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答案版】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答案版】

全国2017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试题课程代码:004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儿童早期教育的目的就是(B)1-35A.不为力事B.正本慎始C.忠孝仁义D.光宗耀祖解析:儿童早期教育的目的就是“正本慎始”。

2.下列不属于颜之推所主张的教育孩子的观点的是(C)2-49A.父母威严而有慈B.对子女一视同仁C.无教而有爱D.与善人居解析:颜之推所主张的教育孩子的观点主要有:①提倡及早施教;②主张“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对子女要一视同仁,反对偏爱;③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晌,“与善人居”“慎交游”;⑤注重家庭教育。

3.《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法章程》的颁行标志着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其颁行时间是(D)3-58A.1901年B.1902年C.1903年D.1904年解析:1904年1月《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正式颁行,则是学前教育制度建立的标志。

4.恽代英从哪个角度阐述了儿童公育的教育价值?(A)4-74A.唯物史观B.教育本身的特点C.儿童身心特点D.教育普及的需求解析:五四运动前后,以蔡元培、恽代英为主要代表,在批判旧家庭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公育的主张,形成了一股思潮。

蔡元培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特点论述儿童公育的必要性;恽代英从唯物史观上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

5.民国时期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稚园属于那种类型的幼稚园?(B)4-80A.教会式幼稚园B.普通式幼稚园C.日本式幼稚园D.小学式幼稚园解析:普通式幼稚园,为中国人自己所办,没有宗教色彩,采用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五四运动以后多受欧美影响,以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幼稚园为例。

6.陶行知提出普及幼稚园的出发点是(D)5-107A.儿童成长特点B.儿童人格陶冶的需要C.社会发展的需要D.承认幼年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解析:陶行知被公认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奋斗终生,不断实验和探索,为的就是推广和普及教育。

2017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学》考试真题

2017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学》考试真题

2017 年 4 月自考《学前教育学》考试真题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 2017 年 4 月《学前教育学》考试真题,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参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活动多样化 , 取决于教育内容的A.丰富性B. 知识性C. 基础性D. 启蒙性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A.矛盾的对立面B. 相互依存的统一体C.接受与控制的关系D.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3、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的发展,是指人的A.身体发展B. 心理发展C. 个体发展D. 社会发展4、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的学前教育目标的提出是在A.工业社会初期B. 工业社会C.现代社会初期D. 现代社会5、以“白板说”著称于世的是A.杜威B. 格塞尔C. 弗洛伊德D. 洛克6、在语言发展屮,有的儿童在七八个月时就能说出清晰的词 , 有的则要到将近两岁或超过两岁 , 这体现了个体发展几有A.个别差异B. 阶段性C. 稳定性D. 规律性7、儿童恒牙逐渐替换乳牙是在A.4 、5 岁 ~10 、11 岁B.6 、7 岁~10、11 岁C.4 、5 岁 ~12 、13 岁D.6 、7 岁~12、13 岁8、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是A.语言能力B. 思维能力C. 交往能力D. 运动能力9、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是A.教学观B. 教师观C. 教育观D. 儿童观10、我国现代教育观认为幼儿期教育活动的主导形式是A.游戏B. 上课C. 劳动D. 观察11、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的文明古国是A.古希腊B. 古罗马C. 古希伯来D. 古印度12、《母育学校》的作者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夸美纽斯D. 昆体良13、在教育史上笫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活动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A.福禄贝尔B. 卢梭C. 阿德勒D. 赫尔巴特14、提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我国教育家是A.张雪门B. 张宗麟C. 陈鹤琴D. 陶行知15、容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 在人脑中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个別属性的反映,这种心理过程是A.观察B. 感觉C. 注意D. 想像16、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学前教育原则是A.综合性原则B. 保教结合原则C. 启蒙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17、属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的是A.故事法B. 移情法C. 演示法D. 讨论法18、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法是A.角色扮演法B. 行动操练法C. 游戏化方法D. 环境体验法19、我国规定托儿所的双重特性是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B. 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C.社会福利性和保育性D. 保育性和教育性20、“每天饮食 4 次,活动时间 4 ~5 小时,昼间睡眠 1 次”的一日生活行动时间,适合于A. 3 个月的婴儿A. 6 个月的婴儿A. 12 个月的婴儿A. 18 个月的婴儿21、用玩具逗引婴儿开始学爬的时间约是A.婴儿 5 个月时B.婴儿 6 个月时C.婴儿 7 个月时D.婴儿 8 个月时22、婴儿处于独自游戏期的年龄约是A.0-2 岁B.2-3 岁C.3 -4 岁D.4-5 岁23.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中,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存目标属于A.幼儿闶教育目标B.幼儿园中期目标C.幼儿园近期目标D.幼儿园活动目标24、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第一要素是A.园长的观念B.足够的活动空间C.良好的精神环境D.合格的物质环境25、提出“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的是A.鲁迅B. 蔡元培C.康有为D.梁启超26、中班幼儿基本上能正确发音 , 但仍然A.以名词和动词为主B.以名词和副词为主C.以动词和连接词为主D.以副词和连接词为主27、大班幼儿一般指A.2 ~ 3 岁的幼儿B. 3 ~4 岁的幼儿C.4~5 岁的幼儿D.5 ~6 岁的幼儿28.由园所安排一个固定时间,园长或主要管理者接待家长的来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形式是园所组织的A.家汸B. 家长会C. 家长学校D.家长接待日29、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是A.教师B. 保育员C. 保健医D.后勤人员30、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旨在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A. 游戏活动B. 参观活动C.健康保健服务D. 负责的学前教育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试题课程代码:004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试儿”是中国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

