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网络

合集下载

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一、立体交通网络的概念与意义立体交通网络是指由不同层次的道路、铁路、桥梁、隧道和交叉口等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一个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

通过多层次的交通运输设施组成的交通网络,可以实现交通运输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立体交通网络规划原则1.合理布局立体交通网络的布局应根据城市的空间结构、市政基础设施、主要交通流量、机动车道路网、公共交通线路等因素,合理确定各级道路、桥梁、隧道、主要交叉口等交通设施的布置。

2.满足交通需求立体交通网络应满足城市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交通需求,为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提供便捷的交通通道。

例如,要考虑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公共交通的优先通道、机动车的快速通道等。

3.安全可靠立体交通网络应保证行车安全,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桥梁等需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交通设施,要满足防风、防震、防火等安全要求。

4.环保节能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应优先考虑环保节能,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工艺,实现高强度、高效率、低噪音的交通设施建设,应尽可能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立体交通网络设计要点1.合理划分层次立体交通网络的不同交通设施应按照其功能不同、通行速度及载荷大小等特点划分不同的层次。

例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要干道应建设在地面以上,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道则建设在地面以下,以实现交通流的分层和空间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2.优化设计路线立体交通网络应依据城市交通模式和既有的道路网络,优化交通路线的设计。

例如,可采用原有道路的改造、联接或调整等方式,与既有的交通网络融为一体,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道路资源的浪费。

3.协调各交通设施建设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应充分协调各类交通设施建设,保证各类建设所需的协调、联通等配套设施。

例如,应合理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交通设施之间的衔接、接口和换乘环节,提高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效能。

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网是由彼此协作、相互补充与紧密配合的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并以交通线路为连接线,交通港站与枢纽为连接点,可进行直达运输和联合运输的交通运输网络。

具有一定的组合结构与等级层次,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在地域上组合的具体体现。

其特点有:①为地域生产综合体(全国、大区域地区生产综合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分布图式大体与其所在区域的对外运输联系及区内各地间运输联系的总格局相近似;②在运输部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组合特点,且取决于所在区域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交通位置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特征;③由若干地位、作用与功能不同的交通线路(全国主干线路、开发或先锋线路)所组成;④有一定的地域等级层次,除最高一级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外,尚有大区、省区和地区等其他一些较低等级或层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它们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各自所覆盖的地域范围的大小,而且还反映在设施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并以此来适应不同层次地域经济体系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所提出的种种不同需要。

一、历史状况有史以来,云南这块神秘的土地,因交通闭塞,26种民族被纵横交错的群山峻岭长期与外界隔离,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之间的贸易交往,只能靠双腿、双肩和少数马匹运输。

自公元前四世纪(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蜀(今四川)身毒(今印度)道。

又经历了庄跻入滇、秦修五尺道、唐代驿道网初步形成,以及明、清两代步驿道交通较发达时期。

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劳动,在崎岖万水复千山的高原上修筑的一条条驿道、步道和大量竹、木、石桥和人马吊桥、铁竹藤溜索。

为沟通内地与云南边疆的联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帝国主义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占越南进入云南的通道,建设与内地铁路不相接的米轨铁路。

全长464公里。

1913年,个旧矿商集资,耗时20多年,开工修建了个旧一碧色寨一石屏间的寸轨铁路。

1928年建成昆明一安宁的云南第一条汽车公路。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客货运输需求发展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等都将随之发生大的变化,由此带动客货运输需求在总量增长和结构上均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1.客运需求快速增长,结构显著变动(1)我国客运需求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相关研究,过去30年中,我国客运需求的增长受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交通运输供给的增加,再次是城市化水平。

今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化对我国客运需求的推动作用将大大增强,将成为未来十年推动我国客运需求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

同时,考虑到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结构升级阶段,以旅游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客运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仍处于大发展阶段,各种运输方式的规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步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客运需求的持续增长也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人均收入水平和交通运输供给三大因素对我国客运需求增长的推动作用仍将持续而强劲,我国客运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十一五”期间,我国客运量年均增长率为12.1%,而旅客周转量增长率为9.8%。

根据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和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十年我国客运量可保持年均6%左右,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7%左右的增长水平,预计到2020年我国客运量达到600亿人左右,客运周转量达57000亿人公里左右的水平。

