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优秀课堂实录完整版

合集下载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片段请同学仔细听仔细:师:在那十分危险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和我们同学年龄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课文的文字当中,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师:再读一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是怎样的一番情境?生:孩子把口哨递给德国兵时,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我想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而且好像玩得很开心,德国兵完全不会在意有别的什么事情发生。

生:“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我想小夜莺还真是很机智,他在骂那些德国兵,他恨敌人,但却笑着去骂敌人,那样的沉着,而德国兵却丝毫没有觉察到,还以为他是一个调皮蛋呢!生:边走边打树枝、拾球果,还用脚去踢,学鸟叫。

好像敌人根本就不存在,他在玩他自己的,完全沉浸在孩子玩的世界中,其实他在报信,很机灵。

……师:同学们也很机灵,小夜莺的心思让大家想象得精彩极了!课文中将这些内容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了,试着读一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师:读了这些对话,你有什么感受吗?生:小夜莺真勇敢。

生:小夜莺真是个机智的孩子,我很敬佩他!生:敌人那么凶残,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为了自己的祖国,他沉着、机智地和敌人战斗,我们要向他学习,爱自己的祖国!师:是啊!当祖国妈妈惨遭侵略时,祖国的孩子们只有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去斗争,才能赢得胜利。

让我们再动情地读一读这些对话,从中汲取力量,从中受到感染。

(二)巧送情报师:由于孩子很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是一个贪玩的,不懂事的孩子,解除了对小夜莺的怀疑,并让他带路。

在路上,小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小黑板出示: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

1、这段话是对小夜莺的()描写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唱、叫、一甩一甩、打、弯、拾、踢。

2023最新-《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评课优秀5篇

2023最新-《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评课优秀5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评课优秀5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评课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评课篇一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2、回顾课文内容,指名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读了课文,你对小夜莺有什么评价?4、过渡:是呀!读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

那么,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1、默读,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2、同桌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重点讨论。

指名读句子rarr;谈感受rarr;补充交流rarr;朗读感悟(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发现,思考,诱敌机智、冷静](2)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镇静、坦然、勇敢](3)怎么会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4)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战,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一语双关机智、勇敢,对敌人的憎恨](5)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记了。

[游戏麻痹敌人,放松警惕;暗号袭击准备](6)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答非所问迷惑敌人]4、看课文插图,讨论:一个孩子面对32个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夜莺的歌声》优秀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优秀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生1,讲解呻吟生2,讲解婉转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雏鹰组汇报:课文中不是真的指夜莺鸟的叫声。

“夜莺”指的是小男孩,“夜莺的歌声”是小男孩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

天使之翼组:我要补充,夜莺指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那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5、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分组读句子。

二、合作探究1、你觉得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1,小夜莺机智勇敢。

生2,小夜莺在和敌人的交谈中处处表现出大智若愚。

生3,他面对敌人沉着冷静。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1、小组合作,找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语句,看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了小夜莺?并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外貌、语言、动作汇报交流:(师提示:因为这篇课文很长,所以在读有关句子的时候,说出是哪一页的哪一段。

以便让其他同学很快的找到。

)生1:75页的13段:“林子里就剩你一个人吗?”“怎么会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我感受到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生2:小夜莺其实在骂敌人呢!师:对。

我们来看看小夜莺与德军的对话部分。

属于(语言描写)你觉得那些语句最精彩,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小夜莺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

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

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指坏东西很多。

暗指敌人。

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和这句话一样,表达了两个意思?生1:75页15段:“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的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生2:我看出敌人像野兽一样凶残。

师:为什么要把敌人比做野兽?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出示小黑板:)原本美丽的房子,此时(变成黑色的瓦砾);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变成焦木);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家破人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生1:第三十七自然段“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是第三次。

“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有什么两样。

”这是第四次。

师:这两个句子,在一处出现,应该算一次。

不错,你找到了三次,都非常准确,再一次把掌声送给她!还有吗?生2:第二十自然段,“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师:好,非常准确!掌声送给他!还有吗?仔细找找看。

