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
【优质】风扇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风扇作业指导书篇一:安规电风扇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GB、EN、IEC标准电风扇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GB、EN、IEC标准电风扇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篇二:恒佳散热风扇生产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1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1X-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2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1X-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3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1X-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4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1X-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5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1X-3-15 文件编号: HJ-WI-008篇三:冷却风扇更换作业指导书冷却风扇更换作业指导书本指导书适用于运达750KW、800KW机组更换冷却风扇 1 更换前准备工作1.1 使用工具(见表1)表1 使用工具表1.2 人员准备(见表2)表2 人员准备1.3 现场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参考《750KW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操作手册》。
2 执行工序1)手动停机。
断开冷却风扇电源,塔下控制柜空开K8.2断开。
2)工作人员登机,塔上操作拍下紧停按钮开关。
用提升机吊运作业所需工具。
3)用一字螺丝刀拆除冷却风扇这端的通风罩.4)打开电机接线盒盖,小活扳拆除电机三相电源线和接地线,记住三相线的颜色相序.5)用60的叉板拆卸冷却风扇上的两根进出油管接头,妥善处理油管内的油,用干净碎布或卫生纸将油管接头和冷却器接头堵塞,以防脏物掉落油管内.6)将风扇的外壳取下来.7)将风扇的扇叶拆除更换. 8)安装风扇外壳.9)将三相电源线按之前的颜色相序接上,接地线接上,电机接线盒盖盖上.用万用表测量风扇三相电阻,对地绝缘. 10)合上空开K8.2,把参数温度控制→机舱温度→Start cooling设为10℃;Stop cooling设为5℃.风扇转动,观察风向. 11) 12)安装通风罩。
电风扇成品检验知识培训

电风扇成品检验知识培训一、电风扇成品检验的重要性电风扇是家用电器中常见的一种,其安全性和使用效果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电风扇生产过程中,成品检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电风扇成品进行检验,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在这篇培训中,我们将介绍电风扇成品检验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环节。
二、电风扇成品检验的内容电风扇成品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功能检验、性能检验和安全性检验四个方面。
1. 外观检验:包括外壳、风扇叶片、控制面板、电源线等各个部件的表面是否有刮伤、变形、色差等缺陷,以及标识、铭牌、说明书等是否齐全清晰。
2. 功能检验:主要检验风扇的启停、速度控制、摆头、定时等功能是否正常、灵敏。
3. 性能检验:主要检验风扇的风速、噪音、电流、功率、效率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4. 安全性检验:主要检验风扇的绝缘电阻、漏电流、耐压等电气安全指标是否符合国家电器安全标准和公司要求,同时对电风扇的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估。
以上四个方面的检验内容是电风扇成品检验中的重点,各个环节的检验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漏检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三、电风扇成品检验的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和手触等方法,检查各个部件的外观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可以使用外观检查仪器对部分外观缺陷进行检测,比如色差偏斜、刮伤深浅等。
2. 功能检验:使用专业的电器测试仪器,对风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验,包括启停、速度控制、摆头、定时等功能是否正常。
3. 性能检验:使用风速计、噪音仪、功率计等专业检测仪器,对风扇的风速、噪音、功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产品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4. 安全性检验: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耐压测试仪等专业测试仪器,对风扇的电气安全指标进行测试,再通过用户体验等方式对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估。