(2)客运需求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需求更趋多层次化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客运需求在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还将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①消费性客运需求将快速增长,比重不断提高。

在未来我国客运需求结构中,消费性客运需求的比重将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旅游需求增长所带动的客运需求增长就是典型的例子。

近十几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1995年的6.29亿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26.4亿人次,年均增长9.4%,增幅高于同期客运量增长幅度。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络及分布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络及分布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络及分布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

在中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城市轨道交通。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分布。

1. 公路网络中国的公路网络是世界上最长的,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了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1万公里,普通国道12.5万公里,省道33.1万公里,县道37.5万公里,乡道40.9万公里。

中国的公路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形成了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基础,省际、城际和城乡公路为分支的四级公路体系。

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918”工程组成,即7条放射线、9条纵线和18条横线。

这些高速公路连接了全国各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

2. 铁路网络中国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共同构成了世界领先的铁路网络。

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

中国铁路网络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中心的放射状格局。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京广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CRH系列高速列车等。

高速铁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长途旅行的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

3. 航空网络中国拥有众多大型机场,形成了覆盖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航空网络。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238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大型国际机场。

中国的航空网络连接了世界各地,每天都有大量的国内和国际航班在运行。

此外,中国还在加大对航空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机场,提高航空运输能力。

4. 水运网络中国拥有丰富的内河和沿海水资源,水运网络发达。

内河航道里程超过12万公里,其中长江、珠江、京杭大运河等航线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沿海港口则承担着国际贸易和国内物流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主要沿海港口有上海港、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等,这些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网络与物流体系

交通运输网络与物流体系

交通运输网络与物流体系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体系犹如人体的血脉和神经系统,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影响着商品的流通速度和成本,还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地区的发展潜力。

交通运输网络是连接各个地区的桥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因其灵活性和广泛性,能够实现“门到门”的服务,是短途运输和配送的主要方式。

铁路运输则在长途、大运量货物运输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保障物资的稳定供应。

水路运输凭借其低成本和大运载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航空运输以其高速的特点,适用于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货物运输。

一个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应当具备良好的连通性和协同性。

道路的畅通无阻、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能够大大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例如,多式联运的发展,将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货物的特点和运输需求,选择最优的运输组合,提高了运输效率。

同时,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如实时路况监测、智能导航等,能够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提高运输的可靠性。

物流体系则是在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对货物的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环节进行组织和管理。

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体系的主体,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

仓储设施的合理布局和现代化管理,能够确保货物的安全存储和快速出入库。

装卸搬运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包装技术的不断创新,既保护了货物,又便于运输和存储。

在物流体系中,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递,让供应商、生产商、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库存和运输计划,提高物流运作的精准度。

此外,物流标准化的推进,包括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器具的使用,以及物流操作流程的规范,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以电商行业为例,每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巨大的订单量对物流体系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与交通网络

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与交通网络

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与交通网络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面积和众多人口的国家,因此有效的交通运输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并探讨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铁路运输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国内和国际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铁路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铁路网。

高速铁路的建设更是使得跨城市的出行时间缩短到了几个小时。

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流通。

二、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在中国交通运输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家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和扩展使得城市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长途出行更加迅速和安全。

公路运输对于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农产品和物资的运输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三、航空运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的主要城市都设有国际和国内的航空枢纽机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需求。

航空运输的快速和高效性,使得远程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航空运输也为国内外的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水运作为拥有丰富水资源和海岸线的国家,水运在中国交通运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内河水运和海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航运系统,通过内河水运可以将货物快速运送到各个地区。

海运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大量的货物通过港口和海上航线实现进出口。

五、城市轨道交通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的城市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地铁和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快速、便捷和环保的出行方式。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缓解了城市拥堵的问题,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以及城市轨道交通。

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补充,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在交通运输领域,线和点代表着网络中不同的元素和关系。

线代表着交通线路,如道路、铁路、水路等,而点则代表着交通节点,如交叉口、车站、港口等。

理解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的关系,对于交通规划和运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线:交通线路的表示交通线路是交通运输网的基础组成部分,它们连接着各个交通节点,为人们提供出行的通道。

交通线路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道路、铁路、水路等。

在交通规划和运输管理中,线路的表示通常采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不同类型的交通线路。