以下哪个词的意思不是“试儿”?(C)A、试晬B、试周C、洗儿D、抓周2、下列哪篇文章是司马光对《礼记•内则》的进一步诠释?(A)A、《涑水家仪》B、《贾子新书》C、《育婴家秘》D、《广嗣纪要》3、下列不属于“习礼”的内容是(B)A、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B、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C、从容而不失之迂缓D、俢谨而不失之拘局4、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D)A、京师第一蒙养院B、湖南蒙养院C、杭州女子学堂D、武昌蒙养院5、民国时期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属于哪种类型的幼稚园?(A)A、教会式幼稚园B、小学式幼稚园C、日本式幼稚园D、普通式幼稚园6、洛杉矶托儿所将儿童教育分为哪三大类?(C)A、兴趣教育、生活教育和卫生教育B、幼稚教育、生活教育和游戏教育C、幼稚教育、生活教育和卫生教育D、幼稚教育、兴趣教育和卫生教育7、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B)A、“教”为中心B、“做”为中心C、“学”为中心D、三者都为中心8、张雪门课程理论的核心与特点是(A)A、行为课程B、活动课程C、理论课程D、实践课程9、陈鹤琴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细分为哪几个连续的阶段进行研究?(B)A、婴儿期、乳儿期、行走期和幼儿期B、新生婴儿期、乳儿时期、步儿时期和幼儿时期C、新生婴儿期、乳儿时期、幼儿时期和步儿时期D、婴儿期、乳儿期、恋母期和幼儿期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主要收托形式是(D)A、寄宿制幼儿园B、幼儿学前班C、混合班D、全日制幼儿园11、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公共生活,首先提出优生优育问题的教育家是(B)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2、家庭教育阶段即骑士养成的学前教育时期是(C)A、出生到5岁B、出生到6岁C、出生到7岁D、5到7岁13、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的教育家是(D)A、维吉乌斯B、伊拉斯谟斯C、卢梭D、夸美纽斯14、巴乌利美保育所的重点是放在(B)A、教授正确的德语B、保护孩子们的健康C、社会道德方面的训练D、生活规律的教养15、别茨考伊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的(A)A、“新型的人”B、“自然人”C、“完全的人”D、“幸福的人”16、191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自发地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设了美国第一所(C)A、德语幼儿园B、慈善幼儿园C、保育学校D、日托所17、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的创办时间是(D)A、1871年B、1872年C、1873年D、1876年18、克鲁普斯卡娅把社会幼儿教育事业与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紧密联系起来,集中阐述她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A)A、《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B、《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C、《论儿童的学前教育》D、《要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工作》19、皮亚杰认为通过象征性“语言”,让儿童记忆或背诵诗词文章或数理公式,这是儿童游戏的高端的是(C)A、练习型游戏B、规则性游戏C、象征性游戏D、构造性游戏20、加德纳认为,一般在神学家和心理学家中有突出的表现的智能是(B)A、语言智能B、自我认识智能C、人际关系智能D、逻辑—数学智能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017年学前教育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学前教育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学前教育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本大题共28小题,每题1分,共28分)1.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

