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是与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1]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_第2章习题与思考题参考解答

第2章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环节习题与思考题1. 自锁环节怎样组成?它起什么作用?并具有什么功能?答:在连续控制中,将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QA 与自复位启动按钮SF 并联,即可形成自锁环节。
当启动按钮SF 松开后,接触器QA 的线圈通过其辅助常开触头的闭合仍继续保持通电,从而保证电动机的连续运行。
这种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常开触头而使线圈保持通电的控制方式,称自锁或自保。
起到自锁作用的辅助常开触头称自锁触头。
所以自锁环节的功能就是在启动按钮松开后,能够保持接触器线圈一直通电,使电动机连续运行。
2. 什么是互锁环节?它起到什么作用?答:控制线路要求QA1与QA2不能同时通电时,为此要求线路设置必要的联锁环节。
将其中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头串入另一个接触器线圈电路中,则任何一个接触器先通电后,即使按下相反方向的启动按钮,另一个接触器也无法通电,这种利用两个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头互相控制的方式,叫电气互锁,或叫电气联锁。
起互锁作用的常闭触头叫互锁触头。
复合按钮的常闭触头同样也可起到互锁的作用,这样的互锁叫机械互锁。
利用成对使用的机械联锁接触器,加上电气互锁,可形成机械、电气双重互锁。
互锁环节的作用就是防止QA1与QA2同时通电造成电源短路等危险。
3. 分析如图2-50所示线路中,哪种线路能实现电动机正常连续运行和停止?哪种不能?为什么?答:(c )和(f )能实现电动机正常连续运行和停止,因为按下SB1,接触器KM 线圈通电并自锁,电动机连续运行;按下SB ,KM 线圈断电,电动机停止。
图2-50 习题3图(a )(b )(c ) (d )(e )(f )其他则不能,因为图(a)接触器KM线圈不能得电,故不能启动;图(b)能启动连续运行,但不能切断接触器线圈供电,即不能停止;图(d)会引起电源短路;图(e)线圈不能保持连续通电。
(图中,SB1为启动按钮开关,SB为停止按钮开关。
)4.试采用按钮、刀开关、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画出异步电动机点动、连续运行的混合控制电路。
机电设备维修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击卸法:利用手锤对零、部件进行敲击达到拆卸目的的方法。
2.拉卸法:利用静压力或不大的冲击力对零部件进行拆卸的方法。
3.顶压法:顶压法是一种静力拆卸的方法,适用于拆卸形状简单的过盈配合件。
常利用螺旋C形夹头、手压机、油压机或千斤顶等工具和设备进行拆卸。
4.温差法拆卸:利用材料热胀冷缩的性能,加热包容件或冷却被包容件使配合件拆卸的方法,常用于拆卸尺寸较大、过盈量较大的零件或热装的零件5.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指对材料或工件实施一种不损害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手段。
6..尺寸链:是产品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由相关零件的有关尺寸(表面或轴线间距离)或相互位置关系(平行度、垂直度或同轴度等)所组成的尺寸链。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封闭性,即有一个封闭环和若干个组成环所构成的尺寸链呈封闭图形7.封闭环:在装配过程中,要求保证的装配精度就是封闭环。
8.装配:根据规定的要求,把不同的部件组合成一可以操作的整体叫装配。
9.部装:将若干个零件、组件装配在另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部件的过程。
10.总装:将若干个零件、组件、部件装配在产品的基础零件上而构成产品的过程。
11.装配精度:装配精度是指产品装配后几何参数实际达到的精度。
它包括:(1)尺寸精度是指零部件的距离精度和配合精度。
例如卧式车床前,后两顶尖对床身导轨的等高度。
(2)位置精度是指相关零件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台式钻床主轴对工作台台面的垂直度。
(3)相对运动精度是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上和相对速度上的精度。
例如滚齿机滚刀与工作台的传动精度。
(4)接触精度是指两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间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点分布情况。
例如齿轮啮合、锥体、配合以及导轨之间的接触精度。
二、填空题1.拆卸是修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能执行拆卸工艺,不仅影响修理工作_效率___,还可能造成零部件损坏,设备精度丧失。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第二章 参考答案

第二章参考答案【思考题】一、资金时间价值同一般的利息率是什么关系?答:一般的利息率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而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利息率则是指在无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二、对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通常有哪些解释?其真正的来源是什么?答:对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通常的解释有:其一,货币时间价值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反映,认为现在单位资金价值要高于未来单位资金的价值;其二,资金时间价值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
其三,资金时间价值是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因资金持有者的“放弃”而得到好处的人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补偿,资金的时间价值就可以看出是对放弃流动偏好或者当前消费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补偿。
资金时间价值真正的来源是工人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使用者支付给资本所有者以利息,实质上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
三、对单一项目进行取舍与否的决策,计算其风险价值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基本步骤如下:1.计算预期收益;2.计算收益标准差;3.计算收益标准差率;4.计算应得风险收益率;5.计算预测投资收益率和预测风险收益率;6.比较预测风险收益率和应得风险收益率,进行方案取舍。
