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五大基本地形类型区分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判读示范教案

地形图的判读示范教案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和坡度陡缓;2.了解绘制等高线的方法;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等高线的一般特点,明确等高线形态、分布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在等高线图学会识别山脊、山谷等山体的不同部位;3.学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五种基本地形。

难点:1.在等高线图上判定各种地形类型;2.山脊线、山谷线和陡崖的判定。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本节课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相关资源素材库中【课程引入】地形与地形图视频;素材库中【地理地图】地面高度的计算图;素材库中【地理地图】等高线动画;素材库中【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PPT等。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地表地貌图。

导语: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回答:略。

板书: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新知讲解】一、等高线地形图教师: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

承转: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多媒体出示“地面高度的计算”示意图。

学生读图,并自学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下列问题:(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学生回答:海拔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教师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小试牛刀】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400
B 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同图比较: 等高线密→坡度大 等高线疏→坡度小 比例尺大→坡度大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小→坡度小 异图比较: (图幅相同) 等高距大→坡度大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小→坡度小
判断坡面的凸凹: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试想一想:
②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 处的海拔高度为多少米?
③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 形可能为洼地还是小丘?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例2: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
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若
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A和B两地的温差是多
少?
200m<H<400m
400 300 200 100
399m<h<400m
H
A
B
城镇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 上的两点,中间间 隔的等高线有n条 (数值不相同), 等高距为d,则两 点的相对高度H取 值范围为:
B● A●
(n-1)d<H<(n+1)d
【小试牛刀】 读图,回答: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
种植的水果是 (
丁 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___ 村,理由是 ② 坡度小,工程量小 择____( ②或③)线,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
D)
__________________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
D.柑橘
水库大坝建设所考虑的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口袋形地形,口小(峡谷)肚大, 有较大的集水区域 (2)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断层、地震多发地带和 石灰岩广布地区 (3) 气候条件和河流水文特征(暴雨的频率、 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
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 坝址,并说明理由。
地势高低的判读
②计算相对高度:
(1)AB两地的相对高度 500米 . 是_______ (2)RQ两地的相对高度 范围是 900m < R﹣Q < 1100m _________________. (3)BQ两地的相对高度 范围是 600m < B﹣Q < 700m. _________________
10、分析下面“某海湾放大图”,其中 最适宜建港口的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
2、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选 点
应选择在等深线密集且数值较大的且避风的海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
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 鞍部 , 余村: 山谷 ,李村: 气象哨: 山脊。
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
3、 确定铁路、公路线:
选 线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线路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理由: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 于车辆行驶)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
×
练习:
答案:(1)A山顶 D陡崖 E山谷 G山脊 (2)低 高 (3) 1 200-1 300米 100米 300米 (4)B (5)3~4
1300
1200
1100
1100 1200
崖顶海拔高度 崖底海拔高度 陡崖相对高度
1000
1200≤H顶<1300 1000<H底≤1100 100≤△H<300
练习:请你把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 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 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 现什么?
五种陆地地形/宏观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 为平直 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 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m,等高线较密集 高原:海拔高(500 m以上),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 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n-1)d≤△H<(n+1)d 注:n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 高距。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2. A 700 600 500 400 B 300
海拔高度200260000mm<<HHAB<<730000mm
相对高度 (n-1)d≤△H<(n+1)d
答案:300米≤A-B<500米
(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
(3)计算坡度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山谷: 凸高为低
注意:1.山谷线(等高线 弯曲处)。2.山谷线称为 集水线(水流)。
鞍部:两个山顶 之间的部分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单位:米
地形图的判读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地形图的判读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山顶
等高面
投影线
等高线
地形图的判读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顶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 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地形图的判读
A处为陡坡,B处为缓坡。
地形图的判读
5、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地形图的判读
5、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a山峰
山峰
特点: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地形图的判读
b山脊
山脊
特点: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处凸出。
地形图的判读
c山谷
山谷
特点:是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处凸出。
地形图的判读
d陡崖
陡崖
特点:等高线重叠。
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1500米-500米=1000米

