v e d oL F ,C o s t a P e r e i r aA ,e ta l .E f f i c a c ya n d s a f e t yo f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i n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a c u t e 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 .C r i t C a r e ,2 0 0 6 ,1 0( 2 ) :R 6 9 . [ 1 1 ]P e t e rJ V ,M o r a nJ L ,P h i l l i p s H u g h e sJ ,e ta l .E f f e c to fn o n i n v a s i v ep o s i t i v ep r e s s u r ev e n t i l a t i o n( N I P P V) o nm o r t a l i t y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c a r d i o g e n i c p u l m o n a r y o e d e m a :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 J ] .L a n c e t ,2 0 0 6 ,3 6 7( 9 5 1 7 ) :1 1 5 5 1 1 6 3 . [ 1 2 ]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i n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f a i l u r e[ J ] .T h o r a x , 2 0 0 2 ,5 7( 3 ) :1 9 2 2 1 1 . [ 1 3 ]F l a t h e rM D ,F a r k o u hM E ,P o g u eJ M ,e ta l .S t r e n g t h sa n d l i m i t a t i o n s o f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l a r g e rs t u d i e sm a yb em o r er e l i a b l e [ J ] .C o n t r o l C l i nT r i a l s ,1 9 9 7 ,1 8( 6 ) :5 6 8 5 7 9 . [ 1 4 ]G r a y A ,G o o d a c r e S ,N e w b y D E ,e t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i n 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 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J ]3 5 9( 2 ) :1 4 2 1 5 1 . [ 1 5 ]We n g C L ,Z h a oY T ,L i uQ H ,e t a l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i na c u t ec a r d i o g e n i cp u l m o n a r ye d e m a[ J ] .A n n I n t e r nM e d ,2 0 1 0 ,1 5 2( 9 ) :5 9 0 6 0 0 . [ 1 6 ]M a r i a n i J ,M a c c h i a A ,B e l z i t i C ,e t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i n a c u t e c a r d i o g e n i c p u l m o n a r y e d e m a :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s[ J ] .J C a r dF a i l ,2 0 1 1 ,1 7( 1 0 ) :8 5 0 8 5 9 . [ 1 7 ]C h a d d aK ,A n n a n eD ,H a r t N ,e t a l .C a r d i a ca n dr e s p i r a t o r y e f f e c t so fc o n t i n u o u s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p r e s s u r ea n dn o n i n v a s i v e
脓毒症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许程(综述);徐元宏(审校)【摘要】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近期关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备受关注。
文章结合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阐述细胞因子、降钙素原(PCT)、内毒素、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肝素结合蛋白(HBP)、(1,3)β-D 葡聚糖(BG)及半乳甘露聚糖(GM)等标志物诊断早期脓毒症、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研究进展,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Sepsis is a kind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 (SIRS) induced by infection, which has been clinicall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or highly suspicious infections.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epsis recently.This review has focused on the capabilities of cytokine, procalcitonin (PCT), endotoxin,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 serum amyloid protein A( SAA), 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 (1,3)-beta-D-glucan(BG) and galactomannan(GM) to diagnose sepsis early and assess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psis.【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533-536)【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降钙素原;内毒素;高敏 C 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 A;肝素结合蛋白;(1,3)β-D 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作者】许程(综述);徐元宏(审校)【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sCD14-ST在SIRS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识别和病情评估中临床价值

sCD14-ST在SIRS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识别和病情评估中临床价值郑登滋;许钦;张珠平;林菊珊【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 )水平对SIRS重症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本院ICU、脑病科符合SIRS的重症患者,按脓毒症诊断标准分脓毒症组40例和非脓毒症组20例,在SIRS发生2h内检测两组患者血浆sCD14‐ST、PCT、CRP 水平,计算APACHEⅡ评分,并绘制脓毒症组sCD14‐ST、PCT、APACHEⅡ评分ROC曲线,比较各指标对脓毒症诊断价值。
另外,根据28d 后的生存结局,将脓毒症组分为存活组23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两组sCD14‐ST 与APACHEⅡ评分结果。
结果:脓毒症组sCD14‐ST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sCD14‐ST中位数为1216pg/ml与402pg/ml;sCD14‐ST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其截断值为596pg/ml ,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7.1%。
