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习题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版王先奎习题解答4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版王先奎习题解答4

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习题解答4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第3版P226-228)4-1车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及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对车削圆轴类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何影响?影响程度各有何不同?答: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引起的加工误差发生在被加工表面的切线方向上,是非敏感误差方向,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影响小;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引起的加工误差发生在加工表面的法线上是误差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大。

4-2试分析滚动轴承的外环内滚道及内环外滚道的形状误差(如图4-87题4-2图)所引起的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对被加工零件精度有什么影响?答:轴承内外圈滚道的圆度误差和波度对回转精度影响,对工件回转类机床,滚动轴承内圈滚道圆度对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大,主轴每回转一周,径向圆跳动两次。

对刀具回转类机床,外圈滚道对主轴影响较大,主轴每回转一周,径向圆跳动一次。

4-3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1)在车床上镗孔,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误差。

答:1)在车床上镗孔,引起加工孔的圆度误差是主轴圆跳动、刀杆刚度不足,圆柱度误差是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镗孔,工件同轴度误差原因可能是工件装夹误差、主轴圆跳动;端面垂直度误差原因是主轴轴向圆跳动(轴向窜动)。

4-4在车床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4-88a,b,c,所示误差原因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减少或消除?答:a)是属于工件在切削力的做用下发生变形(工件刚度不足),可以通过改变刀具的角度来减少径向切削分力、或者加装中心架或者跟刀架来减少变形。

b)是机床受力变形所致(机床主轴和尾座的刚度不足),可以通过提高机床各部件的刚度来改变。

c)由刀具磨损引起,可以采用耐磨刀具来切削,或较少单次切削深度来提高刀具耐磨性。

4-5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图4-89)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如图4-89所示转塔车床的刀具安装在垂直面内,由于垂直面为误差敏感方向,所以导轨垂直面内的弯曲对工件直径误差影响较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1 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车床主轴顶‎尖随工件回‎转是因为车‎床加工精度‎比磨床要求‎低,随工件回转‎可减小摩擦‎力;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是因‎为磨床加工‎精度要求高‎,顶尖不转可‎消除主轴回‎转产生的误‎差。

4-2 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答: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F 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F 作用下‎,主轴总是以‎支承轴颈某‎一部位与轴‎承内表面接‎触,轴承内表面‎圆度误差将‎反映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承内表面‎若为椭圆则‎镗削的工件‎表面就会产‎生椭圆误差‎。

4-3 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答:导轨在水平‎面方向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故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4-4 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 ‎m ,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 ‎m ,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 ‎m 、长度为15‎0mm 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解:根据p15‎2关于机床‎导轨误差的‎分析,可知在机床‎导轨水平面‎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

水平面内:0.0151500.002251000R y ∆=∆=⨯=mm ;垂直面内:227()0.025150/60 2.341021000z RR-∆⎛⎫∆==⨯=⨯ ⎪⎝⎭mm ,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含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 (绝对、相对测量:是否与标准器具比较)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误差=X-X0)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

(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第4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练习题和答案_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练习题和答案_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练习题1. 单项选择1-1 表面粗糙度的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 )。

① 小于50 ② 等于50~200 ③ 等于200~1000 ④ 大于10001-2 表面层加工硬化程度是指( )。

① 表面层的硬度 ②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比 ③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④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与基体硬度之比1-3 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 )。

① 机床误差 ② 夹具误差 ③ 刀具误差 ④ 工艺系统误差1-4 误差的敏感方向是( )。

① 主运动方向 ② 进给运动方向 ③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 ④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1-5 试切n 个工件,由于判断不准而引起的刀具调整误差为( )。

① 3σ ② 6σ ③ nσ3 ④nσ61-6 精加工夹具的有关尺寸公差常取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 )。

① 1/10~1/5 ② 1/5~1/3 ③ 1/3~1/2 ④ 1/2~11-7 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① 轴承孔的圆度误差 ② 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 ③ 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 ④ 切削力的大小1-8 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最可能原因是()。

①车床主轴径向跳动② 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 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1-9 在车床上就地车削(或磨削)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

①提高主轴回转精度② 降低三爪卡盘卡爪面的表面粗糙度③ 提高装夹稳定性④ 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1-10 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传动。

②升速② 降速③ 等速④ 变速1-11 通常机床传动链的()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① 首端②末端③ 中间④ 两端1-12 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① 之和②倒数之和③ 之和的倒数④ 倒数之和的倒数1-13 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

