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CR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和前景
PCR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pcr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contents
目录
pcr技术原理 pcr技术的应用 pcr技术的优缺点 pcr技术的发展趋势 pcr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pcr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pcr定义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03
除了用于目的基因的扩增,PCR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分型等应用。通过比较正常人和患者基因序列的差异,PCR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案例一:pcr技术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案例二:pcr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pcr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感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中。通过检测病原体或特定基因序列的存在,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
pcr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基因克隆是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将特定的基因片段从复杂的基因组中分离出来。PCR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扩增,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基因片段。
02
在基因克隆中,PCR技术主要用于目的基因的扩增和检测。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PCR技术能够特异性地扩增目标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基因克隆的目的。
高温
90-95℃,变性,使双链DNA解旋。
pcr反应条件
02
pcr技术的应用
基因克隆
通过PCR技术,科学家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特定基因片段,为基因克隆提供关键的DNA片段,从而实现基因的体外复制和遗传操作。
克隆步骤
首先,设计特定的引物,以便从模板DNA中扩增出所需的基因片段;然后,将模板DNA、引物和PCR反应所需的其他成分混合,进行PCR扩增;最后,将扩增得到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以便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简称qPCR)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能够在PCR 扩增过程中实时监测反应产物的积累,从而精确地定量目标DNA或RNA的初始浓度。
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qPCR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性和定量准确等优点,在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基因型鉴定、基因突变分析、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时荧光定量PCR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原理、方法、技术优化、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q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然后重点论述近年来在技术优化、多重PCR、数字化PCR等方向上的进展。
接着,本文详细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基因型鉴定、基因突变分析、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前景。
文章还将讨论实时荧光定量PCR面临的挑战,如引物设计、数据分析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简称qPCR)是一种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对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对特定DNA片段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在PCR反应过程中实时检测PCR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DNA模板的初始浓度。
实时性:通过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可以实时了解PCR产物的生成情况,无需PCR结束后进行电泳等后续操作,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
定量性:通过标准曲线的建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DNA模板的初始浓度,实现了PCR的定量分析。
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应用

1、样品采集: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样本进行采集,并做好记录。
2、DNA提取:将采集的病害样本进行处理,去除蛋白质等杂质,提取出其中 的DNA。
3、引物设计:根据已知的病害基因序列,设计出特异性的引物。
4、PCR扩增:将DNA模板、引物、dNTP等反应液加入PCR反应管中,进行PCR 扩增。
5、产物检测:对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或荧光检测,观察是否有特 异性条带或荧光信号。
3、植物生物安全监测:qPCR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生物安全监测,如监测外来 入侵植物的扩散情况和评估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然而,qPCR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设备要求较高、 对实验条件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严格,以及可能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qPCR技术,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 的应用
目录
01
一、PCR技术在植物 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 应用前沿研究