脓毒症患者死亡组同存活组相比,死亡组sCD14‐ST、PCT、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sCD14‐S T有助于脓毒症早期诊断,对脓毒症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Objective:To asse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olubleCD14(sCD14‐ST) in early diagnosis of severe sepsis and assessment of disease condition .Methods: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60 critical patients hospitalized at ICU an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neurology and conformed with SIRS were divided into sepsis group(40 cases) and non‐sepsis group(20 cases) ,according to diagnostic crit eria ofsepsis .Blood specimen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patient for themeasurement of blood levels of sCD14‐ST ,PCT ,CRP and APACHEⅡwithin 24 hours .The ROC was plotted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calculated .The diagnostic value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sepsis were com‐pared .In addition ,the sepsis divided into surviving group(23 cases) and death group(17 cases) according to the 28 days survival outcome .The result of sCD14‐ST ,PCT and APACHEⅡwas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lev els of sCD14‐ST in the sepsis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non‐sepsis and healthy controls (P<0 .05) .The sCD14‐ST M with sepsis patients and non‐sepsis were 1 216pg/ml and 402pg/ml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 was 0 .862 for sCD14‐ST .The cut off value of sCD14‐ST for discrimination of sepsis with non‐sepsis was deter‐mined as 596pg/ml with sensitivity of 84 .0% and specificity 87 .1% .When sepsis death group compared with survival group both sCD14‐ST ,PCT and APACHEⅡshowed s ignificantly difference(P<0 .05) .Conclusion:sCD14‐ST helps to early diagnosis of seps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severity of sepsis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06【总页数】3页(P714-716)【关键词】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脓毒症;病情评估【作者】郑登滋;许钦;张珠平;林菊珊【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一种,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进展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进展
白炎
【期刊名称】《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1989(5)3
【摘要】1989年2月22-25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四届国际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研
讨会。
对1097个提交本届大会的抗体进行了鉴定比较,划分出33个新抗体类别(表1)。
经历届研讨会确认抗体已达78类。
其中一些抗体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亚组。
根据各类抗体所识别主要靶细胞,78类抗体可分成识别T细胞、B细胞、粒系细胞、激活细胞、NK及非谱系(non-Lineage)细胞,血小板等六大类(表2)。
【总页数】9页(P141-149)
【关键词】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作者】白炎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1.22
【相关文献】
1.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J], 白炎
2.固定的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5单克隆抗体在人白细胞捕获效率研究中的最佳试验
因素分析 [J], 杨玉志;张春秀;唐祖明;张晓敏;郁颖蕾;郭小英;陆祖宏
3.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检测在脓毒症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J],
石苗;王超
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感染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J], 唐江锋;刘文生
5.亲环素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147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J], 刘璐;张文彦;李世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杨吉林吴先正【摘要】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急诊科经常处理的疾病,有很高的病死率,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几年,降钙素原被用作诊断脓毒症患者的生物学标记物,尽管它与感染密切相关,但是特异性有限,在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会升高。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st,又称presepsin)是一种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的糖蛋白。
初步报道显示脓毒症患者体内的sCD14-st水平比健康者体内的sCD14-st显著升高。
【关键词】脓毒症; C反应蛋白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Progress of soluble CD14-st in sepsis Yang Jilin, Wu Xianzheng.Emergency Medicine, Shanghai TongjiHospital, Shanghai 20006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Jilin, Email: 1132410@【Abstract】 Sepsis,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re frequent conditions with high mortality, theirearly diagnosi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s one of the keys to improve survival. Procalcitonin (PCT)has been used as a biomarker in septic patients and although it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infections, it haslimited specificity, and can be elevated in other scenario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Soluble CD14 (or Presepsin) is the free fragment of a glycoprotein expressed onmonocytes/macrophages. Preliminary reports suggest that levels of soluble CD14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septic patients compared to healthy individuals.【Key words】 Sepsis; C-reactive protein; sCD14-st; Procalcitonin; Interleukin-6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有创技术、免疫抑制剂以及广谱抗生素使用的增多,脓毒症和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严重脓毒症和MODS仍是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的主要疾病[1]。