机械制造基础第4章 机床夹具设计基础——例题

机械制造基础第4章 机床夹具设计基础——例题
Y Z
的限制。以避免重复
三爪卡盘夹持较短
X Y Z Y Z
Y Z
属于不完全定位, 如果只加工工件的外圆表面,而无轴向尺寸方面的要求,则定位是合理的, 如果工件有轴向尺寸要求时,则应该增加限制X方向移动的定位支撑点。
三爪卡盘夹持较短
X Y Z Y Z
Y Z
X
欠定位分析
过定位
如果工件的某一个自由度被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称为过定位。 过定位是否允许,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如果工件 的定位面经过机械加工,且形状、尺寸、位置精度均较高, 则过定位是允许的。合理的过定位起到加强工艺系统刚度和 增加定位稳定性的作用。反之,如果工件的定位面是毛坯面, 或虽经过机械加工,但加工精度不高,这时过定位一般是不 允许的,因为它可能造成定位不准确,或定位不稳定,或发 生定位干涉等情况。
已知:外径d为: 500 0.03 mm
内径D为: 3000.05 mm
内外圆同轴度为0.02mm,
试计算用调整法加工这批工件时,
工序尺寸H的定位误差是多少?
解: 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位移误差:
同轴度误差:w 来自c 0.05 0.025mm 2
TD 2 sin
2

0.03 0.021mm 90 2 sin 2
组合定位
1.几个定位元件组合起来定位时,限制的自由度是每个定位元件限 制的自由度数之和. 2.组合定位中的每个定位元件改变它单独定位所限制的自由度. 3.组合定位中,定位元件单独起限制移动自由度转为限制转动自由 度,不再起限制移动自由度,但是限制自由度数量不变. 消除组合定位中的过定位,把限制移动方向的自由度定位元件改 为能移动的定位元件. 消除组合定位中的过定位,也可以改变定位元件的结构.比如:一面 两孔中菱形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直径为40mm,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

5%。

1—6 什么是工件的定位?什么是工件的夹紧?试举例说明。

1—7 什么是工件的欠定位?什么是工件的过定位?试举例说明.1—8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9 有人说:“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只要有6个定位支承点,就是欠定位”,“凡是少于6个定位支承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上面这些说法都对吗?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1—10 分析图1-8所示定位方式,并回答以下问题:(1)各定位件所限制的自由度;(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现象,为什么?图1—8 习题1—10图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2-1 什么是切削用两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 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2-7 什么是积屑瘤?它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屑瘤的产生? 2-8 试述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2—9 常用的切屑形态有哪几种?它们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生成?怎样对切屑形态进行控制?2—10 切削力为什么要分解为三个分力?各分力的大小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2-11 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外圆,已知:工件材料为灰铸铁,其牌号为HT200;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其牌号为YG6;刀具几何参数为:0010=γ, 10,10,45,8''00-=====s r r k k λαα(s λ对三向切削分力的修正系数分别为75.0,5.1,0.1===f s p S C s F F F k k k λλλ),mm r 5.0=ε;切削用量为:min /80,/4.0,3m v r mm f mm c p ===α。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四章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四章课后答案

4-1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4-2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4-3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4-18何谓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20为什么提高工艺系统刚度首先要从提高薄弱环节的刚度入手才有效?试举一实例说明。

4-21如果卧式车床床身铸件顶部和底部残留有压应力,床身中间残留有拉应力,试用简图画出粗刨床身顶面后床身顶面的纵向截面形状,并分析其原因。

4-22习题4-22图所示板状框架铸件,壁3薄,壁1和壁2厚,用直径为D的立铣刀铣断壁3后,毛坯中的内应力要重新分布,问断口尺寸D将会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4-23在转塔车床上加工一批套筒的内孔和外圆,问内外圆同轴度误差服从什么分布?4-24用调整法车削一批小轴的外圆,如果车刀的热变形影响显著,使画出这批工件尺寸误差分布曲线的形状,并简述其理由。

4-25车一批外圆尺寸要求为mm的轴。

已知:外圆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根偏差00.120φ−0.025σ=mm,分布曲线中心比公差带中心大0.03mm。

试计算加工这批轴的合格品率及不合格品率。

4-26在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轴件,要求外径尺寸为)1.020(±φmm,已知均方根偏差0.02mmσ=,试求此机床的工序能力等级?4-27为什么机器零件一般都是从表面层开始破坏?4-28试以磨削为例,说明磨削用量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29加工后,零件表面层为什么会产生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4-30什么是回火烧伤?什么是淬火烧伤?什么是退火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容易产生烧伤?4-31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光轴外圆时,加工表面产生了明显的振痕,有人认为是因电动机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因砂轮不平衡引起的,怎样判别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4-32什么是再生型切削颤振?为什么说在金属切削过程中,除了极少数情况外,刀具总是部分地或完全地在带有振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的?。

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习题解答

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习题解答4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第3版P226-228)4-1车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及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对车削圆轴类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何影响?影响程度各有何不同?答: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引起的加工误差发生在被加工表面的切线方向上,是非敏感误差方向,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影响小;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引起的加工误差发生在加工表面的法线上是误差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大。