03 四、PCR技术在植物 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 应用案例及评价
二、PCR技术在植物
02 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 原理和流程
04 参考内容
植物检疫性病害是指对农业生产和植物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植物病害, 其鉴定与防治对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 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从PCR技术在植物检疫性病害鉴定中的应用前沿研究、 原理和流程、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以及应用案例及评价等方面进物检疫中的应用实践
1、植物病原物检测:q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植物病原物,如病毒、 细菌、真菌等。例如,针对水稻矮缩病毒的qPCR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病毒的特 异性识别和定量检测。
分子生物学中的PCR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分子生物学中的PCR技术及其应用实例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分析、DNA测序、病因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就PCR技术原理、扩增机制、优化技巧及其应用实例进行探讨。
一、PCR技术原理PCR技术是一种体外的DNA扩增技术,通过特定的引物和聚合酶的作用,在体外模拟DNA自然复制的过程,从而在短时间内扩增目标DNA片段。
该技术根据DNA双链分子在高温下变性再回复到原状态的特点,将DNA的变性、退火、延伸等过程结合在一起,实现DNA序列的指数级扩增。
二、PCR技术扩增机制PCR技术的扩增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变性、退火与延伸。
1.变性阶段:将反应体系中DNA分子加热至90~95℃,使其双链分子变性为单链。
2.退火阶段:将反应体系中的温度降至50~65℃,使引物结合至目标DNA上,并通过引物特异性与目标DNA碱基互补,形成DNA单链结构。
3.延伸阶段:将反应体系中温度升至72℃,聚合酶结合引物上,开始向目标DNA上的方向进行DNA链延伸。
延伸的长度取决于引物长度和反应时间,延伸后生成新的DNA双链复合物,反复进行三个阶段的循环操作,最终可扩增数百万份目标DNA的分子。
三、PCR技术的优化技巧PCR技术使用方便,特异性好,扩增速度快,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1.引物的设计:引物的设计是PCR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选择特异性好、长度适当、与目标DNA序列互补性强的引物。
2.缩短扩增时间:PCR反应时间一般需要数小时,较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在加大酶的浓度、优化反应体系中缩短PCR反应时间,可提高反应效率。
3.增加扩增产物数量:一般来说,反应体系中DNA数量的下限约为0.1ng。
可以通过调整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体系条件,提高扩增产物数量。
四、PCR技术应用实例PCR技术在基因分析、DNA测序、病因检测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以下分别介绍其应用实例:1.基因分析:PCR技术可用于DNA聚集的检测、DNA变异检测等基因分析中。
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在体外复制和放大特定DNA序列。
PCR技术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基因检测、疾病诊断、基因工程、进化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PCR技术在基因检测和疾病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PCR技术,可以扩增特定的基因片段,并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分析来确定特定基因的存在与否。
这对于一些遗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肿瘤学研究中,往往需要检测一些特定的突变基因,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某种类型的癌症。
通过PCR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检测出特定的突变基因,从而对疾病进行确诊。
其次,PCR技术在基因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组成来获得特定的功能。
通过PCR技术,可以迅速扩增需要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达到改变其基因组成的目的。
例如,在农业领域,通过插入某些耐逆性基因,可以使作物更加抗旱、抗虫害;在医学领域,可以通过插入某些治疗性基因,来治疗一些遗传疾病。
PCR技术的高效、高特异性,使得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外,PCR技术还在进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PCR技术,可以从不同物种的DNA中扩增出特定的基因片段,比如核糖体RNA基因。
通过对这些基因片段的比对和分析,可以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
这对于了解物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PCR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得这项研究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最后,PCR技术也在病毒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病毒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其中的基因组相对较小。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扩增出病毒的基因组,从而研究其结构、功能和传播机制。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病毒的诊断和监测。
通过扩增病毒的特定基因片段,可以迅速确定病毒类型,并对其传播进行监测和控制。
简述pcr的原理及应用领域

简述PCR的原理及应用领域前言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基于体外DNA复制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
PC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复制DNA的过程,从少量的DNA样本中扩增出大量的特定DNA片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PCR的原理、关键步骤以及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PCR原理PCR基于DNA的酶聚合反应,主要利用了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的复制功能,并借助一对DNA引物(primers)在目标DNA序列的两侧,以及四种碱基(A、T、C、G)和合适的缓冲液条件下进行扩增。
