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与胚乳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轴和胚组成。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具有保护内部胚胎和提供适宜生长条件的功能;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组织,为胚胎发育提供养分;胚轴包括胚芽和胚根,是种子内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胚是种子的生长点,具有发育成植物的潜在能力。
2. 种子的功能种子具有保存和传播植物遗传物质的功能,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出发点。
种子内含有胚乳和胚,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
种子具有抵抗逆境环境和保持生命活力的能力,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生长,完成繁殖过程。
种子还可以通过鸟类、昆虫和风力等方式进行传播,实现植物的扩散与适应性。
二、种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1.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囊包裹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受精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指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分裂、增殖和分化产生胚芽和胚乳等组织,形成种子的胚部分;胚囊包裹是指受精卵被包裹在子房内形成成熟的种子,以保护和储存胚胎。
2. 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成熟是指种子在胚囊包裹下逐渐发育完全,获得很高的生物活性和休眠状态,具备生长发芽的条件。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胎发育完全,胚乳形成丰富的储藏组织,种皮形成坚硬的外壳,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种子成熟可以通过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形态特征来判断,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和保存条件。
三、种子的保存和利用1. 种子的保存种子的保存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保持种子的生物活性和胚胎的生长能力。
种子保存的关键是控制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气体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以防止种子的腐败、变质和对外界环境的侵害。
种子保存的方法包括干燥、冷藏、真空封存、冷冻和低温干燥等多种技术。
2. 种子的利用种子的利用包括播种繁殖、植物育种和栽培生产等多个方面。
播种繁殖是指将种子投入土壤,使其生长发芽,完成植物繁殖的过程。
种子的结构

种子的结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种子结构非常相似,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具保护胚与胚乳的功能。
裸子植物的种皮由明显的3层组成。
外层和内层为肉质层,中层为石质层。
被子植物的种皮结构多种多样,如花生、桃、杏等种子外面有坚硬的果皮,因而种皮结构简单,薄如纸状;小麦、玉米、水稻、莴苣的种子,果皮与种皮愈合,种子成熟时种皮被挤压而紧贴于果皮的内层;有些豆科植物和棉花的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种皮的表皮下有栅栏状的厚壁组织细胞层,表皮上有厚的角质膜。
有些豆类种子由于角质膜过厚形成“硬实”,不易萌发。
棉籽的表皮上有大量的表皮毛,就是棉纤维。
番茄和石榴种子的种皮,外围组织或表皮细胞肉质化。
蕃茄种皮的表皮细胞柔软透明呈胶质状,并有刺突起。
石榴种皮的表皮细胞伸展很长成为细线状。
细胞液中含有糖分可供食用;荔枝、龙眼的种子可食部分与石榴不同,是由假种皮肉质化而成,假种皮是由珠柄组织凸起包围种子而形成。
种皮的结构与种子休眠密切相关。
有的植物种皮中含有萌发抑制剂,因此除掉这类植物种皮,对种子萌发有刺激效应。
胚由受精卵发育形成。
发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
裸子植物的胚都是沿着种子的中央纵轴排列,不同种类种子的胚之间唯一不同的是子叶数目,变动在1-18个之间。
但常见的子叶数目为两个,如苏铁、银杏、红豆杉、香榧、红杉、买麻藤和麻黄等。
被子植物胚的形状极为多样,椭圆形、长柱形或程度不同的弯曲形、马蹄形、螺旋形等等。
尽管胚的形状如此不同,但它在种子中的位置总是固定的,一般胚根都朝向珠孔。
胚的子叶也多种多样,有细长的、扁平的,有的含大量储藏物质而肥厚呈肉质,如花生、菜豆,也有的成薄薄的片状如蓖麻。
有的子叶与真叶相似,具有锯齿状的边缘,也有的在种子内部呈多次折叠如棉花。
胚乳裸子植物胚乳是单倍体的雌配子体,一般都比较发达,多储藏淀粉或脂肪,也有的含有糊粉粒。
胚乳一般为淡黄色,少数为白色,银杏成熟的种子中胚乳呈绿色。
植物胚胎培养