A.个表现象 B.群表现象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2.教育的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

A.教育阻碍 B.教育物质资源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3.我国幼儿园大班一样为()。

A.2-3岁 B.3—4岁C.4—5岁 D.5—6岁4.致使儿童身心进展不同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A.后天环境 B.教育C.遗传素养 D.自然环境5.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进展是()。

A.生理成熟 B.心理进展C.生理适应 D.心理适应6.学前教育时期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说明个体进展具有()。

A.规律性 B.个别不同C.时期性 D.社会性7.学前教育目标是增进儿童躯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进展,这是()。

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C.农业社会 D.现代社会8.新生儿诞生后能吃到母乳,是依托()。

A.听觉 B.味觉C.触摸觉 D.视觉9.大脑的重量1000克,相当于诞生时的两倍半是()。

A.7岁 B.6岁C.4岁 D.3岁10.儿童最初的规那么意识和知道遵守规那么开始于()。

A.托儿所生活 B.幼儿园生活C.家庭生活 D.社区生活11.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细节的灵敏期出此刻()。

A.1—2岁 B.2—3岁C.3—4岁 D.4—5岁12.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情感,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A.3—4岁 B.4—5岁C.5—6岁 D.6—7岁13.提出多层智力观的是()。

A.戈尔曼 B.加德纳C.卢梭 D.夸美纽斯14.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高作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C.《人的教育》 D.《爱弥尔》15.依照皮亚杰的理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是()。

A.感知运动时期 B.前运算思维时期C.具体运算思维时期 D.形式运算思维时期16.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路,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的是()。

学前教育原理,真题 201710

学前教育原理,真题 201710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039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学前教育就是指()A.0-3岁的儿童的教育B.3-6、7岁儿童的教育C.2-5岁的儿童的教育D.出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解析】D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从狭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2.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教育家是()A.康有为B.蔡元培C.陈鹤琴D.陶行知【解析】A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3.决定学前教育性质的是()A.经济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传统D.科学技术【解析】B 教育的性质就是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因此选B。

4.我国学前教育充分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瑞吉欧的课程理论等,体现了学前教育对文化的()A.传承功能B.交流功能C.选择功能D.创新功能【解析】B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学前教育也处于这种交流中,同时进行着本土化。

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论、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文化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意大利瑞吉欧的课程理念及多元智能理论等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思考、实践、消化之后而进行的吸收与本土化。