1000米
1500米

500米
海平面 -250米 -500米
地形图的判读 (二)相对高度的计算
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米,世界最高峰。 马里亚纳海沟目前探测到最深处海拔是﹣11095米, 世界海拔最低处。 求它们的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海拔-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海拔 =8844.43米-(﹣11095米)=8844.43米+11095米 =19939.43米
地形图的判读 (三)等高线地形图
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 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 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 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 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 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

人教七上地形图的判读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课件

人教七上地形图的判读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课件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形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线的疏密)
山体五个部位
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颜色分布)
地形剖面图 (海拔、地势起伏)
记忆以下内容:
1、陆地表面五种地形类型: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2、P27小字部分
1、地球的形 状和大小
形状:两极 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 则球体。 大小:平均 半径6371km, 最大周长4万 km,表面积 5.1亿km2
1、计算C、D两地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 C

A
B
E
D
单位: 米
图中字母代表的 山体部位分别是:
山峰 A______
鞍部 B______ C___山__脊_
D___山__谷_
E__陡__崖__
陡坡是__②__,缓坡 是_①____,判断依据
地 形 图 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习目标】
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判读技巧

等高线图的解读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1)M点的海拔范围: 80<H<90
(2)N点的海拔范围:
60<H<70 (3)M、N两点的相对高度:
10<H<30 (4)陡崖高度: 20米≤H<40米
高度的计算方法

1000米
1500米

500米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表示沟谷的等高线密集、狭窄,切割细碎,等高线经 过谷底时,沿冲沟顶部弯曲,多数地区呈“V”形。
如下面等高线图中西南部、东北部等高线密集,为黄 土梁和黄土沟谷,中部和最东北部为黄土塬地貌。在黄 土塬的基础上,东北部还出现有黄土峁。
黄土高原
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将由a变为b线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4 ∠3 ∠2
D4 D3D2
垂直相对高度 h 坡度=
水平距离
tg∠
=
h D
判断坡度
④ 分析右图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是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下列四图中的比例尺相同,等值线的疏密相同,
则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D
等高距大
等高距小
坡度的识别
a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相同,但
比例尺不同,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0 40

② ③

图1
0 50m
5 等高线/m 0
河流、池塘 聚落
等高线特点四: 不相交,除陡崖
400 600
陡崖

七年级地理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地理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总结】
地形
山峰 盆地
山脊
山谷
陡崖
示意图
等高线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 山峰
盆地
山脊
山谷
陡崖
闭合曲线,闭合曲线,
等高线弯
表示方 数值中间 数值中间
曲部分向
法 大,四周 小,四周
低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 部分向高处
凸处
等高线 重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 山峰 盆地
山脊
山谷
陡崖
图1-4-6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探究】 1.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值表示的是什么?
【答案】海拔。
2.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如何判断坡度陡缓?
【答案】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3.如何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答案】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等高线弯曲部 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重叠 处为陡崖。
【提示】选择坡度较缓的山谷,因为这里有水源,且相对安全。
【巧学魔方】 拳头法记忆地形部位
拳头好似一座山,四个凸出的关节,相当于 山峰,两个相邻山峰中间相对凹下去的部分,相 当于鞍部,相邻的手指头之间的缝隙相当于山谷, 每根手指头中部略微凸起的部位就成了山脊,拳 头的左右两侧比较陡的部分构成了陡崖。
图1-4-3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点二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上,内部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点三 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是以__等__高_线___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 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___起_伏____和坡度的___陡__缓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处等高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凸低为高是山脊。(是分水岭,不会发育河流)
地形类型
海拔
特点
等高线特征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平原
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表平坦,大多分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稀疏平直
地表起伏小
平原海拔较低;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峭
高原
一般在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小,边缘陡峭
中间稀疏
四周密集
山地
多在50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如A地,等高线凸向海拔低的地方就表示此处A是高地(山脊)。
凸高为低: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如B地,等高线凸向海拔高的地方就表示此处B是低地(山谷)。
B处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凸高为低是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河流发育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河流方向,河水由高向低流)
地表起伏不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密集
地表崎岖不平
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海拔一般不超过200米
丘陵
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沟谷较低
稀疏
盆地
——
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四周高,中间低
中间疏
四周密
——
——
五大地形基本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