许多研究都报道了在脓毒血症早期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之一。
血培养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金标准被普遍使用,通常需要3~7 d获得结果,而且阳性率低。
生物学标记物是脓毒症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近几年,降钙素原被用作诊断脓毒症的生物学标记物,尽管它与感染密切相关,但是特异性有限。
人体血液中的降钙素原浓度在多种情况下都会升高,例如严重创伤、外科侵入性操作、严重烧伤,都会引起降钙素原暂时升高,同时要警惕假阳性结果。
因此,需要寻找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4.09.034作者单位:200065 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内科通讯作者:杨吉林,Email: 1132410@ 更加可靠地用于诊断脓毒症的生物学标记物[2]。
CD14是一种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的糖蛋白,是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受体,感染期间激活炎症的瀑布反应。
多项研究证实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st,又称presepsin)在脓毒症的诊断、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sCD14-st来源及结构CD14最初由Todd等[3]在1981年从人单核细胞表面首次发现,是存在于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表面的一种白细胞分化抗原,首次发现于细胞膜的表面,故称为膜CD14(mCD14)。
已经证实人类CD14基因在染色体5q23~31位点上,由3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主要结构识别特征为N-末端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单位,在识别脂多糖(LPS)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1985年Maliszewski 等[4]在人血浆中发现了与mCD14结构相似的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
大量研究发现sCD14在人类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所以日益受到重视。
sCD14是一种糖蛋白,其蛋白质多肽链结构较mCD14少8个氨基酸(mCD14由356个氨基酸组成),同时不含磷脂酰肌醇,分子量为48 kDa,较mCD14小。
sCD14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血液与尿液中,约占机体全部CD14含量的99%左右[5],其正常血清中的浓度为2~6 μg/ml。
体内sCD14合成方式有两种:(1)由内源性酶促反应(由蛋白酶或磷脂酶催化),使mCD14分解(脂类PI部分)脱落形成;(2)由CD14基因转录、合成的CD14蛋白,不进行PI化或者逃脱PI化,直接分泌入血。
sCD14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直接释放出来[6]。
sCD14在血浆中被蛋白酶切割,其N 端13 000相对分子质量的片段构成sCD14亚型(sCD14-st),最近被新命名为presepsin[7]。
二、影响sCD14-st表达的因素sCD14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节,LPS可直接诱导sCD14的表达,通过介导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等来调节其表达。
血浆IL-6和sCD14增加依赖于LPS的剂量。
既往研究发现在CAR模型中,血浆中的IL-6和sCD14取决于LPS 的剂量。
CAR模型中IL-6在3 h的水平的变化和血浆中sCD14在6 h的增加非常相似,都依赖于LPS 的剂量。
外源TNF-α在体内对CD14的表达起正反馈调节作用。
还有研究发现在CAR内毒素休克模型中TNF-α的增加是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TNF-α可能是CAR内毒素休克模型中sCD14水平增高的因素之一。
三、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sCD14浓度变化与内毒素水平具有密切关系[8]:LPS一方面可上调sCD14的细胞表达以及增加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4脱落[9],产生级联放大全身炎症反应;另一方面,sCD14通过高密度脂蛋白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而自身消耗。
另外,sCD14对中性粒细胞也具有双重效应,在低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条件下,sCD14与LPS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中性粒细胞,而在高LBP时通过竞争性抑制LPS 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进而抑制LPS对炎症细胞的激活[10]。
有学者观察到sCD14是介导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的重要物质。
对于内皮细胞等mCD14阴性细胞LPS主要通过与sCD14结合的方式激活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释放IL-1、IL-6等来对LPS产生应答。
sCD14与LPS/LBP复合物结合或直接与LPS结合,形成复合物(类似LPS/LBP复合物),再将LPS信息传递给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
当sCD14与LPS结合时,可减少LPS与mCD14的结合,调节单核细胞等的细胞反应。
LPS与LBP 结合形成LPS-LBP复合物,然后与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存在的mCD14结合,通过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酪氨酸磷酸化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使转录因子如NF-κB等活化,从而引起多种相关基因转录,炎性介质释放。
四、sCD14-st的检测血培养诊断脓毒症费时长,检测周期48~72 h,并且阳性率低。
PCT在感染后4 h升高,8~24 h 缓慢达平台期,峰值多出现在感染1 d后。
与PCT 相比,sCD14-st在脓毒症时升高更早、速度更快。
日本的Mitsubishi公司研制了一种PATHFAST®Presepsin测定仪,PATHFAST® Presepsin是一种化学发光酶联免疫的检测方法,用于定量检测全血或血浆中sCD14-st的浓度。
分析仪工作原理:测定仪中有一种由鼠单克隆抗体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兔多克隆抗体包裹的磁性颗粒。
鼠单克隆抗体、兔多克隆抗体由Mochida 生物制药公司提供。
磁性颗粒(JSR,日本东京)被鼠单克隆抗体包裹,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兔多克隆抗体通过使用顺丁烯二酰亚胺铰链的方法将抗体的Fab片段与碱性磷酸酶结合获得。
Presepsin浓度测定仪由氨基酸成分分析仪来工作[2]。
基于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原理的PA THFAST Presepsin分析系统检测时间只需21 min,准确性和ELISA相当,而且可以使用血浆、肝素抗凝血清、肝素抗凝全血、EDTA抗凝血清作为检测标本[2]。
五、sCD14-st在脓毒症诊断、病情监测中的意义1. 正常参考值的划分,判断脓毒症的阈值划分:法国巴黎Chenevier-Gobeaux等[11]招募了急诊科没有罹患急性感染的144例患者,以及54例健康的志愿者。
研究发现,sCD14-st浓度的百分位数P95是750 ng/L,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sCD14-st是有意义的升高[470(380~601)ng/L vs. 300(201~457)ng/L]。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升高明显,年龄是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总之,sCD14-st随着年龄和肾功能恶化而升高。
因此对于特定的人群需要设定合适的域值。
Okamura等[2]研究了来自127例健康志愿者的肝素化血浆样品,发现sCD14-st的浓度介于92.7~398 pg/ml,百分位数P95是333 pg/ml。
Mussap等[12]最近描述了26名早产新生儿的初步参考范围,平均偏差值是578(453~796)ng/L,作者最后提到对于26例早产儿初步参考范围是255~1 144 ng/L,这样宽的范围与研究对象数量少有关。
这也与新生儿炎症标记物升高有关,如降钙素原的趋势[13]。
老年人群中降钙素原基线水平升高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升高与老年人的低度炎症有关[11]。
sCD14-st和其他的生物学标记物(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IL-6)类似,在年长的人群中轻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