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仙境、仙物与仙人

合集下载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是一部古代文献,记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以及与自然地理相关的内容。

其中,不乏许多令人着迷的故事和神秘的神话传说。

本文将为您介绍山海经中的一些经典神话传说。

一、神话传说的背景与特点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文献,被广泛认为是一部记载着古代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宝库。

这部书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古代地理、动植物、传说、奇人异事等方方面面。

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综合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地理和历史等元素,令人瞩目。

二、伏羲氏与神话起源伏羲氏是山海经中的一位重要的神话人物,也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之一。

根据神话传说,伏羲氏以阴阳八卦为基础创立了八卦,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卜卦术。

他还创造了文字和音乐,教人们捕鱼、狩猎、种植农作物等生活技能。

伏羲氏的传说为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奠定了基础。

三、圣女娥皇与女娲补天女娲是山海经中的又一位重要的神话人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始祖之一。

据说,当时天空塌陷,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时,女娲使用五色石修补了天空,拯救了世界。

同时,女娲还创造了人类,使人类得以继续繁衍生息。

女娲的传说意味着人类与天地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与怪兽山海经中出现了大量的神兽和怪兽,它们在神话传说中拥有各自的形象和属性。

比如,朱雀是山海经中最为著名的神兽之一,是四象中的火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还有凤凰、麒麟、龙、白虎等神兽,它们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吉祥、祥瑞的象征意义。

相对应地,山海经中也描绘了形态各异、恐怖丑陋的怪兽,如蚩尤、蚁人等。

五、仙境与神仙在山海经中,仙境是神话传说的一个主题,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神秘而又与尘世不同的世界。

这些仙境或者是山川湖泽,或者是岛屿林木,或者是山洞神庙,都被描述得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同时,山海经中还描绘了许多神仙的形象,如王母娘娘、长春真人、吕洞宾等,他们被认为是具有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力量的存在。

六、传说中的名山名水山海经也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著名的山川和水域,这些地方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瑶池仙境:仙山与仙人的故事

瑶池仙境:仙山与仙人的故事

瑶池仙境:仙山与仙人的故事深山幽谷之间隐藏着一片神秘的瑶池仙境。

这里群山环绕,飞瀑流泉,仙气缭绕,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传说在这片仙境中,曾经居住着许多仙人,他们修炼了千年,融入了大自然的力量,成为了光芒万丈的仙山与仙人。

仙山,瑶池仙境的核心,被人们称为“天地灵脉”的所在地。

这里山环水绕,巍峨如玉,犹如一座隐秘的灵山。

登上仙山巅峰,可以俯瞰整片仙境的美景。

仙山上草木苍翠,奇花异草错落有致,一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仙山之巅矗立着一座华丽的宫殿,这就是仙人们修炼的地方——瑶池。

瑶池乃是长生不老的仙灵之泉,是仙人修炼之地。

传说凡人只要能沐浴在瑶池之水中,便能身心焕发,寿命延长。

瑶池清澈见底,水质晶莹剔透,流淌着神秘的仙气,令人心旷神怡。

仙山的每一座洞府都居住着不同功力的仙人。

他们常年修炼于此,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体悟道法,开悟心智。

仙人们往往姿态优雅,仙气十足,不食人间烟火,与尘世无关。

他们具备超凡脱俗的力量和智慧,与天地相连,守护着整个仙境的平静与祥和。

每当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之时,仙山的景色也随之变幻。

春日里,山间鲜花盛开,百鸟争鸣,一片繁华喜悦之象。

夏日中,绿树成荫,山风拂面,清凉无比。

秋日时,山林披上了五彩斑斓的锦衣,犹如走进一片绚烂笔墨的山水画卷。

而寒冬时节,白雪皑皑的仙山,宛如银装素裹,仿佛置身于冰雪世界。

除了壮美的山川风景外,仙山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神奇之物。

在一处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神奇的灵芝,据说它可以让人重获新生。

而在另一个角落,则有一口名为“仙灵泉”的泉眼,无论凡人还是仙人,只要饮其水,便能拥有超凡的力量。

每当夜幕降临,仙山上的星辰灿烂夺目。

远远望去,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星际世界,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神往。