PCR反应主要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1.变性(Denaturation):PCR反应开始时,将DNA样本加热至94-98摄氏度,使其两个DNA链分离,生成两个单链DNA模板。
2.退火(Annealing):降低温度至50-65摄氏度,使引物与目标DNA序列互相结合。
引物是短的单链DNA分子,具有与目标DNA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
3.延伸(Extension):温度升高至72摄氏度,DNA聚合酶将新的DNA链合成物以引物为起点,沿着模板DNA链进行延伸。
经过一轮PCR反应后,由于引物的存在,产生的DNA片段数量呈指数级增加。
重复进行多次PCR循环,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少量的DNA样本中扩增出大量特定的DNA序列。
PCR的应用领域PCR技术的快速扩增能力和高度特异性使其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PCR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一些应用示例:1. 分子诊断PCR可以用于快速检测和确诊病原体感染,如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通过使用特定的引物,PCR可以从患者样本中扩增出病原体的DNA或RNA片段,并通过检测扩增产物的存在与否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特定的病原体。
该技术在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遗传学研究PCR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PCR可以用于检测遗传疾病的突变和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PCR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PCR方法的原理及应用1. PCR方法的简介PCR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在体外体系中,通过核酸的特异性引物和热稳定DNA聚合酶的作用,对DNA分子进行体外扩增的技术。
该方法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1 PCR方法的步骤PCR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变性(Denaturation):将DNA样本加热至94-98°C,使DNA双链解链并转变为单链。
2.退火(Annealing):将温度降至50-65°C,使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的互补部分结合。
3.延伸(Extension):将温度升至72°C,利用DNA聚合酶酶活性,合成目标DNA序列的互补链。
1.2 PCR方法的原理PCR方法利用DNA聚合酶酶活性的特点,通过循环反应来扩增目标DNA序列。
通过反复进行以上三个步骤,每个循环都会产生新的DNA分子,从而指数级扩增目标DNA序列的数量。
PCR方法中的引物是一对特异性的DNA片段,它们能够与目标DNA序列的两个互补部分结合。
在退火步骤,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结合,为DNA聚合酶提供起始合成新链的位置。
延伸步骤中,DNA聚合酶沿着目标DNA序列合成新的DNA链。
2. PCR方法的应用PCR方法由于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2.1 分子诊断PCR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PCR方法可以检测病原微生物的DNA序列,快速准确地进行疾病的检测与诊断。
例如,PCR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传染病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此外,PCR方法还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的相关基因变异。
2.2 基因克隆PCR方法在基因克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PCR方法可以从DNA样本中扩增目标基因序列,获得足够的DNA量用于后续的克隆实验。
PCR方法还可以在目标基因的两端引入特定的序列,用于亚克隆、定点突变等操作。
PCR技术的新进展

基因组学研究
基因组测序
PCR技术是基因组测序的关键步骤之一,用 于合成更长的DNA片段,提高测序的准确 性和覆盖率。
基因组编辑
基于PCR技术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能够实现对特定基因的敲除、插入 和修复,为遗传疾病治疗和农作物改良提供 可能。
05
pcr技术的未来展望
pcr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02
新一代pcr技术
数字pcr
数字PCR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绝对定量技术,通过将待测样本分成大量独立的反应单元,每 个单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起始分子,进行独立扩增,通过计数每个反应单元中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个数 ,计算出待测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数目。
数字PCR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的特点,能够检测单拷贝基因,适用于稀有基因变异、 低丰度基因表达以及突变负荷的检测等。
基因表达
PCR技术可用于检测基因在不同组织或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有助于理解基因在生命过 程中的作用。
基因突变研究
突变检测
PCR技术能够检测DNA序列中的突 变,包括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为 遗传病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有力工具 。
突变定位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可以精确定位 突变位点,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 供依据。
实时PCR是一种实时监测PCR扩增过程的检测技术,通过在 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 实时监测PCR扩增过程。
实时PCR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强的特点,能 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 和基因突变研究等领域。
逆转录pcr
