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外译论文 习语的翻译
从文化翻译学角度论英语习语的汉译

1 6 3 3 1 1 )
要: 英语 习语语 言简洁 , 却蕴含 着丰 富的英语 民族地 方文化和 民族特 色。英语 习语的汉译 在跨 文化 交流 中担
当着重要的 角色。英语 习语 的汉译 不仅仅是语 言层面的转换 , 还 涉及到 文化层 面的转换 。从 文化 翻译 学 角度 来
看, 翻译界 比较 注重其 中的文化 内容 而忽视 了文化表层 形式也 包含 了重要 的文化 意 义。本 文从 英语 习语 的文化 特性 角度来讨论英语 习语汉译 的翻译 方法 , 希望翻译后 的语 言能够还原英语 习语本来的文化形 象。
汉语 》 中, 我们 能找 到不少 中英结 合的词 , 比如说 I n t e ac r t 因 特网, e —m a i l 电子邮件 , o n—l i n e s h o p p i n g网上购 物等 。年
国的地理 环境 使航海业 和渔业蓬勃发展 , 由此 , 我们 可 以想 到海 盗的故事非 常盛行 。 比如 说 : d r i n k l i k e a i f s h , 说 明此
人接受 。
实 。从英语 习语 中, 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 民族 的文化底蕴 ,
从中也能学习到英 国民族 的社会 文化 、 宗教文化 、 语 言文化
等 。如何翻译英语 习语 , 跨越文化交 际的障碍 , 就是 我们所
中西方文化差异来进行 灵活翻 译
( -) 英语 习语 的汉译对 我国文化发展的作用 自从 我国改革 开放 以后 , 科学技术 的蓬 勃发展 , 尤其是
轻人 已经 习惯 过圣 诞 节 、 情人 节 和在 教 堂举 办 婚礼 , 穿 西 装、 打领带也成为正式 的打扮方式 , 还有刷卡和保 险行业 的 盛行 , 这都是西方文化 对我 国社会 生活 的改 变。还有 西方 文 明的法制观 念 , 以及市场管理 的竞争 意识 被我 国所 吸收。
中英文化差异下习语翻译研究.docx

中英文化差异下习语翻译研究引言翻译不仅和语言有关,也和文化有关。
一个好的译者不仅应该了解母语的文化,更应该了解译入语的文化。
翻译一个特定对象时,只有熟知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给出最适当的翻译。
因为对同一个事件、现象或原因,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这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
不了解习语的两个人在交流时很难真正地理解彼此的观点,很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因此,系统地学习习语翻译是很有必要的。
一、习语的含义和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具有广泛的含义,通常指那些以特定形式出现的词组。
它的意义不是把单个词汇含义简单地叠加。
事实上,它所包含的意义绝不仅局限在字面我们所看到的。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俚语,行话等,它音节优美,音律协调且不乏幽默感。
二、中英习语与文化差异1、宗教信仰差异宗教反映了每个国家对信奉和禁忌的不同态度。
宗教在国家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许多习语不可避免地带有宗教色彩。
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和佛教的影响,许多中国习语与其相关。
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不看僧面看佛面”。
而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
因此“God”,“devil”,“hell”,“church”等词成了英语习语中的高频词。
作为基督教经典教义的《圣经》是信奉者的必读之物,从中演化出来的习语更是被经常引用。
例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
2、地理条件差异许多习语都清楚地反映了国家的地理特征。
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英国经常下雨,因此许多习语都与雨有关。
如“Itneverrainsbutitpours”,意思是祸不单行。
再比如,“afterraincomesfairweather”,意思是经历过挫折与失败才能收获成功。
而中国也有很多习语是基于地理条件产生的。
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雨贵如油”等。
中国人的农耕生活历史悠久。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中国有大量的和农业有关的习语。
从文化角度看汉语习语的英译策略

从文化角度看汉语习语的英译策略[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
习语是汉语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单位。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有更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于是在翻译中体现文化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去探讨汉语习语的英译的策略,并呼吁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重视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汉语习语;英译;文化角度一、语言,文化,翻译之间的关系语言,文化,翻译彼此密切相关。
做好翻译的第一步就是要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传播文化,并有助于发展文化。
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可以很好地体现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言为文化注入了生命,而要想理解一种语言,必须先了解其文化。
因此,我们可以说学习一种语言就是要学习说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和习惯。
文化交流能够促进各国的发展。
随着世界逐渐发展成为地球村,国际交流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然而,不同的语言阻碍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那么翻译就成了架起这个鸿沟的桥梁。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翻译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语言符号的转化。
翻译不仅要将语言本身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同时也要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转换成另外的文化形式。
语言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工具;翻译是对文化理解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因此,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二、汉语习语的定义汉语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大多数的汉语习语都是四字成语,通常都来源于一些典故。
它们中的一些,如小题大做和后来居上,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还有另外一些,如朝三暮四和杯弓蛇影,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的话就很难理解。
汉语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俗语、俚语、行话等。
这里说的成语指狭义的成语。
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的翻译方法语言之间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在做翻译工作时最怕碰上习语多的文章。
为了忠于原著,译文心须既保持它的外国风味,又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而翻译习语却是最难把这两个标准一同达到的。
为了要适当地把外国语言中的习语翻译出来,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一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1.直译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另外,我们口中的“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
由于中国热而大为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算是直译法的一种。
2.同义习语借用法——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有相符合,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思或隐义,面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载了当地互相借用。
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是“隔墙有耳“,英语中却有”walls have ears”,两句话字、义两合,无懈可击。
我们说“火上加油”,英国人则说”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也完全一样。
3.意译法——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则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
“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可用“chaos”来表达。
4.省略法—汉语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组,前后含意重复。
偶到这种情况时可用省略法来处理,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
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e”已经足够,实在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
“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中国文化知识(英汉对照)