四、后付年金和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之间有怎样的关联?答:n期后付年金和n期先付年金,两者付款期数相同,但先付年金终值比后付年金终值多一个计息期;n期后付年金和n期先付年金,两者付款期数相同,但先付年金现值比后付年金现值少一个贴现期。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风险价值年金风险性投资决策答:资金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增值。
资金风险价值——资金风险价值是指由于冒险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
年金——年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等额定期的系列收付款项。
风险性投资决策——是指各个因素的未来情况不能完全确定,但未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为已知的投资决策。
二、选择题(1-5为单项选择,6-9为多项选择)1.年金的收付款方式有多种,其中每期期末收付款的年金是( A )A.普通年金B.预付年金C.延期年金D.永续年金2.下面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B.资金时间价值是推迟消费所获得的报酬C.资金时间价值只能用绝对数来表示D.资金时间价值的量无法进行计量3.下列可用于衡量投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是( C )A.概率B.预期收益C.标准离差率D.风险价值系数4.用于比较预期收益不同的投资项目风险程度的指标是( A )A.标准离差率B.标准离差C.预期收益的概率D.预期收益5.在下列各项年金中,无法计算出确切终值的是( D )A.后付年金B.先付年金C.递延年金D.永续年金6.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通常采取年金形式的有( A C)A.保险金B.普通股股息C.租金 D.税金E.利润7.关于投资风险价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C D E )A.投资风险价值有风险收益额和风险收益率两种表示方法B.风险收益额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总额C.风险收益率是风险收益额与投资额的比率D.在实际工作中,投资风险价值通常以风险收益率进行计量E.一般来说,风险越大,获得的风险价值应该越高8.风险价值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B C D )A.根据市场平均利润率确定B.由企业领导或有关专家确定C.根据以往同类项目的有关数据确定D.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确定E.根据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确定9.下列关于年金的表述正确的有(C D E )A.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发生的系列收付款项B.年金是指一定时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C.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时期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D.先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每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E.递延年金是指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随后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技能训练】一、向银行存入本金1000元,年利率为6%,则5年后的终值为多少?(分别用单利和复利计算)答:用单利计算有:F=P ×(1+i×n)=1000×(1+6%×5)=1300(元)用复利计算有:F=P ×(1+i) n =P ×(F/P ,6%,5)=1000×1.338=1338 (元)二、某人在5年后需要使用一笔20 000元资金,银行利率为8%,则现在应该一次存入本金多少钱?(分别用单利和复利计算)答:用单利计算有:11P F i n =⨯+⨯=20000×118%5+⨯=14286(元) 用复利计算有:1(1)nP F i =⨯+= F ×(P / F ,8%,5) =20000×0.681=13620 (元) 三、存入银行10 000元,年利率为10%,按季复利计息,存款期限2年,试计算: 1.两年后的本利和; 2.计算其实际利率。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02第2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1.电气图中,SB、SQ、FU、KM、KA、KT分别是什么电气元件的文字符号?答:SB-控制按钮;SQ-行程开关;FU-熔断器;KM-接触器;KA-中间继电器;KT-时间继电器。
2.说明“自锁”控制电路与“点动”控制电路的区别,“自锁”控制电路与“互锁”控制电路的区别。
答: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点而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现象称为自锁,起自锁作用的辅助触点称为自锁触点。
“一按(点)就动,一松(放)就停”的电路称为点动控制电路。
点动电路为“一按(点)就动,一松(放)就停”,不需要自锁触点,因短时工作,电路中可不设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而自锁电路需要在起动按钮的两端并联自锁触点,在按下起动按钮并松开后,依靠自锁触点(接触器自身的辅助常开触点)接通电路,因电路工作时间较长,需要设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
自锁是接触器(或其他电磁式电器)把自身常开辅助触点并接在起动按钮的两端,其作用是松开起动按钮后通过该常开辅助触点保持线圈通电。
互锁是把两个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分别串接在对方接触器线圈的电路中以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即其中任一接触器线圈先通电吸合,另一接触器线圈就无法得电吸合。
3.什么叫减压起动?常用的减压起动方法有哪几种?答:减压起动:利用起动设备将电源电压适当降低后加到电机定子绕组上起动,以减小起动电流,待电机转速升高后再将电压恢复至额定值的起动方法称为降压起动。
笼型异步电动机常用的减压起动方法有:定子绕组串电阻减压起动、星-三角减压起动、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和使用软起动器起动等方法。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方法主要有转子绕组串电阻减压起动方法。
4. 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应采用减压起动?定子绕组为星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能否用星-三角减压起动?为什么?答:当电动机容量大于10kW以上通常采用降压起动。
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为三角形联结的笼型异步电动机,可采用星-三角减压起动方法来限制起动电流。
无机化学思考题 习题答案(629出品).

