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上单元测试卷答案(全套)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期中试题1套,期末试题2套,共9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锐不可挡B.歼.灭(qiān)心潮彭湃C.击溃.(kuì)豪情万丈D.冠.军(guā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抵挡)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殚精竭虑(尽)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单元测试题 精选中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单元测试题 精选中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精选中考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与“快乐”意义最相近?(C)- A. 伤心- B. 累人- C. 愉快- D. 焦虑2. 下面哪个词与“厌倦”意义最相近?(A)- A. 嫌疑- B. 宽容- C. 爽朗- D. 增长填空题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中的“苍苍”和“茫茫”是什么修饰词?(形容词)4. 翻译句子“他不但上课认真听讲,而且经常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

”(He not only listens attentively in class but also often takes the initiative to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问答题5.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感动了佛祖?(因为他凭着聪明才智、善良正直的形象,笑对挫折、坚持真理,维护正义。

)第二单元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与“勇敢”意义最相近?(B)- A. 温柔- B. 坚强- C. 明亮- D. 平静2. 下面哪个词与“激动”意义最相近?(D)- A. 乱糟糟- B. 悠闲- C. 繁忙- D. 兴奋填空题3. “思密达”是哪个国家的名字?(意大利)4. 翻译句子“如果你努力研究,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definitely achieve good results.)问答题5. 《小兔子找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告诉我们要勇敢、坚强,即使面对困难也要有信心,不放弃寻找解决办法。

)...第八单元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与“体谅”意义最相近?(B) - A. 轻浮- B. 理解- C. 勇敢- D. 忽视2. 下面哪个词与“佩服”意义最相近?(C) - A. 满足- B. 夸大- C. 敬佩- D. 玩耍填空题3. “它们之间互相扶持,却不容许任何一根水草比另一根水草高出一寸。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③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⑥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⑦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⑧《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透过这扇窗我们仿佛看到了锐不可当.的人民解放军横dù长江天堑的场景,看到了跳水台上的“飞天”姑娘吕伟轻yíng起跳、萧洒入水的英姿,看到了莫言接受瑞典国王颁奖时的从容,看到了万众瞩目下的新中国铿锵.前进迈向世界的步伐,看到了刚刚翻开的历史的崭新一页,,(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4分)横dù()轻yíng()锐不可当.() 铿锵.()。

(2,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分)(3)文段中“锐不可当”的“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万众瞩目”中的“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l.C (A溃kui退B飞漱shCi D督dii战)2.B (A.屏息敛声C眼花缭乱D弹精竭虑)3.C看着复杂纷繁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于形容故事情节。

1.1.D.解析:A动宾不搭配,“开拓新产业”可以,开拓“高科技成果”不通。

B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为“不管有没有“我们都或“如果没有" C缺宾语,应在“敢搏”后加上“的精神”。

5. D. (1)《红星照耀中国》(2分);埃德加•斯诺去延安见毛泽东的路上。

(2)天津一男子将共享单车扔入海河,刚潜回原籍即被抓获。

6. (1) AB (C猿鸣三声泪沾裳D犹有竟时E冰霜正惨凄F柴门何萧条)(2)徙倚欲何依;牧人驱犊返;飞漱期间;芳草萋萋鹦鹉洲I;岂不罹凝寒;征蓬出汉塞(3)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同“缺”,空隙,缺口(2)接连不断(3)坠落(4)大概是(5)急流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7.D只是(A.将要;七情六欲B.自从;在C.和;参与,文章指欣赏). (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声、鸟声此起彼伏。

(2),(看见)月光照进屋里,(于是,我)高兴地起床(穿衣)走出屋外。

8.A (自从谢灵运以来). (1)向阳的树;刚刚(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丽景的迷恋(喜爱)之情。

9.【信息筛选】(3分)D. (A.德国人不是没事干才读书,而是他们已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阅读经典变得更好,更纯洁……”是要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的过程的。

C.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是为了完成主题性作业,而非说明课业很重。

).【信息分析】(3分)B.项是说人们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安静地阅读或工作,所以不属于“令人忧虑”的范畴。