生3:二十九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师:找得好!生4:第三十四自然段,“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林中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师:很好,我们找出了六处出现“夜莺的歌声”,我们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上序号吧。

生标注序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齐读句子。

生:(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了起来。

师: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生:小男孩学夜莺叫的声音。

师导: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罪恶的战火烧跑了人民,烧焦了树林,烧毁了村子。

满目疮痍的村子变得格外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这样的安静,静得让我们的心有种沉重的感觉,用课文里哪个词最能反映当时的这种情景?生:沉寂!师:能把它换成“寂静”吗?为什么?生:不能。

沉寂,静的程度更深。

师:对,“沉寂”静的程度比“寂静”静的程度更深。

而且,我们还感受到,沉寂的静,是我们所不喜欢的、不想要的静。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小黑板出示:寂静平静宁静沉寂1.小船在( )的湖面上行驶。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 )。

3.美丽的草原,夜晚多么( )啊!4.枪声打破了林中的( )。

(1.齐读词语;2.生自填;3.交流汇报;4.齐读句子。

)(设计辨析近义词填空练习,适时拓展,有效辨别,扎实理解、灵活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教材分析】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联的侵略战争。

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巧妙地同敌人周旋,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赞扬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精神。

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

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不绝于耳,一个危险中充满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

【课前准备】1.收集联卫国战争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2.收集夜莺资料,了解夜莺。

3.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文章拟人、排比、双关、前后照应等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从课题切入,抓歌声主线,抓关键语句。

2.选取重点语段,采取多形式朗读感悟,重视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机智。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容,体会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勇敢机智和爱国主义精神。

2.感悟文章拟人、排比、双关、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长文短教、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一、读课题,从课题切入课文:师: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3课夜莺的歌声,齐读课题。

生:13、夜莺的歌声师:这里的“夜莺”指的就是那种会唱歌的小鸟吗?生:不是,指的是一位联小男孩。

师:对,是一位联小男孩。

生:“那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呢?生:指的是小男孩给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声音。

师:指的是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吹的口哨声。

师:再读课题。

生:13 夜莺的歌声(从课题切入,直奔主题,为实践长文短教迅速拉开序幕。

开篇提纲挈领,简洁明快,既让学生明了文中的夜莺指的是什么,又为第四环节深究课题,为升华主题铺垫。

)师过渡: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一、揭示课题,介绍背景(板书:夜莺)这是一种鸟,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孩也叫夜莺。

(板书:的歌声)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坚强的抗击,这确实是历史上闻名的苏联卫国战争。

这篇课文讲的确实是发生在卫国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理清顺序,感知课文师:夜莺,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代表,这歌声更是有着专门的意义,让我们走进夜莺,倾听夜莺的歌声。

1、细心的同学早就发觉了,这篇课文在排版上有什么特点没有?(课文中的三个空行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

)2、请大伙儿默读课文,看看每部分讲了什么?明白了每部分的内容,也就明白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围绕每部分的内容概括故事的要紧内容,把话讲清晰,讲得有条理。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排版的专门格式,引导学生既理清了叙述顺序,从中感悟概括要紧内容的方法。

】三、感受联系,初识夜莺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两部分有什么联系?小结:这在结构上就叫——首尾呼应。

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终止,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再读读,联系课文想一想,从如此的开头、结尾中,你读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得如此的结构安排,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

使学生明白小夜莺在村口放哨这是他的职责,夜莺的歌声而是他传递信息的暗号。

相机朗读30、31小节加深明白得。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感知人物形象,这符合学习语文的一样规律,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四、品读感悟,凸显人物师:这也告诉我们,夜莺与德国鬼子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小夜莺在村口放哨这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专门方式。

可夜莺依旧个小孩呀!他怎能和狡猾阴险的德国军官斗呢?他能肩负起这一责任吗?就让我们从书中查找答案吧。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俄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蘑菇、、宛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讲授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汇集有关课文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课。

1.研究了第三单元,我们走近了奇妙的大自然,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一种鸟名叫夜莺,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2.让我们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3.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从文章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检查预。

