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检测(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第四次月考期末测试人教版解析版)

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四(人教版)第四次月考期末测试卷八年级物理·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花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
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A.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答案】C【解析】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折光能力越强,水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像成在光屏的前方,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所以此过程模拟的近视眼,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用凹透镜矫正。
故选C。
2.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缤纷色彩,如图所示,对光现象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B.乙图中渔夫叉鱼时,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位置的上方C.丙图中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D.丁图中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城市道路安装的“电子眼”的成像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A.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故A错误;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偏折,逆着光线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而真正的鱼在它的下方,所以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位置的下方,故B错误;C.丙图中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其正面成圆弧状,这时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能够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故C 正确;D.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电子眼相当于摄像机(照相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路面情况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丁图中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城市道路安装的“电子眼”的成像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检测 有答案(3-4单元)(部编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阶段性检测(部编版)语文试卷(3-4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运用(共55分)一、书写。
(共6分)看拼音,写词语。
(6分)(1)我家养了一只大白鹅,它pí qì()很大,不仅走路昂首阔步,就连吃饭、喝水都要人shì hòu(),真令人tǎo yàn()!(2)夜深了,fán huá()的城市已经完全笼罩在朦胧的夜色中,四周陷入一片jìjìng(),就连公园里的bái huà()也仿佛睡着了。
二、填空题。
(共14分)照样子写词语。
(6分)应声虫(三字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大模大样(ABA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生气勃勃(ABC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左顾右盼(含有反义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加偏旁成新字,并组词。
(4分)居_____( ) _____( ) 句_____( ) _____( )卬_____( ) _____( ) 曾_____( ) 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指挥——( ) 朦胧——( ) 炫耀——( ) 胆怯——( )集中——( ) 寂静——( ) 凉爽——( ) 污垢——( )三、选择题。
(共6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奢侈.(chǐ)陡峭.(qiào)黄浦.江(bǔ)无忧无虑.(lǜ)B.侮.辱(wū)换届.(jiè)啼.叫(tí)屏.息凝视(bǐng)C.厌恶.(wù)遭殃.(yāng)窥伺.(shì)枝折.花落(shé)D.鸡雏.(chú)麦秆.(gǎn)看.家(kān)丰富多腔.(qiāng)2.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阶段性统一练习(四)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阶段性统一练习(四)语文科目2023年2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时长150分钟。
第I卷(共33分)一、选择题(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模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中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 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 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 初露锋芒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四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四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古代西亚“两河”流程短、水量不稳,易于成灾,且在下游形成大片沼泽。
在公元前5000年代,苏美尔人就开始排除沼泽的水,奠定了灌溉农业的基础。
到了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两河流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灌溉网。
这表明(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B.苏美尔人重视精耕细作技术C.自然条件制约劳作方式D.文明最早起源于农业发达地区2、下表所示为不同学者有关古代西欧的某一历史概念的解释。
据此判断,这一历史概念应是( )3、某学者认为:“(16、17世纪)当西北欧商人在国家政策的保护和鼓励下,在国际市场上显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时,仍秉守单个行动旧传统、缺乏国内强有力政治凭靠的意大利商人们,只可能节节败退了。
”此观点( )A.忽视新航路的开辟对意大利的消极影响B.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殖民争夺斗争C.强调政治发展滞后导致了意大利的衰落D.表明西北欧国家间争夺市场的矛盾尖锐4、两宋时期的犁刀、秧马、耘荡、铁搭等新式农具都诞生于开发江南沼泽地的艰苦斗争之中。
曲辕犁从晚唐的11个部件减少到6个部件,更加适合江南水田耕作。
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出现B.江南经济发展的潜力大C.新式农具的普及程度高D.小农经济出现革命性突破5、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生产“智能化”成为发展新趋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优化。
与此同时,“机器换人”也引发了就业隐忧。
实证分析证实,“自动化”生产将造成技术性失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
据此推知,现代科技进步( ) A.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 B.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C.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D.降低了产业要素成本6、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了唐代瓷片。
高三地理阶段性检测(四)

高三地理阶段性检测(四)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范围内的最大高差可能为A .282米B .392米C .198米D .298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 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B .观察者在C 处可直接观察到D 处 C .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D .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右图为某纬线圈,其纬度数为φ°,该纬线圈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D 日。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为 A .(D -1)日9时 B .(D -1)日3时 C .(D +1)日9时 D .(D +1)日3时4.若φ<69°,则此时我国南极中山科考站(69°S ,75°E )太阳高度为 A .(90-φ)° B .(69-φ)°C .(23.5-φ)°D .(75-φ)°下图是我国某地(36.5°N )房屋的大门,大门朝南,大门上方1米修一雨棚。
据此回答5~6题。
5.既能很好地遮雨,又能保证冬至日正午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屋内, 该雨棚的宽度宜设计为A .1米B .1.414米C .1.732米D .2米6.按以上要求装好雨棚,全年正午有太阳光照进屋内的时间有A .半年B .近8个月C .10个多月D .全年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
回答第7~8题。
7.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B .②为高空南风 C .③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D .④为东南信风 8.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非洲西南部高温干燥B .巴西高原绿草茵茵C .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D .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9~10题。
阶段性评估检测四(基础达标卷)