2.幼胚培养 Hanning早在1904年就培养了萝卜和辣根菜的 胚,发现离体胚可以充分发育,并且提前萌发形成 小苗,这是世界上胚培养最早获得成功的一例。 Laibach在1925~1929年间,通过培养亚麻种 间杂种幼胚,成功地获得了种间杂种,首次证实了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李继侗,1933年在银杏培养中发现了胚乳提取 物能够促进银杏离体胚的生长。这一发现为后人使 用植物胚乳汁液、幼嫩种子及果实提取液等天然物 质促进培养物生长具有启示作用。
1.材料的选择 品种间的差异 胚囊发育时期 大麦胚囊发育时期与花粉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花粉发育时期 胚囊发育时期 单核中期 大孢子四分体 单核靠边期 单核至四核胚囊 二核花粉期 八核胚囊 三核花粉期 成熟胚囊
2.培养基 植物激素的影响 百合未授粉子房培养 2,4 - D单独使用诱导 频率为18.87% 2,4 - D+6-BA 诱导频率为33.73% 2,4 - D+KT 诱导频率为47.76% 荞麦未授粉子房培养 2,4 - D单独使用诱导 频率为7.6% 2,4 - D+KT 诱导频率为1.8% 蔗糖浓度 蔗糖浓度多在3~10%之间,因不同植物材 料而异,一般是诱导培养阶段蔗糖浓度要 高一些,分化培养时蔗糖浓度要低一些。
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取材时期,幼胚 剥离 ,培养条件的控制(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和幼胚离体培养的生长发育方式。 幼胚培养中,常见的生长方式有三种: (1)、胚性发育(embryonal development) :幼 胚接种到培养基上以后,仍然按照在活体内 的发育方式发育,最后形成成熟胚(有时甚至 可能类似种子),然后再按种子萌发途径出苗 形成完整植株,这种途径发育的幼胚一般一 个幼胚将来就是一个植株。
(2)、早熟萌发(early mature sprouting): 幼 胚接种后,离体胚不继续胚性生长,而是 在培养基上迅速萌发成幼苗,通常称之为 早熟萌发。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幼胚萌 发成一个植株,但有时会由于细胞分裂产 生大量的胚性细胞,以后形成许多胚状体, 从而可以形成许多植株,这种现象就是所 谓的丛生胚现象。 (3)、愈伤组织(callus) :在许多情况下,幼 胚在离体培养中首先发生细胞增殖,形成 愈伤组织。一般来讲由胚形成的愈伤组织 大多为胚性愈伤组织,这种胚性愈和授粉后的子房培养。 1942年,La Rue首先对番茄、落地生 根属(Kalanchoe)、连翅属(Forsythia)和驴蹄 草属(Caltha)授粉的花连带一段花梗进行了 培养,在无机盐培养基上得到了正常的果 实。 1949年和1951年Nitsch建立了较完整 的子房培养技术,他培养了小黄瓜、番茄、 菜豆、草莓和烟草等植物授粉前和授粉后 的子房,在含蔗糖的无机盐培养基上,授 粉后的小黄瓜和番茄获得了成熟果实及具 有生活力的种子。
种子学作业题

种子学作业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种子学作业题(一)一、填空1、虽然胚均由四部分构成,但胚的形状、在种子中的位置,在不同作物中差别较大,一般可分为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六种类型。
2、呼吸作用是种子储藏期间最重要的生理特性,一切有效安全储藏手段的出发点都在于在不损坏种子生活力的前提下,把种子的呼吸作用控制到最低水平。
二、选择1、胚乳和胚的发育顺序(1)(1)胚乳早于胚(2)胚乳晚于胚(3)胚乳和胚同步2、临界水分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那种类型的水分的含量(2)(1)自由水(2)束缚水(3)化合水3、禾谷类作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1)(1)皮层不透气性(2)皮层不透水性(3)皮层的机械束缚作用4、鉴别品种种子纯度时可主要依据的性状(3)(1)千粒重(2)种子厚度(3)种子色泽5、下列作物属于双子叶有胚乳的作物为(3)(1)大豆(2)玉米(3)烟草三、名词解释1、种子凡是在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应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2、淀粉糊化淀粉粒是具有局部结晶的网状结构,直链淀粉构成了淀粉粒的外膜和骨架,直链淀粉在支链淀粉的分支上平行排列,成微晶束状,在水分子存在的条件下,直链淀粉会溶解,部分从淀粉粒中渗透出来,使水分子进一步渗入淀粉粒内部,进一步水分可以使微晶束互相分离,把淀粉粒变成一种间隙很大不规则网状结构,形成粘性很大淀粉糊。
3、硬实硬实是由于皮层不透水性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
4、种子半活期从收获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的时间或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50%的时期。
5、发芽最低需水量发芽最低需水量是种子萌动时所含最低限度的水分占种子原重的百分比。
7、种子呼吸强度一定时间内,单位重量种子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或吸收的氧气量。
10、种子活力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的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的总和。
四、简答1、种子成熟需具有的标志。
为什么胚基因型相同,胚乳基因型会不相同呢