10.【信息辨析】(3分)A.项说的是资源而非文学的目的或作用。

11.【语言分析】(4分)“无聊”是反语,在文中“无聊”是指人们不喧闹、不穿梭购物、不打游戏或看电影、不经常聚拢在一起玩耍撒欢,而是安静的、无论何时何地的,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中静静地读书。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共6套及答案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共6套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1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渡.过(dù)芜.湖(wú)溃.退(kuì)荻.港(dí)B.颁.发(bān)医嘱.(zhǔ)渗.透(shèn)仲裁.(cái)C.优雅.(yǎ)翘.首(qiáo)屏.息(bǐng)酷.似(kù)D.荟萃.(cuì)戎.装(róng)广袤.(mào)铿.锵(jiān)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横渡铜陵签订锐不可挡B.授奖钞票自尊眼花练乱C.横亘旌旗犀利震耳欲聋D.缅怀峰巅磅礴所向披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傩戏是铜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山将、歪嘴、云霄娘娘、土地公、土地婆等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让观众赞叹不已....。

B.春节期间,铜仁文化“大餐”丰富多彩,驻足街头,那娓娓..的歌声不时传入耳际,那精彩的表演赢得..动听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五月,鲜花开遍山野,梵净山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四方游客,我与多年未见的同学在蘑菇石下不期而遇....。

D.在中学生“圣陶杯”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了一等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们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C.《第三楼》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积累与应用(35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歼.灭(jiān) 溃.退(kuì) 要塞.(sài)B.渗.透(shèn) 桅.杆(wéi) 屏.息(pínɡ)C.悄.然(qiāo) 默契.(qì) 澎湃.(bà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督战吞食催枯拉朽B.仲裁由衷锐不可挡C.潇洒浩瀚白手起家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秋天的九寨沟色彩斑斓....,别有一番情趣。

B.学校足球队自从加入国手级选手后,真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C.她喋喋不休....的演讲,让大家领略到了浓郁的学者气息和大家风采。

4.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A.击败占据管制封闭隔断B.击退攻占管制封闭阻断C.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背地里说人长短..是不应该的。

长短:长度,尺寸。

B.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颜色: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C.扎西是一位好客..的藏族小伙儿。

好客:乐于接待客人,对待客人热情。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如果)没有劣质奶粉,(就)不会有吃死婴儿的事情发生。

B.(只要)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

C.(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放松过学习。

7.下列词语,根据感情色彩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英勇潇洒轻盈 B.娴熟默契热烈C.慷慨泄气优雅8.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新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4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澎湃(péng pài)桅杆(wéi)凛冽(lǐn liè)B.浩瀚(hàn)娴熟(xián)默契(qì)C.紧绷(bēng)镌刻(juān)瞬间(jiān)D.弹精竭虑(dān)降落(jiàng)咆哮(báo xiào)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比喻枯草朽木受到摧折)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D.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业已:已经)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⑤③④②D.③⑤①④②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测试题及答案(8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测试题及答案(8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测试题及答案(8份)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说明:1.本试题根据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模式编写。

2.本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包括5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①,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②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③,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④千里殊风雨,。

(曹植《梁甫行》)⑤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⑥曹植《梁甫行》中通过对动物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诗句是,。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由于修筑川汉铁路而兴起了反对外国投资的运动。

立宪成为广大人民的要求。

皇帝的答复只是下旨设立一个资政院。

在我的学堂里,同学们越来越激动。

为了发泄排满情绪,他们反对留辫子。

我的一个朋友和我剪去了我们的辫子,但是,其他一些相约剪辫子的人,后来却不守信用。

于是我的朋友和我就出其不意强剪他们的辫子,总共有十几个人成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品。

就这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我从讥笑假洋鬼子的假辫子发展到主张全部取消辫子了。

政治思想是多么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呵!在剪辫子事件上,我和一个在法政学堂的朋友发生了争论、双方就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理论。

这位法政学生引经据典来论证自己的看法,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但是,我自己和反对蓄辫子的人,站在反清的政治立场上,提出了一种相反的理论,驳得他哑口无言。

(1)上段文字出自作品《》,文中的“我”是(人名)。

(2分)(2)“出其不意”的意思是。

(2分)(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2分)(4)请结合原著回答:(6分)①“我”和同学为什么会相约剪辫?②“我”的政治思想的改变与哪两份报纸有关?这两报纸分别使“我”具有了怎样的思想?3.某班围绕下面的材料,开展了以“弘扬正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参考答案1. zhuì湃 yí酣 yùn 灼礴籁2.修改①:将“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和“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调换位置。