4-2试分析滚动轴承的外环内滚道及内环外滚道的形状误差(如图4-87题4-2图)所引起的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对被加工零件精度有什么影响?答:轴承内外圈滚道的圆度误差和波度对回转精度影响,对工件回转类机床,滚动轴承内圈滚道圆度对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大,主轴每回转一周,径向圆跳动两次。

对刀具回转类机床,外圈滚道对主轴影响较大,主轴每回转一周,径向圆跳动一次。

4-3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1)在车床上镗孔,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误差。

答:1)在车床上镗孔,引起加工孔的圆度误差是主轴圆跳动、刀杆刚度不足,圆柱度误差是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镗孔,工件同轴度误差原因可能是工件装夹误差、主轴圆跳动;端面垂直度误差原因是主轴轴向圆跳动(轴向窜动)。

4-4在车床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4-88a,b,c,所示误差原因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减少或消除?答:a)是属于工件在切削力的做用下发生变形(工件刚度不足),可以通过改变刀具的角度来减少径向切削分力、或者加装中心架或者跟刀架来减少变形。

b)是机床受力变形所致(机床主轴和尾座的刚度不足),可以通过提高机床各部件的刚度来改变。

c)由刀具磨损引起,可以采用耐磨刀具来切削,或较少单次切削深度来提高刀具耐磨性。

4-5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图4-89)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如图4-89所示转塔车床的刀具安装在垂直面内,由于垂直面为误差敏感方向,所以导轨垂直面内的弯曲对工件直径误差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机械加工精度:
2.误差复映:
3.系统误差:
4.工艺系统刚度:
5.主轴回转误差:
二、选择题
1. 分析计算两定位误差的前提是采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用()法保证加工要求。

A、调整
B、试切
C、轨迹
2. 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为保证加工要求必须使机床()。

A.冷却后再测量及精加工B.热伸长后再调刀
C.热平衡后再加工D.冷却后再安装工件
3. 工艺系统静误差主要指()。

A、工艺系统受力误差
B、工艺系统受热误差
C、机床误差
D、刀具磨损
4. 工艺系统热变形不仅影响加工精度而且影响生产效率,为保证加工要求须使机床()。

A.冷却后再测量及精加工B.热伸长后再调刀
C.热平衡后再加工D.冷却后再安装工件
5. 误差的敏感方向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工艺系统原始误差处于加工表面的()。

A、法线方向
B、切线方向
C、轴线方向
6. 车床主轴的几何偏心(纯径向跳动)使加工阶梯轴时产生的误差是()。

A、圆柱度误差
B、端面平面度误差
C、加工面与装夹面的同铀度误差
7. 在大量生产的精加工时,应采用()方法以获得图纸要求的尺寸精度。

A、试切法加工
B、试切调整法加工
C、样件调整法加工
D、按样件初调刀后试切一组工件作精确微调
8. 研究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时,若以车床两顶尖间加工光轴为例,如果只考虑机床变形,则
由于切削过程受力点位置的变化而引起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A、圆锥形
B、腰鼓形
C、马鞍形(双曲线)
D、圆柱形
9. 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表示()对一批工件加工尺寸的影响。

A、常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随机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
10. 研究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时,若以车床两顶尖间加工光轴为例,如果只考虑工件变形,则
由于切削过程受力点位置的变化而引起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A、圆锥形
B、腰鼓形
C、马鞍形(双曲线)
D、圆柱形
11. 工艺系统动误差主要包括()。

A、调整误差
B、工艺系统受热误差
C、机床传动误差
D、定位误差
12. 分析计算两定位误差的前提是采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用()法保证加工要求。

A、调整
B、试切
C、轨迹
13. 工件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一次装夹车削外圆及端面,加工后检验发现端面与外圆不垂直,
其可能原因是()。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与纵导轨不平行
C.车床主轴轴向窜动D.三爪卡盘装夹面与车削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14. 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
差,其主要原因是()。

A.刀具受力变形B.刀具热变形C.工件热变形D.工件夹紧变形15. 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A.矩形B.鼓形C.梯形D.鞍形
16. 采用死顶尖磨削外圆时,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工件的圆度和锥度误差()。

A.顶尖的形状误差B.主轴的回转误差C.工件受力变形D.导轨的导向误差
17. 车床主轴产生轴向窜动,其原因可能是()。

A. 主轴承端面跳动量大
B. 主轴轴肩端面跳动量大
C. 主轴承和轴轴肩两者都有较大的端面跳动量
D. 主轴轴颈圆度误差
18. 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镗削工件短孔,产生了锥度误差,其原因可能是()。