风扇的作业指导书

风扇的作业指导书一、前言风扇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它通过扇叶的旋转产生气流,用来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空气流动。
本作业指导书将指导你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风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二、安全操作指南1. 在使用风扇之前,请确保电源插座和电源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漏电或短路的情况。
2. 在清洁或维修风扇时,务必将其断电,并等待其完全停止运转后再进行操作。
3. 在使用风扇时,不要将手指、头发或其他物体伸入风扇扇叶内部,以免造成伤害。
4. 风扇应放置在光滑、坚固的平面上,以确保其稳定运行。
如果风扇震动或晃动过多,应停止使用并进行检查。
5. 如发现风扇发生异常噪音、异味、冒烟等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三、风扇的基本使用方法1. 将风扇放置在所需位置,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风。
2. 将风扇插入电源插座,并按下电源开关,开始运行。
3. 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风扇的转速或风力大小,有些风扇还配备有定时功能,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设置。
4. 使用完毕后,按下电源开关,将风扇断电,并拔出电源插头,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四、风扇的保养和清洁1. 在使用风扇之前,务必先清理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以免进入风扇影响其正常运行。
2. 定期清洁风扇的外壳和扇叶,可使用柔软的布料或刷子轻轻擦拭,避免使用湿布或者化学溶剂,以免损坏表面。
3. 清洁风扇时,同时清理风扇周围的灰尘,确保空气畅通无阻。
4. 对于无法自行清洁的部分,如电机和内部结构,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清洁。
五、常见问题解答1. 风扇运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怎么办?这可能是由于扇叶和风扇外壳之间有异物或灰尘导致的,可以将其断电并清理扇叶和外壳之间的空间。
2. 风扇运行时风力不强怎么办?可以尝试清洁扇叶和外壳,以确保空气流通无阻,或调节风扇转速来增大风力。
3. 风扇不工作怎么办?首先检查电源插座和电源线是否正常连接,然后检查风扇的开关,如果以上两者都正常,可能需要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风扇的作业指导书-017

区
CR
分
外 观 检 查
MAJ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功 能 检 验
尺 寸 检 验 包 装
* * * * *
4.0注意事项: 1. 不可人为损坏物料。 2. 正确区分合格品,不合格品,待检品。 5.0工具、夹具: 电源供应器,示波器. 6.0 原料、辅料: 抹机水、抹机布等。 备注: 检验时参照《MIL-STD-105E》一次抽样正常检验方案,一般检验标准Π。
A.Q.L: CR:0
MAJ:0.4%
MIN:1.0%
注:客户有特定的允收及检验标准,则根据客户要求来进行检验
编制/日期:
审批/日期:
QC—WI—017 —2002 页
分
MIN
* * *
*
*
客户要求来进行检验.
1.0 目的: 为正确指导检验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物料品质。 2.1 适用范围: DC 风扇 3.2作业内容重点
检验 项目
检 查 内 容
1.扇叶数量是否与承认书或样品相符,不能多叶及少叶现象. 2.扇叶形状是否与承认书或样品相符,同批来料中不允许混有其它形状的扇叶. 3. 扇叶不允许有裂纹及断裂现象. 4. 线材不允许有脏污及破裂现象,颜色是否与样品相符. 5. Housing的大小,形状是否与样品相符. 6.用力拔线材不允许线材端子从Housing中脱出,更不允许来料中线材自然脱落现象. 7. 不允许有脏污 (面积大于1.0平方毫米定义为脏污)和刮伤(长度大于1.0mm,度度大于 0.5mm)等不良现象. 1. 将风扇通电后,不能感觉有抖动不良现象. 2. 调节电源供应器的电压为风扇的起动电压,风扇通电后,不允许有不转动现象. 3.风扇通电旋转后,用手轻轻的拨动风扇的扇叶,旋转一后不允许出现在某一个角度停止 不转现象. 4.风扇在正常工作电压运转下,转数是否在承认书中的规格中.(风扇运转稳定后) 5.风扇在正常工作电压运转下,电流是否符合承认书中的规格.(风扇运转稳定后) 6. 风扇在正常工作电压运转下,将风扇距离耳朵10~15cm左右,将风扇朝水平和垂直方向, 判别风扇是否存在摩擦,培林等异音. 1. 用卡尺测量风扇的长,宽,高,测量值是否在承认书规格中. 2. 线材的长度是否与样品或承认书相符. 3.螺丝孔的大小,形状,及螺丝之间的距离是否与承认书或样品相符. 1. 外箱包装标签标注的内容和包装的实物是否相符,如产品的品名,规格,数 量,料号同一批LOT.NO中是否混有其它型号的风扇. 2. 安规标签是否与样品相符,字迹是否清晰,正确. 3.包装外箱不可以破损,压坏,以防止已包装的产品被损坏.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受控状态:受控号:持有人:编写人:李爱春审核人:周敬文批准人:张济版号:第一版编写、修改记录编写日期:2006年11月28日审核日期:2006年12月25日批准日期:2006年12月28日修订:第0次修订修改处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1. 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场所噪声测量。