逆转录PCR是一种将RNA逆转录为 cDNA再进行PCR扩增的技术,用于 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水 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R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和前景检验0905郭媛媛PCR是我们研究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和工具,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越来越被人们看重,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们的科技研究之中,作为医学检验工作者,这种技术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从这篇文章中让我们了解一下它在实践之中的前景。
摘要:PCR (ploymerse chain reaction)技术[1],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又称基因体外扩增技术或和核酸体外扩增技术,利用两种与相反链杂交并利用附着于目标DNA两端的寡核苷酸引物在高温(95°C)使目标DNA片断的DNA双链变性,分解为单链,在较低温度(37-63°C)与引物退火,然后变温到72°C左右。
在耐高温DNA聚合物酶的作用下引物被沿样板DNA单链延伸合成互补链,然后有变性→退火→延伸反复进行。
引物大大过量,dNTP过量,酶在高温中是较稳定的,这样经过几十个循环,目标DNA片断就按2的n次方递增,用此法可以从mRNA中,cDNA库中扩出目标基因。
总之,生物体内核酸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PCR技术就是在体外对此进行复制模拟。
关键词:PCR技术;DNA;应用;工程效益扩大1 引言人类利用微生物的实践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人类就已经利用天然的微生物(酶)生产奶酪和酒。
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人们开始对天然微生物进行筛选和诱变,生产某些简单的代谢产物,氨基酸,维生素和抗生素。
20世纪60年代至今,随着人类虽微生物认识的加深,DNA重组技术的出现,发酵技术的提高:更多的微生物可产生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中;更多微生物被发现可产生促生物质,有利于人和动植物的生长,对农业科学(Agriculture)有着极重要的支持;还有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加速了化工产业(Chemical Industry)的完善;再有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法医鉴定(Forenic)、医学(Medical Science)、环境监测(Environment Supervise)分子克隆(Member Clone)、序列分析(Alignment Analysis)、考古研究(Archaeology Search)等重要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就是我要介绍的PCR技术。
2 PCR技术原理下面我通过摘录了一个实验[2],来介绍一下PCR技术的过程及其原理(至于它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方法详见参考文献)。
.在94°C高温下双链变性,分离出DNA单链的模板,然后降温(55°C),然添加的与DNA单链配对,紧接着温度升高(72°C),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脱氧核苷三磷酸开始渗入,并从引物的结合端开始,按5ˊ-3ˊ方向延伸,合成出新生的DNA互补链,这一过程称为一循环,然后重复该循环,模板DNA被大量复制。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几点注意事项,这也是这个实验设计者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1) 在配置PCR反映体系的过程中,Taq酶应在加入dNTP混合物后加入,因为有些酶的3ˊ-5ˊ的外切酶反应较强,反映体系如果不含dNTP,反应体系中的引物可能被分解。
(2) 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可能是模板有与引物同源性高的其他位点,其次是复性温度太低,适当提高复性温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实验可清楚明了地向我们展示PCR技术的原理。
3 PCR技术分类PCR技术自从1985年由Millus创立后,经历了20年的飞速发展,是传统微生物学与现代基因学之间的完美结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微生物应用技术,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PCR技术[3]3.1反转录PCR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即以RNA分子为模板的扩增技术,主要用于克隆cDNA、检测RNA病毒、合成cDNA探针机构建RNA高效转录系统。
3.2定量PCR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的基本原理是。
假定其反应产物的数量同反映混合物中起始模板的mRNA或DNA的量成正比,因此通过琼脂糖电泳样品条带得比较,便可以确定两种PCR产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另外定量PCR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4],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
3.3实时荧光定量PCR所谓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映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校正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还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了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3.4重组PCR重组PCR(recombinant PCR RP-PCR)是指用PCR法在DNA片段上进行点突变,即扩增产物中含有域模板序列不同的碱基。
利用重组PCR可造成DNA片段的碱基插入或缺失,从而研究目的基因片段的功能。
3.5反向PCR反向PCR(inverse PCR IP-CR)是对一个已知的DNA片断序列两侧的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和研究的技术。
3.6多重PCR多重PCR(multiplex PCR)即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扩增同一模板的几个区域。
多重PCR可同时检测多个突变位点或病原生物,有利于遗传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3.7不对称PCR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即在扩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引物,而得到单链DNA产物。
另外还有几种新型的、最近兴起的PCR技术[5],虽不十分成熟,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它们包括:3.8原位PCR原位PCR是指对组织细胞中特异DNA或RNA进行PCR扩增,然后再用原位PCR进行扩增,然后再用原位杂交对扩增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目前有报道[6]用这种方法可检测出组织细胞中的人乳头瘤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等。
