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海权论鼻祖马汉把历史经验上升为一种战略理论——海权论。
马汉认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安全都与海权具有密切的关系,海权不仅能够决定海上和陆上战争的胜负,而且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
他还指出,海权的强弱取决于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6方面的因素。
马汉的海权理论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
在英国,马汉的书被视为“国家的福音书”;在日本,此书被列为日本海军军官的必读书之一,人手一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这样表达他阅读马汉《海军战略论》一书时的心情:我不只是在阅读这本书,我简直是想把它一口吞食下去……马汉海权理论在特定的时代迎合了一些国家统治者的扩张野心。
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强大的海军,发展海外贸易、开疆拓土、积累资本,最终成为盛极一时的海洋强国。
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历史上多次错过成为海洋强国的机遇。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民族,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历史上曾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宋代,“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为近海航行提供了天文学知识和航海技术。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建造战船、组建水军、组织庞大舰队始于元代。
元朝海上行动,最大规模可组织水军7万人、战船500艘。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曾派“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远航,通好亚非诸国,标志着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展到历史的高峰。
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使朝廷中的有识之士猛醒,开始认识海权的意义。
于是,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工,筹备船政,培养海军人才,组建北洋、南洋、广东、福建4支舰队。
到甲午战争前夕,历时26年,共造各类舰船55艘,这在中国造船史上是空前的。
然而,在甲午战争中,清朝当权者把北洋海军舰队视为拱卫京畿的活动式“要塞”,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不可避免地使北洋水师遭到全军覆没的下场,海军强国梦破灭了。
当年的中国没能成为一个海洋强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一点是没有正确理解海权理论的精髓,没有认识到海权是国家综合国力在海洋方向的表现。
《海权论》 对后世的影响

海权论对后世的影响(一)美国:一九〇一年老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後,极受马汉海权思想之影响,致力发展海权。
除舰队的扩建及积极夺取太平洋各战略岛屿外,且开凿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及加勒比海之战略海上基地,成为当今海权霸主。
(二)英国:英国对马汉之海权思想推崇备至,在一八八九年英国政府提出海军扩充计划时,马汉的理论成了最强力的辩护理由。
(三)法国:法国很重视马汉对于法国海军政策的批评,并且称赞其思想具有真正的创造性。
(四)德国:德皇威廉二世及海军部长铁毕兹(Von Tripitz)亦深受马汉影响,致力发展海军,但德国却忽略了马氏的一项重要训条:“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导致德国陆军反而受经费影响而减海权的重要性人类历史的上古时代是河流时代,只有靠近河流的文明才能发展壮大。
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人类发现海洋并不是截断文明之间联系的深渊,而是联系全世界的纽带。
纵观近代以来,所有的大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在试图获取同一件事物:控制海权。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文明。
海洋国家的富强总是和强大的海权成正比关系,强大的海权保障了国家财富的积累,而丰足的财富又强化了国家海权。
历史上称霸于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从古时的雅典、迦太基、威尼斯,到中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再到近代的英国、日本、美国,无不昭示着一个真理: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然而,受传统“陆权至上”思想的束缚,我们的海权意识薄弱以致中国近代两次险些亡国。
一次是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后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由于没有海权,差点让西方国家把我们中国给肢解了;另一次是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原因是日本在近代是在亚洲率先实行海权战略,要获得强大的海权并有日本可控制的安全外围国家和地区。
可见,要捍卫我们的利益,中国必须发展强大的海权。
从世界历史来说,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拥有工业资本优势的国家,也往往是拥有强大海权的国家。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马 汉
七、小册
一、马汉生平
1、出生于西点教授之家 2、就学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3、任教于海军战争学院
马 汉
一、马汉生平
“让我们有信心地期待伟大的心灵 出现,他将能为海军科学奠定基础,
经应用科学的原则,以及在何处由于 忽视战争艺术的规律而导致失败和灾
难。”
二、马汉海权论要旨
二、马汉海权论要旨
二、马汉海权论要旨
没有任何人曾像
马汉这样直接而深远 地影响海权理论和海 权战略。
三、马汉海权论的影响
他的确是一位天才,也许要算是美国所曾产
生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且确是最有创见的
思想家之一。其眼光的远大,其判断的正确,其直 觉的敏锐,都有异于常人。
虽然许多细节已为其不可能预知的发展所推翻
或修改,但其著作的核心,对海军战略根本问题的 分析(他是对间和反对批评的考验。
三、马汉海权论的影响