传说在每个满月之夜,仙山顶上会出现一轮金黄色的明月,散发出宝光,令人陶醉其中。

在明月的照耀下,仙山与仙人的美丽故事就此展开。

瑶池仙境是一个梦幻般的去处,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想象。

分析《山海经》中的古代神话与历史文化

分析《山海经》中的古代神话与历史文化

分析《山海经》中的古代神话与历史文化本文将深入分析《山海经》这一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探讨其中包含的丰富神话元素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关联。

通过研究《山海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信仰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

简介《山海经》是一部汇集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著名典籍。

它记载了大量奇异动物、神灵、风俗等内容,显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想象力。

神话元素分析1. 神灵与仙人《山海经》中描绘了众多神灵和仙人。

其中有各种类型的神明,如水神、火神、土地神等,还有许多拥有超能力或特殊形态的仙人。

通过分析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和超自然存在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2. 奇异动植物《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奇异的动植物。

这些生物形态各异,有的具备超自然能力,有的拥有神奇功效。

通过研究这些描绘,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想象,以及他们对于植物与药物之间关联的认知。

3. 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山海经》中不仅呈现了丰富的神话元素,还包含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

这些故事涉及古代国家兴衰、英雄壮举、战争纷争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形成过程。

历史文化关联分析1. 社会制度与政治文化通过分析《山海经》中描绘的国家、君主和宫廷等内容,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

例如,《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些未被正式记载在历史书籍中的国家或君主,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提供重要参考。

2. 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地理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细节,包括土地特点、气候条件、物产资源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生活经验。

3. 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山海经》中描绘了大量神灵和仙人,并涉及到祭祀、宗教仪式等方面。

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视。

通过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探讨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体系的形成以及其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

山海经神话传说

山海经神话传说

山海经神话传说《山海经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丰富多彩,其中《山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

它是一部记载了各种山川地理、物种动植、神仙妖魔的古代文献,也被视为神话传说的集大成之作。

本文将带您领略《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一同探索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说中的众神仙《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神话中的神仙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女娲、后羿、轩辕黄帝等。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传说中她用黄土塑造了人类,是人类的始祖。

后羿是天上的神射手,传说他曾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人类于火海之中,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轩辕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君主,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神话中的神兽怪物《山海经》中不仅记载了神仙人物,还有丰富多样的神兽怪物。

比如,传说中的九头鸟,它能吞食人间的精神,传说它声音洪亮,光芒闪烁,是不可一世的存在。

还有一种以鸟形态为基础的神兽,名为凤凰。

凤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吉祥物之一,象征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此外,还有勾踢怪、养由基、九尾狐等等,每个神兽怪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神话中的神奇山川《山海经》中除了记载了各种神仙人物和神兽怪物,还有描述了神奇的山川地理。

比如,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经过《山海经》的描述,长江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河流,而有了神话般的色彩。

在神话中,长江有上游的群山环抱,中游的壮丽峡谷和下游的浩瀚平原,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类似地,黄河、长城、泰山等神奇山川也在《山海经》中得到了丰富的描绘,使人们对这些地理景观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神话传说的影响《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神话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人物、神兽怪物等形象,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想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古代文化的艺术风格。

这些神话中的形象在中国传统绘画、雕塑、文学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元素。

山海经中人的形象

山海经中人的形象

山海经中人的形象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的神话地理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

在这部书中,人的形象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主题。

在《山海经》中,人的形象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以下几种:
1. 普通人的形象:在《山海经》中,普通人的形象没有被特别
描写,但是他们的存在和活动却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山海经中最为普通的存在。