为什么胚基因型相同,胚乳基因型会不相同呢在学习完高中生物“植物的个体发育”和“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相关内容后,我们经常遇到有关玉米种子的胚、胚乳基因型遗传题型。
例:一株纯黄粒玉米(aa)与一株纯白玉米(aa)相互授粉,比较这两个植株接出的种子的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其结果是()a、胚的基因型不相同,胚乳细胞基因型相同b、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细胞基因型不相同c、胚和胚乳细胞基因型都相同d、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都不相同在很多参考书中,会这样解析:根据植物个体发育的知识知道,被子植物有双受精现象,它的胚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胚乳是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受精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纯合体的同一株玉米植株上产生的卵细胞、极核、花粉粒及其萌发成花粉管中两个的精子的基因型组成相同。
所以,如果黄粒玉米为父本,则精子的基因型为a;白粒玉米为母本,则卵细胞和极核的基因型都是a,则胚的基因型为aa,胚乳的基因型为aaa。
反过来,以黄粒玉米为母本,则卵细胞和极核的基因型都为a,白粒玉米为父本,则精子的基因型都为a,胚的基因型为aa,胚乳基因型为aaa。
答案:b为什么纯合体的同一株玉米植株上产生的卵细胞与极核,花药产生的花粉粒及其萌发成花粉管中两个的精子的基因型组成相同?如果是杂合体又会是怎样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和极核及参与双受精的两个精子的产生过程。
植物的减数分裂与动物的减数分裂实质相同,也是性母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分裂结果,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但有它的特殊的地方。
一、花粉粒的发育与精子的形成在植物的雄蕊中有花粉囊,花粉囊产生花粉粒。
位于花粉囊中心的造孢细胞(2n)分化为花粉母细胞(又称小孢子母细胞)。
花粉母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核花粉粒(又称小孢子),完成染色体减半。
接着,单核花粉粒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大的叫营养细胞(n),小的是生殖细胞(n)。
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 (植物学)(共86张PPT)

〔1〕肉果〔fleshy fruit〕
① 浆果(berry): 由复雌蕊的上位子房或下位子房发育而成。 外果皮薄,中、内果皮多汁,皆肉质化。 如葡萄、番茄、柿、香蕉等的果实。
② 核果(fleshy fruit)
由单雌蕊或复雌蕊的上位子房或下位子房发育而成,具有坚硬 果核。
中果皮疏松髓质,内果皮膜质,分为假设干室,室内充满含汁的长形丝状 细胞,由子房内壁的毛茸发育而成。 ② 核果:通常由单雌蕊发育而成,内含一枚种子,三层果皮性质不同。 ③ 梨果:子房下位,果实由花筒和心皮局部愈合形成。
〔2〕干果:果实成熟后,果皮
① 裂果:果皮开裂
枯燥
A、荚果:单心皮发育而成,两个缝线开裂
沿心皮〔或子房室〕间的隔膜开裂,但子房室 的隔膜仍与中轴连接, 如牵牛等的果实;
孔裂( porous dehiscence):
果实成熟,心皮上方裂成一个小孔,种子由小孔中因风吹摇动而 散出,如虞美人、金鱼草的果实;
盖裂(circumscissile dehiscence):
果实成熟后,沿果实的中部或中上部作横裂,成一盖状 脱落,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
种子的形成
种子的形成:包括胚,胚乳和种皮的 形成。
它们分别由受精卵,受精的极核和珠被 发育而来。
胚珠 → 种子
胚囊
受精极核 → 胚乳
胚珠 珠心〔吸收〕受精卵 → 胚
珠被
→ 种皮
种子
一、胚的发育
由受精卵发育为胚的过程中要经过 两个阶段:休眠阶段和原胚阶段
休 眠:卵受精后,产生一层纤维素的壁, 便进入休眠状态。休眠期的长短,一般 几小时,也有的长达几个月。
〔2〕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假果〔南瓜, 苹果〕
胚乳

培养
培养
从1933年L·兰普和C·O·米尔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培养玉米幼嫩胚乳起,到1979年才有胚乳植株产生, 到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胚乳植株培养成功,例如水稻、苹果、柚、檀香、大麦、马铃薯和猕猴桃等。胚乳植株 不一定是三倍体植株,而往往是混倍体。由于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发生变异,胚乳的试管培养可望得到新类型的植 株。胚乳植株的培养成功,说明胚乳细胞与二倍体或单倍体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
类型的演化关系
类型的演化关系
