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机械强度测定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原始记录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原始记录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定原始记录
仪器名称及编号:焦炭热反应性测定仪检测依据: GB/T 4000-2017
计算公式:焦炭反应性(CRI,%)= 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试样编号
测定时间
装炉人
焦炭试样质量 m ( g )
焦样粒数
出炉人
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 m1(g)
焦炭反应性(%)
N2气压
转鼓后>10mm焦炭质量m2(g)
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CO2气压
备注
说明
转鼓后>10mm焦炭质量m2(g)
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CO2气压
备注
说明
仪器名称及编号:焦炭热反应性测定仪检测依据: GB/T 4000-2017
计算公式:焦炭反应性(CRI,%)= 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试样编号
测定时间
装炉人
焦炭试样质量 m ( g )
焦样粒数
出炉人
反应后残余焦炭质量 m1(g)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规定了测定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方法提要、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实验步骤、试验的结果计算和精密度。

适用高炉炼铁用焦的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其它用途可参照执行。

2 原理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试样,置于反应器中,在1100+5℃时与二氧化碳反应2小时后,以焦炭质量损失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CRI%)。

反应后的焦炭,经I型转鼓试验后,大于lOmm粒级焦炭占反应后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反应后强度(CSR%)。

3 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电炉、反应器、I型转鼓、转鼓控制器、圆孔筛、干燥箱、架盘天平、红外线灯泡、热电偶、筛板、高铝球、托架、反应器支架、块焦反应监控仪、计算机显示器、二氧化碳供给系统及氮气供给系统中的(转子流量计、洗气瓶、干燥塔、,缓冲瓶)等。

4 技术条件4.1 升温速度:O-1100℃,平均升温速度为8-16℃/min。

4.2 控温精度:1100±5℃,通二氧化碳j言面度在10-25min内恢复到1100±5℃。

4.3 通气温度:400℃时通氢气,1100℃切断氮气通二氧化碳。

4.4 温度显示误差:不大于±5℃。

4.5 时间显示误差:24小时内不大子30s。

4.6 电源电压:220(±10%)V,500HZ。

4.7 最大负载功率:8千瓦。

4.8 使用环境:温度10-35℃,湿度不大于80%,周围无强电磁场及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5 操作程序5.1 试验前试样的采取和制备5.1.1 按GBl997规定的取样方法,按比例取大于25mm焦炭20kg,弃去泡焦和炉头焦。

用颚式破碎机破碎、混匀、缩分出10kg,再用φ25mm、φ21mm圆孔筛筛分,大于φ25mm的焦块再破碎、筛分,取φ21mm筛上物,去掉片状焦和条状焦,缩分得焦块2kg,分两次(每次lkg)置于I型转鼓中,以20r/min的转速,转50r,取出后再用φ21mm圆孔筛筛分,将筛上物缩分出900g作为试样,用四分法将试样分成四份,每份不少于220g。

焦炭机械强度实验

焦炭机械强度实验

焦炭机械强度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M 贡转鼓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

2.学会计算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

二 实验基本要求:1.熟悉M 贡转鼓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2.熟悉强度的计算方法。

三 实验基本原理:焦炭强度通常用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焦炭的抗碎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受外来冲击力而不沿结构的裂纹或缺陷处破碎的能力,用M40值表示;焦炭的耐磨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外来摩檫力而不产生表面玻璃形成碎屑或粉末的能力,用M10值表示。

焦炭的裂纹度影响其抗碎强度M40值,焦炭的孔孢结构影响耐磨强度M10值。

M40和M10值的测定方法很多,我国多采用德国M 贡转鼓实验的方法。

四 实验内容:1焦炭取出后称量焦炭总重,侧定焦炭水分,计算全焦率。

2将全部焦炭自1.8高做两次落下,然后分别用Ф80、Ф60、Ф40、Ф25、Ф10筛子进行人工筛分(手穿孔),将各级焦炭分别称重,计算出落下的焦炭的筛分组成。

3按比例取>25mm (或>60mm )焦样15kg ,去掉蜂窝焦,作为转鼓实验焦样。

4将15kg 焦样装入鼓内,上好盖,启动转鼓,转速为25转/分,待运转4分钟后停止转鼓转动,将鼓内焦炭取出,并清扫干净。

5转鼓后全部焦炭用Ф25(或Ф40)和Ф10mm 筛子人工筛分,分别称量各级焦炭,并按下式计算焦炭的抗碎强度M25(或M40)和耐磨强度M10: M25=G G 1 M10=G G 2(或M40)式中:G1—鼓后大于25mm (或40mm )焦炭重量,gG2—鼓后小于10mm 焦炭重量,gG —入鼓焦炭重量,g五实验结果同一煤料二炉平行实验,转鼓结果间误差不得超过下列数值:M40<3.0% M10<1.5% M25和M10的实验结果取平行实验的平均值。