2. 神人的形象:在《山海经》中,神人的形象是非常显著的。

他们被描写为拥有超凡能力的存在,常常担任着各种重要角色。

比如神农、黄帝、颛顼等,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上古神灵,拥有着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3. 异人的形象:在《山海经》中,异人的形象也是非常常见的。

他们被描写为拥有特殊能力和外貌的人,通常被描绘为怪兽或者仙人。

比如《南山经》中的騑头国,那里的人民都是鸟头人身,看起来非常奇特。

4. 仙人的形象:在《山海经》中,仙人的形象也是非常引人注
目的。

他们被描写为拥有超凡能力和神奇法术的存在,通常是被神灵召唤去执行特殊任务的。

比如《西次三经》中的高增之山,那里的仙人都是用鸟的翅膀飞行的,看起来非常神奇。

《山海经》中的人的形象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他们不仅包括了普通人的形象,还包括了神人、异人、仙人等多种不同的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神话和宗教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
化背景。

海上仙山的主要的评语

海上仙山的主要的评语

海上仙山的主要的评语《山海经》中这样记载道,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此三座仙山,景色秀丽,皆为仙人居境,并存在长生不老药。

传说中的三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在这里!不得不去的人间仙境!正因为其美丽的仙境,以及能够与自然共长存的仙药存在,成为了每朝每代帝王们向往的地方。

《史记》中记载道:齐人上书存在三大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吸引了秦始皇,汉武帝等纷纷到蓬莱寻找仙人的活动。

那么在现实中,这三座仙山真的存在吗?蓬莱传说中的三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在这里!不得不去的人间仙境!在胶东半岛的最北端,濒临渤海,黄海,与天津,大连隔海相望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温暖的气候与传说中的仙境相差无异,它就是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竟北部的蓬莱市。

那么蓬莱市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呢?蓬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东巡,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此得名。

意思就是此地驻足眺望蓬莱仙山,所以说蓬莱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仙山。

传说中的三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在这里!不得不去的人间仙境!但蓬莱市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优势以及悠久的人文历史,再加上“八仙过海”的传说,成为了山东乃至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个5A级景区的县级市,其中著名的蓬莱阁景区更以“人间仙境”闻名于世,此外还有三仙山·八仙过海景区,蓬莱水城,蓬莱海洋极地世界等。

虽非仙山,堪比仙境,绝对是一个值得去的好地方。

方丈传说中的三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在这里!不得不去的人间仙境!方丈可不是庙中的和尚,而是方丈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据《海内十洲记》中记载,方丈位于东海中心,是一个四面边长为五千里的正方形岛,故名为方丈,山上皆为仙家,有数万之众,与天齐寿。

2500公里乘以2500公里等于625万平方公里,中国如今的国土面积为963万平方公里,这方丈山却是有点大,可以赶上我国国土面积了,但东海貌似并没有这么大的岛屿,南海倒有一个澳大什么的,为761万平方公里,相差不大,形状相似。

了解《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文化遗产

了解《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文化遗产

了解《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文化遗产引言《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文献之一,记载了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和奇幻故事。

作为一部古代地理志书,它不仅包含了大量关于山川、江河、野兽等自然景观的描述,还记录了众多神灵、怪物和灵异之物的存在。

本文将介绍《山海经》中的一些著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文化遗产。

1. 神话传说1.1 北方山海1.1.1 蓬莱仙岛•描述:据说蓬莱仙岛是东海上的一个神秘岛屿,住着长生不老的仙人。

•文化遗产:蓬莱仙岛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无尽寿命和永恒青春。

1.1.2 紫禁之巅•描述:紫禁之巅是北方最高峰,常被称为天柱或玉京。

•文化遗产:紫禁之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在中国古代帝王的意识中具有重要地位。

1.2 南方山海1.2.1 蚩尤之战•描述:蚩尤是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曾与黄帝进行一场激烈的战争。

•文化遗产:蚩尤之战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并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和思想。