3. 职责现场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设点和测试。
4. 术语4.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 dB的噪声。
4.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4.2.1 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 dB的噪声。
4.2.2 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 或1s以上。
4.3 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4.4 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4.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f中心=(f上限·f下限)1/24.6 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5. 程序5.1 连续噪声5.1.1 测量仪器:声级计、噪声频谱分析仪。
5.1.2 测试点选择原则5.1.2.1 若车间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分贝),则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
5.1.2.2 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分贝),则需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3个测点。
风扇作业指导书

篇一:安规电风扇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gb、en、iec标准电风扇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gb、en、iec标准电风扇型式试验作业指导书篇二:恒佳散热风扇生产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1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09-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2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09-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3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09-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4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09-3-15 文件编号: hj-wi-008作业指导书版本 1.0页数:第5页共37页生效日期: 2009-3-15 文件编号: hj-wi-008 篇三:冷却风扇更换作业指导书冷却风扇更换作业指导书本指导书适用于运达750kw、800kw机组更换冷却风扇 1 更换前准备工作1.1 使用工具(见表1)表1 使用工具表1.2 人员准备(见表2)表2 人员准备1.3 现场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参考《750kw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操作手册》。
2 执行工序1)手动停机。
断开冷却风扇电源,塔下控制柜空开k8.2断开。
2)工作人员登机,塔上操作拍下紧停按钮开关。
用提升机吊运作业所需工具。
3)用一字螺丝刀拆除冷却风扇这端的通风罩.4)打开电机接线盒盖,小活扳拆除电机三相电源线和接地线,记住三相线的颜色相序.5)用60的叉板拆卸冷却风扇上的两根进出油管接头,妥善处理油管内的油,用干净碎布或卫生纸将油管接头和冷却器接头堵塞,以防脏物掉落油管内.6)将风扇的外壳取下来.7)将风扇的扇叶拆除更换. 8)安装风扇外壳.9)将三相电源线按之前的颜色相序接上,接地线接上,电机接线盒盖盖上.用万用表测量风扇三相电阻,对地绝缘. 10)合上空开k8.2,把参数温度控制→机舱温度→start cooling设为10℃;stop cooling设为5℃.风扇转动,观察风向. 11) 12)安装通风罩。
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模板

仪器/设备点检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设备名称:传动系数地点设备编号用途图示:①②编号点检项目点检工具状态周期○1电机目视、触摸 1.电机风扇网罩无污垢、灰尘堵塞通风孔。
2、电机运转无异响,焦臭味。
3、电线无裸露、破损、漏电现象。
4、电机是否有过热现象。
每日一次○2连轴器(轴对)目视1、螺丝是否松动。
2、是否清洁无油垢。
3、检查运行状态是否平衡。
4、连轴器上、下左右是否对整齐,间隙是否一致,避免不同心导致尼龙棒损坏。
每日开机时仪器/设备点检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设备名称:减速机地点设备编号用途图示:①②③编号点检项目点检工具状态周期1 连轴器目视1、螺丝是否松动。
2、是否清洁无油垢。
3、检查运行状态是否平衡。
4、连轴器上、下左右是否对整齐,间隙是否一致,避免不同心导致尼龙棒损坏。
一周一次2 稀油镜目视1、必须看到有油流动,如无油滴下则必须立即停机检查。
