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合集下载

游标卡尺MSA数据分析

游标卡尺MSA数据分析

=
1.41× (
0.085 / 0.006 )
= 19.050
判定:
%R&R<10%,测量系统可以接受!
分析 评价 措施
重复性和再现性占总变差的6.9%, 该量具满足要求, 目前无须进行专门的校正和维护。
备 注: 所有计
算K都1为基 5A.1V5-/ 如K果2为计 5K.135为/d2*, 5.15/d2*
无 锡

NO:
号:
量具名 量称 具: 编 量号 具: 量 来程 自: 数 据表:
游标卡尺 LS07-48 0-1500mm
R = 0.002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表
X DIFF = 0.0007
修订号:
零件名 测称量:参 参数数:规
格:
SN-062-037-012-6 1208.9 1208.1-1209.7
= 0.0014
重复性
和再现
R & R = EV 2 + AV 2
=
2
0.006
+
2
0.001
= 0.0063
零件变 差(PV)
PV = RP ? K3 = 0.0522? 1.62
= 0.085
总变差 (TV)
TV =
=
R & R2 + PV 2 0.0062 +0.085 2
= 0.085
试验次数 2 3
RP = 0.052
表格编 号:
试验
分析 评日价
2016/6/16 夏世 鲍家
人 峰 评林价
人零数件
石帅
3
次数 r 3
数量
10
重复性 -设备

【MSA】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指南-平均值和极差法

【MSA】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指南-平均值和极差法

平均值和极差法(Xbar & R)是一种可同时对测量系统提供重复性和再现性的估计值的研究方法。

与单独的极差法不同,该方法允许将测量系统的变差分解成两个独立的部分:重复性和再现性,但不能确定它们两者的相互作用。

同时,基于评估者与零件/量具交互作用产生的变差也没有计入分析中。

进行研究尽管评价者的人数、测量次数及零件数量均可能会不同,但下面的讨论呈现进行研究的最佳情况。

参见图B6中的GRR数据表,详细的程序如下:1) 取得一个能代表过程变差实际或预期范围的样本,为n> 10个零件44的样本。

2) 给评价者编号为A、B、C等,并将零件从1到n进行编号,但零件编号不要让评价者看到。

3) 对量具进行校准,如果这是正常测量系统程序中的一部分的话。

让评价者A以随机顺序45测量n个零件,并将结果记录在第1行。

4) 让评价者B和C依次测量这些一样的n个零件,不要让他们知道别人的读值,然后将结果分别的记录在第6行和第11行。

5) 用不同的随机测量顺序重复以上循环,并将数据记录在第2、7和12行:注意将数据记录在适当的栏位中,例如:如果首先被测量的是零件7,然后将数据记录在标有零件7的字段中。

如果需要进行三次测量,则重复以上循环,并将数据记录在第3、8和13行中。

6) 当测量大型零件或不可能同时获得数个零件时,第4步到第5步将变更成以下顺序:让评价者A测量第一个零件并将读值记录在第1行;让评价者B测量第一个零件并将读值记录在第6行;让评价者C测量第一个零件并将读值记录在第11行。

让评价者A重新测量第一个零件并将读值记录在第2行;评价者B重新测量第一个零件并将读值记录在第7行;评价者C重复测量第一个零件并将读值记录在第12行。

如果需要进行三次测量,则重复以上循环,并将数值记录在第3、8和13行中。

7) 如果评价者处于不同的班次,可以使用一个替代的方法。

让评价者A 测量所有10个零件,并将读值记录在第1行;然后让评价者A按照不同的顺序重新测量,并把读值记录在第2行和第3行。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

6
0.020 0.014 0.000
7
0.000 0.014 0.000
8
0.010 0.014 0.000
9
0.000 0.014 0.000
2
3
4
5
6
7
8
9
10
1
析图)
10
112.3133 112.318 112.307
3
4
5
6
7
8
9
10
112.3133 112.3100 112.3167 112.3067 112.3200 112.3200 112.3000 112.3133
%R&R
=
100 R&R
[ /
TV
= 9.75
%PV
=
100 [ PV / TV ]
= 99.52
1.41(PV/ ndc = R&R)
14.38633 =
注:当实验次数为2次时D4=3.267,A2=1.880;为3次时D4=2.575,A2=1.023;实验次数小于7时,D3 均为0
评价结论: □ %R统是可接受的;
量具可接 □ 10%≤%R&R≤30%,且数据级数ndc大于5,分析原因,参考过程能力并与客户商

定;
评价人: □ %R&R>30%,或数据级数ndc小于5时,系统不能接受,必须进行改进。
XXX
日期:
XXX
1
2
112.3100 112.3167
112.318 112.318
112.307 112.307
1
112.31
112.32 112.31 112.31 112.32 112.30 112.32 112.32