5.“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A.遗传性B.社会性C.主观性D.能动性【解析】A “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遗传性。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12344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12344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试卷课程代码:l234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是发展(A)A、农村学前教育B、乡镇学前教育C、城乡学前教育D、城市学前教育2、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导向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和(D)A、检查作用B、管理作用C、监督作用D、保障作用3、我国于l99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哪项规章制度,推动了幼儿园的全面改革,使幼儿园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B)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幼儿园工作规程》C、《幼儿园管理条例》D、《关于加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意见》4、我国第一部以“儿童”为主题、促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纲领是(D)A、《儿童权利公约》B、《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C、《儿童发展教育指导纲要》D、《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5、《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大型幼儿园大班幼儿数量以多少人为宜?(C)A、25B、30C、35D、406、为了规范对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989年国家以法规的形式制定并颁布了(A)A、《幼儿园管理条例》B、《幼儿园工作规程》C、《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规》7、幼儿园的园舍应设在(B)A、商业区B、居民区C、铁路附近D、工厂区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D)A、基本普及学前教育B、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C、实现教育公平D、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9、学前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A、体制创新B、促进公平C、明确政府职责D、社会参与10、“国十条”中明确提出,公共财政提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应该是(C)A、坚持公益,促进公平B、优化配置资源C、广覆盖、保基本D、鼓励社会参与11、《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指的是(B)A、8岁以下的任何人B、18岁以下的任何人C、16岁以下的任何人D、14岁以下的任何人12、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的标志着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法规是(D)A、《学前教师资格条例》B、《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发展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13、以下哪项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B)A、专业知识B、专业能力C、专业培训D、专业理念14、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评价是(D)A、终结评价B、诊断性评价C、静态评价D、动态评价15、幼儿园教师在理解教育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被称作(A)A、专业理念B、专业素养C、教师专业化D、专业思想1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两个子领域,分别是人际交往与(D)A、人际互动B、社会归属C、群体化D、社会适应17、《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在寄宿制托幼机构中,儿童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少于(C)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18、3~6岁儿童午睡时间根据季节以多久为宜?(C)A、1~1.5小时B、1.5~2小时C、2~2.5小时D、2.5~3小时19、提供每日三餐一点的托幼机构,炊事人员与儿童配备比例应达到(A)A、1:50B、1:60C、1:70D、1:8020、一旦在幼儿园发生了学生伤害事故,应依据以下哪项法规对有关主体的责任进行认定与事故处理?(B)A、《幼儿园管理条例》B、《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C、《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D、《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学前比较教育,真题 201710

学前比较教育,真题 201710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比较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世纪50年代起直到现在是比较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A.因素分析B.综合研究C.借鉴分析D.科学方法【解析】(P31):B 20世纪50年代起直到现在是比较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这一阶段也被称为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2.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最根本的目的是A.引介国外教育B.借鉴国际经验C.改善本国教育D.探讨教育规律【解析】(P34):B 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最根本目的是借鉴国际经验。

借鉴是比较学前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借鉴是贯穿于比较学前教育发展和研究全过程的重要使命。

3.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属于A.纵向比较研究B.总体比较研究C.综合比较研究D.宏观比较研究【解析】(P37):C 综合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研究。

4.日本将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资格证书、临时资格证书和特别资格证书三大类,具体体现于A.《教职员公约》B.《教员许可法》C.《幼儿教师专业准备标准》D.《教育教员许可法》【解析】(P88):D 1998年修订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教育职员许可法》为依据,此次修订将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资格证书、临时资格证书和特别资格证书三大类。

5.日本认定儿童园主要招收的幼儿为A.3-5岁B.3-6岁C.0-6岁D.0-3岁【解析】(P83):C 日本认定儿童园是即幼儿园和保育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援。

6.日本提出振兴幼儿教育“七大政策支柱”的是A.第一个幼儿园振兴计划B.第二个振兴幼儿园计划C.幼儿教育振兴计十划(2001-2005)D.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解析】(P81):D 2006年10月日本又制定并实行了新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年到2010年),此计划的制定是源于2005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所提出的《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应有的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咨询报告。

2017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7. 案例分析题10. 活动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幼儿园课程组织形式中,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称之为( )A.心理顺序法B.逻辑组织法C.直线组织法D.纵向组织法正确答案:B解析:从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幼儿同课程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可以将其归纳为两类,一是逻辑组织法,二是心理组织法。

逻辑组织法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课程内容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年龄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适宜学的( )A.价值范畴B.技能范畴C.方法范畴D.知识范畴正确答案:D解析: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年龄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

其中,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等,它是具体可操作的。

3.给幼儿自己探索的空间并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到愉悦的学习方法,称之为( )A.讨论B.观察C.游戏操作D.实验操作正确答案:C解析:游戏操作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儿童参与活动,进行操作学习。

