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节目编导 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导论 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导论》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广播电视导论》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将从四个专题的角度为学生介绍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概况、制作流程、发展趋势以及新媒体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该专业的认识,是带领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进而从事专业的重要启发课程。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概括性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提升对广播、电影、电视、新媒体等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建立起较先进的广播电视媒体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编导理念。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认识课,是关于传媒观建立和培养的过程。
2.3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新媒体授课等教学方法。
广播电视导论课程是在学校加强对学生专业认识的培养的思想基础上设置的一门基础课,课程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门课程将对本专业进行非常概括性的介绍,使学生迅速了解本专业并建立起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对大学四年学习的规划设计以及对未来就业的方向的思考。
作为一门基础课,课程将提炼本专业的核心能力、技巧、方法以及艺术观念向学生介绍,这就要求每个专题的任课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所长,在四个学时的时间里将专题中涉及到的内容用最简明易懂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和概括出来,课程讲授过程中案例教学将占相当大的比重。
同时,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更新与换代、传播途径与营销方式的转变等时代信息的改变,教师的授课将不断更新,以最新的知识体系和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4.案例设计本课程的案例选择重点在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典型,能够从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等多个维度展现广播电视发展历程及最能够说明广播电视发展现象、规律和创作方法的案例,将从央媒以及上星卫视等省级以上媒体和权威性的新媒体中选择案例进行讲授。
《编导基础》教学大纲

《编导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1101503课程名称:编导基础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视听语言导论》、《拉片》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影视制作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把影视编导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影视制作的基本技巧融入实践当中,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导基础》课程是在《视听语言导论》《拉片》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视编导方法的专业课程。
该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影视编导的基本思想方法,以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讲授教学内容,解读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同学们通过该课程对本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其次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视听语言常识的基础上,讲解影视编导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影视技巧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影视制作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影视片段制作)(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平时测验、作业、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剧组1.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影视编导的基本要求,引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及对本专业工作的责任感。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剧组的组成及重要职位的职能;了解世界名导的风格特色和中国六代导演的发展历程。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导演的三大重要职责;我国六代导演的发展历程及每代导演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我国三大著名制片人的制片模式;分镜头脚本的创作。
4.教学内容第一节剧组的构成一、制片人及三大制片模式二、制片主任三、场记四、监制五、摄影摄像六、道具七、化妆第二节导演及其职责一、导演的职责二、副导演的职责三、世界著名导演四、我国历代导演五、著名电影奖项第二章导演与剧本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剧本的构成方式和导演在作品设计时应当注意的具体问题。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426课程名称:电视节目编导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选用教材:《电视制作原理与节目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电视专题创作》高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电视节目策划技巧》张联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电视栏目解析》石长顺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吕正标王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形态与包装》冷智宏许玉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项仲平王国臣著浙江大学出版社《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张静民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说明电视节目编导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栏目及影视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策划和制作一般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相关衔接课程有《电视艺术概论》、《传播学》、《电视节目制作原理》、《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电视专题片创作》等。