第一章思考题1. 一气柜如下图所示:AN2(2L) CO2(1L)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
试问:(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 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 T 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2. 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3.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 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4. 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 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 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检测与传感技术》思考题答案

答:直流电桥是测量小电阻的一种电路,分为单臂电桥、半桥和全桥。半桥输出电压为单臂电桥的2倍,全桥输出电压为半桥的2倍。
2-4拟在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4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并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试问:
①4个应变片应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4.4根据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特性,说明其灵敏度和线性度的主要特点。
答: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一个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和插入线圈中央的圆柱形铁芯等组成。
差动变压器传感器中的两个次级线圈反相串联,并且在忽略铁损、导磁体磁阻和线圈分布电容的理想条件下,当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两个次级线圈感应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差动输出电压为零,但实际情况是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往往并不等于零。差动变压器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它的存在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不经过零点,造成实际特性与理论特性不完全一致,使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分辨率变差和测量误差增大。
解:
3-7简述差动式电容测厚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电容测厚传感器是用来对金属带材在轧制过程中厚度的检测,其工作原理是在被测带材的上下两侧各置放一块面积相等,与带材距离相等的极板,这样极板与带材就构成了两个电容器C1、C2。把两块极板用导线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极,而带材就是电容的另一个极,其总电容为C1+C2,如果带材的厚度发生变化,将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用交流电桥将电容的变化测出来,经过放大即可由电表指示测量结果。
4.5概述差动变压器的应用范围,并说明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检测振动的基本原理。
答: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可以直接用于位移测量,也可以测量与位移有关的任何机械量,如振动、加速度、应变、比重、张力和厚度等。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

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1. 移动通信对调制技术的要求有哪些?在移动通信中,由于信号传播的条件恶劣和快衰落的影响,接收信号的幅度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因此,在移动通信中必须采用一些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的调制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频带内传输数据的比特速率以适用于移动通信的要求。
具体要求:①抗干扰性能要强,如采用恒包络角调制方式以抗严重的多径衰落影响;②要尽可能地提高频谱利用率;③占用频带要窄,带外辐射要小;④在占用频带宽的情况下,单位频谱所容纳的用户数要尽可能多;⑤同频复用的距离小;⑥具有良好的误码性能;⑦能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使用方便,成本低。
2. 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如何定义的?信号带宽的定义通常都是基于信号功率谱密度(PSD)的某种度量,对于已调(带通)信号,它的功率谱密度与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有关。