2、检查油量是否合适,是否在标示线范围内。
每日生产时二小时一次3 紧固螺丝1、检查螺丝是否紧固,检查油封是否完好,是否漏油。
2、检查机器表面是否清洁。
每日仪器/设备点检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设备名称:稀油站地点设备编号用途图示:①②编号点检项目点检工具状态周期1 压力表目视检查两压力表指示压力必须相近。
每日一次2 注油孔目视打开检查油量是否合适每周三3 油质目视油质有无脏污,是否有沾性,里面是否含有水份。
二月检查一次回油滤芯,半年检查一次油质。
仪器/设备点检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设备名称:连扎地点设备编号用途图示:①②②编号点检项目点检工具状态周期○1支撑辊目视 1.表面清洁无污垢。
2、密封性能良好,密封胶涂抹均匀,螺丝锁紧,防止乳化液进入。
每周三检查密封性能半月加一次油○2传动轴目视1、表面清洁无污垢。
2、检查油量是否足够。
3、注油孔不得堵塞。
4、安装时注意必须对正,保证同心度。
5、安装时必须得检查衬板是否正确安装,防止衬板掉落损坏传动轴。
6、传动轴连接螺丝每天检查是否紧固。
压着端子操作和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着端子操作和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号:XXXXXXXXXXX 版本:V1.0一. 目的
规范基板车间对风扇连接端子和部分电源连接端子的压接操作要求及检验要求,确保使用端子压接机压接的端子达到合格的加工质量。
二.适用范围
基板车间电源组
三. 操作方法
1、使用剥线机将风扇电缆或电源电缆的线头剥出3~4mm;
2、确认端子机上的模具和端子是需要压接的型号;
3、打开端子机电源,开启端子机照明灯,将剥出的芯线压着端子;
4、确认端子压接良好;
5、压接不良的端子必须重新压接(如损坏端子不能直接去掉,可以从电缆部分一起剪掉)。
6、压接完成后交检验人员检验。
四. 检验要求
如下列图示要求,参考图片对压接端子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目检
对检验的不良品进行返工处理。
压着良好的端子 压着良好的端子 压着良好的端子
不良品1:端子弯曲
不良品2:芯线过长
不良品3:芯线未露出
不良品4:端子重叠
不良品5:端子头部被切掉
不良品6:包皮不良
不良品7:包皮不良
不良品8:端子压着后弯曲
不良品9:端子压着后弯曲
不良品11:严重压着不良 不良品12:端子为内无芯线
不良品10:压着后有飞线
五. 注意事项
1、压接前可参考《端子机操作规程》对端子机进行调试,已达到合适的压接力。
2、对连续5次以上压接不良的端子,应立即停止压接操作,直到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操作。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2010-1-31 日期:2010-1-31 日期:2010-1-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名称: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44 版本:00 页码 1 / 3
生效日期:2018.10.15
文件名称: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44 版本:00 页码 2 / 3
1.目的:
对IQC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2.范围:
本检验标准只适用于公司散热风扇。
3.抽样标准:
若无不良来料检验记录,按正常检验标准平均取料抽检。
若上批来料有不良记录,此批按加严检验标准检验,如接着连续3批来料检验为合格,将自动转为正常检验标准。
4.检验内容:
外观、尺寸检验、性能检验及试装。
5.检验方法:
5.1 IQC收到采购单后,依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
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主管,如符合,则按下面步骤检验(环保材料必须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
5.2 外观、尺寸检验:
a.塑料件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气泡、缺料、变形,无明显毛刺、
划伤等缺陷。
b.露色均匀,无明显斑痕、划伤。
c.外形尺寸、安装孔、风扇线长度及插头型号符合承认书要求或与样
品一致。
5.3性能检验:
a.风扇在额定电压下,其电流应为额定电流的±20%内。
b.在额定电压下用转速表测量风扇转速,其值应为额定转速的±10%。
c.将风扇扇叶固定,将电压调制额定电压,测量其堵转电流。
堵转电流
应不大于工作电流的1.8倍,且不能有上升趋势。
d.风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其噪音应无明显增大,且无明显振动。
运
行5分钟后,工作电流应无明显变化。
文件名称: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44 版本:00 页码 3 / 3
5.4试装:
a.抽取5PCS来料用对应的插座做连续插拔10次,插座与插头配合无过
松、过紧现象,且导通性能良好。
6.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6.1.每个抽样统计出检验不合格数量:主要或次要;
6.2.没有任何缺陷的样品为OK;
6.3.根据抽样检验结果,对照抽样方案判定合格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数量,
合格物料在外包装上贴上“PASS”纸,并在送货单上盖合格章;不达
要求则及时反馈SQE工程师,并对该批物料盖不合格章、写不良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