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合并报表的秘籍,不想知的慎入!![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合集下载

【会计实操经验】‘干货’合并报表的秘籍,不想知的慎入!!

【会计实操经验】‘干货’合并报表的秘籍,不想知的慎入!!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干货’合并报表的秘籍,不想知的慎入!!
合并报表,主要是发现各个合并单体之间存在哪些关联往来,哪些在合并报表跟单体报表列示不一致的情况等。

合并报表,不光是抵销一些母子公司往来,还需要注意一些合并报表上跟单体列示存在差异的因素。

比如,对于一些单体之间,用票据进行融资的情况,单体作为应付票据,但合并应该作为一笔“短期借款”等。

合并一个企业报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分清楚什么是合并范围的单体,并还原成本法核算的单体。

将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单体,还原成为权益法核算。

按照被合并的单体的净利润,调整投资收益;按照被合并单体的其他权益变动,调整资本公积。

一般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注:如果被合并的单体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需要先将被合并的单体的会计政策调整为与母公司一致。

二、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被合并单体的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

抵销权益:
借:实收资本(股本)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借:投资收益。

合并报表实务

合并报表实务

合并报表实务合并报表是指将多个报表合并成一个整体的报表,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在实际工作中,合并报表是财务和会计人员经常需要处理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合并报表的实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合并报表的目的和意义合并报表的目的是将多个相关的报表合并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合并报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益等关键指标,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二、合并报表的步骤和方法1. 确定合并范围:首先需要确定要合并的报表范围,通常是包括母公司和其控制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对于非全资子公司,还需要进行合并处理。

2. 标准化报表格式:为了方便合并,需要对各个报表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统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货币转换,将各个报表的货币单位换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

3. 合并报表的调整:在合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比如,对于重要会计政策的变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跨期利益的调整,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4. 合并报表的汇总:在完成调整后,需要将各个报表进行汇总,得到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表。

三、合并报表的注意事项1. 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合并报表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各个报表的数据应该是真实、完整、准确的,并且应该在各个报表之间保持一致。

2. 报表披露要求:合并报表应满足相关的报表披露要求,包括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披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披露等。

3. 内部控制: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报表的编制过程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4. 审计和审计意见:合并报表应进行审计,审计意见应包括对合并报表的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

四、合并报表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在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的不一致性、报表的披露要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统一的报表编制标准和流程,确保各个报表的编制过程一致。

合并报表知识点总结

合并报表知识点总结

合并报表知识点总结一、合并报表的目的和意义合并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一个整体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股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合并报表的制作也可以减少重复计算和降低报表制作成本,提高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合并报表的制作方法与原则合并报表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全面收购法、权益法和成本法三种。

全面收购法适用于被合并公司几乎全部资产和负债由母公司控制的情况;权益法适用于母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投资持股比例超过50%但不超过100%的情况;成本法适用于母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投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0%的情况。

在合并报表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遵循合并报表的公允、真实、全面和及时的原则,确保报表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合并报表的核算方法和具体步骤合并报表的核算方法主要有合并处理法和合并抵销法两种。

合并处理法是指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分别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报表;合并抵销法是指在合并处理法的基础上,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互相持有的非关联公司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进行相互抵销处理。

合并报表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合并报表的范围和财务报告日期;调整各个被合并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确保一致性;核算合并报表中的各项资产和负债,计算合并报表的各项财务指标。

四、合并报表中的财务指标和分析方法合并报表中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集团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利润表反映了公司集团在某一特定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情况;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公司集团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对合并报表中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集团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

五、合并报表中的资产减值测试和关联交易披露合并报表中的资产减值测试是指对公司集团的各项资产进行价值测试,确定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和减值损失。

会计干货之这几个合并报表简单思路明确了才能学好合并报表

会计干货之这几个合并报表简单思路明确了才能学好合并报表

会计实务-这几个合并报表简单思路明确了才能学好合并报表一、什么叫合并报表一体性原则?答:大家都是一家人。

根据这个原则,不会写抵消分录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如:甲乙一个集团,甲公司将账面价值100万尚可使用10年的设备作价150万卖给乙公司,问合并报表折旧费是多少?根据一体性原则,这笔业务不是买卖,仅仅是固定资产搬个地方而已。

因此当年折旧费还得按照100万为基础计算。

不考虑预计净产值的话,当年按照平均年限法折旧就是10万元。

根据一体性原则,很多抵消分录自己都可以推理出来,如:甲乙一个集团,甲将60万的库存商品作价100万卖给乙,乙购进后以120万元价格卖出(假设购销均不考虑增值税,都是欠款购销,都没有支付价款)。