假设一个基带信号:)}2ex p()(Re{)(t f j t g t s c π=其中的)(t g 是基带信号,设)(t g 的功率谱密度为)(f P g ,则带通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如下: [])()(41)(c g c g s f f P f f P f P --+-= 信号的绝对带宽定义为信号的非零值功率谱在频率上占据的范围;最为简单和广泛使用的带宽度量是零点-零点带宽;半功率带宽定义为功率谱密度下降到一半时或者比峰值低3dB 时的频率范围;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采纳的定义为占用频带内有信号功率的99%。
3. QPS K 、OQPSK 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有何差异?如图所示IQ(+1, +1)(-1, +1) (-1, -1) (+1, -1)QPSK 相位星座图 OPSK 相位星座图QPSK 信号的相位有900突变和1800突变。
OQPSK 信号的相位只有900跳变,而没有1800的相位跳变。
4. QPSK 和OQPSK 的最大相位变化量分别为多少?各自有哪些优缺点?OPSK 的最大相位变化量为1800,OPSK 最大相位变化量为9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E2. E3. T4. E5. E6. T7. T8. E9. E 10. E 11. E 12. E 13. T 14. E二、选择题15. C 16. A 17. C 18. C 19. C 20. B 21. A 22. C 23. D 24. B25. B 26. A 27. D三、填空题28.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29. D>C>A>B 30. 红红黄同离子效应31. K s°= (b(Ag+)/b°)2(b(CrO42-)/b°)2s = (K s°/4)1/333. 右34. 空轨道孤电子对35. HPO42-H[PtCl6]-SO42-[Fe(H2O)5OH]2+36.5.68 10-10NH4+, H3PO4, H2S PO4, CO3, CN, OH, NO2-[Fe(H2O)5OH], HSO3-, HS-, H2PO4-, HPO4, H2O四、问答题38.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与溶液的组成有何关系?答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即随溶质的粒子数的增多而增大, 而与溶液的组成(溶质的本性)无关.39. 怎样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答缓冲能力大小的衡量尺度为缓冲容量. 当缓冲组分比为1:1时, 缓冲溶液有最大的缓冲容量.40. 试讨论怎样才能使难溶沉淀溶解.答若要使沉淀溶解, 就必有ΠB(b B/b°)νB< K s°, 因此, 必须必须设法降低饱和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平衡浓度. 可以根据沉淀的性质, 利用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或配合反应等措施, 以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41. 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将产生什么现象. (1)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Na 2CO 3.答 根据同离子效应的原理,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变小. (2)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氨水.答 加入氨水时, Ag +与NH 3生成了稳定的[Ag(NH 3)2]+, 使溶液中b (Ag +)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氨水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3)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HNO 3.答 加入HNO 3时, CO 32-与HNO 3反应, 使溶液中b (CO 32-)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CO 32-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42. 试说明什么叫螯合物.答 螯合物是指含有多齿配位体并形成螯环的配合物. 43. 酸碱质子理论与电离理论有哪些区别?答 (a) 对酸碱的定义不同; (b) 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c) 酸碱反应的实质不同; (d) 适用的溶剂不同.五、计算题44. (1) 14.6% (2) 0.454 mol ❿dm -1 (3) 0.54 mol ❿kg -1 (4) 0.991 45. 186 g ❿mol -1 46. 2327.53 Pa 326.4 kPa 47. (1) b (H +) = 9.4 10-4 mol ❿kg -1 b (Ac -) = 9.4 10-4 mol ❿kg -1 α = 1.88% (2) b (H +) = 3.5 10-5 mol ❿kg -1 b (Ac -) = 0.025 mol ❿kg -1 α = 0.07% (3) b (H +) = 0.025 mol ❿kg -1 b (Ac -) = 3.52 10-5 mol ❿kg -1 (4) b (H +) = 1.76 10-5 mol ❿kg -1 b (Ac -) = 0.025 mol ❿kg -1 48. 