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寿之乡 标准
“中国长寿之乡”申请表

附件:
申报材料
式样之一
第二届
“中国长寿之乡”申报材料申报地区省市县
行政负责人
项目组织单位
项目组织单位负责人
申报日期
中国老年学学会制
2013年7月
申报材料
式样之二
申报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单位负责人信息表
申报单位:
负责人签字:
(公章)
申请日期:
申报材料
式样之三
县申报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达标表
申报材料 式样之四
县2012年底存活实足百岁及以上老人花名册
2012年户籍总人口: 统计时点:2012年12
月31日
填表人:填表时间:2013年月日备注:
一、填报口径:首先确定统计时点为每年年底,即12月31日。
登记《****年底存活实足百岁
及以上老人花名册》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在统计时点前,百岁老人应是存活的;(二)在统计时点前,百岁老人应是年满百岁。
按上述条件计算,为有效统计。
二、百岁老人需要提供的佐证材料:(一)为每位百岁老人建立“简易档案”----《百岁老人基本情况登记表》(见申报材料式样五);(二)百岁老人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三)花名册在统计时点后死亡老年人的“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四)百岁老人生活照片1—2张。
申报材料
式样之五
县百岁老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简易档案)乡村编号:。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的对比性研究表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的对比性研究表
一、以上十大长寿之乡选择标准为:1、人口超十万,2、超过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百岁老人比例大于7.5/10万),除巴马和南疆为世界级五大长寿乡之二外,其余八个是由中国老龄委评定的中国长寿之乡
二、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从最西的新疆喀什到最南边的广西岑溪,中国十大长寿之乡,它们的气候,地形地貌,环境污染,饮食结构,民族风俗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仅有共同点就是:1、在该地区白酒都具有像水一样的极其柔和的口感,离开该地区,酒又退回到原有的辛辣口感。
2、人体都具有改变酒口感的百岁养生能量。
三、以上所有地区如同巴马有无能量的坡腾村一样,都存在有能量和无能量地区交互相间的现象,也存在一个或若干个高能量的核心区,因而长寿率比例的高低取决于有能量区域的面积占总区域面积的比例高低,以上最佳品评地点为该区域内的高能量核心区。
四、我们日常所熟知的山清水秀、空气洁净、饮食五低三高、勤劳乐观等因素在以上对照城市中,如阳朔县、凤凰县等众多不长寿的城市中广泛存在,而长寿的南疆地区的日常饮食、生存环境颠覆了这些养生长寿的常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百岁养生能量是人类长命百岁、延缓衰老,改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核心基础,其它养生常识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锦上添花。
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共计3项,17条。
1、前提条件(1).评定地区为县及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简称区域);(2).区域户籍人口在10万人以上。
2、必达指标(1).长寿的代表性。
区域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10万以上;(2).长寿的整体性。
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水平高3岁;(3).长寿的持续性。
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1.4%以上。
3、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决定区域长寿的重要原因,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项目达标。
(1).近些年经济稳定发展,人均年收入不断增加;(2).居民收入差距适中,基尼系数在0.4以下;(3).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每千名老年人拥有老年福利类收养单位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贫困老年人都能获得政府的社会救助;(8).每千人拥有卫生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森林覆盖率或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大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2).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规定的GB/T5750-2005标准。
中国长寿乡评审标准技术说明填报的各项数据,除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外,以申报时前一年年底的统计为准。
1、申报前提条件(1)评定地区为县及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简称区域)。
台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暂不包含在评审范围内。
(2)区域户籍人口在10万人以上,不包括外来流动人口。
2、必达指标(1)长寿代表性。
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10万以上。
对百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年龄真实性要进行核实,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认可或指定的专业机构调查核实为准。
方法为:1)百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年龄应与户口、身份证、原始户籍底册、家庭代际年龄对比,并进行家谱、婚姻、生育及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等经历年龄逻辑检验。
长寿之乡认定标准

长寿之乡认定标准
认定长寿之乡的标准主要包括核心指标和支撑指标。
核心指标包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百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龄人口比例。
而支撑指标则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收入及收入公平性、老年人优待和补贴制度、老年人健康支持与养老服务、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等。
另外,根据联合国对长寿乡的认定标准,如果一个地区每10万人口中100岁及以上的老人数量超过7位,这个地区即可被认定为“长寿之乡”。
总的来说,认定长寿之乡的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仅包括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和比例,也包括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中国最长寿地区有哪几个

中国最长寿地区有哪几个中国最长寿地区有哪几个人生在世,谁不想长寿?但能够活到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可谓凤毛麟角。
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6年开始进行“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活动,并制定了15项考核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有3项,一是百岁老人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二是8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4%以上;三是区域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1.4岁)3岁,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中国最长寿地区有哪几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广西巴马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因素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
境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特高,是一般平原地区的三十多倍;同时无环境污染,是天然的养生好地方。
二是具有独特的长寿食物。
巴马寿星们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黄玉米、大米、小米、红薯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红薯叶、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笋等;油类以茶籽油、火麻仁、黄豆粉为主;他们多吃素食,少食荤腥。
三是老人们坚持长期生产劳动。
四是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格乐观开朗。
此外,巴马的长寿还与饮矿泉水、喝中草药酒及晚婚晚育之类的养身之道有一定关联。
2.广东三水三水地处广东西江和北江交汇处,饮用水源水质常年达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标准。
近年来,三水区大力进行环保整治,先后将17家工艺落后、污染大的立窑式水泥生产线全部关闭。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三水区成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生态绿洲。
三水的百岁老人多生活于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镇中。
长寿老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非常乐观的情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态及浓厚的爱心。
多数百岁老人出身贫寒,自小养成勤劳、好动、豁达的习惯。
饮食清淡,喜欢吃粥和喝汤,吃本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鱼、杂食等3.广西永福悠久的人文历史,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清新自然的空气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广西永福人延年益寿奠定了扎实基础。
永福县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关系和美,每年要进行一次“和谐家庭”和“孝星”评选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