思考:个别报表中甲做了销售业务,乙做了购进业务及销售业务。

集团思路则是作价120万卖出60万成本的库存商品。

因此抵消分录可以这样写:第一步:红字冲回(也可以借贷反向冲销)甲乙个别账务处理所有购销分录。

第二步:蓝字做一笔集团按120万售价销售成本为60万的产品的分录即可。

经过相同科目借贷汇总整理后,就可以整理出下两笔分录:借:营业收入 100贷:营业成本 100及借:应付账款 100贷:应收账款 100这两笔分录就是教材中关于购销业务与内部债权债务相关抵消分录。

学习启示:站在一体性原则上,忘记抵消分录怎么写,考试中临场按照上述思路展开,是可以得出答案的,不过,效率低了些。

二、合并工作底稿中母子公司数据汇总有啥用?母子公司个别报表来自于账簿,账簿来自于分录。

将报表数据汇总就相当于母公司若干张凭证与子公司若干张凭证是在一个账套中处理。

所以说合并报表数据形成这是关键一环,因为简单,造成很多人思路上轻视。

但是简单汇总解决不了内部往来业务等重复因素,所以需要经一步做抵消分录等。

三、为什么上年写过的抵消分录,下年编制合并报表还要重头来个?因为今年的合并报表以今年个别报表数据汇总基础上完成的,而个别报表根本体现不出来上年编制过的调整分录。

中级会计 合并报表笔记

中级会计 合并报表笔记

中级会计合并报表笔记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合并报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合并报表是指将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报表,以反映整个集团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而对于中级会计师而言,理解和掌握合并报表的知识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合并报表的基本概念、编制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合并报表的基本概念合并报表是指以母公司为主体,将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与自身财务数据合并计算的财务报表。

合并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集团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合并报表中,需要涉及到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等。

二、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1. 获取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在编制合并报表之前,需要先获取子公司的财务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内部统计报表等途径获取。

2. 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获取到子公司财务数据后,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整,以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调整的内容包括消除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纠正确定子公司财务数据的错误等。

3. 合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在调整子公司财务数据后,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合并计算。

合并计算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合并、利润表的合并和现金流量表的合并等。

4. 若有必要,编制补充报表在合并报表中,有时还需要编制补充报表,以更好地反映集团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补充报表的内容包括合并综合收益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三、合并报表的注意事项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合并报表的编制需要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会计人员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仔细研究并遵循有关规定,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区分所有权与控制权在合并报表中,需要区分所有权和控制权。

所有权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占比,而控制权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实际控制程度。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控制关系,遵循相应的会计处理原则。

3. 处理并购交易和合并交易在合并报表中,如果存在并购交易和合并交易,会计人员需要仔细处理这些交易的影响。

合并会计报表审核技巧【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合并会计报表审核技巧【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合并会计报表审核技巧【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合并会计报表是指用以综合反映以产权纽带关系而构成的企业集团某一期间或地点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的会计报表,主要服务于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

在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实践中,需要寻找既准确又简便的审计技巧。

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内部业务的抵消审核上,因而审计师常常会利用合并会计报表与母公司会计报表、各子公司会计报表之间的特殊必然联系,对合并会计报表的主要项目进行复核,来确定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的正确性。

总结下来,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利用“合并净资产”与“母公司净资产”之间关系核实“合并净资产”的正确性,合并抵消对净资产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合并前子公司报表调整等对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数、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数、资产减值准备抵消数、存货抵消数等。

核对关系如下:合并净资产+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数-(或+)长期投资调整数-(或+)资产减值准备抵消数+(或-)存货所含未实现利润抵消数+(或)其他资产所含未实现利润抵消数=母公司净资产。

2、利用“合并净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的关系,核实“合并净利润”项目的正确性。

其存在的关系为:合并净利润+(或-)存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消数+(或-)其他内部购销未实现利润抵消数-(或+)资产减值准备抵消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数+(或-)合并前投资收益调整数-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及其它不属于投资者所有的利润分配数=母公司净利润。

3、利用“合并投资收益”与“各子公司净利润合计数”的关系来核实投资收益项目抵消的正确性。

由于子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体现为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各个项目,因此存在以下计算关系:合并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本期收益+本期计提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及其他不属于投资者所有的利润分配项目-本期未确认投资损失=子公司净利润合计数。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

会计实务:合并报表的操作步骤(好记不漏)

会计实务:合并报表的操作步骤(好记不漏)