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作品评析和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二、学时分配章次标题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 2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 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 2第三章第四章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 2第五章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六章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七章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 4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教学目的:了解编导的含义,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及在具体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任务主要内容(知识点)教学要求备注认识层次讲授程度特别要求第一节编导的含义了解介绍选讲第二节电视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理解介绍选讲第三节电视编导的地位与作用掌握一般讲授重点第四节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理解介绍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教学目的: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前期创作涉及到的多项工作,从构思、立意、选材、到文案的撰写,以及诉诸于文字形成未来电视节目的内容框架、拍摄方法和结构技巧等内容。
编导实务教学大纲

《编导实务》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82409开课单位:传媒学院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授课学时:64开课学期:六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编导实务》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编导实务》着重讲电视节目制作技艺知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知识,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流程、创作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整体编制过程,提高学生影视作品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视频媒体开发能力。
二、课程总体目标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摄像知识、电视采访知识、后期制作知识、稿本编写知识、电视音响和电视照明等知识。
本课程通过作品观摩和操作实践,使学生对电视节目制作知识有个系统地了解、熟悉和正确地应用,并学会分析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意图,进而通过模仿学会他人的创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章节配备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正确地加以应用,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多种教学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成绩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 。
四、讲授大纲及课时分配第一章影视导演艺术( 4 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影视导演的才能与任务;了解导演的历史。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导演的历史第二节导演的素养与任务第三节导演的地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第四节导演的素养与任务(四)教学建议在这一章中,以介绍形式让学生了解世界电影史的发展,了解各个时期电影的特征,进而了解导演的工作任务、素养要求等。
第二章电视镜头的摄制( 2 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镜头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景别的概念与分类;理解远景与全景的作用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镜头1.1 镜头的概念1.2 镜头的分类第二节景别2.1 景别的概念2.2 景别的分类2.3 远景2.4 全景(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镜头的概念,景别的概念难点:景别的分类(四)教学建议在本章节中,通过作品案例观摩分析,通过小结归纳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镜头、镜头分几类、什么是景别、景别分几类等等,重点讲解远景和全景等景别的艺术表现力,为今后正确运用景别打下良好的创作基础。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 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编导理念。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广播、影视作品的创作理论,同时还需要学生对媒体环境的变化、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更新与换代、传播途径与营销方式的转变等时代信息有所了解和掌握,所以要在课程中不断更新知识信息和系统,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后实践,以实践促理论,以实践作品参与赛事竞争,帮助学生了解目前广电行业发展特点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总体来说就是用理论指导艺术实践,以实践促理论学习,在尊重艺术一般规律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2.3教学方法本课程授课主要采取课堂多媒体讲授、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示范性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图文并茂,易于视听传达,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外作业的训练以及优秀作品的讲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形成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求学生保证出勤,加强课堂交流和课外作业训练,注重优秀广播、电视、网络作品的搜集整理和观摩,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能够完成多部多类型广播、电视作品。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涵盖的知识体系4.案例设计本课程的案例设计原则体现为应用性、典型性、时代性、时效性等特点,最终培养学生实现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这一目标,并具备整体统筹以及独立完成广播电视艺术作品编导及创作的基本能力,并主要以权威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星频道、省级广播媒体等节目为主要案例,并结合部分网络流传度较高、质量上乘的作品作为典型案例;同时也会选择部分反面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讲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30172课程名称:现代汉语学时/学分: 30/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素质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的需要,现代汉语规范化也有了新的要求。
学习现代汉语,首先要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使我们的民族共同语成为四种用语: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
同时帮助学生发挥正能量,以语法为依托,掌握汉语言结构规律,为纯洁汉民族共同语氛围而奋斗,从而使语言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语法教学为主线,深入阐释语言的结构规律,由语素到复句逐层剖析,最终概括出语言的结构规律。