0.01 mol ❿kg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在298K 时, 测定其pH 为5.0, 求: (1) 该酸的K a °和α; (2) 加入1倍水稀释后溶液的pH, K a °和α. 解: (1) pH = 5.0, b (H +) = 1 10-5 mol ❿kg -1HB = H + + B -b (eq)/mol ❿kg -1 0.01-1 10-5 1 10-5 1 10-5 528a5(110)1100.01110K ---⨯==⨯-⨯ 5110100%0.1%0.01α-⨯=⨯=(2) HB = H + + B - b (eq)/mol ❿kg -1 0.005-x x x K a ° = 1.0 10-8, (0.005-x ) ≈ x , 28a1100.005x K -==⨯b (H +) = 7.07 10-6 mol ❿kg -1 pH = 5.1567.0710100%0.14%0.005α-⨯=⨯=49. 计算20℃时, 在0.10 mol ❿kg -1氢硫酸饱和溶液中: (1) b (H +), b (S 2-)和pH;(2) 如用HCl 调节溶液的酸度为pH = 2.00时, 溶液中的为S 2-浓度多少?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解: (1) 查表K a1°(H 2S) = 9.1 10-8, K a2°(H 2S) = 1.1 10-12. 因K a1° >> K a2°, 计算b (H +)可以忽略二级解离.5-1(H )9.510mol kg b +-==⨯⋅pH = -lg(9.5 10-5) = 4.02 因K a1° >> K a2°,, b (H +) ≈ b (HS -)2a 2(H )(S )(HS )b b Kb +--=b (S 2-) ≈ K a2° = 1.1 10-12 mol ❿kg -1 (2) 根据多重平衡规则:221122(H )(S )(H S)a ab b K Kb +-=b (S 2-) = K a1°K a2°b (H 2S)/ b 2(H +) = 9.1 10-8 1.1 10-12 0.10/(0.010)2 b (S 2-) = 1.0 10-16 mol ❿kg -1计算结果说明: 调节pH, 可调节S 2-浓度. 50. 1.82 10-7 mol ❿kg -151. 在25℃时, AgBr 的溶度积为5.35 10-13, 在纯水中AgBr 的溶解度是多少? 在0.10 mol ❿kg -1的NaBr 溶液中AgBr 的溶解度是多少? 解: (1) 在纯水中:AgBr(s) = Ag + + Br -b (eq)/mol ❿kg -1 s s K s ° = s ∙s s = (K s °)1/2 = (5.35 10-13)1/2 = 7.31 10-7 mol ❿kg -1 (2) 在NaBr 溶液中: K s ° = s ❿b (Br -)5.35 10-13 = s 0.10 s = 5.35 10-12 mol ❿kg -152. 通过计算说明:(1) 在100g 0.15 mol ❿kg -1的K[Ag(CN)2]溶液中加入50g 0.10 mol ❿kg -1的KI 溶液, 是否有AgI 沉淀生成?(2) 在上述混和溶液中加入50g 0.20 mol ❿kg -1的KCN 溶液, 是否有AgI 沉淀生成? 解: (1) K f °([Ag(CN)2]-) = 4.0 1020, K s °(AgI) = 8.51 10-17 b ([Ag(CN)2]-) = 0.10 mol ❿kg -1, b (I -) = 0.033 mol ❿kg -1. [Ag(CN)2]- = Ag + + 2CN - b (eq)/mol ❿kg -1 0.10-x x 2x 22i20(2)(2)10.100.10 4.010x x x x K x =≈=-⨯ x = b (Ag +) = 3.97 10-8 mol ❿kg -1 ΠB (b B /b °)νB = 1.31 10-9 > K s ° = 8.51 10-17, 所以有AgI 沉淀析出(2) b ([Ag(CN)2]-) = 0.075 mol ❿kg -1, b (I -) = 0.025 mol ❿kg -1, b (CN -) = 0.05 mol ❿kg -1. [Ag(CN)2]- = Ag + + 2CN - b (eq)/mol ❿kg -1 0.075-x x 0.05+2x22i20(0.052)(0.05)10.0750.075 4.010x x x K x +=≈=-⨯x = b (Ag +) = 7.5 10-20 mol ❿kg -1 ΠB (b B /b °)νB = 1.875 10-21 < K s ° = 8.51 10-17, 所以无AgI 沉淀析出53. 某溶液中含有Pb 2+和Ba 2+, 其质量摩尔浓度分别0.01 mol ❿kg -1为和0.10 mol ❿kg -1. 若向此溶液逐滴加入K 2Cr 2O 7溶液, 问: 哪种离子先沉淀? 此两种离子有无分离可能? 已知 K s °(PbCrO 4) = 1.77 10-14, K s °(BaCrO 4) = 1.2 10-10. 解:刚生成PbCrO 4沉淀时, 所需CrO 42-的最低浓度为: b (CrO 42-) = K s °(PbCrO 4)/ b (Pb 2+) = 1.77 10-14/0.010 = 1.77 10-12 mol ❿kg -1 刚生成BaCrO 4沉淀时, 所需CrO 42-的最低浓度为: b (CrO 42-) = K s °(BaCrO 4)/ b (Ba 2+) = 1.1 10-10/0.010 = 1.2 10-9 mol ❿kg -1 因此, 先析出PbCrO 4沉淀.当BaCrO 4开始沉淀时, 溶液中的b (Pb 2+)为: b (Pb 2+) = K s °(PbCrO 4)/ b (CrO 42-) = 1.77 10-14/(1.2 10-9) = 1.5 10-5 mol ❿kg -1 即Pb 2+没有沉淀完全, 因此不能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