阶段性评估检测四(基础达标卷)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社科文阅读专练(一)(2010·东北育才学校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散文中的闲话笔调吴永福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
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
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
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
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
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
”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的,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
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之说。
此种谈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许多文章中反复申说。
林语堂因甚为欣赏谈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洁,就不足为训了。
用谈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谈话。
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得拉杂,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
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就要明智得多。
呼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但又格外地张扬了幽默。
幽默可为行文增添风趣,但若过分大张旗鼓地提倡,则本身可能成为一个幽默。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
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如此即可展开交流。
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
不过,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而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
但不妨假定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如此即可达成沟通。
此种笔调虽说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谈论,并非千人一面,可各有面目。
比如周作人的创作以闲适为主,从而讲求所谓生活的艺术。
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苦闷,于是于闲适中渗出一股苦味来。
林语堂虽说倾心幽默,倒也率意而谈,不无名士作风。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阶段性检测题1-4全套

2019-2020学年第⼀学期四年级数学阶段性检测题1-4全套2019-2020学年第⼀学期阶段性检测题(⼀)四年级数学⼀、填空题。
(39分,每空1分)(1)从右边起,亿位是第()位,第五位是()位。
10个⼀万是(),()个⼗万是⼀百万,10个()是⼀亿。
(2)309654007中的3在()位上,表⽰()个();9在()位上,表⽰()个(),读作()。
(3)五百三⼗七万⼋千零四⼗是由()个百万、()个⼗万、()个万、()个千、()个⼗组成的,写作()。
(4)边长是()⽶的正⽅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的正⽅形的⾯积是()。
(5)⼀个数,⽤四舍五⼊法求近似数得到3万,这个数最⼤是(),最⼩是()。
(6)修⼀条长25千⽶,宽40⽶的⾼速公路,这条⾼速公路占地()公顷,合()平⽅千⽶。
(7)把600606,660600,600066,666000,606060按从⼩到⼤的顺序排列是()。
(8)⼀个占地5公顷的长⽅形苗圃,宽是100⽶,它的长是()⽶。
(9)与999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0)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数52000000平⽅⽶=()公顷 2500公顷=()平⽅千⽶8平⽅千⽶5公顷=()公顷4平⽅千⽶=()公顷=()平⽅⽶(11)如果1平⽅⽶能摆16盆盆栽,那么1公顷⼤约能摆()盆盆栽,1平⽅千⽶⼤约能摆()盆盆栽。
⼆、判断题。
(10分)(1)1平⽅千⽶⽐1千⽶⼤。
()(2)电⼦计算器上共有9个数字键。
()(3)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积约1公顷。
()(4)平⽅千⽶、公顷和平⽅⽶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5)49□914≈49万,□⾥最⼤应填4。
()三、选择题。
(10分)(1)740600这个数最⾼位的计数单位是()A .万B .⼗万C .百万D .⼗万位(2)⼀个亿⾥有()个百万。
A .10B .100C .1000D .10000(3)边长是300⽶的正⽅形草地,占地⾯积是9()A .平⽅⽶B .公顷C .平⽅千⽶D .平⽅分⽶(4)某县⼈⼝普查以“万”作单位,⽤四舍五⼊法统计约是45万。
2014科学中考阶段性真题检测试卷(四)