根据G·L·戴维斯的报告,在288科被子植物中,161科为核型胚乳,72科为细胞型胚乳,只有17科为沼生 目型胚乳。细胞型胚乳多集中于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中只有天南星科和浮萍科为细胞型胚乳。同样,在17科 沼生目型胚乳中,单子叶植物占14科。从胚乳类型之间的系统发育来看,一般认为沼生目型胚乳是中间类型。 K·R·斯波恩应用统计学方法发现,核型胚乳与一系列具有原始特征的植物关系密切,认为是由核型向细胞型过 渡。B·G·L·斯沃米和P·M加纳珀蒂根据导管穿孔类型,以是否为梯状穿孔导管或单穿孔,来计算统计学上的 相关性,发现核型胚乳与具单穿孔的植物有比较肯定的关系。他们认为导管分子起源于具梯状梯纹纹孔的管胞; 而单穿孔板比梯状穿孔板较为特化,因此,主张由细胞型向核型过渡。到底哪一种胚乳类型较原始,还没有肯定 的答案。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 3.仅在围绕胚附近的胚乳变为细胞(三裂叶菜豆) – 4.胚囊上部形成细胞,合点区保持游离核状态,并延长
形成小囊或吸器的结构 – 5.胚乳游离核全部形成细胞后,在其表面即紧邻胚囊周
界壁的胚乳细胞分裂形成层叠状的胚乳周缘层,细胞 富含蛋白质,与禾本科植物的糊粉层相似,由于这部 分胚乳是后来细胞分裂而成,又称次生胚乳。
• 在珠孔室进行多次的游离核分裂,至发育较后期 形成细胞;而在合点室保留不分裂或只进行少数 几次分裂,可能一直保持游离核或呈退化状态, 也有的植物可形成细胞。胚乳的合点室部分常作 为吸器的功能。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3 沼生目型胚乳
• 在单子叶植物中,沼生目型胚乳最初的发育表现 一致的方式,后期的发育有变异,主要发生在合 点室。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1 核型胚乳
• 核型胚乳中游离核分裂的次数,依不同植 物而异。有的植物游离核达到数百个至数 千个巨大的数目(像苹果属,柑橘属等), 另一些植物只形成少量的游离核(咖啡属 在四核时期,还阳参属在8核或16核时期)。
• 游离核分裂的早期同步核后期不同步
• 裸子植物的种子中也具有胚乳,但其从来源上讲 是雌配子体的延续,是单倍体。被子植物的胚乳 是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融合产生的,一般是三 倍体,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百合属和贝母属是 五倍的,另外有少数的科的植物在胚囊发育的过 程中几乎不形成胚乳。
• 胚乳的发育是从初生胚乳核分裂开始,而胚乳的 发育常常早于胚的发育。
• 胚乳发育的三种类型,它们发育的系统顺序是一 个有争论的问题。究竟是从核型趋向细胞型,或 反过来,从细胞型趋向核型还不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基因型为Bb的植物自交,所结的果实中,果皮、胚和胚乳的基因型类型数分别是 (浏览次数:277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0-12-15 22:19 |提问者:iwtbaskxj|检举让基因型为Bb的植物自交,所结的果实中,果皮、胚和胚乳的基因型类型数分别是()A.3;3;3 B.3;3;4 C.1;3;3 D.1;3;4原因最佳答案选D果皮是由雌蕊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基因型为Bb胚是卵子与精子受精形成的,基因型有BB、Bb、bb三种胚乳是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发育而来的,基因型有BBB、BBb、Bbb、bbb四种利用反推法简化胚与胚乳基因型的推理与判断湖北省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彭邦凤胚与胚乳基因型的推理、判断是对遗传与变异和生物生殖与发育进行考查的一种题型。
学生常常因对胚与胚乳形成的内在机理不清楚而难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本文在复习胚与胚乳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探讨胚与胚乳基因型推理、判断题型的解法。
1.胚与胚乳的形成1.1 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的形成了解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的形成过程是很好解决胚和胚乳基因型问题的基础。
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是其形成卵细胞、极核、精子的方式,具体过程为:花药中产生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孢子4个小孢子(花粉粒)4个成熟的花粉粒(各有1个营养核和1个生殖核)8个精子(每1个花粉粒萌发产生2个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精子)。
胚珠中产生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4个大孢子(其3个退化,1个发育)8核胚囊(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1.2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当花粉落在柱头上,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同时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这样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作用。
双受精所形成的胚核和胚乳核经过发育分别形成胚和胚乳。
1.3 胚与胚乳基因型的组成胚基因型为卵细胞与精子基因相加组成,胚乳基因型为两个极核与精子基因相加组成。
