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控发动机及检修》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QF1006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授课单位:汽车团队

学分: 4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性质与定位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性质为职业能力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发动机机械系统结构,能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以及零部件的检修,熟练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检测、诊断与维修方法。本课程功能模块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

1.2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电控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现代的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排除。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分析、拆装、检修能力;

2、合理使用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常用工具、量具;

3、具备规范拆装和更换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能力;

4、能够按要求使用万用表、解码仪、示波器等检测工具;

5、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各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电路;

6、正确使用解码仪和示波器诊断、分析和排除故障。

2.课程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于高级工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情景,完成一个教学情境,即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具备而相应的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以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设计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具体就是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的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进行归纳、整合、实训,并对应其所学专业的重点不同,实施不同教学模式。

2.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会收集和使用相关的汽车维修资料;

2、掌握发动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3、掌握配气机构构造与检修方法;

4、掌握汽缸体和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检修方法;

5、了解冷却系构造与检修方法;

6、了解润滑系的构造与检修方法;

7、掌握常用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8、熟悉电控发动机的构造及其结构原理;

9、熟悉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原理;

10、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新技术知识;

11、能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

12、能熟悉点火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

13、能熟悉辅助控制系统的故障现象。

14、掌握万用表、解码仪、示波器等检测工具的使用技巧;

2.2 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能正确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工量具;

2、能正确对发动机总成拆装;

3、能正确对发动机配气机构拆装;

4、能正确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5、能正确了解对发动机润滑系、冷却系的拆装;

6、了解发动机装配调试方法;

7、具备规范拆装和更换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能力;

9、能够按要求使用万用表、解码仪、示波器等检测工具;

10、并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各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电路;

11、要正确使用解码仪和示波器诊断、分析和排除故障。

12、会正确使用解码仪读取和清除故障码;

13、能够对传感器或相关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波形信号进行分析;

14、会正确使用工量具,对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件进行检修;

15、会使用专用工量具,对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检修;

16、会维护和调试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7、能分析并排除电控发动机的典型故障;

18、能检查修复后的发动机系统工作情况;

19、维修结束后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废液以及已损坏零部件。

2.3 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职业态度端正、职业道德良好、心态乐观进取,具有相互协作。

3、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时间观念。

4、专业功底扎实、善于沟通表达、心态乐观向上、勤于计划落实。

5、能遵守相关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6、严格执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的5S管理。

3、授课内容及学时安排

4 教与学方式、方法与手段建议

1、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培养动手能力为原则。

2、采用双导师。安排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作为导师,保证学生在校或在企业都得到悉心、及时指导。

3、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的模式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注重传授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达到培养目标。

4、学校课程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师讲授等方法按课题开展。

5、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定学习工作计划,并实施。教师控制引导。

6、应注重培养学生技术总结及专业写作能力。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维修工艺方案或流程、技术专题讲义、技术论文等形式来实现能力培养。

7、安排学生主持专题讲座,锻炼培训及组织能力。

5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测试为笔试,实践测试为实际操作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项,理论成绩占30%,实践成绩占40%。

2、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考核项目包括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出勤率,在任务分析技能操作等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在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进行测试,测试包括理论和实践,过程考核成绩占到学生总成绩的60%。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进行一次总测试,总测试以理论测试形式进行,结果占学生总成绩的40%。

3、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相结合

考核中体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过程和结果的考核中,设计了对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