1.2.2 广寒宫•描述:广寒宫是月宫,由玉兔住在其中,并向人间散发甘露。

•文化遗产:广寒宫象征着月亮女神嫦娥,与中秋节及相关传统习俗紧密相连。

2. 文化遗产2.1 山海经的影响《山海经》作为一部承载着丰富神话传说和奇幻故事的文献,对中国古代思想、艺术、文学、地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山海经艺术品展示以《山海经》为主题的绘画、雕塑、剪纸等艺术品展示,展现了其中神话传说的形象和世界观。

2.3 山海经文化节庆活动以《山海经》为背景的文化节庆活动,如蓬莱仙岛游、月宫晚会等,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参与,并推广了这一古代文化遗产。

结论通过了解《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相关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还能够欣赏到其中独特而奇幻的故事。

这些神话传说及其相关的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有着积极作用。

让我们一同探索《山海经》中的神秘世界,领略其中所包含的无穷魅力。

山海经里的仙境地名

山海经里的仙境地名

山海经里的仙境地名一、槐江山;二、羲和国;三、昆仑;四、不周山;五、女娲宫;六、流坡山;七、泑山;八、青丘之国;九、天山;十、章尾山。

海经是我国古代一本神奇的著作。

它虽不能与其他历史书籍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我国起源的发展历史,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槐江山山海经十大仙境之一,据记载,槐江山是天帝帝俊的苗圃,里面有着数之不尽的黄金美玉,丘时之水发源于此山,并有马身鸟翅的英招为天帝管理。

二、羲和国羲和国,据传位于东海之外,甘泉之间,传说中天帝的妻子羲和居住于此,她和天帝生了十个太阳,被后人称为太阳神之母,羲和之地被称为神仙之地。

三、昆仑山海经十大仙境之一,据记载,天帝的都城就位于昆仑之上,是十分壮阔富丽的宫阙,在整个山海经中有着特殊的神话地位,夸父,西王母,三青鸟都起源于此地。

四、不周山不周山,是人间通往仙界的唯一途径,其山间终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更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故事。

五、女娲宫据记载女娲是妖族,是一个唯一成圣的人,女娲捏土造人,并化生出万物,也被称为大地之母,成圣之后由神兽保护去了天宫,也就是女娲宫,并一直生活在此。

六、流坡山山海经中有名的仙山,位于东海,传说中雷兽就居住于此,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说的就是此山。

七、泑山据记载整个神山被红色的霞光所笼罩,是西望日的出入之地,满山遍布着紫色的美玉,神话人物蓐收也居住于此。

八、青丘之国不仅是山海经十大仙境,更是九尾狐的发源地,成就了大禹与涂山氏的佳缘,此地为祥瑞之地,找到此地就会子孙繁盛。

九、天山在山海经中西山经里,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里面描述,仙山中多金玉,整个山体青黄相间,更有英水出自此处,神兽帝江也居住于此。