交流课前汇集的有关战役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评断朗读结果,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问:你知道了什么?附主要内容归纳综合:第1—2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德国兵发现小夜莺并让其带路,小夜莺的答话虚实结合,颇有童趣,加上顽皮的动作,使敌人相信了他,这是作者叙述的重点,从言行中体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

•第25—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局部,聪明勇敢的小夜莺用歌声胜利地将仇敌领进埋伏圈,并准确地把敌情报告给了游击队员。

•第35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平定县冶西联校刘亚江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教师:1、介绍夜莺这种鸟的特征,夜莺又名黄鸟,体长二十五厘米左右,它不但模样漂亮,且善鸣啭,歌喉清脆甜美,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

2、中述苏联卫国战争的情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

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学生:观察图片,并聆听,思考。

二、揭示审核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本文的“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夜莺是指文中的小男孩,歌声实际上是他发出的学鸟叫的声音。

三、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教师: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怎么会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战,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

”四、理解课文教师: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歌声有什么作用?教师: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学生:读第2、3自然段。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

”“野兽”实际指什么?学生: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教师: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学生: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学生: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教师:歌声的作用是什么?教师: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教师:出示题目: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莺的歌声优秀课堂实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
的生字词,它们是:
生1,讲解呻吟
生2,讲解婉转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夜莺”指的
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雏鹰组汇报:课文中不是真的指夜莺鸟的叫声。

“夜莺”指的是小男孩,“夜莺的歌声”是小男孩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

天使之翼组:我要补充,夜莺指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那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5、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读句子,思考
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分组读句子。

二、合作探究
1、你觉得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1,小夜莺机智勇敢。

生2,小夜莺在和敌人的交谈中处处表现出大智若愚。

生3,他面对敌人沉着冷静。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1、小组合作,找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夜莺机智、勇
敢的语句,看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了小夜莺?并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外貌、语言、动作
汇报交流:(师提示:因为这篇课文很长,所以在读有关句子的时候,说出是哪一页的哪一段。

以便让其他同学很快的找到。


生1:75页的13段:“林子里就剩你一个人吗?”“怎么会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我感受到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生2:小夜莺其实在骂敌人呢!
师:对。

我们来看看小夜莺与德军的对话部分。

属于(语言描写)你觉得那些语句最精彩,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是小夜莺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

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

小夜莺答非所问,让敌人认为他
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这句话就是“一语双关”,指坏东西很多。

暗指敌人。

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和这句话一样,表达了两个意思?
生1:75页15段:“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的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生2:我看出敌人像野兽一样凶残。

师:为什么要把敌人比做野兽?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
(出示小黑板:)
原本美丽的房子,此时(变成黑色的瓦砾);
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变成焦木);
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家破人亡)。

生齐答。

谁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这悲惨的景象?
生:一片废墟、背井离乡、家破人亡……
师小结:这就是战争带来的灾难。

正因为有了对敌人的恨,才有对祖国的爱。

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小夜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呢?
生1:“怎么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房,我常到磨房附近的坝上去钓鱼。

那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小夜莺也是在德国鬼子。

生2:“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我看出小夜莺故意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师:因为在俄语中,游击队的发音和蘑菇的发音很相似。

孩子答非所问,自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2、同学们刚才非常透彻的分析了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精彩对话,了解了小夜莺的目的。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三、拓展延伸
是什么使小男孩要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地与敌人斗争呢你想对小夜莺说什么
智慧组回答:小男孩满怀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斗争。

我们组想对小夜莺说:“你面对敌人,好不畏惧,是那么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我们佩服你。


勤奋组回答:正是由于小男孩热爱自己的国家,想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斗争。

我们想对小夜莺说:“你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你和敌人周旋时,我真为你捏一把汗,你大智若愚,使敌人放松了警惕,我原来的担心是多余的。

小夜莺你真了不起。


评价
按“参与,精彩,补充。

纪律”给小组打分。

自评,互评,总评。

五,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