3.9巢式PCR巢式PCR比常规PCR灵敏度大大提高,同时第二次扩增又可鉴定第一次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所以这种方法用于临床检验,目前血清中丙型肝炎的监测多用这种方法。
4. PCR技术应用实例PCR技术自从建立以来,由于其敏感、高效、操作简便,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临床医学和其他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1分子生物学理论研究[7]如:制备cDNA文库与筛选,既费钱费时,又需要较多的组织。
但如果用PCR技术,只要很少组织甚至几个细胞就可以构建cDNA文库,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如:DNA测序、检测突变碱基、基因重组与融合、用简并引物法扩增未知序列,无不是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4.2临床医学[8]如:病原体诊断,利用PCR技术可以检测标本中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直至寄生虫等病原生物,标本可以是组织、血液、细胞、分泌物、排泄物等。
以后还发展了遗传病基因的诊断、组织器官移植的配型选择、肿瘤的诊断转移和确定、法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领域。
4.3考古学[9]由于PCR技术对基因组的完整性要求不高,因而对分子考古学极为有帮助,科判定生物种类间的亲缘关系、进化途径等。
如:1997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动物研究所科学家宣称[10],他们对欧洲原始人——欧洲尼安德特人化石中的基因残余物进行分析,结果表示著名的欧洲原始人尼安德特人不是欧洲现代人的祖先,这一结果又得到了英国、俄罗斯和瑞典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为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论据。
4.4 其他领域PCR技术还在动植物研究领域、组织和群体生物学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
5. 前景与总结结合对以上PCR技术的了解,我认为PCR技术可以加快实现它的工程化,效益化,如:应用在现代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的微生物载体研究上[12],PCR技术暂时只是致力于理论方面和研究方面,它并没有像其他微生物技术那样给人类社会带来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假如可以实现这一设想,那么不但PCR技术本身可以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而且我们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比如说:在传统的生物发酵技术上可以结合PCR技术,利用DNA在体外的复制和杂交,并实现表达,可以实现基因工程的超远缘杂交的物种突破难进行的问题;再比如:可以通过PCR技术实现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法比抗原捕获特异、敏感,但半衰期短,放射性污染不易处理,显影时间长等缺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生物素检测标本中致癌物质[13]。
另外,还有很多微生物的PCR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关键是怎样扩大在工程上的应用,以扩大经济效益。
这是PCR技术的关键。
PCR技术运用传统生物技术结合近代基因工程原理,包含反转录PCR技术、定量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重组PCR技术、反向PCR技术、多重PCR技术、不对称PCR技术等多种传统PCR技术和原位PCR技术、巢式PCR技术等一系列新兴PCR技术。
最新的进展如[14]:结核杆菌诊断PCR;病毒学PCR技术;HIV感染PCR;检测人COX病;DMS/BMD基因;地中海贫血PCR;血友病A基因…在工业在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考古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但只是局限于研究领域,而且还从实用角度证明了PCR技术是一项令人类值得自傲的技术。
自从1985年由Millus创立之后,又得到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所以PCR 技术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它绝对是现代生物学技术中一项值得发展的技术,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社会都会有它的立足之地,充分运用它,人类会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1] 欧阳平凯,《》生物科技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10:342[2] 赵斌,何怡红,《微生物实验》,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23(5):11-15[3] 孙汶生,黄英才,马曹红等,《基因工程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8:131-136[4] 魏平著,《关于定量PCR技术》,科学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815:59[5] 贺淹才,《简明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8:175-197[6] 俞华,《PCR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人民日报,2003.12(5),第7版[7] 马中声等,《分子生物学》,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7:135[8] 陆德如等,《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7:50-52[9] 李立家,《PCR技术的应用及前景》,东北大学学报,2002,11:10-15[10] Geoger White,《 Prospective of PCR Technology》,Science,2000,5(7):29-32[11] Michael Brand, Metho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Vol.26“《Quantitative PCR Protocols》” Edited by: B.kochanowski and V. Reischi, Humana press Inc. Totowa, NJ, 1999[12] 李彦春,《关于废水处理的现代技术应用》,环境技术通报,2005,5(4):25-30[13] 二雄吉平,吴涛译,《关于PCR技术的一些看法》,东京大学学报现代基因技术译丛, 2004,11(4):10-15[14] Tess. M. Jission etc. 《Toward routin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desoxyribonucleic acid》. Clinical Biochemistry, 1993, 2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