合并报表的操作步骤(好记不漏)有关合并报表的操作步骤,如果考试时没有特殊要求,你就按以下步骤做就行,其实这种按步就搬的方法好记,还不容易漏掉细节:步骤一:把子公司的帐面价值调为公允(这个是做在合并报表子公司那列的那个调整分录的框框里的)借:库存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告诉你什么项目公允不等于帐面你就调什么,对应科目全都挤到资本公积里) 步骤二:将对子公司的的成本调为权益法(这个是做在合并报表母公司那列的那个调整分录的框框里的)借:长投--损益调整(各年利润-分配现金股利)*母%贷:投资收益借:长投--其他权益变动(资本公积的公允变动*母%)贷:资本公积--这里的明细科目有点记不太清楚了步骤三:开始做调整抵销分录(这里涉及到损益类科目都对第四步的调整后净利润有影响,但涉及到“所得税费用和因为内部销售有应收款而牵扯到抵销坏帐准备”这两点是不考虑的)基本的分录在这里不说,就说几个特殊的A对于内部卖的存货第一年: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借:营业成本(未卖出去的数量*毛利)贷:存货第二年:上面的第二条分录要换成:借:未分配利润贷:营业成本(金额不变)B对于内部卖来卖去的资产要补提折旧摊销时,会涉及递延,这里的金额只要用本年内的发生额贷方减借方再乘税率即可,但算出来的是余额,要减去上年的余额才是发生额C对于处置或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只要将原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科目换成营业外收入D顺流时借:营业收入(卖价)贷:营业成本(买价)投资收益逆流时:借:长投(未实现交易*母%)贷:存货此时就可以得到调整后净利润,接下来的抵销分录中涉及到损益的,不影响此处的利润E有内部债券投资时借: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借: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贷:财务费用借:应付利息(面值*票%)贷:应收利息步骤四: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借:股本(子公司年末数)资本公积(年初数+评估增值本年发生数)盈余公积(子公司年初数本年提取数)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初数调整后净利润-提取盈余-分配现股)商誉[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最终的长投金额-(上面从股本一直加到未分配利润)*母%]贷:长投(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最终的长投金额)少数股东权益(上面从股本一直加到未分配利润)*子%步骤五:将投资收益抵销借:投资收益(调整后净利润*母%)少数股东损益(调整后净利润*子%)未分配利润--年初(抄上年)贷:提取盈余公积(本年提取数)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抄上笔分录商誉上面的那个数字)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合并财务报表八步法及详细解释

合并财务报表八步法及详细解释

合并财务报表八步法及详细解释合并财务报表这事儿啊,就像把一家子的钱袋子拢一块儿数数清楚一样。

那这合并财务报表的八步法呢,就像是八个锦囊妙计,咱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步,统一会计政策。

这就好比一家人过日子,得有个统一的花钱记账法吧。

要是爸爸按照一种方法记账,妈妈按照另一种,这家里的账不就乱套了?企业也是这样,母公司和子公司得用一样的会计政策,这样算出来的数据才好比对,才能够合并到一块儿去。

比如说折旧的计算方法,如果母公司用直线法,子公司用双倍余额递减法,那算出来的资产价值可就差得远喽,这合并报表肯定没法准确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

第三步,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这工作底稿就像是个大画布,我们要在上面画画儿,把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各种财务数据都搬到这个画布上来。

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些项目一个个列好,就像画家摆颜料一样,准备开始创作合并报表这幅大作。

第四步,将母公司、子公司个别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

这一步啊,就像是把各自家里的宝贝往一块儿堆。

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数据都一股脑儿地放进这个大画布的对应位置上。

这时候你会发现,有些数据可能会打架,别急,后面还有步骤来处理呢。

第五步,编制抵消分录。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就像是把混在一起的好东西和坏东西分开。

比如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这在集团内部其实是重复计算的部分,得相互抵消掉。

再比如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债权债务,从集团整体看,这就像是自己的左手欠右手钱,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得抵消。

如果不抵消,那这合并报表可就夸大了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规模喽。

第八步,检查核对。

这一步可不能少啊,就像做完菜要尝尝咸淡一样。

检查一下各项数据是否正确,各个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比如说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要和利润表的累计净利润能对得上,要是对不上,那肯定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合并财务报表的这八步法啊,每一步都很重要,就像盖房子的每一块砖头,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干货’合并报表的秘籍,不想知的慎入!![会计实务,会计实
操]
合并报表,主要是发现各个合并单体之间存在哪些关联往来,哪些在合并报表跟单体报表列示不一致的情况等。

合并报表,不光是抵销一些母子公司往来,还需要注意一些合并报表上跟单体列示存在差异的因素。

比如,对于一些单体之间,用票据进行融资的情况,单体作为应付票据,但合并应该作为一笔“短期借款”等。

合并一个企业报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分清楚什么是合并范围的单体,并还原成本法核算的单体。

将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单体,还原成为权益法核算。

按照被合并的单体的净利润,调整投资收益;按照被合并单体的其他权益变动,调整资本公积。

一般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注:如果被合并的单体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需要先将被合并的单体的会计政策调整为与母公司一致。

二、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被合并单体的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

抵销权益:
借:实收资本(股本)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借:投资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