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口分布、构成、受教育情况主要数据公报
渝中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2024年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发展:2024年,渝中区GDP总量达到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2亿元。
工业生产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0%。
主要行业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新能源等。
零售业和批发业持续发展,年销售额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15%。
金融业方面,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5000亿元。
二、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方面,渝中区在202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综合改造工程。
广场、公园、步行街等公共设施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城市面貌更加现代化。
文化设施方面,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数量增加,让市民更好地享受文化生活。
同时,渝中区还大力推进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人民广场地铁站、解放碑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得到了扩建和改造。
三、城乡居民生活:2024年,渝中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基础教育发展方面,渝中区继续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新增多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医院、诊所数量增加,医疗服务水平提高。
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方面,渝中区持续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
养老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改善,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得到提升。
文体活动方面,举办了多项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了市民的文化娱乐水平。
此外,渝中区还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环境保护方面,渝中区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推进了减排措施,并提高了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效率。
总体来说,2024年渝中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在经济方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市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2212-重庆市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重庆市人普办和涪陵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7000余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涪陵区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根据重庆市人普办核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为106.67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3.5万人,增长3.39%。
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53.89万人,占总人口的50.52%;女性为52.78万人,占总人口的49.4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9。
三、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99万人,占总人口的15.93%;15-64岁的人口为76.47万人,占总人口的71.6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21万人,占总人口的12.38%。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8.6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4.3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8.84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31.3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813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342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641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29371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7万人,文盲率为5.35%。
五、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地区别常住人口(人)常住人口占比(%)年末户籍人口(人)涪陵区 1066714 100 1156449一、一城 594236 55.71 532140 敦仁街道办事处 105296 9.87 83471 崇义街道办事处 75746 7.10 46210 荔枝街道办事处 156753 14.69 96046 江北街道办事处 36538 3.43 50136 江东街道办事处 51078 4.79 54648 李渡街道办事处 88124 8.26 112411 龙桥街道办事处 34541 3.24 40645 白涛街道办事处 46160 4.33 48573二、一线 286426 26.85 384378 南沱镇 26447 2.48 36884 百胜镇 41114 3.85 49531 珍溪镇 50017 4.69 83561 清溪镇 29285 2.74 32948 蔺市镇 41730 3.91 50496 新妙镇 34299 3.22 46975 石沱镇 26144 2.45 33487 义和镇 37390 3.51 50496三、两片 186052 17.44 239931青羊镇 16197 1.52 26157龙潭镇 36511 3.42 46099焦石镇 23454 2.20 30150马武镇 32360 3.03 39622罗云乡 14940 1.40 17969大木乡 3200 0.30 3799武陵山乡 6360 0.60 7258大顺乡 18844 1.77 24093增福乡 15527 1.45 20237同乐乡 18659 1.75 24547备注:ⅰ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01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指 标
_年末 数一(万人■) ■ ■比重 ■( %
全 市 常住 人 口 按 城 乡分
城 镇 乡 村 按 性 别分 男 性 女 性 按年 龄段 分 0—15岁 (含 不 满16周 岁 1 6—59岁 (含不 满60周 岁 60周岁及 以上
全 年 人 口 出 生 率 为 11.1 8‰ , 死 亡 率 为 7.27‰ ,人 口自然增 长率 为 3.9I‰ 。全 市常 住 人 口性别 比 (以女性 为 IO0,男性对 女性 的比例 )为
2 0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a 8月 9a 1oa 11月 128
一 月幢 lIjJlt 0I 一0 2 O 2 0 6 0 8 1 0 1 3 1 7 1 5 l 6 1 6
业 生产者购进 价格上涨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上 涨 5.3%。 农产 品 生 产 者 价 格 上 涨 3.2%。
图 3 201 7年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月 度 涨 跌 幅 度 单 位 : %
1.48个 百 分 点 。 全 年 外 出 市 外人 口482.31万 人 , 市
外 外 来 人 口167.65万人 。
W J止I‘ { :总 『直 12894 26 1439319 15872 23 17740 59 19500 27
一 t L 1年 Jf}
12 3 10 9 ii 0 l0 7
9 3
一 一●_■_■
101.74,出生婴儿性别 比l为 l01008 .5■8。 _■ 一
仞 步 核 算 , 全 实 现 地 I×= J'1,:总 值 l9500. 元 , 比 年 增 长 9.3%。按 、 分 , 第 一产 业 坪 1339.62亿 元 ,增 K,i.O%; J :,Iki ̄DN值 85 亿 元 ,增 长 9.5%; 第 三产 、I 增 J J【I{ ̄{9564.o4{z 增 长 9.9%。三 次 产 、I 结 构 比 J.j6.9:44.1:49.( 公有 制 经 济 实现 增 JJl1值 1l924.69亿 元 ,增 长9. 占伞 市 经 济 的 61.2%。 其 中 , 经 济 史 J=!J【!.上f【 9832.61亿 元 ,增 长9.9%, l 伞 IH经 济 的 5O.5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6年3月11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1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071.8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45.0∶47.7。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637.53亿元,增长11.1%,占全市经济的 61.3%。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09.35亿元,增长12.2%,占全市经济的49.7%。
图1 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表1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330元(8402美元),比上年增长10.1%。
表2 2015年五大功能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16.55万人,比上年增加25.15万人。
城镇化率60.94%,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年末户籍总人口3371.8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391.02万人,乡村人口1980.82万人。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5.50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0.21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为7.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6‰。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9。
表3 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82万人。
重庆合川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重庆合川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合川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合川区统计局2011年7月5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6168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①: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②为129.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0.76万人,增长0.59%。
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分镇街看,7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为57.6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4.57%;23个镇常住人口为71.67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5.43%(各镇街常住人口分布见附表)。