修改②:删去“之所以”或者“因为”。

3.①乌蒙磅礴走泥丸;②金沙水拍云崖暖;③野菜充饥志越坚;④赢得生前身后名;⑤雄关漫道真如铁;⑥不到长城非好汉;⑦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⑧零落成泥碾作尘。

4.(1)示例:节俭是国家富强的良方(3分),浪费是转瞬即逝的露水(3分)(符合要求即可)。

(2)示例:活动名称——评选节俭之星(2分)目的——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节俭的习惯(2分)(合理即可,用题目中的内容作答不给分)5.孙悟空(2分)三打白骨精(3分)6.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

(意思对即可)7.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

(意思对即可)。

8.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

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意对即可)。

9.如蟋蟀的鸣叫反衬出秋日夜晚的宁静。

(试根据描述得生动形象与否酌情给分)。

10.①3D打印的技术是一种不需要传统刀具和机床就能打造出任意形状、根据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②3D打印的材料是能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能“打印”出实实在在的三维立体模型;③以3D打印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成本更低,研发周期更短。

11.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3D打印机能精准地复制原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

12.“基本”是大体上的意思,在句中则说明了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在大体上是相同,但并未排除“打印材料却是不同的”。

“基本”一词的使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答案示例:饿了,直接复制一个汉堡;冷了,直接复制一件衣服;热了,直接复制一台空调……(开放性试题,想象合乎情理即可)14.⑴“我”与“壁虎”对话;⑵爷爷与木子爷爷争执,保全了大门外的柳树。

15.突出祖屋给我带来温馨、美好的感觉。

16.一个“压”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屋倒塌给我带来的伤感之情。

示例:乡村的炊烟,它常常使人想起父亲在田里的劳作、母亲在灶边的操劳,使人怀念乡村生活的恬静、安适与美好。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参考答案1. Chà眷 chân 嫣 nìng 袤懵 xuán2.修改①:将“实现”改为“创造”或“创下”。

修改②:删去“观众”3. ①隔江犹唱后庭花;②烽火连三月;③尚思为国戍轮台;④留取丹心照汗青;⑤烟笼寒水月笼沙;⑥乡书何处达;⑦随风直到夜郎西;⑧恨别鸟惊心。

4.①:(1)必须走中国道路(2)必须弘扬中国精神(3)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②:言之成理,语气委婉即可。

5. 示例一:“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包含了作者悲凉之情;示例二:“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凉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流露出作者哀伤之情。

6.“抵万金”的意思是指家书的珍贵。

诗句表达了他对儿女强烈的思念情。

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7. ①:同“何”,什么;②坐:犯罪;③酣:酒喝得很高兴;④是:这8.①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②太师撞谁?9.①楚王用笑来自我解嘲;②楚王笑里蕴含了对晏子机智善辩、有礼有节的敬佩;10.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

巧用类比进行反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

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将晋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了劝谏的目的。

11.韩麦尔老师的话使小弗郎士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唤醒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他带着爱国主义的感情在听课,所以他会觉得今天的语法课“全都懂”“挺容易”12.神态描写(1分)、动作描写(1分),表现了韩麦尔老师面对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内心无比愤慨、无比痛苦,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4分)。

13.我选择 A 句。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蒋语言学习与民族的兴亡联系起来,因为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团结起来同侵略者作坚决的斗争,争取民族的解放、独立、自由。

我选择 B 句。

是小弗郎士对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普鲁士侵略者的嘲笑14.符合韩麦尔老师此刻的心理活动即可,(如:对生活了40年的校园、家园的不舍、留念,对被迫离开家园的无奈、痛苦,对普鲁士侵略者的痛恨等)15.“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16.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17. 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18. 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参考答案1.藉颓赋魄 chāi xiâ yùn yǐn2.①删去“混为一谈”②把“只要”改成“只有”3.示例:(1)老师,您为班上那几位男生操碎了心,但可能因为与他们沟通太少,他们并未领情。

