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杨海成

合集下载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

r o o t i n j u r y . C o n c l u s i o n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o a b l a t i o n n u c l e o p l a s t y i s a s a f e , e f f e c t i v e a n d mi n i m a l l y i n v a s i v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e vi r c a l s p o n d y l o s i s . P e r f e c t
c e vi r c a l s p o n d y l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mt me n t b y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o a b l mi o n n u c l e o p l a s y, t i n c l u d i n g me n t a l n u r s i n g ,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e d u c a t i o n , p o s t o p e r a t i o n
n u c l e o p l a s t y, a nd t he i r c o mpl i c a t i o n s a n d i r mu e n c e o n t he s t a b i l i t y of t h e c e nr i c a 1 . Me t ho ds Re t r os pe c t i v e a n l y s i s p e io f pe r mi v e n u r i ng me t ho d o f 39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ic f a c y o f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i n c e r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s i s t r e a t me n t b y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o a b l a t i o n

杨利学教授“三位一体”外治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证经验

杨利学教授“三位一体”外治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证经验

-1832 -中国中医急症 2021 年 10月第30卷第 10期 JETCM. Oct. 2021, Vol. 30,No.l0•薪火传承•杨利学教授“三位一体”外治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证经验**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8JM7128);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8JK0210);杨利学名中医工作室孙饪指导杨利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712000)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21 )10-1832-04 doi :10.3969/j.issn.l004-745X.2021.10.039【摘要】杨利学主任医师以《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筋骨并重”的理念作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 ) 的核心思想,同时将30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现代医学、现代生物力学理论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 “三位一体”外治疗法的概念,即在“筋骨并重”的指导思想下对CSR 患者分别采用量化定位角度牵引、整颈“三步九法”推拿、 中药热敷3种不同中医外治方法,不仅提高了 CSR 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等优势。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外治法三位一体名医经验杨利学杨利学教授,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中医、中西医 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骨伤重点学科 带头人,陕西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学术带头人、骨伤 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博士后导师,从事骨伤专业医、教、研工作,致力 于骨伤临床与生物力学的研究3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笔者有 幸跟随杨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以“筋骨并重”相结合的理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经验整理 并汇报如下。

CSR 主要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致使颈部长期慢性劳损,引起颈椎间盘退变、椎体不稳,最终导致颈椎 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异常增生,从而压迫、刺激相应神经根所导致,尤以下部颈椎(a~c»最为多 见皿。

颈椎病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颈椎病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颈椎病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曾舒桐;王敏;黄铮;易伟宏;杨大志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2(43)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器械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微创颈椎手术得到发展。

颈椎病的微创手术包括经皮穿刺椎间盘减压、内镜下颈椎手术、微创通道下颈椎手术、术中导航和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

经皮穿刺椎间盘减压术创伤较小。

内镜下颈椎手术和微创通道下颈椎手术都是在原有手术技术基础上应用内镜、微创通道等技术对手术进行改良,减少颈椎旁肌肉牵开及手术创伤。

术中导航可以帮助术者清晰了解部分患者特殊的解剖结构,机器人辅助手术能够实现远程操控,并消除精细操作中的震颤。

微创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也要求术者对适应证及解剖结构精确把握。

【总页数】5页(P226-230)
【作者】曾舒桐;王敏;黄铮;易伟宏;杨大志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医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脊柱外科;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脊柱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经肛门微创系统治疗45例直肠肿瘤的临床分析以及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的进展
2.颈椎后路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护理
3.微创Key-Hole手术与开放ACDF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4.颈椎病微创手术研究进展
5.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挑战与创新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骨奇人治骨病手到病除

正骨奇人治骨病手到病除

正骨奇人治骨病手到病除核心提示他是中医正骨的权威,骨病治疗的专家。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师承正脊学大师北派首席教授王国才先生,深得嫡传,是为山东神州骨病研究所主任,他所带领的团队,继承了千年闭眼摸骨术,发扬了拉筋正骨祛病法,独创了“三通骨病疗法”,让数万例常年被骨病折磨的病人重获健康;凡是经他正骨诊疗的骨病患者,治一个,好一个,被患者称为“神医”。

在患者的口中,他是一位非常神奇的医生,说他神奇是因为他可以用看上去比较简单的治疗方式,让那些长期饱受骨病的病人不受折磨,让风湿、类风湿、颈腰椎病、肩周病、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摆脱痛苦。