道路道路是最常见的交通线路,它们负责承载大部分人类和货物的交通需求。

道路可以分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道路都有其特点和功能。

在交通规划中,道路的规划和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结构和环境等因素。

在地图上表示道路时,通常使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示道路的路径。

不同等级的道路可以使用不同宽度的线来表示,如宽度较窄的线表示乡村道路,而宽度较宽的线表示高速公路。

同时,不同类型的道路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来表示,如红色表示高速公路,绿色表示城市道路。

铁路铁路是另一种重要的交通线路,它通常用于长途旅行和货物运输。

铁路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和速度,可以连接不同城市和地区。

铁路线路通常是直线的或者呈现一定的曲线。

在地图上表示铁路时,往往使用较宽的线段来表示,以突出其重要性和可见性。

水路水路是以水为介质的交通线路,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水路可以用于运输货物、人员,以及进行渔业和旅游等活动。

水路的线段通常是曲线形状,随着水域的形状和地形而变化。

在地图上表示水路时,常常使用蓝色的线段来表示,以与道路和铁路进行区分。

点:交通节点的表示交通节点是交通线路的连接点,它们是人们出行的起点、终点或中转点。

交通节点可以是交叉口、车站、港口、机场等。

在地图上表示交通节点时,通常使用点的符号来标示。

不同类型的交通节点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以便人们快速区分。

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它们连接了多条道路,人们在这里改变行驶方向。

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

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

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不顺畅的运输网络、高污染排放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因此,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的血脉,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缩短城市间的距离,提高运输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运输渠道,减少物流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同时,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还可以促进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其次,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而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运输的效能。

居民可以更便捷地出行,减少通勤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增加居民的城市归属感和幸福感。

此外,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通过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排放。

建设绿色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智能交通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输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要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络。

在城市规划中,应将交通运输规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道路、铁路、地铁、水运等交通运输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结构,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

其次,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加大投资,加快建设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

同时,注重投资网络信息化,推广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再次,加强交通规则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网是由彼此协作、相互补充与紧密配合的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并以交通线路为连接线,交通港站与枢纽为连接点,可进行直达运输和联合运输的交通运输网络。

具有一定的组合结构与等级层次,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在地域上组合的具体体现。

其特点有:①为地域生产综合体(全国、大区域地区生产综合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分布图式大体与其所在区域的对外运输联系及区内各地间运输联系的总格局相近似;②在运输部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组合特点,且取决于所在区域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交通位置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特征;③由若干地位、作用与功能不同的交通线路(全国主干线路、开发或先锋线路)所组成;④有一定的地域等级层次,除最高一级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外,尚有大区、省区和地区等其他一些较低等级或层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它们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各自所覆盖的地域范围的大小,而且还反映在设施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并以此来适应不同层次地域经济体系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所提出的种种不同需要。

一、历史状况有史以来,云南这块神秘的土地,因交通闭塞,26种民族被纵横交错的群山峻岭长期与外界隔离,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之间的贸易交往,只能靠双腿、双肩和少数马匹运输。

自公元前四世纪(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蜀(今四川)身毒(今印度)道。

又经历了庄跻入滇、秦修五尺道、唐代驿道网初步形成,以及明、清两代步驿道交通较发达时期。

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劳动,在崎岖万水复千山的高原上修筑的一条条驿道、步道和大量竹、木、石桥和人马吊桥、铁竹藤溜索。

为沟通内地与云南边疆的联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帝国主义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占越南进入云南的通道,建设与内地铁路不相接的米轨铁路。

全长464公里。

1913年,个旧矿商集资,耗时20多年,开工修建了个旧--碧色寨—石屏间的寸轨铁路。

1928年建成昆明—安宁的云南第一条汽车公路。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公路、民用航空发展较快,长达954.4公里的滇缅公路建成通车和飞越驼峰的中印航空线的开辟,曾对抗战运输起了重要作用。

二、交通枢纽建设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接合部,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将在构建第三大陆桥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

特殊的区位和4300多公里的国境线,使云南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邻国的重要通道。

从云南向东可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相连;向南延伸,可通过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直达河内、曼谷、新加坡和仰光;向北可通向四川和中国内陆腹地;向西可经缅甸直达孟加拉国吉大港沟通印度洋,经过南亚次大陆,连接中东,到达土耳其的马拉蒂亚分岔,转西北进入欧洲,往西南进入非洲。