本期末进行考查测试,以检验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文字第一节汉字的特点1.表意性2.结构复杂3.超方言性质第二节汉字的结构1.独体字与合体字(结合古人造字方法“六书”讲述)2.部件3.笔画第三节汉字的简化和整理1.汉字的简化2.汉字的整理3.字量、字音、字序(二)词汇第一节词1. 什么是词2. 语素和词3. 字和词第二节词的构造1.单纯词2.合成词3.简称第三节词义和语素义1.词的附属色彩2.语素义3.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第四节多义词和同音词1.多义词和单义词2.本意、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3.同音词和它的类型(三)语法第一节语法的性质和作用第二节语素和词第三节词组1.偏正结构2.述宾结构3.述补结构4.主谓结构5.联合结构6.复杂的词组第四节词类1.名、动、形、状态、区别、数、量、2.代、副、介、连、助、语气、感叹、拟声※第五节句子1.主谓句与非主谓句2.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第六节主语和谓语第七节述语和宾语第八节述语和补语第九节定语和状语第十节复谓结构1.连谓结构2.递系结构(兼语)第十一节句法里的歧义现象第十二节复句1.联合复句2.偏正复句3.多重复句第十三节常见的语法错误1.残缺2.赘余3.词语的位置摆得不对4.相关的成分配合不当5.杂糅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主用教材:《现代汉语》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参考书:《现代汉语》主编:黄伯荣、廖旭东,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通论》主编:邵静敏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执笔: 申桂生审定:袁辉商忠《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30061课程名称:现当代文学经典学时/学分:30/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新闻采编与制作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新闻采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一、前言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是对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展现个人特长和创造力的重要机会。
设计一份全面、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广度评估1. 课程设置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广度。
毕业设计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电视编导技能,还需要对影视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规范、市场需求等有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创意编导、影视制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环节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广度。
学生通过实际的项目制作或实习,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教学大纲中应该设立具体的实践环节,包括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三、深度评估1.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深度评估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深度。
毕业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还需要有对影视行业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规划,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入讲解、案例分析、行业热点讨论等内容,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
2. 指导过程毕业设计的深度评估还需要考虑到指导过程的深度。
导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和交流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明确指导过程的安排和要求,包括定期指导、答疑时间、评审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够得到足够的指导和支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广度和深度要求。
教学大纲不应该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创作思维和行业适应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1、《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构成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电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摄影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视摄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电视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编导理念。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广播、影视作品的创作理论,同时还需要学生对媒体环境的变化、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更新与换代、传播途径与营销方式的转变等时代信息有所了解和掌握,所以要在课程中不断更新知识信息和系统,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同时,还
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后实践,以实践促理论,以实践作品参与赛事竞争,帮助学生了解目前广电行业发展特点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总体来说就是用理论指导艺术实践,以实践促理论学习,在尊重艺术一般规律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2.3教学方法
本课程授课主要采取课堂多媒体讲授、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示范性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图文并茂,易于视听传达,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外作业的训练以及优秀作品的讲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形成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求学生保证出勤,加强课堂交流和课外作业训练,注重优秀广播、电视、网络作品的搜集整理和观摩,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能够完成多部多类型广播、电视作品。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涵盖的知识体系
4.案例设计
本课程的案例设计原则体现为应用性、典型性、时代性、时效性等特点,最终培养学生实现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这一目标,并具备整体统筹以及独立完成广播电视艺术作品编导及创作的基本能力,并主要以权威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星频道、省级广播媒体等节目为主要案例,并结合部分网络流传度较高、质量上乘的作品作为典型案例;同时也会选择部分反面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讲授。
案例覆盖知识点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意与策划、不同节目类型节目制作主要特点以及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新形态等。
5.作业设计
针对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本门课程布置两次作业。
作业1:策划制作一部广播节目作品。
该作业只布置主题,要求全体同学在统一主题下可完成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形态,以主题作为引导,以个性和审美作为创作主要依据,既可以完成传统广播类型节目,也可以创意制作完成互联网传播声音作品。
通过该项作业实现对广播创意文本写作、采访、录音、剪辑合成、包装等环节的流程性认知,更可以完成对有声语言、音响、音乐的关系的独立思考,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体现对听众审美的判断。
作业2:创意制作完成一部电视节目。
该项作业不限定主题和形态,只需要遵循当前电视节目制作现状,思考创意一档电视节目完成对节目策划、文案写作、前期采访、拍摄、录制到后期剪辑、合成包装等的全流程节目制作的认识,并强化和熟练每位同学在节目制作中的岗位,明确职责分工,以仿真的形态完成对电视行业的认知和对艺术技术的掌握。
6.考核与成绩评定
6.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一览表
6.2 考核评价的标准
本门课采用的期末试卷开卷答题的考核方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规律和创新创意及实践能力。
试卷主要分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创意写作五大题型。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