这几位同学脾气很躁,弄不好会在班会课上做出让您难堪的举动。

要不我先与他们谈谈,然后你们再交流,您看行吗?(2)我听说你们准备在班会课上对班主任老师发难,我觉得这样做肯定是不明智的。

老师只是脾气较躁,与你们缺少沟通,但心是好的,你们应该尊重老师。

如果你们觉得现在与老师交流有点不好意思,我先替你们与老师谈谈,好吗?4.(1)吟鞭东指即天涯;(2)游子身上衣;(3)辛苦遭逢起一经;(4)化作春泥更护花;(5)尚思为国戍轮台;(6)夜泊秦淮近酒家;(7)海内存知己;(8)城阙辅三秦。

5.夕阳指的是快要落山的太阳,给人的联想是人之将暮;白日则指人到中年,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作者做这首诗的目的是表示自己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却不得不辞官而去。

6.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的顽强性格、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7. (1)都;(2)协调;(3)刚刚;(4)再8.(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9.不矛盾。

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此时子猷想以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来表达痛苦与思念,等到“弦既不调”时,内心的悲痛无法排遣,所以“恸绝良久”。

10.一个是对兄弟的祭奠,是亲情的表达;一个是对知音的祭奠,对再无人知己的绝望,对自己的哀鸣。

11.外貌(衣着)、行动、语言;艰难时世的充满慈爱的父亲。

12.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3.“扑扑”写出了父亲因为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的样子,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14.前一次是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给我买橘子,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深沉关爱,所以详细地写。

后一次是写我留恋父亲,可简单地写写。

15.本文主要叙述了“我”陪一个父亲去戒毒所探视并感化他儿子的故事。

16.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父亲的心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运用比喻手法,形象传神地突出了父亲深深的哀愁。

17.①为自己吸毒毁了家而深深愧疚;②为父亲的宽容与爱心而深深感动。

18.示例:①“父亲”是一个宽容有爱的人,因为“父亲”到最后还是原谅了犯有巨大错误的儿子,给他留了“儿子,盼你回家”的纸条。

②“父亲”是强悍严厉的人,因为“父亲”去看儿子路上,一路痛骂,激愤处双眼通红,极端无情苛刻,甚至抛出“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的狠话。

(或“外刚内柔”、“望子成龙”、“嫉恶如仇”、“情感丰富”等也可)八上语文期中模拟参考答案1.①jìn、zháo②墨改为默、涛改为滔(每处4分)2.(4分)①在句末添加“会议”②把“讨论和研讨”改成“研讨和讨论”(每题2分,只指出错误不修改不得分)3.(7分)(1)(3分)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1分)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么,同学们心目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下面我宣布“我爱长城”主题演讲活动现在开始!(2分)(2)(2分)示例:长城简介(巨龙腾飞)、我爱长城(长城赞歌)(内容和形式都符合要求,意对即可)(3)(2分)内容准确,建议合理即可。

示例:加强宣传,在景区入口以横幅标语警示宣传;景区免费发放垃圾袋,提示游客垃圾入袋后自行带下山,可获“长城旅游”纪念章;招募义务宣传员(志愿者),在景区做好游客劝导和监督工作。

4.(8分)游子身上衣;乡书何处达;天涯若比邻;白发搔更短;留取丹心照汗青;夜阑卧听风吹雨;我寄愁心与明月;浩荡离愁白日斜(每个横线1分。

如出现错别字,则该横线不得分)5.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6.示例: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7.(1)熟练(2)到(指到尊长那里去)(3)本来(4)同“披”,穿。

(每题1分)8.(4分)(1)(2分)两者的叶子只是相似,但它们果实的味道是不同的;(两小句各1分,前一小句关注实词“徒”的落实,后一小句关注古今异义词“其实”的落实)(2)(2分)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9.(3分)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盗,一来到楚国就盗窃,是因为出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窃,反击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羞辱。

10.(4分)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一人,略作评析。

楚王:心胸开阔。

当他想为难晏子反而被取笑时,并不生气,只是笑着自嘲而已。

景公:明白正确的道理后能马上执行。

11.(3分)红军战士(1分)从雷公岩(1分)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1分)的情景。

12.(4分)“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1分)说明石梯陡峭的程度是估测的,没有经过实际测量,(2分)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