从全球的视野重新定位云南的世界经济坐标,云南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亚之枢纽’,沿亚洲6条大河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均可在云南形成自然的‘国际大通道’。

”这个全新的定位让云南在“三亚”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中心枢纽地位和作用。

云南省即将全面建成的11条出入境公路、10条出入境铁路和3条出入境水运航道,让云南汇集西南、华南地区对南亚、东南亚的大部分进出口物流,并由此成为第三亚欧大陆桥东段最重要的枢纽。

云南积极推进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国际大通道的建设,连通中国内地和通向周边国家的公路、铁路日趋完善,通往印度洋沿岸的中缅陆水联运通道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云南在我国对东南亚、南亚大开放中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

目前云南与缅甸等周边国家相连接的贸易口岸有12个国家一类口岸、8个二类口岸和90个边民互市通道,在对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开放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公路交通网络云南属于多山省份,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境内崇山峻岭,沟谷纵横,地质地形复杂,历史上交通十分落后,铁路、水运不发达,93%的运输量靠公路承担,公路运输在云南运输结构上占有特殊位置。

从1949年中国建立以来,云南公路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止2010年,云南公路总里程已达20.67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三。

目前以昆明为终点,我国内陆地区进入云南的高等级公路有7条,通往周边国家的出境通道有4条,分别是中越、昆曼、中缅和经缅甸至南亚公路。

云南省政府还提出了“三纵”、“三横”、“九大通道”为主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目标和“市场化、集约化、生态化、社会化”的交通发展思路。

目前,已建成的省内高速公路有:昆(明)曲(靖)高速、昆(明)玉(溪)高速、安(宁)楚(雄)高速、楚(雄)大(理)高速、昆(明)石(林)高速、平(远)锁(龙寺)高速、大(理)保(山)高速、元(江)磨(黑)高速、思(茅)小(勐养)高速、昆(明)安(宁)高速、鸡(街)石(屏)高速、昆(明)石(林)高速、曲(靖)胜(境关)高速。

二级公路建设也有突出成绩,云南省现有二级公路4300公里,以及在建的52条二级公路。

1 六库-曼海桥2 金厂岭-六库3 剑川-兰坪4 思茅-江城5 澜沧-惠民6 景谷-宁洱7 澜沧-西盟8 普洱国家公园旅游环线9 小黑江-澜沧10 临沧-永平11 凤庆-习谦12 南伞-班幸13 链子桥-临清段14 耿马-沧源15 振兴桥-清水河16 G214临沧(博尚)-双江(小黑江桥)17 澄江-阳宗18 澄江-江川(抚仙湖东段)19 元江-红河20 易门-峨山-高仓21 S306线新平县城-河口-嘎洒-S218线三江口公路22 水富-浽江23 镇雄-威信24 柿子坝-凤翥25 镇雄-凤翥26 昭通-彝良27 威信县城-凤翥28 昭通-巧家29 上关-北五里桥30 大理鸡足山旅游公路31 下关-巍山32 GZ65跃进立交-云龙33 祥云县城-楚雄州大姚县城(大理段)34 元谋-双柏35 宁蒗-泸沽湖36 G214线香格里拉-徳钦37 德维公路38 文山-都龙39 文山-麻栗坡40 珠街-广南-西林界41 元阳-绿春42 蛮耗-金水河43 冷墩-清水河44 蒙自-屏边45 红河-南沙(元阳)46 腾冲-陇川47 昌永公路48 施甸姚关-链子桥49 惠民-勐海50 佛双桥-打洛51 宣威-倘搪52 昆明-轿子山另外,全省1340个乡镇有1078个乡镇通了柏油路、水泥路,通畅率达90%。

在全省13960个建制村实施“通达工程”,到2010年已有12963个建制村通路,通达率达98%。

四、航运网络在内河航运方面,云南省有较大河流68条,总长为14200km,大小湖泊30多个。

目前云南省境内内河通航里程为2764km。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内河航运发展相对落后,内河航运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云南省内河航道分为对外水运通道和库湖区及一般航道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对外水运通道,由金沙江、澜沧江、右江和红河等四条航道组成,规划通航里程为678km,其中四级航道389km、五级航道289km;第二层次为库湖区及一般航道,规划以洱海、滇池、泸沽湖、普者黑湖等湖区航道以及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上游等各大河流的已建或规划水电枢纽形成的库区航道为主,其中金沙江库区航道405.3km、澜沧江库区航道748km,为六级航道,一般航道以南盘江、藤条江、南腊河、牛栏河等为主,其中,南盘江航道规划通航里程226km,为六级航道。