中国文化知识(英汉对照)2013年12月全国英语四级必考翻译(四级改革后关于传统文化)1. 中国龙对龙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
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振奋腾飞、开拓变化的寓意和团结凝聚的精神。
Chinese Dragon Dragon totem worship in China has been around for the last 8,000 years. The ancients in China considered the dragon (or loong) a fetish that combines animals including the fish, snake, horse and ox with cloud, thunder, lightning and other natural celestial phenomena. The Chinese dragon was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ulticultural fus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the Chinese, the dragon signifies innovation and cohesion.2. 秧歌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
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
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
近年来,中国东北某些城市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了了秧歌队,队员常年通过跳秧歌舞来保持健康,同事他们也乐在其中。
Yangko Yangko is one of tradition folk dance of Han in China. It is usually performed in northern provinces. The dancers usually wear colorful and light costumes, and the performance is powerful and rapid. During some festivals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Lantein Festival, if people hear the sound of drum and gong, no matter how cold the weather is , they will come to street and appreciate the Yangko. Recent years, the old people in city of east-northern of China organized the team of Yangko by themselves, the teamers keep their health by dancing Yangko the whole year.3. 长城是人类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2)一、英语习语的内涵及其作用 (2)二、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英汉习语差异 (2)三、英语习语在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因素 (3)3.1. 历史发展的差异 (3)3.2.地理环境的差异 (3)3.3.宗教信仰的差异 (3)3.4. 历史典故的差异 (4)四、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 (4)4.1. 直译法 (4)4.2. 意译法 (5)4.3. 直译加注法 (5)五、结语 (6)参考文献 (7)摘要: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是英语词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人们高频率地使用英语习语,既满足了语用学中对信息简洁的要求,也达到了有效的交际目的。
习语的翻译要掌握习语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兼顾文化差异和翻译原则,生动、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维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习语翻译英汉习语差异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通过语言来交流和传承,语言只能依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存在。
人们在对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
而在语言这个大家庭中,习语是其中的核心和精华。
如果没有习语,语言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
反之,如果运用得当,习语可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习语更显得纷繁浩瀚,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
如何准确传达习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并再现原作的表现力,往往是翻译的难点。
一、英语习语的内涵及其作用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形式。
它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的某一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
其源流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地理环境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文学艺术以及宗教信仰、人生哲学、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
谈中英文互译中习语的翻译论文

谈中英文互译中习语的翻译论文谈中英文互译中习语的翻译论文一、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习语表达差异1、宗教方面的差异我们知道,宗教是一个民族信仰的体现,信仰与人们的日常、交流又密切相关,多以东西方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就造成了习语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中,有玉皇大帝、有如来佛祖,下有龙王、打雷闪电有雷公和电母、人死后要到阎王殿报到,这些事物在西方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佛慈悲”、“借花献佛”等习语;而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同时世间万物的变换、运行也是在上帝的主宰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习语往往与上帝有关,比如“God be with you”、“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历史传承方面的差异我们知道:东西方的历史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习语、谚语都是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下积累出来的文化精髓,所以历史传承的差异也是导致东西方习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原因。
比如汉语中的“叶公好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故事,而将其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不可能再将这个故事复述出来,所以就要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将其翻译出来,那就是首先理解其意图,再用英文表达,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是现在比较认可的一种翻译,“声称喜欢而其实是恐惧”,这也符合典故中的含义。
同样的道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翻译则为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3、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历史传承的差异,势必会导致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比如对待“龙”这一事物的差异,在东方,龙是神圣、高贵、美好、皇家的代表,例如“卧虎藏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等,而在西方,龙则是一种恶魔,是邪恶、凶残的象征,所以比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翻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become dragon,那样就是咒人家的儿子成为像恶魔一样的人,而是应该根据原有的意思进行翻译:to ho 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希望某人的儿子成为重要人物或有名气的人物。
习语文化与汉英翻译