2.胚与胚乳基因型推理、判断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先根据亲本基因型推断其精子、卵细胞(极核与卵细胞相同)的基因型,然后根据双受精的原理写出种子的胚及与之对应胚乳的基因型,再验证之。
如:例1、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其胚及胚乳可能的基因型是:()A、AaBb、AaaBBbB、AaBb、AaabbbC、AABb、AaaBBbD、AABb、AAabbb解答过程:①根据亲本推精子、卵细胞及极核基因型为:精子为AB、Ab、aB、ab,卵细胞(极核)基因型为AB、Ab、aB、ab。
②根据精子、卵细胞及极核基因可写出胚及其与之对应的胚乳基因型(表1)例2、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控制不同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独立遗传,则其种子的胚和胚乳基因型可能是:()A、AABb、AAAbbbB、AABB、AAABBbC、AaBb、AaaBbbD、aabb、AaaBbb解答过程:①根据亲本求精、卵细胞(极核)基因型为:精细胞为AB、Ab或Ab、ab,卵细胞(极核)基因型为Ab、ab或AB、Ab。
②根据精子、卵细胞及极核基因知种子胚及胚乳基因型,如表2:从两个例子可知,常规解法繁杂、效率低下,学生准确率低。
3.胚与胚乳基因型推理、判断方法的探讨分析上述三例的解题思路,从亲本到精、卵、极核,再到胚及胚乳,但因组合过多,费时费力,容易出错。
能否改变原有思路,从分析答案入手,直接分析各种组合得到答案呢?根据胚及胚乳形成过程可知:胚基因型=卵细胞基因型+精细胞基因型;胚乳基因型=极核基因型+ 极核基因型+精细胞基因型。
由于形成同一种子的胚和胚乳时,卵细胞与极核基因型相同、精子的基因型亦相同,不难得出:胚乳基因型-胚基因型=卵细胞(极核)基因,胚基因型-卵细胞基因=精细胞基因,如果精、卵细胞基因与实际相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我们重看前两例:表3 从答案分析选项因B、D项胚乳基因型中未包含胚基因(不能减,下同),故不正确;而C项导出的卵细胞基因未包含在胚基因型中,因而也不对;A选项胚乳基因包含胚基因,胚基因型为导出的卵细胞与精子基因构成,且实际精子、卵细胞含有对应的基因,故正确。
因A胚乳基因型中不包含胚基因,故不正确;B、D推导卵细胞基因不包含在胚基因型中,故不正确;C选项胚乳包含胚基因、胚基因由推导出的卵细胞与子基因组成,且实际精子、卵细胞含有对应的基因,故C正确。
根据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此方法与一般解法答案相符,因而解答胚与胚乳基因型的选择题,可以变“顺推”为“反推”,从而使此类题目的解答变得极为简单。
其“反推”过程可概括为四句话:①胚乳基因型中应包含胚的全部基因,否则,不正确;②胚基因型中应包含卵细胞基因(等于胚乳基因型-胚基因型),否则,不正确;③胚基因型中应包含精细胞基因(等于胚基因型-卵细胞基因),否则,不正确;④导出精子、卵细胞基因与亲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基因相符,否则,不正确。
在高中生物学中,极体、极核、胚和胚乳都是很基本的名词和结构。
极极体、极核的名称相近,又都是单倍细胞,但它们的来源和存在却是大不相同的,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
胚和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形成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结构,它们的组成不同,基因型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就极核和极体、胚和胚乳分别进行比较和辨析。
1.极核和极体极体是高等动物雌性个体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单倍细胞,所谓单倍即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其母细胞中的一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均可形成极体,即所谓的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第一极体中含有染色单体,而第二极体中没有染色单体,两者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它们只出现于动物体内,而在植物体内是不出现也不存在的,极体形成后没有什么特殊的生理功能,在性腺中被组织自然吸收,即消失。
极核是被子植物在形成卵细胞时同时形成的与卵细胞的遗传物质组成(即基因组成或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单倍细胞。
它的来源是:植物胚珠中的大孢子母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其中三个退化,只留下一个大孢子细胞,它先通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移向胚囊的两极,然后每个细胞各经两次有丝分裂,在胚囊的每一极均形成四个细胞,每一组细胞中各有一个细胞移向胚囊的中央,形成两个极核,近珠孔端的一组余下的三个细胞中一个对着珠孔为卵细胞,另两个在卵细胞的两侧为助细胞;远离珠孔的一组细胞中余下的三个细胞移到胚囊的底部,形成三个反足细胞。
此时这样的胚囊(即含八个单倍核的胚囊)被称之为成熟胚囊。
因为这八个单倍细胞是由一个大孢子通过三次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它们的基因组成是完全相同的。