云南内河航运水运出境,通过与越南、缅甸和泰国的合作,可建成3条国际陆水联运航道,分别是澜沧江至湄公河国际水运通道、中越红河水运通道和中缅陆水联运通道。

五、航空网络在航空运输方面,目前云南航空航线航线共有301条。

其中,国内航线258条,国际、地区航线43条。

细分来看,省内有支线航线16条,支线环飞航线10条;支线机场直飞省外机场航线12条,支线机场经停昆明飞省外机场航线21条;省外有干线航线66条,干线环飞航线92条,临时飞行航线41条;国际有东南亚航线26条,南亚航线7条,西亚航线2条(1条临时航线),东亚航线4条,地区航线4条。

云南是全国拥有民用机场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昆明、保山、昭通、思茅、版纳、芒市、大理、丽江、迪庆、临沧、文山、红河等多个支线机场,机场等级高,布局较合理。

昆明新机场建设完成后,昆明新机场大扩容。

将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六、铁路运输网络目前云南铁路里程约3000km,规划在今后几年通过泛亚铁路滇藏铁路等的建设达到6000km。

目前有准轨贵昆、成昆、南昆、内昆及米轨昆河等干线。

准轨铁路:成昆铁路(昆明——成都)、贵昆铁路(昆明——贵阳)、南昆铁路(昆明——南宁)、内昆铁路(昆明——内江)、昆玉铁路(昆明——玉溪)、广大铁路(广通——大理)、大丽铁路(大理——丽江)窄轨铁路:昆河铁路(昆明——河口)、蒙宝线(蒙自——宝秀)、鸡个线(鸡街——个旧)、草官线(草坝——官房山)云南“八入滇、四出境”线路建设未来中国将以昆明为中心,由东线(越南)、西线(缅甸)、中线(老挝)三路并进,将中南半岛的既有铁路网一举串起,经曼谷到达新加坡,预计铁路总长将达到1万4600公里,全线预计于2015年完工。

铁路将自2006年底全面开工。

第一条新建入滇铁路是滇藏铁路,从拉萨到香格里拉再到昆明。

第二条是成(都)昆(明)铁路,老线1970年通车;全线复线走向尚在规划当中。

目前,昆明-广通、成都-峨眉段扩能建设已经展开。

第三条是重庆到昆明的渝昆铁路。

目前这条线路正在规划设计客运专线,时速350公里/小时,有望2012年开工,2016年建成。

届时,从昆明到重庆将从目前的20小时左右缩短至3小时。

第四条是内昆铁路,内江—泸州—宜宾—昆明。

第五条是南昆线,即从南宁进入云南到昆明的铁路。

第六条是沪昆铁路贵昆段,从贵州进入云南。

第七条是云桂铁路,从南宁经过百色、文山到昆明,这条铁路一次就建成复线,今后是大动脉。

第八条就是铁道部“四纵四横”规划之一的沪昆客运专线,这条高速铁路也是云南规划建设等级最高、速度最快的铁路。

“四出境”铁路第一条就是泛亚铁路的东线,从昆明经玉溪、蒙自、河口进入越南(已于2005年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竣工)。

这段铁路北起云南玉溪通过云南河口口岸与越南贯通,东线方案全长5500公里。

东线玉溪至蒙自、蒙自至河口铁路正在建设中。

第二条是泛亚铁路的中线,从玉溪到磨憨口岸出境,经过老挝,到泰国、马来西亚(国内段全长约599公里。

从磨憨口岸出境后,可进入老挝,经泰国到达新加坡,全线运营总里程约3894公里。

第三条是泛亚铁路西线,从昆明到瑞丽,再到缅甸,直达印度洋。

第四条是泛亚铁路北线,(2006年11月6日已经敲定北线经过中国)经保山、腾冲出境通往缅甸密支那、孟加拉国、印度雷多。

到雷多后,就与南亚的铁路网全部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