M 25 /% 88.0-83.0M 10 /% <8.5。

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的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的操作人员。

3.操作人员要求3.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并且合格。

3.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3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指导,并遵循现场主管人员的指示。

3.4 操作人员不得在疲劳、饮酒或服用药物后进行操作,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4.转鼓安全操作步骤4.1 操作人员在进行转鼓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2 操作人员应确保设备周围没有其他物品或人员,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示。

4.3 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需穿着适宜的工作服,并将其固定好。

4.4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步骤依次开启转鼓,并确保转速适中,操作平稳。

4.5 操作人员在对转鼓进行观察时,不得伸手进入转鼓内部,以防危险发生。

4.6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异响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并停止操作。

5.紧急情况处理5.1 若发生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规定将设备关闭。

5.2 操作人员应根据紧急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报警、灭火、疏散等。

5.3 在紧急情况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听从主管人员的指挥和调度,保持冷静和沉着的态度。

6.设备维护与保养6.1 操作人员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内部和外部的残留物。

6.2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并做好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

6.3 若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告主管人员,并配合维修工作。

7.附则7.1 对于未明确的事项,操作人员应遵循安全操作原则,并咨询主管人员或专业人员。

7.2 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或提出改进建议,操作人员有责任向主管人员报告并与其共同解决。

以上为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安全操作规程的范本,操作人员在进行转鼓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煤炭实验原始记录表

煤炭实验原始记录表

发热量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 LE104E、电子分析天平化验:校核:第页共页()含碳量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LE104E、电子分析天平化验:校核:第页共页氮的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LE104E、电子分析天平化验:校核:第页共页全硫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 LE104E、电子分析天平T-13 、KSS-2、库伦测流仪化验:校核:第页共页工业分析(灰分)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LE104E、电子分析天平第页共页工业分析(挥发分)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LE104E、电子分析天平第页共页工业分析(水分)的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LE104E、电子分析天平化验:校核:第页共页工业分析(全水分)的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211-2007《煤中全水份的测定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LE104E、电子分析天平T-02、DGG101、电热鼓风干燥箱化验:校核:第页共页碳氢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设备状态样品名称室温、湿度℃、 %RH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标准GB/T476-2008《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使用设备(编号、型号与名称)F-05、LE104E、电子分析天平第页共页。

焦炭的强度

焦炭的强度
江仓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
焦炭强度的测定
讲课人:马占善 2018年4月6日
焦炭强度的测定
01
测定焦炭强度的意义
02
焦炭的冷强度(机械强度)
03
焦炭的热强度(CRI和CSR)
Contents
目录Leabharlann Chapter 1焦炭强度的测定意义
1 Chapter
焦炭强度的测定意义
1、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主要是起骨架作用、还原剂、和供热源。 2、M40,主要模拟焦炭在高炉中的骨架硬度和运输过程中的抗碎强度,指标服务于焦炭在 高炉中的应用,主要是焦块从高炉料钟落下到料柱上面和落下后再承受下批原料落下时的 冲击,以及焦块在块状带阶段承受的压力具有一定的模拟性。 3、M10,耐磨强度,它主要与焦炭的气孔壁厚度和焦炭的强度有关,测试中磨损源于焦块 之间、焦块与鼓壁之间的磨损。它对于焦块处于高炉块状带阶段,焦块与焦块、焦块与矿 石、焦块与炉壁之间,在自上而下的移动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性。 4、CRI,在块状带下部,铁矿石中的铁氧化合物与上升炉气中的CO发生间接反应生成CO2, 温度高于800℃时,焦炭产生明显的气化反应生成CO,这种消耗称为碳溶损失。软溶带和 滴落带碳溶反应剧烈,CRI主要测定碳溶反应。 5、CRS.主要测定焦炭在软溶带和滴落带承受的压力的能力,对高炉生产具有较高的指导 价值。
焦炭的热强度(CRI和CSR)
反焦 焦炭的反应性CRI:
应炭 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式样,置于反应器中没在 1100℃+-5℃时与CO2反应2H后,以焦炭损失
后 的百分数表示焦炭反应性CRI, CRI越小越好
强度﹛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CSR:

反应后的焦炭经I型转鼓试验后,以大于10mm 粒级的焦炭占反应后焦炭的质量分数表示 焦炭反应后强度CSR, CSR越大越好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操作规程.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操作规程.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操作规程(一)取样与制样1.取样按GB1997规定的取样方法,按比例取大于25mm焦炭20kg,弃去泡焦和炉头焦。

2.制样方法(1)用颚式破碎机破碎、混匀、缩分出10kg,用Φ25mm、Φ23mm圆孔筛筛分;大于Φ25mm的焦块再破碎、筛分。

(3)取Φ23mm的筛上物,去掉片状焦和条状焦,保留较厚片状焦和和较粗条状焦用手工修整成颗粒状焦片,用Φ23mm圆孔筛筛分后与未经过修整的颗粒状焦块混匀。

缩分得焦块2kg。

(4)分两次(每次1kg)置于I型转鼓中,以20r/min的转速转50r(2分30秒)。

(5)取出后再用Φ23mm圆孔筛筛分。

(6)将筛上物缩分出900g作为试样。

用四分法将试样分成4份,每份不得少于220g.(7)在170-180度的烘箱中,烘干时间不低于2小时;取出焦炭冷却至室温。

取出后再用Φ23mm圆孔筛筛分。

称取200g±0.5g(二)试验过程1. 先将气体减压阀打开。

2. 按以下要求,对试验用焦炭进行称量、并装入反应罐中。

(1)称量200克±0.5g焦炭,记为m0,盖上筛盖,大幅度筛动20下,筛去浮灰。

(2)将反应罐下部先放一个筛板,再放73颗左右高铝球,拨平后再放一个筛板,使H球+筛≈90~100mm。

(5)将称量好的焦炭一半放入反应罐中将筛板压住再将反应罐倾斜,将剩下的的焦炭放入反应罐中,保持反应罐倾斜,将柔性垫和炉盖插入反应罐中扶正。

H焦≈80mm。

(6)称量装完后余下的筛底中的粉焦记为m,则m=m0-m粉。

粉(7)拧上反应罐法篮的螺钉,以便密封(注意用力均匀)。

3.将反应罐装入炉内,将热电偶插入护管底部,接通进气管和出气管;将热电偶信号线、挂在支架上避免碰到炉体。

4.开配电箱内的空气开关,开控制柜总电源开关。

5.开计算机,进入焦炭反应控制系统:(1)调用1100开度制度并发送给下位机;(2)输入文件名;(3)开控制柜上的启动开关;(4)在温度控制画面中选择阀门自动或手动控制,点击启动按钮。

3-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测试及其应用20200423

3-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测试及其应用20200423

I型转鼓 20r/min×30min
JIS转鼓
煤科 150r
罗加转鼓
ASTM转鼓
IRSID转鼓
德国矿山研究 所
块焦 70kg CO2、N2
— 1050±10℃
米库姆转鼓
中国(GB4000)
23-25
200g
CO2
5L/min 1100℃
2h I型转鼓 20r/min×30min
3.4、实验方法与高炉内真实情况对比
焦化 粉高炉用焦炭,高反应性焦炭并不影响大型高炉顺行(如八钢所用艾维尔沟煤)。
3 质与 高炉炼铁过程中,焦炭反应性与铁矿石的还原性之间具有较好的耦合性时,才能取
得较好的冶炼效果。


高炉内焦炭溶损反应除了与焦炭本身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气体组成、碱金属循
4 煤科 环、铁矿石还原提供CO2的能力等密切相关,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并没有准确
1.2、高炉炼铁过程

• 从高炉上益部讲装入含铁炉料、燃料和
熔究剂所向公下运动;
质与焦化•研下的高部温鼓还入原空性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燃体烧向燃上料运,动产;生大量
煤科院煤
• 炉料经过加热、还原、熔化、造渣、 渗碳、脱硫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
最后生成液态炉渣和生铁。
1.3、焦炭在高炉中的主要作用

讲 高炉使用燃料主要包括高炉上部加入的焦炭以及从风口喷吹的固体燃料煤粉(无烟煤、烟煤、干熘煤)
2.1、焦炭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究所公
原料煤
质与焦焦炉化加研热
焦炭

∴焦炭质量由煤科原院料煤特性和炼焦工艺条件共同决定
2.2、煤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