美国对海权论思想的战略运用
正像约米尼之于陆军科学一样。他就是
美国海军上校马汉。”
——海军战争学院前任院长鲁斯少将
一、马汉生平
一、马汉生平
“经由历史的研究,
可以建立战争的原则和
最佳方法,对于一位海
军军官而言,再没有其 他的事情比它更切实
际。”
——马汉
一、马汉生平
“我现在正在吞食 (devouring)马汉的书, 而不仅只是阅读(reading) 而已,我正在尝试用心学习它。 那是一本第一流的著作,而 且在各方面都是经典。在我的
军舰上都有这本书,而且经常 为我的舰长和军官们所引述。”
《海权论》读书报告

《海权论》读书报告摘要:《海权论》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总称。
该著作的核心观点即是强调海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依靠案例分析,全面考察美欧通史与主要的海战史来作证其观点。
关键词:马汉;海权;《海权论》“海权论”是影响深远的战略思想,它是由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海军上校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
《海权论》原著实际上是由马汉三部著作汇编而成,即《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法革命和帝国的影响》、《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等“海权论”三部曲。
目前,在我国所见的各种版本的《海权论》多是对上述原著的节译和选编,不可避免的会遗漏部分重要信息。
2013年,海洋出版社组织人力对“海权论”三部曲进行翻译并出版了三本全译本,成为国内全面了解马汉海权思想的珍贵资料。
笔者所读的即是由上述三本全译本合称的《海权论》。
《海权论》不仅是一部战略思想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历史著作。
观察“海权论”三部曲的名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马汉在论述海权时体现出鲜明的史学特点。
该书主要通过回顾1660年至1812年世界主要的海战等史实,并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进而推导出海权、海军多次在战争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十分难能可贵的是,马汉在撰写《海权论》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到通史与海战史的紧密联系,他认为“历史学家们普遍对海洋情况不太熟悉,对此既无特殊兴趣,也缺乏专门知识”①而“海军史学家们几乎不太关注通史与他们各自专门领域之间的联系”②,因此在进行历史论述的过程中《海权论》做到了“十”字型的要求,即战术层面对海战过程的深入详尽论述,以及战略层面对海战时期参战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海军战略等内容的精准概括。
因此,《海权论》一方面是一部详细的海战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从海战角度理解这一历史时期主要参战国的国际关系史。
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的作用主要是赢得制海权,维护自己的海上交通运输线。
英国拥有一支总吨位为2100万吨的商船队,占当时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每天航行在大西洋的船只有1500艘,对于英国而言,大西洋航线是最重要的生命线,英国皇家海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保这条海上航线的安全。
1939年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是规模最大的海上力量,它的海军基地几乎遍布全球,在大战之初,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拥有了航空母舰,但战列舰仍然是舰队组成的核心力量。
在大西洋,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对手是德国海军,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样,战争初期,强大的皇家海军打算引出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进行决战,并一举将它摧毁,而德国海军并没有做好与英国决战的准备,它的实力与英国相差悬殊,当时德国海军拥有战列舰4艘、袖珍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潜艇56艘,舰艇总吨位35万吨,总兵力约16万人。
战争开始时,希特勒希望德国的海军能够强大到可以和皇家海军直接对决的程度,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却坚持认为,由于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的严格限制,水面舰只无法与英国抗衡,德国应该集中力量切断英国的生命线即阻断英国的海上贸易。
为了能够袭击有舰队护航的英国商船队,德国加紧了水上舰艇的制造,1939年2月,德国的重型战列舰“俾斯麦”号下水,两个月后,它的姊妹舰“提尔皮茨”号也成功下水。
雷德尔还发明了袖珍战列舰的概念,袖珍战列舰的装甲非常薄,但火力强,速度快,能够灵活、快速地对商船发起猛烈攻击。
1939年9月大战爆发时,德国的战舰就开始袭扰英国的海上贸易了。
袖珍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在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多次击沉英国商船,给英国的船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939年12月,英国和法国派出3艘巡洋舰在普拉河口拦截并攻击了“施佩伯爵”号,受伤的“施佩伯爵”号逃入乌拉圭的港口,但遭到了当局的驱逐,不得不在4天后驶出港口引爆自沉。
1940年8月17日,希特勒宣布对英国进行全面封锁,并警告说将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条件下击沉中立国的商船。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读后感想-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读后感想_
海权历史是国家间的斗争史, 因此要紧是战争史。
马汉认为, 国家的繁荣、进展与安全都与海权具有密切的关系, 海权不仅能够决定海上与陆上战争的胜负, 而且能够决定历史的进程。
他还指出, 海权的强弱取决于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6方面的因素。
欧洲国家受海权论的影响, 建立了强大的海军, 在17世纪进入了疯狂的对外扩张。
中国的北洋舰队也是应运而生, 然而却输得一塌糊涂, 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 不难发现, 想要成为海权霸主, 还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是, 开明的民主政府比独裁的专制政府更能够制定完善的海军。