十、章尾山据记载位于北方的极寒之地,有章尾山山神守护于此,名为烛龙,是大荒众神之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吃了可以多子多孙、长生久视的。有一种开青色花的草,吃了可以延年益寿,不早逝;有一种无名树,开红色的花,果实像枳,吃了可以多子多孙。
怪兽
还有很多怪兽深居仙境中。据《山海经》描述,怪兽的出现大多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怪兽大多十分凶猛,有的甚至会吃人,给人们带来灾害。如有的怪兽一出现天下就会有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给人们带来灾难。
除了上述会给人们带来灾难痛苦的怪兽之外,当然还有一些不但无害,而且有益于人、能降福瑞的怪兽。比如有些怪兽的出现能保人们多子多孙、预防疾病、治愈病痛: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纹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剪纸山海经》中的鹿蜀和虎蛟
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仙物:奇花、异草、神树
《山海经》里记载了大量神奇的树木和花草,据说只要人们服食或者是佩戴它们,就会有神奇的功效产生。按照这些植物的神奇效用,大致可分成两类:一是可以解决人们生存问题的。有一种草,名叫祝,形状像韭菜,花是青色的,吃了可以使人不饿;有一种薰草,叶子像麻叶,茎是方的,花是红色的,果实黑色,佩戴在身上可以治疫病;有一种树,名叫文茎,有红色的纹理,分泌出的树脂像漆,味道像饴糖,吃了可以消除疲劳;有一种叫文茎的树,它的果实像枣,吃了可以治疗耳聋。只要服食这些神奇的植物,就可以解决当时人们面临的很多生存问题。
《山海经》中的仙境、仙物与仙人
《山海经》中的仙境、怪兽
道教中的仙境是指神仙居住的胜地,但在道教产生之前,仙境这一观念就已存在。仙境源于上古神话,作为先秦古籍中保存神话最丰富的《山海经》,对神仙居住地有大量的记载。《山海经》中描绘的仙境、仙物、神仙,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集体意识中对安乐、和谐的理想生活环境的憧憬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畏惧和崇拜。
《山海经》对神仙居住环境描述篇幅最多的是对昆仑仙境的描述:昆仑山山顶四周围绕着玉石栏杆,每面都有九口井、九扇门,每扇门都有一个开明兽蹲守。在昆仑山的下面,有弱水之渊环绕,在它的四周又包围着炎火之山。熊熊烈火照耀得昆仑之巅分外的神圣和庄严。神仙居住的地方不仅有令人畏惧的蛇、兽把守,还有超出了凡人的生理条件所能忍受的恶劣环境。这说明在先民的意识中,仙境是神秘而又神圣庄严的,让人心生敬畏且可望却不可及。总之,若非仁、羿之辈莫能至也。
神仙
《Hale Waihona Puke 海经》中对神仙的记载主要是从神仙的状貌和特异功能两个方面来描述的。
《山海经》中描绘了众多神人形象,如名叫奢比尸的神,长着人的面孔、狗的耳朵、兽的身体;又如一位名叫武罗的神,长着人的面孔,有着豹子般的花纹,牙齿雪白,腰身细小;还有鱼身人面之神赤鱬;人面虎尾之神泰逢等。但在众神之中,《山海经》描绘西王母的笔墨最多: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
从这些神山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仙境离当时人们居住的地方十分遥远,人们想要到达仙境、探访神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因远距离产生的美感,让仙境显得十分神秘,使人们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其次,《山海经》中仙境充满了恐怖神秘氛围。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西王母
仙境
《山海经》对仙境的描述充满了神秘性。
首先,《山海经》所记载的神山大都是在当时人们遥不可及的异地他乡。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
从“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人面虎身”这些原始质朴的词汇中可以看出西王母是半人半兽、狞厉的凶神形象。事实上,《山海经》塑造的神仙形象大多十分凶猛、令人心生畏惧,与后世道教所塑造的神仙形象相比显得比较原始、粗犷和朴实。那么,为什么上古先民们所尊崇、敬畏的神仙是这样的形象呢?
有一种兽,“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一出现世间就一定会发大洪水。有一种蛇,“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一旦出现,世间就会大旱。又有一种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其邑有讹火”,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火灾发生。还有一些怪兽出现会增加人们的负担和痛苦,“有兽焉,其状如人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怀,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此兽出现,就预示着会有大规模的徭役。有一种鸟,“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此鸟一旦出现,就会有战争发生。
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流马无病。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还有一些怪兽,其出现预示天下安宁太平:
是鸟焉,其状如鸡,五釆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从《山海经》中记载的这些仙物可以看出,对于上古先民们来说,自然灾异和疾病是永恒的主题,他们向往的是没有灾害、没有病痛的生活。上古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环境极度恶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自我本身缺乏认识,随时生活在忧患和恐惧之中。所以,先民们把自我意识中能呼风唤雨、防止灾异发生、治愈疾病、保天下太平的事物对象化并加以神圣化进行崇拜,以确保健康平安。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