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
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地方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
那么,如何评定一个地方是否值得被称为长寿之乡呢?以下是一些评定标准,以供参考:
1.长寿人口比例:一个地方被称为长寿之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该地区的长寿人口比例较高。
长寿人口指的是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一个地方的长寿人口比例越高,说明该地区的居民寿命普遍较长。
2.健康生活方式:长寿之乡的居民普遍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合理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限制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此外,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良好的医疗条件:一个地方是否被评定为长寿之乡,与其拥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密切相关。
这包括医疗设施的完备性,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
只有当一个地方的医疗条件达到一定的标准,居民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4.良好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长寿之乡评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状况。
一个地方的环境质量良好,有助于居民保持身体健康。
5.社会支持与关爱:长寿之乡的居民往往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社会环境中。
这包括家庭关系的和谐,社区的互助互爱精神,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照顾。
这种社会支持和关爱能够减轻老年人的负担,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总而言之,评定一个地方是否值得被称为长寿之乡,需要综合考虑长寿人口比例、健康生活方式、医疗条件、环境质量以及社会支持与关爱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当这些因素得到充分满足时,一个地方才能被称为世界上的长寿之乡。
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

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望,而世界长寿之乡则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
评定一个地区是否有资格成为世界长寿之乡,需要考虑多个标准。
本文将介绍世界长寿之乡的评定标准,并详细解析各个方面的要求。
1. 饮食习惯长寿之乡的评定首先考虑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对于寿命的延长起着重要作用。
评定标准包括:- 脂肪摄入:长寿之乡的居民通常具有低脂肪饮食习惯,摄入少量高质量的天然脂肪。
- 蛋白质摄入:适量的高质量蛋白质摄入对于长寿十分重要。
- 全谷物和蔬菜:评定标准还包括居民是否有食用全谷物和大量蔬菜的习惯。
2. 生活方式长寿之乡的居民通常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评定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评定要求:- 日常活动:居民是否习惯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
- 不吸烟:评定要求居民不吸烟或极少吸烟。
- 适度饮酒: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害,评定要求居民饮酒适度。
- 减压方式:长寿之乡的居民通常有积极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运动、冥想等。
3. 社区支持社区的支持和互助是评定长寿之乡的重要衡量标准。
以下是一些评定要求:- 社交互动:社区是否鼓励居民之间的社交互动,如组织社区活动、聚会等。
- 干部服务:政府是否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如医疗保健、公共交通等。
- 社区安全:居民是否感到安全,社区是否有良好的治安环境。
4. 基础设施评定长寿之乡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程度。
以下是一些评定要求:- 医疗设施:评定要求当地有便利的医疗设施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 交通便利性:城市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先进的交通设施。
- 教育资源:当地是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包括中小学、职业培训等。
5. 基因因素长寿之乡的评定也需要考虑到基因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评定要求:- 家族历史:考虑当地居民的家族历史,是否有较长寿命的家族成员。
- 遗传研究:如果当地有相关的遗传研究,也会被纳入评定范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定标准,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估一个地区是否有资格成为世界长寿之乡。
长寿之乡的评定标准

长寿之乡的评定标准
评定一个地区是否为"长寿之乡"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评定标准,用于确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长寿的特点:
1.寿命:长寿地区通常有较高的平均寿命。
这是通过统计数据和长期观察来确定的,衡量人们在该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
2.健康指标: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之一是考虑当地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
这包括低患病率、较低的慢性病发病率以及在老年人口中较低的残疾率等指标。
3.饮食习惯:长寿地区的居民通常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可能包括均衡的膳食、富含植物性食物、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和低盐摄入等。
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传统可能对寿命有积极的影响。
4.生活方式:长寿地区的居民可能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的运动、规律的睡眠、充足的休息和压力管理等。
这些因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影响。
5.社区支持:长寿地区通常存在着社区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系统。
社区支持常常被认为是个体幸福感和长寿的重要因素,这可能体现在社交交往、亲密关系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评定一个地区是否为"长寿之乡"时,这些标准仅为参考,并且可能因地域、文化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特定地区的长寿特征可能还受到遗传因素、医疗保健水平和环境质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能需要综合数据研究、统计分析和地方专家的观察和评估,才能确定一个地区是否符合"长寿之乡"的评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长寿之乡”标准
长寿的代表性,即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要达到国际共识的标准十万分之七点五;长寿的整体性,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岁;长寿的持续性,即8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4%。
联合国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
评定标准
1、前提条件
(1)评定地区为县及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简称区域);
(2)区域户籍人口在10万人以上。
2、必达指标
(1).长寿的代表性。
区域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10万以上;
(2).长寿的整体性。
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水平高3岁;
(3).长寿的持续性。
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1.4%以上。
3、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是决定区域长寿的重要原因,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项目达标。
(1).近些年经济稳定发展,人均年收入不断增加;
(2).居民收入差距适中,基尼系数在0.4以下;
(3).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4).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6).每千名老年人拥有老年福利类收养单位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7).贫困老年人都能获得政府的社会救助;
(8).每千人拥有卫生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9).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0).森林覆盖率或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1).大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12).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规定的GB/T5750-2005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