英国17世纪已经建成了君主立宪制, 君主的权利被大大限制, 政府开明, 因而成为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而之后的中国, 即便意识到了海权的重要性, 但是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势力的禁锢中, 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一次便飞灰湮灭。
第二, 海上强国比海陆双强的国家在海战中有更大的优势可言, 能够联合更多的盟友, 充分保障自己的国际贸易优势并给对方的海上贸易以毁灭的打击。
第三, 海权的存废不存在于海军的强大或者者海上贸易的兴旺, 而是两者的结合体, 强大的海军保障了海上贸易的兴旺, 而海上贸易的兴旺又给耗费巨大的海军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与进展的动力。
这三点是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这
书给我的思考。
海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读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海权的范围正在扩大。随着全球贸易和海洋资源开发的 发展,海洋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维护我们 的海洋权益,并确保我们的海上通道和海外市场的安全。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海上力量的建设。只有通过加强海上力量的建设,我们才 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我们需要加强海军建设、发展海上经济、加强 海洋科技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我们在海洋领域的竞争力。
在明天,中国民族声乐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 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中国民族声乐将会得到更多的和推广。同时,随着 科技的不断发展,音乐制作技术和表演形式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民族声 乐将会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加注重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总之,中国民族声乐的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中国民族声 乐将会继续发扬光大,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为了获得海权,马汉认为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重视海军建设是关 键。海军不仅可以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还可以展示国家的海上实力。其次,积 极进行海外殖民可以扩大国家的海洋控制范围。最后,贸易控制权也是一个国 家获得海权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海上贸易路线,国家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 益。
马汉的海权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一理论推动了各国对于海权 的重视和争夺。自马汉的海权论问世以来,各国纷纷加强海军建设、扩大海外 殖民地和争夺贸易控制权。其次,海权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一些国家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逐渐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海权 论还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演变。各国在争夺海权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间的合作 与竞争,推动了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发展。
总之,马汉的海权论作为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学的重要基石,强调了海权在现 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各国对于海权的重视和争夺,还在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海权仍然是一个至关重 要的因素,对于国家的繁荣和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国应认真研究马 汉的海权论,积极适应海洋时代的发展要求,努力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以确 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武汉大学

一、 马汉生平简介 二、 “海权论”诞生的历史背景 三、“海权论”的内容精要 四、“海权论”的历史影响
四、“海权论”的历史影响
(一)揭开海军神秘面纱
四、“海权论”的历史影响
(二)人类利用海洋的“圣经”
四、“海权论”的历史影响
(三)各国政府海军政策的指南
一、国防定义及历史回顾
我国海域概况
渤 海
三、 ”海权论“的[内容精要]
(六)夺取制海权的要素
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要素)的三个原则: 1.集中兵力
首先,要在作战目标和战略部署上实行集中。 其次,要在作战兵力的使用上集中。
三、 ”海权论“的[内容精要]
(六)夺取制海权的要素
2.中央位置 “战争是取得位置的事务”
力量+位置=威力
一、马汉生平简介
14岁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856年( 16 岁)转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
学校,1859年6月,顺利毕业,被分配到护 卫舰“国会”号上任职。 1885年,马汉到新设在罗得岛的纽波特市 的海军学院执教,讲授海军战术和海军战史 两门课程。
一、马汉生平简介
1890年5月,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出版。
一、马汉生平简介
1896年,56岁的马汉上校正式从海军退役 。 1902年,马汉出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并从
此成为罗斯福总统发展世界海军强国的首席 谋士。
一、马汉生平简介
1914年12月1日,马汉在华盛顿医院病逝,享 年74岁。
马汉先后出版过20多本理论专著,发表了 130余篇论文。