A. 机床导轨误差
B. 机床主轴的纯径向跳动
C. 工件热变形
D. 刀具磨损
19. 车床上加工大刚度轴外圆产生中凹的原因可能是()。

A. 刀具磨损
B. 刀具热变形
C. 工件刚度差
D. 机床刚度差
20. 下列误差因素中不影响滚齿时齿轮运动精度的因素是()。

A. 分齿传动挂轮误差
B. 刀架进给误差
C. 分度蜗轮误差
D. 分度蜗杆误差
21. 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A.机床B.切屑C.砂轮D.工件
22. 试指出下列刀具中,那种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A.齿轮滚刀B.外圆车刀C.铰刀D.键槽铣刀
23. 假如加工过程中没有(),工件加工后的尺寸分布应服从正态分布。

A.随机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常值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24. 转塔车床采用立刀安装法,以减少刀架转位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这种方法属于()
A.直接减少原始误差B.转移原始误差C.均分原始误差D.均化原始误差25. 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含机械加工精度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那么下面哪一个不属于零
件的机械加工精度要求()
A.尺寸精度B.宏观几何形状精度C.微观几何形状精度D.位置精度26. 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原始误差的误差敏感方向与加工方法有密切关系,那么牛头刨床的
误差敏感方向是()
A.水平方向B.垂直方向C.圆周方向D.不确定
27. 车床主轴的纯径向跳动回转误差对车削工件外圆面时会对其哪一种加工精度有影响
()。

A.圆度B.圆柱度C.外圆面与端面的垂直度D.直线度28. 在刚度足够的车床上车削细长轴,车削后工件将呈()。

A.锥形B.马鞍形C.鼓形D.正圆柱形
三、填空
1.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2.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可分解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倾角摆动三种基本型式。

3.加工误差的性质是研究解决精度问题的重要依据,根据一批零件加工时误差出现的规律,机械加工中的误差可分为、两大类。

4.产生加工原理误差的原因是由于。

5.影响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工件的定位及刀具的调整精度、、. 和。

6.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有和两大类。

7.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和等。

8.由接触面的表面质量造成工艺系统刚度的改变,从接触刚度来看,这种改变的变形曲线是形曲线。

9.由于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造成工艺系统刚度的改变,从接触刚度来看,这种改变的变形曲线是形曲线。

10.从误差减少的技术上看,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有、两大类。

四、分析题
1.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如下图a、b、c 所示误差,分析造成这样的误差是什么原因?
2.在车床上加工心轴时如下图所示,粗、精车外圆A 肩台面B,经检测发现A 有圆柱误差,
B 对A 有垂直度误差。

试从机床几何误差的影响,分析产生
以上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用成形车刀在车床上加工手柄件的曲面时
(如右图所示),若成形刀刃安装略高(或
略低)于工件的回转曲线,或成形刀具在
水平面上安装倾斜,试分析加工后工件将
产生怎样的几何形状误差?
4.试说明磨削外圆时,使用死顶尖的目的是什么?此时工件的回转精度取决于什么因素?
(或者问:引起外圆的圆度和锥度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5.如图为一台机器或部件的两种加载变形曲线,试
分析其原因?
6.在车床的三爪自定心卡盘上精镗一批薄壁铜套的内孔(如图所示),工件以φ50h6 定位,用调整法加工,试分析影响镗孔的尺寸、几何形状及孔对已加工外圆φ46h6r 同轴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分别指出由这些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哪一类性质的误差?
7.试分析滚动轴承的内环外滚道(图a) 及外环内滚道(图b)的形状误差所引起主轴回转轴线的
运动误差.对被加工零件精度有什么影响?
8.在车床的两顶尖间,一次调整中加工一批细长轴的外圆,试分别说明影响外圆直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圆度及圆柱度)的因素有哪些(各举2~3 个因素)?分别指出这些因素产生的加工误差的性质属于哪一类?
9.如下图所示的定位夹紧方法钻孔时,若因钻孔部位壁薄,可能
会产生怎样的加工误差?为什么?画出加工后工件的形状。

阶梯轴
10.为什么对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上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在垂直面上的直线度要求?而对平面磨床的床身导轨其要求则相反呢?对镗床导轨的直线度为什么在水平面与垂直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11.拉削一批齿轮坯的内孔(如图1 所示),或拉削一批薄板零件的孔(如图2 所示),试推想加工表面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几何形状误差并提出改进措施?
图1 图2
五、计算题
1.粗车f140´f100´300mm的45#钢钢管,切速v=150m/min,f=0.2mm/r,切深t=3mm,
求粗车外圆后钢管在直径上及长度上的热变形。

(查表得,对于钢件,
a1 =1.1´10 K,
-5 -1 c=460.548[J/(kg×K)],密度r=7890kg/ m3 ,K=14%。


D t=Q
传入=
P
z
×v×t×K
j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