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四)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2013荆门)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瓦上的露水变干了D.隆冬,教室地面洒水后变成冰渣2.(2013临沂)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B.蜡烛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C.把蜡烛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D.烛焰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2013天津)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0.5 mB.1 mC.2 mD.3 m4.(2013扬州)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5.(2013南京)下列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乙:铁丝网上出现霜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丁:草叶上出现露珠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6.(2013\5扬州)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7.(2013庆阳)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8.(2013庆阳)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丙>ρ乙C.ρ丙>ρ乙>ρ甲D.ρ乙>ρ甲>ρ丙9.你在使用中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中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重力D.体积10.(2013庆阳)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11.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2 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 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检测(四)(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C.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析:选B。
肺炎双球菌含有核糖体,其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的蛋白质变性,但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物质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B.大肠杆菌的DNA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不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解析:选B。
一个DNA分子初步水解后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1种脱氧核糖、1种磷酸、4种碱基;大肠杆菌DNA为环状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相关;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则可能会导致生物体内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3.(2019·吉林松原模拟)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如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1.5N-n个氢键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解析:选D。
基因M的每一条链都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因此基因M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氢键数为1.5N-n,A错误;基因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因此基因M的等位基因m不能用b表示,B错误;DNA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错误;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的碱基数或排列顺序可以不相等,D正确。
4.(2019·云南高中复习统考)枯草芽孢杆菌(细菌)可分泌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
某科研小组对几丁质酶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枯草芽孢杆菌合成、分泌几丁质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诱导物促进了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几丁质酶大量合成C.有诱导物时,一个几丁质酶的mRNA可能会结合多个核糖体D.诱导物使基因转录时,DNA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从而提高酶的产量解析:选C。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不加诱导物的甲组与加诱导物的乙组,几丁质酶mRNA的含量相同,说明诱导物不能促进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B错误;乙组几丁质酶的含量明显高于甲组,说明有诱导物时,一个几丁质酶的mRNA可能会结合多个核糖体,C正确;基因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D 错误。
5.(2019·江西鹰潭一中高三月考)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能够高效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
1978年,科学家将人体内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用32P进行标记后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筛选得到含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并且获得成功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B.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RNA上C.含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连续分裂n次后,子代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D.如胰岛素基因含n个碱基,则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解析:选A。
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A 项正确;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DNA上,B项错误;含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连续分裂n次后,共形成2n个子代细胞,其中32P标记的细胞有2个,所以子代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C项错误;如胰岛素基因含n个碱基,由于只有基因的编码区能够转录,故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少于n/2个,D项错误。
6.(2019·成都一诊)图甲、乙表示真核细胞内某个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过程中,该基因的两条单链都可以作为模板链B.图甲所示的过程完成以后,产物中G的个数等于C的个数C.图乙中,①与②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D.图乙中的②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它们沿②从左向右移动解析:选C。
题图甲为转录过程,图乙为翻译过程,因此图甲中该基因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链;转录形成的mRNA是单链,G与C的个数关系不能确定;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判断图乙中核糖体沿mRNA从右向左移动。
7.(2019·山东烟台模拟)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A.原核生物的tRNA合成无需基因指导B.真核生物tRNA呈三叶草结构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D.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解析:选D。
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进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这使得原核生物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而真核生物的mRNA在细胞核形成以后必须通过核孔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所以真核生物基因必须在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D正确。
8.根据如图所示的基因表达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表达的产物不同,所以其所含的基因不同B.过程1、过程3(含3-1、3-2)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2中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C.启动子是转录的起点,是核糖体识别和结合的起始位点D.图中基因表达过程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解析:选B。
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和分化形成,分化前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变,故两者所含的基因相同,A错误;过程1表示转录,过程3(含3-1,3-2)表示翻译,两个过程中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2表示对mRNA前体进行剪切和拼接,该过程中发生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C错误;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在细胞核中完成,翻译在核糖体上完成,D 错误。
9.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时,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
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
下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X174噬菌体的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假设正链中(A+G)/(T+C)=m,则负链中(A+G)/(T+C)=1/mC.基因D、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分别是UAA、UGAD.基因D、E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解析:选D。
由图知基因D和基因E有重叠部分,这是生物适应环境长期进化的产物或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母链和子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正链中(A+G)/(T+C)=m,则负链中(A+G)/(T+C)=1/m;基因D指导合成蛋白质终止时DNA上对应的三个碱基是TAA,则负链(子链)对应的三个碱基为A TT,因此对应的终止密码子是UAA,同理可推出基因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是UGA;基因D、E重叠部分密码子不同,因此,编码的氨基酸不同,至于未编号部分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因此不能说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10.(2019·四川凉山二诊)人体未成熟红细胞中的PK基因编码丙酮酸激酶(PK)。
如果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红细胞中A TP生成减少使Na+累积而成球形,最终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人体正常成熟红细胞排出Na+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RNA聚合酶读取到突变PK基因上的终止密码时停止转录D.翻译时,遗传信息借助mRNA表达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解析:选D。
PK基因编码PK,PK活性低导致生物性状改变,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错误;正常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RNA聚合酶与DNA的一条链结合遇到终止子停止转录,终止密码位于mRNA上,C错误;基因表达时,DNA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3分)下图甲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图乙表示细胞内合成某酶的一个阶段,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基因1和基因2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存在同一细胞中。
(2)图乙中①②③含有五碳糖的有________。
决定丝氨酸(Ser)的密码子对应的DNA模板链上的三个碱基是________,若Gly是该多肽的最后一个氨基酸,则该多肽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
(3)图甲中过程b和图乙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最终形成的蛋白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基因1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人的性状的。
若基因2不能表达,则人会患白化病,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含有相同的基因,故基因1和基因2可以存在同一细胞中。
(2)图乙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核糖体、tRNA、mRNA,三者均含有五碳糖。
依图示,丝氨酸(Ser)的密码子为UCG,则决定该密码子的DNA分子模板链上的3个碱基是AGC。
Gly后的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UAG)。
(3)图甲中过程a、b依次表示转录和翻译,图乙表示翻译过程,最终形成的蛋白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或DNA中碱基序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