由此可见,极核只出现在被子植物体内,在动物体内是没有的,而且在同一个胚囊中的两个极核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极核不消失,参与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形成受精极核,进而发育成胚乳。
2.胚和胚乳的基因型胚和胚乳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结构,因为被子植物进行双受精作用,所以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在一粒种子的形成过程中,①形成受精卵的卵细胞和形成受精极核的极核基因组成是完全相同的;②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和与两个极核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精子的来源:在一个花粉粒中有两个核,即营养核和生殖核。
当花粉管萌发时,生殖核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核,即两个精子,所以它们的基因组成也是完全相同的)。
由以上可知,胚乳和基因组成比胚的基因组成实际上是多出了一个极核的基因组成。
那么当一粒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已知的情况下,胚的基因型也是可以推导出来的。
例1:一株植物其上所结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为MMmNnn,则这个种子上的胚的基因型应为。
解析:胚乳是由现金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两个极核的基因型又是完全相同的,则在胚乳基因中相同的基因应该是来自两个极核的(MMnn),剩下的基因则为来自精子的(mN),那么这粒种子胚的基因型应为MmNn。
在生物的遗传规律中,基因在生物前后代之部的传递呈现了多种规律,略加分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例2:一析纯黄玉米与一株纯白玉米相互授粉,比较两个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其结果是。
以我建议比较它们的时候用表格进行处理是很准确的。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第一种类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一).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例一、如图a ,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 A 表示数_______, V 表示数________。
如图b ,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 A 表示数_______, V 表示数________。
举一反三(亲,该你出手了!)1、如图1,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A 表示数_______, V 表示数________。
2、如图2,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A 表示数_______, V 表示数________。
3、在如图3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 、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D 、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暗4、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D 、电流表示数不变,灯变暗(二)、并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二、如图,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A 1表示数______,A 2表示数______, V 表示数_______。
举一反三5、如图5,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A 1表示数______,A 2表示数_______, V 表示数________。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当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a 图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例2第5题图b 图 第6题图第二种类型: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一)、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例三、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K 闭合,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举一反三7、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K 断开时,电阻R 1与R 2是________联连接的。
开关K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