游戏操作是一种在玩中的学习,一要给儿童自己探索的空间,二要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有愉悦感。

4.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将全班幼儿入园初期的口语表达水平与学期末口语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判断幼儿的进步程度和教学效果。

这属于( ) A.个体内差异评价B.绝对评价C.相对评价D.外部评价正确答案:A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

题干的描述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

5.以前提条件、相互作用和结果三个因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B.差距评价模式C.外观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正确答案:C解析:外观评价模式是斯塔克提出来的,他认为评价应从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课程评价主要是由描述和判断两方面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

A.教学课件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E.教案2.在皮亚杰看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

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具体逻辑推理D.思维的可逆性E.去自我中心3.如果一名学生的生理年龄为10岁,而智力年龄为11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B.90C.100D.110E.120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性D.沉思型E.发散型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E.公式学习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E.知识7.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 )。

A.无所用心游戏B.单独游戏c.旁观游戏D.平行游戏E.合作游戏8.儿童共同参加一项游戏并彼此交谈,但他们没有分工,也没有具体的目的,小组中的个人不能把个人兴趣服从于小组兴趣。

这种游戏是( )。

A.无所用心游戏B.联合游戏C.旁观游戏D.平行游戏E.合作游戏9.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再现E.原型内化10.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比,还具有不同的一些特点( )。

A.客观性B.外显性C.展开性D.观念性E.简缩性1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B.积极性C.主动性D.稳定性E.适应性12.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B.观念C.信念D.道德认识E.道德观13.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内化了的成分B.动力性成分C.非智力成分D.态度的核心成分E.内在的成分1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指向性E.复杂性1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E.学生考试16.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称为(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E.间接的远景性动机17.早期的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中,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是由( )提出的。

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18.有的幼儿“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为同学们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E.志向性动机19.根据韦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E.情感2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可以分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垂直迁移E.水平迁移21.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 )。

A.活动过多B.注意力不集中C.冲动行为D.攻击行为E.喜欢幻想22.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学生主体性原则E.整体性发展原则2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E.表象的24.一般认为有结构的问题解决过程是( )。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评价E.反馈强化25.瓦拉斯(G.Wa11as)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阶段,即( )。

A.思考期B.准备期C.酝酿期D.豁朗期E.验证期26.马斯洛认为,( )被称为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

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7.一个儿童不敢同老师说话,遇到问题也没勇气请教,为了解决儿童这种问题,他一旦请教就给予表扬,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

A.强化法B.自我控制法C.示范法D.肯定性法E.鼓励法28.不同幼儿学习某一动作的具体时间不同,但是任何一个幼儿的动作的发展顺序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一般性B.阶段性C.定向性D.序列性E.不平衡性29.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特点有( )。

A.没有目的B.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以无意想象为主D.以再造想象为主E.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0.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就把“定滑轮”同化到了“杠杆”之下,但学生对杠杆的理解也会有一定变化:杠杆并不一定是一根细长的木杆,它也可以是一个圆轮子。

这种学习称为( )。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组合学习E.并列学习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涉及自然条件、________等。

2.________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当学习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________。

4.________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如玩娃娃家、开商店、开医院等。

5.________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扮演角色进行的游戏。

6.________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_______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9.依从包括从众和________两种。

10.________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11.________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________。

12.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________。

13.________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

14.________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15.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__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这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2.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3.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过分的过度学习能极大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

4.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阻碍作用。

5.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最初发生的认识过程就是感知觉。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3.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4.简述幼儿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教学经验,试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2.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一、不定项选择题1.BCD【解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因此,答案选BCD。

2.BCDE【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心;具体逻辑推理。

因此,答案选BCDE。

3.【解析】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映智商,其公式为: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因此,答案选D。

4.D【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因此,答案选D。

5.D【解析】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物理学中的“功=力×距离”这一规则,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因此,答案选D。

6.D【解析】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一反应(s—R)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

因此,答案选D。

7.ABCDE【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以下六种:无所用心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因此,答案选A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