他的治疗非常简单,不用开刀,用他的内服中药,外用祖传秘制药业,结合拉筋正骨术手法,就可以都达到“髓充盈,骨复位,筋还槽,让正气内存,邪气不干。

”他,就是孙海岗。

孙海岗从做中医医生的第一天起,就和骨病打交道,至今已经有20多年,他所带领的神州骨病研究所,通过三通骨病疗法治好的骨病患者有多少,孙主任自己也记不清。

人类是脊椎动物,中医把脊椎称为督脉,是“督统”的意思。

而颈腰椎承载着人体的全部重量,腰椎对于人体的重要,可以比喻为一座大楼的钢筋大梁;同时还与人体的营养供给、神经传导、新陈代谢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颈椎腰椎无恙则身体健康,颈腰椎病是人体衰老和疾病的万源之本。

事实上,大多数骨病患者在医院治疗时,多选用西医的方法,如手术、微创等,但钱花费了不少,可往往却得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反而是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还诱发了很多其它的疾病。

所以孙海岗在临床治疗骨病的一开始,就决定通过中医治疗。

地点:淄博市柳泉路 280 号晨报杏林医馆预约报名电话:0533—3153575 157********中医是怎么看待骨病?“血不养筋,筋不固骨”就是骨病的病因所在古人有句话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流水不腐,一切生命才会常新;死水一潭,就会滋长“臭鱼烂虾”;骨病的形成,就是因为我们的“除旧布新”工作没做好;只有把旧的排除掉,新的才能用上,只有源源不断地给身体输送营养,骨病才能康复;所以,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从根源着手,营养能够顺利地送达到,所有的一系列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经颈前入路手术治疗颈椎疾病研究进展

经颈前入路手术治疗颈椎疾病研究进展
后 , 中线 处 纵行 切 开 椎 前 筋 膜 、 纵 韧 带 , 骨 膜 下 向 两 侧 在 前 在
骨 融 合 术 治 疗 枢 椎 肿 瘤 l 取 得 成 功 。王 家 强 等 j 显 微 内 例 8 在
窥 镜 下 经 口咽人 路 前 路 减压 同 时一 期 后 路 植 骨 融 合 内 固定 治
上大 约 在锁 骨 上 3~5横 指 , 以下在锁 骨上 2 ~3横 指 左
右 , 路 确定 与 喉 反神 经 的走 行 有 关 。取 颈 前 横 切 口 , 开皮 人 切 肤皮 下 组 织 , 游离 出 颈 阔 肌 , 向两 侧 , 露 出 胸 锁 乳 突 肌 和 拉 显 气管 食 管 之 间 的 间 隙 , 性 分 离 至 椎 前 筋 膜 , c臂 机 定 位 钝 用
固定 。术 后 9 %患 者 神 经 功 能 得 到 不 同 程 度 改 善 。 2
以来 , 其减 压彻 底 、 果 可 靠 而 迅速 为人 们 所 接 受 … 。 该 入 因 效
路 的使 用 , 更 多 颈椎 疾 病 的手 术 治 疗 变 得 更 为 简 便 , 并 发 使 而
症大 为 降 低 。经 过 多 年 探 索 , 别 近 年 来 MR1 查 的 普 及 , 特 检 前路 钛 板 和 C g 等 内 固定 物 的 应 用 , 高 了 颈 椎 稳 定 性 , ae 提 使 颈前 人 路 得 到 不 断 改 进 和 广 泛 应 用 。 近年 来 国 内对 前 人 路 手
疗寰 枢椎 脱 位 1 例 , 果理 想 。 1 效 2 经 颈 前 入 路 治 疗 的 常见 颈 椎 疾 病
剥 离 前纵 韧 带 和颈 长 肌 , 露上 下椎 体 和 病 变 的 间 隙 , 颈 动 显 将 脉 鞘 拉 向 外侧 , 管 食 管 拉 向 内 侧 , 开 纤 维 环 , 出椎 间 盘 , 气 切 取

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近况_芦猛

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近况_芦猛

262第11卷 第6期 2009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6 Jun .,2009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idicula-pa—thy,简称 CSR)是指颈段的脊神经根受到机械性牵拉或压迫而引起的管辖区域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

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它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此病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关本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同时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本文将近年来中医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部分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1 手法治疗万勇等[1]采用定点引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均采用颈椎牵引、中频电疗和按摩,观察组增加颈部定点引伸手法。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2%和70%(P <0.05),表明定点引伸手法较传统的按摩手法效果显著。

李财等[2]采用推拿牵引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等相结合的疗法治疗。

方法颈部推拿5min 左右,重点在颈部两侧和颈肩部。

牵引20~30min,完后采用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治疗。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取得了满意疗效。

吴翔等[3]将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单纯牵引治疗;治疗组以颈椎牵引、推拿疗法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变化上有显著差异。

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牵引加手法治疗和单纯牵引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疗效:牵引加手法治疗较单纯牵引疗法更为显著。