MSA五性分析

MSA五性分析

QR-PE041-001-A
结论
#VALUE!
第2页,共3页
评价人/日期
QR-PE041-001-A
港加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KAGA(SHENZHEN)ELECTRONICS CO.LTD
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数据记录表
Repeati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Analysis Data Frame
非破坏性测试(NON DESTRUCTIVE TEST)
XA
RA
计算结果 均值 B1 B2 B3
XB
RB
计算结果 均值 C1 C2 C3
XC
RC
X
RPART = + - × ×
次数 系数
R RA+RB+RC/操作者数量 =
+
/
R
X DIFF
[Max(X)ABC]-[Min(X)ABC]= + — × × 0
X DIFF
2 1.88 * 3.27 3 1.02 * 2.57 UCLX= LCLX= UCLR = LCLR =
零件代号
No.:
年 月 日
0 0 0 0
操作者
0 0 0
上偏差 下偏差 0 0
零件名称: 量具编号:
姓名 0 0


A B C 数据精度
基本尺寸
单位:mm
量具名称: 量具规格:
过程总变差(6σ )
0
数据表结论 均值图 极差图
均值图数据 1
上限UCL= 上限UCL=
中心CL= #VALUE! 中心CL= 测量系统分析(MSA)-均值图(Xbar Chart) 选项= 3

MSA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MSA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第1页,共3页2.5±0.2文件编号 Record No.:端盖 HP HUBCAP,GREASE NON-VENTEDE32628-1、E32628-3材料厚度thickness dimensionHD/ZL-SP15-BD002外径千分尺outside micrometerA1-23计量型Measurement type规范 Specifications :特性 Characteristics :零件编号 Part Name :量具名称 Gage Name :量具编号 Gage No.:量具型式 Gage Type.:单位 Units :mm页码 Page No.:B————2015.01.07零件名称 Part No.:部景荣宋宪玉王在军A————C————日期 Date :评价人 Appraiser :第2页,共3页2.5±0.2文件编号 Record No.:端盖 HP HUBCAP,GREASE NON-VENTEDE32628-1、E32628-3材料厚度thickness dimensionHD/ZL-SP15-BD002外径千分尺outside micrometerA1-23计量型Measurement type规范 Specifications :特性 Characteristics :零件编号 Part Name :量具名称 Gage Name :量具编号 Gage No.:量具型式 Gage Type.:单位 Units :mm页码 Page No.:B————2015.01.07零件名称 Part No.:部景荣宋宪玉王在军A————C————日期 Date :评价人 Appraiser :第3页,共3页2.5±0.2文件编号 Record No.:端盖 HP HUBCAP,GREASE NON-VENTEDE32628-1、E32628-3材料厚度thickness dimensionHD/ZL-SP15-BD002外径千分尺outside micrometerA1-23计量型Measurement type规范 Specifications :特性 Characteristics :零件编号 Part Name :量具名称 Gage Name :量具编号 Gage No.:量具型式 Gage Type.:单位 Units :mm页码 Page No.:B————2015.01.07零件名称 Part No.:部景荣宋宪玉王在军A————C————日期 Date :评价人 Appraiser :。

标准MSA表格

标准MSA表格

1
2
CL
5 0.58
LCLR=R*D3= UCLR=R*D4=
极差组数
2
3
D3 D4
* 3.27
* 2.57
极 6 差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超出控制限;
说明:上图可看出:
MST-TS-8026
性报告
日 期: 执行人:
Rp=
%总变差 (TV)
%EV= 100*(EV/TV) =
(Xmax=
极差平均值
]+[Rb= ) -( Xmin= )*(D4=
] +[Rc=
])/[评价人数= )=Xdiff
( R= ( R=
)= UCLR
)× ( D3 = 0 )= LCLR
*当实验次数为2次时D4=3.27,为3时D4=2.58,对于7次以下得试验D3=0,UCLR代表单值R的极限,圈出那些超出 极限的值,了解原因并纠正.用与原来相同的评价人和仪器对同一个零件重复原来的测量,或者剔除这些值 并由其余观测值再次平均并计算R均值和UCLR值.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评价人/ 试验次数
1 2 3 4 平均值 5 6 7 8 9 平均值 # # # # # 平均值 # # 17 18 19 20 21 极差
零件平均 值(p) 余鹏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极差

1 2 3
极差

1 2 3
Rp= Pmax - Pmin ([Ra=
R
Xdiff
总变差(TV)
0.00
9 10

(GRR)--MSA表格

(GRR)--MSA表格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V)
3/3
R =
0.0000
#DIV/0!
测量设备分析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试验次数 2 3 #DIV/0!
EV2/nr =
K1 0.8862 0.5908
= ###### % %AV = 100 ( AV/TV ) = ###### %
AV = √〔(XDIFF× 2)2-(EV2/nr) = K
评价人A
评价人B
评价人C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14. 平均值 #DIV/0! #DIV/0! 15. 极差 0.0000 0.000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Xc = #DIV/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XDIFF×K2)2 =
0.00000000 .= 0.0000 评价人 2 3 n =零件数量 (出现负值,取AV=0) K2 0.7071 0.5231 r =试验次数 重复性和再现性(R&R) 零件数 K3 2 0.7071 %GRR = 100 ( GRR/TV ) 2 2 GRR = √(EV +AV ) 3 0.5231 = #DIV/0! 4 0.4467 .= ###### % 零件变差(PV) 5 0.4030 PV = RP× 3 K 6 0.3742 %PV = 100 ( PV/TV ) = #DIV/0! 7 0.3534 = ###### % 总变差(TV) 8 0.3375 2 2 TV = √(R&R +PV ) 9 0.3249 ndc = 1.41(PV/GRR) = #DIV/0! 10 0.3146 = ###### ≈ #DIV/0!