习语文化与汉英翻译习语文化与汉英翻译习语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等。
习语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独特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汉语中的习语更是具有这样的特征。
英译通常可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释、直译兼顾意译、套译等。
1)叔叔两下里住着,过个一年半载,即或闹出来,不过挨上老爷一顿骂……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Then you will have two homes, uncle. After a year or so, if word does get out, at most you will get reprimanded by your father … When Aunt Xifeng sees that 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 she?ll have to put up with it. (the yangs) (the rice is cooked ---- what is done cannot be undone; it can?t be helped) (反正生米作成熟饭,大家都已经认可了。
Anyway it was already a fait accompli, accepted by everybody.)2)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第六章)Escape? But his house and property can?t escape. “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t run away with him.”(Hsu Meng-hsing) (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not the temple ---- a fugitive must belong to some place that can provide clues (to his whereabouts))3)怎么的,你倒把好心当作驴肝肺!好,咱们支部会上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外译》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英语中习语的翻译姓名: C X班级:英语四班学号: 2 0 1 0 4 2 7 9日期:2010年6月27号浅谈英语中习语的翻译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C X(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摘要:习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以及部分粗俗语及俚语等。
习语是语言中最生动形象、凝练多姿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积淀。
由于汉英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Key words: idioms;cultural differences;idiom translation1、习语的含义、特点1,1习语的含义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Definition of idiomsIn broad sense, idiom is a form of expression peculiar to a language, person, or a group of peopl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In narrow sense, an English idiom is a group of words with special meaning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its constituent part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ed as a whole unit.1,2习语的特点(1) 结构的固定性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如“pull somebody’s leg”(愚弄某人)不可变单数为复数;“by 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不可按汉语习语改为“by threes and twos”.“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又如汉语的“去伪存真”不能说成“去假存真”,“三言两语”不能说成“两语三言”,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下”,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2) 语义的统一性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
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
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去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 somebody brown(使某人上当),show the white feather(显示胆怯)“to bring the house down”(博得全场喝彩),pull one's socks up (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加紧努力)。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Characteristics of idiomsSemantic unity:Idioms are usu. Semantically opaque, more metaphorical than literal. Sometimes, you may know every word of the idiom, but maybe you don’t know the whole meaning. That is why you must learn it as a unity.Eg. Bee in one’s bonnet想入非非,know the ropes内行,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 be half-baked肤浅的in apple-pie order整整齐齐Structural stability:The words in idiomatic expressions cannot , as a rule, be deleted,added to, replaced by synonymous words, or put in s different order, without affecting or destroying the meaning.Eg. On board在船上, on the board在会上讨论, on the boards 登台做演员to leave in the air 使…悬而未决, to walk on air得意洋洋2、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在中国,有严复的“信、达、雅”,在西方,翻译理论家Alexander F. Tytler 提出了3条翻译标准:“①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③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
”总而言之,即译文要在内容和风格上忠实于原文。
习语译法主要方法不外乎直译、套择、意译三种,但详分细剖,却至少有以下11种情况:2,1直译法:在不违背译语规范、易于理解且使译文生色时,即可直译,保留原语比喻、形象和民族、人文色彩,以利再现原文风格。
to show one's card摊牌Easy come easy go来的容易去的快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The cold war冷战Sour grapes酸葡萄2,2套译法:亦称“套用”、“借用”或“借译”。
译习语时,如译入语的同义习语在内容、形式、修辞色彩上和译出语习语大体符合,有些且形象、比喻相同或相似,则可以考虑直接套用,以收发挥译文优势之效。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Easier said than done说时容易做时难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irs.福无双至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Easier said than done. 说时容易做时难。
To praise to the skies捧上天去To 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浇油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2,3意译法。
舍弃原语形象、比喻,抓住内容、喻义,结合上下文灵话传达原意。
如汉语中的歇后语,就多用此法处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keep one's nose clean明哲保身A fish out of water 很不自在To 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生长在富贵之家Wet blanket令人扫兴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人多智慧大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Drink like a fish牛饮2,4省略法。
有时两个表示同一个意思的汉语习语连用在一起,在修辞上起了美化音调、形式以及加强语气的作用。
英译时可酌情译出两者之一就行了。
例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inexhaustible贪官污吏 corrupt officials暴风骤雨 tornado长吁短叹 sighing deeply油头粉面 highly-painted2,5增添法。
有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充分地理解汉语习语原文的意思,翻译时除了把习语直译成英语外,还必须结合上下文的需要和原文内涵,在译文中增添一些原文所没有的词。
例如:借香敬佛borrowing joss-sticks from a neighbor and burning them before Buddha for your own sake.树倒猢狲散 once the tree falls, 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 and the whole situation will change,其中helter-skelter是翻译时添加进去的成分,作“狼狈”、“慌慌张张”等解释,加强了原文应有的贬意,使形象更为突出,使其更有声有色。
2,6还原法。
汉语中有一部分常用习语是从英语中直译过来的外来习语。
翻译时只须把这一类习语还原到原来的英语习语就可以了,这种翻译方法称为还原法。
“王牌”——“ trump card ”,“玩火自焚”——“ Whoeve r plays with fire perishes ”“ running dog ”——“走狗”,“ 1ose face ”——“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