海军不是仅在战争期间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海 上利益而存在,更多地是为了保护国家平时的 海外贸易而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读书报告
史贤慧 2012级对外汉语专业 120103031 地球上70%的面积都被海洋覆盖,而人类的生活轨迹主要是在陆地上,自古至今大部分的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因素时大都仅仅从陆地因素出发,很少考虑到海洋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这固然是时代和个人的局限。
从现在的视角来回顾我们的历史进程,海洋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略,甚至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而马汉则在这本《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系统的探讨了海权对欧洲和美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当然读史是为了明鉴,在读完整本书后自己有点小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
海洋广阔而神秘,在人类还未诞生之前便已形成,海洋充满生机,为人类的出现、发展提供条件。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并保护生产资料,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在海洋中孕育了数不尽的生命资源,而这些生命资源远比陆地生猛的动物更让人类喜爱,人类早期的渔猎时代便是以海洋为依托,在海洋中谋求生存出路是人类祖先繁衍生息的必修课。
欧洲大陆的生命衍息则是在海洋中孕育而出,并且依存于海洋,没有海洋,我们很难想象欧洲文明如何得以延续。
在今天社会,物质资料如此丰富,海洋是否已失去其作用。
很显然,海权在当今社会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已不仅仅体现在为人类提供直接的食物方面。
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能源,而作为地球十分之三的陆地上的能源资源能否满足急剧膨胀发展的世界人口的生存需要让
人类各领域的专家产生怀疑,如何为人类储备生存资源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随着研究的发展,人类将目光投注于海洋,海洋不辜负人类的期望,给了人类巨大的惊喜,海底的化石燃料、各种湿地沼泽能源、海底化学元素等等,这些资源静静的沉淀在海洋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无疑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海权提供沟通世界的交通,海运的发展促进世界贸易往来。
在新航路开辟以前,大陆孤立存在,彼此互相隔绝,而新航路的开辟无疑为世界的交流沟通产生深远影响,而新航路的开辟更加离不开海权,海权为航海交通提供天然的航线,成为大陆之间交流的枢纽。
如今,海权则更在海运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海权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谁掌握了海洋控制权,谁在世界贸易中便有了说话权,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资本。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何美国一直阻挠中国解决南海问题以及台湾回归中国的问题,这二者最终都可以归结到海权问题上。
我们都知道政治最终为经济服务,美国在这两个问题上的政治策略反映在经济上就是海权控制问题。
美国在世界称霸凭借的是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其经济发展海运起到重要作用。
美国掌握了世界海权的大部分领域,这为美国海洋贸易的发展提供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限制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解决无疑会使得中国的海权范围扩大,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产生严重威胁,美国政府当然就会对中国的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解决“竭尽全力”。
这也是美国自二十世纪开始限制中国海权、封锁中国通往太平洋之路,不断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各盟国的合作,
扩充海军的军备,并且阻止中国发展蓝水海军,尽可能地拖延中国跨入海军强国之列的时间的原因。
三、海权对殖民地的影响。
世界在新航路开辟后开始联系,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也开始初步发展,为了更多的市场,更多的原材料,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建立殖民地,掠夺资源,抢占市场的狂潮。
凭借海权优势,西班牙、葡萄牙率先成为殖民地霸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己的殖民地,随后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也与海权的发展离不开。
而当时作为殖民地的牺牲者——中国则在海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明清闭关锁国,中国人自己将大陆与海洋的联系切断,将自己固守于“泱泱大国”的囚牢中,而且还洋洋自得于大国物产富饶,富饶的陆地资源并没有为中国带来更进一步的发展,反而成为西方殖民者抢夺的必争之地。
与世界隔绝,这早已让中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如何文明进步,当大不列颠帝国远航而来打进“泱泱大国”的内部,中国人却依然懵懂无知,最终陷入殖民地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世界在海权的作用下向前进,而中国封闭大门将大海隔绝在外,自以为屏障牢不可破,却禁不起大炮的一声炮响,何其悲哀!而今的中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再固步自封,敞开胸怀,拥抱大海,积极利用海权,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与世界贸易往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
海权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影响世界各国的对外交往,对海权的控制力决定了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因此,对海权问题的争夺也必将成为今后世界政治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