MSA第三版重复性和再现性计算软件

MSA第三版重复性和再现性计算软件

[( 0.0599 0.1248362
)2+( 0.10952
该测量系统可接受。 对本表中所使用理论和常数的信息,请参考MSA考手冊,第三版
制表人:
审核:
R= 0.086033333 測 量 系 統
重复性 ---- 设备变差(EV) EV= = = R 0.086033333 0.050828493 × × K1 0.5908 试验次数 2 3 再現性 ---- 评价人变差(AV) AV= = = [( XDIFF × × K2 0.5231 )2-( EV )2/( n × r 3 3 0.5231 )] )] %AV= 100[ = 评价人 K2 重复性和再现性(GRR) GRR= = = [( EV )2+(
2 3 4 5 6 7 GRR )2+( PV )2] )2] 8 9 10
%PV= 100[ =
PV
/
TV
]
= 100[ 0.10952 / 0.125 ] 87.7276% GRR ] 0.06 ]
总变差(TV) TV= = = [(
ndc= 1.41[
PV
/
= 1.41[ 0.10952 / = 2.58 ~23 分析: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報告
材料编号和名称: 测量参数: 标准要求: 根据数据表
P020337-HA0A00
量具名称: 量具编号: 量具类型: XDIFF= 分 析
弹簧自由长度
338.58±0.20mm
帶表卡尺 T08-08 計量
0.0632
日期:
24/11/2008
操作者: 汪紀花、周小紅、吳月梅 RP= 0.348111111 % 00[ K1 0.8862 0.590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V/0! #DIV/0!
X B = #DIV/0! RB =
0.0000 #DIV/0! #DIV/0!
X C = #DIV/0! RC = 0.0000
XP
极差均值 最大均值差 均值上限 均值下限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600 0.400
0.200 0.000
4
5
6
7
8
9 10
生效日期:2014-6-20
版次:1
表单编号:NJ-QC-SOP-02-01-01
0 #DIV/0! 极差上限 极差下限
试验次数 D4
UCLR = D4 R =
LCLR = D3 R =
0.0000 0
D3 A2
注: 圈出那些超出控制限的值。查明原因並纠正。同一评价人采用最初的仪器重复这些读数或剔除这些值并由其余观测值再次平均 并计算R和极限值.
A 评价人
1.000 1.000
B 评价人
2 2 1 2 3
零 1 2 3 4
件 5
编 6
号 7 8
9
10
平均值 #DIV/0! #DIV/0!
X A = #DIV/0! R A = 0.0000
均值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极差 0.000 1 2 3 均值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极差 0.000 1 2 3 均值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极差 0.000 零件均值
1.000
C 评价人
均 值 图
0.800 UCLx
0.600
0.800 #DIV/0! #DIV/0! #DIV/0! #DIV/0! 0.800 =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600 0.400 0.600 0.400
0.400
A 评价人 1.000 1.000 0.800 0.600 0.400 0.200 0.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B 评价人 1.000 0.800 0.600 0.400 0.200 0.000 4 5 6 7 8 9 10 1 2 3
C 评价人
极 差 图
0.800
9 10
0.200 0.0000
0.0000 0.0000
1 2 3 4
0.0000 0.0000
5 6 7
0.0000 0.0000
8 9 10
0.200 0.0000 0.0000
0.0000
3
LCLR =
0.0000
0.000
0.0000
0.000
0.0000
1 2
0.0000
4 5
6
7
8
9 10
X = #DIV/0! RP = #DIV/0!
2 3.27 0 1.88 3 2.57 Æ À ¼ Û È Ë Ê ý =
X DIFF = MaxX - Min X =
UCLX = X + A2 R = #DIV/0!
LCLX = X - A2 R = #DIV/0!
LCLx =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
1
0.200 UCLR 0.000
0.0000 0.0000
2 3 4 5
0.0000 0.0000
6 7 8
0.0000 0.0000
XXXXX有限公司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分析表
NO: 版号: 修订号: 表格编号
量具名称: 量具编号: 量具量程:
定期
基准件名称: 测量参数: 参数规格:
修复后 量具更换
测量日期: 测量人员:
新控制计划 PPAP
个数: 10
评价人数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B 7. 8. 9. 10. 11. C 12. 13. 14.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