二、家庭户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8.2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
三、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5.04万人,占总人口的50.30%;女性为64.26万人,占总人口的49.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
四、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59万人,占总人口的15.92%;15-64岁的人口为90.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3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78万人,占总人口的13.76%。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8.5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9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9.45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52.87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659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999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050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40886人。
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图2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单位:%
权威发布 AUTHORITATIVE RELEASE
图3 2014-201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元/人、%
全市常住人口3101.79万人,比上年增加26.6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1.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50%,比上年提高1.42 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9.29万人,市外外 来人口177.44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2‰,死亡率为7.54‰,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8‰。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 (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63,出 生婴儿性别比为107.55。
表1 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 (万人)
比重 (%)
全市常住人口 按城乡分 城镇 乡村 按性别分 男性 女性 按年龄段分
外资企业0.66万户,个体工商户168.62万户,农民 专业合作社3.50万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 业产能利用率为72.4%。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产能利用率为73.4%,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黑 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2.0%,提 高2.4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50.74万平 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00.9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 住宅待售面积383.63万平方米,减少194.45万平方 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 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 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1.6% 和13.8%。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8年末全市农村贫困 人口1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万人;贫困发生率 0.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全市贫困地 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0元,比上年增长 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总4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各省各市都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
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四、性别构成五、年龄构成六、民族构成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八、城乡人口九、人口的流动[10]十、登记误差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
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重庆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38(重庆市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发布)根据国务院决定,在2000年11月1日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在市委、市府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加,在全市人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20多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圆满完成普查登记任务。
经过事后质量抽查,证明普查登记的质量符合要求。
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市的总人口为3090.45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同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人口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203.83万人,增长7.06%,平均每年增加19.7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6%。
二、人口出生和死亡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市出生人口为29.98万人,死亡人口为21.01万人,出生率为9.70‰,死亡率为6.80‰,自然增长率为2.90‰。
三、人口分布全市的人口分布如下:万州区 164.73万人涪陵区 113.40万人渝中区 66.52万人大渡口区 24.68万人江北区 61.02万人沙坪坝区 78.82万人九龙坡区 87.83万人南岸区 59.29万人北碚区 64.54万人万盛区 26.57万人双桥区 4.23万人渝北区 84.39万人巴南区 88.67万人黔江区 44.25万人长寿县 87.42万人綦江县 96.34万人潼南县 85.94万人铜梁县 79.39万人大足县 90.52万人荣昌县 65.95万人壁山县 60.73万人梁平县 85.03万人城口县 22.58万人丰都县 77.38万人垫江县 86.22万人武隆县 39.78万人忠县 95.35万人开县 140.81万人云阳县 121.98万人奉节县 87.17万人巫山县 57.23万人巫溪县 48.38万人石柱县 48.47万人秀山县 50.77万人酉阳县 59.38万人彭水县 58.58万人江津市 132.35万人合川市 142.01万人永川市 98.47万人南川市 63.29万人四、家庭户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928.9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984.27万人,占总人口的96.56%,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1人,比1990年的3.56人下降了0.35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人口分布、构成、受教育情况主要数据详情
(数据为最新2010年公布数据)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 [ii]为2884.62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25.62万人,增长0.90%。
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分一圈两翼看,一小时经济圈常住人口为1764.4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1.17%;渝东北翼常住人口为836.5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9.00%;渝东南翼常住人口为283.5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3%(各区县常住人口分布见附表)。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974.4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696.6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7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459.59万人,占总人口的50.60%;女性为1425. 03万人,占总人口的49.4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43。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89.80万人,占总人口的16.98%;15-64岁的人口为2061.41万人,占总人口的71.4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4 1万人,占总人口的11.56%。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249.30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381.14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951.4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974.7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864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321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298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33790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3.90万人,文盲率[iii]为4.30%。
[i]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ii] 全市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iii] 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附表:重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区县常住人口
单位:万人,%
一小时经济圈1764.49 61.17 渝中区63.01 2.18 大渡口区30.10 1.04 江北区73.80 2.56 沙坪坝区100.00 3.47 九龙坡区108.44 3.76 南岸区75.96 2.63 北碚区68.04 2.36 渝北区134.54 4.66 巴南区91.87 3.19 万盛区25.58 0.89 双桥区 5.01 0.17 涪陵区106.67 3.70 长寿区77.00 2.67 江津区123.31 4.28 合川区129.30 4.48 永川区102.47 3.55 南川区53.43 1.85 綦江县80.10 2.78 潼南县64.00 2.22 铜梁县60.01 2.08 大足县67.12 2.33 荣昌县66.13 2.29 璧山县58.60 2.03 渝东北翼836.54 29.00 万州区156.31 5.42 梁平县68.75 2.38 城口县19.30 0.67 丰都县64.92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