丛德毓等[4]采取颈椎旁神经根阻滞法加颈部扳动法进行治疗。

结果痊愈 124例,显效 39例,好转 l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8%。

丁香等[5]采用微电脑多功能牵引机牵引,坐位按摩整合颈椎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1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2%。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0例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0例
l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2 0 . 0 9年 3月 到 2 1 O 0年 9月 我 院 疼 痛 科患者 5 O例 ,男 3 2例 ,女 1 8例 ;年 龄 2 ~ 7 3 8岁 ,平 均
( 70 13 岁 。 临 床 表 现 为 头 痛 、 眩 晕 、 颈 背 部 酸 痛 、 5 . ±1 . ) 上 肢 麻 木 乏 力 等 症状 。其 中 ,仅 c ~椎 间 盘 突 出 4例 ,C 3
6 5 6 6. 5 —5
射 频 靶 点 热 凝 术 治 疗颈 椎 间盘 突 出症 5 O例
福 建 中医 药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人 民 医 院二 化 分 院 麻 醉 科 ( 州 3 0 1 ) 黄 贤 辉 福 5 0 1
郑 淑 凤
【 关键 词 】 射 频 ; 靶 点 热凝 ;颈 椎 间盘 突 出症 【 图分 类号 1 R 8 . ‘ 【 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 1 0 — 6 O 2 1 ) 60 3 - 2 中 615 3 文 文 。 22 O ( 0 O 0 - 1 20 颈 椎 间 盘 突 出症 临床 发病 率 高 ,严 重 影 响患 者 的生 活 和
2 吴 立 文 ,任 连 坤 ,金 丽 日 ,等 . 额 叶癫 痫 的 l 和 脑 电 图 分 析 临床 I ] 中 国神 经 精 神 杂 志 ,2 0 ,2 ( ) 4 —4 。 - . J 0 2 8 5 :3 23 4 3 杨 少 卿 ,廖 卫 平 .额 叶 癫 痫 患 者 的 临 床 特 点 及 脑 电 图 分 析 I] - . J
频 针 后 呋喃 西 林 贴 ( 可 贴 )压 迫 1 n 创 5mi 。 13 疗效标准 : ()视觉模拟 评分法 ( . 1 VAS 评 分 :总 分 )

颈椎病手术治疗12例报道

颈椎病手术治疗12例报道
压椎管成形各 1 例此类疾病 , 取得 良好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及椎板 , 至关节突内侧缘 , 护 c 保 棘突上颈 半棘肌止点 。可 c臂机透视定位 , 用高速磨钻于关节 突内侧缘 c ~椎 板外板 ,, 开槽 、 留内板 , 保 咬骨钳和刮匙去 除 c , 、 ,T 棘突间 c c/ 。
作者单位 :1 13广东省韶钢医院 5 22 通讯作者 : 吴乘风
及钢板 、 螺丝钉 也未见松动 、 断裂 现象等 , 椎生理前 凸完全 颈 或部分恢复 , 路 2例均 未见 再关 门 , 神经麻 痹 , 向痛 后 c 轴 等, x线片显示术后 6个月植骨均骨性融合 。 2 3 术后并发症 . l 2例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 、 脑脊液漏 、 脊 髓 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
脊髓 型颈椎病是骨科 的常见病 , 对经过 3个 月以上正规 保守治疗无效 , 或保 守治疗虽 然有 效, 病情反 复发作 呈进 但 行性加重, 合并 颈椎失稳或颈椎后纵韧带骨 化 , 临床症状 、 且 体征与影 像学 表现一 致 的患者 , 应进 行手 术治 疗 。自 2 0 05 年l O月至 20 0 7年 7月 ,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颈前路减压 、 间 椎 植骨加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 l O例或颈后路单 及双开 门减
切 口4— m, 6c 沿胸锁乳突肌 前内侧缘进 入 , 露椎体 、 问 显 椎
盘、 前纵韧带 , 打入定位针头 。C臂机透视定位后 , 用环锯 、 咬
骨钳和刮匙摘除椎间盘 、 骨赘 、 后纵韧 带和部分椎体 , 再用枪 状咬骨钳向周边底 部潜行扩 大减压 , 确认 减压彻 底后 , 自 取 体髂前上棘三面带 骨皮质 的松 质骨修剪 后植入 减压椎 体 间 骨窗内。l 0例均植骨加用 钢板螺钉 内固定 , 冲洗伤 口后 , 切 口内置引流管 1根 引流 , 按层 次缝合 切 口。颈后 路 : 醉后 麻 取俯 卧位 , 胸下 、 部垫软枕 , 髂 减轻腹压 , 置于头架牵 引固定 , 保持头部稍屈位 。作颈后正 中切 口 1 m左右 , 可起 自枕 3c 上 外隆突上两横指 , 下可达第 1 胸椎棘突尖 。显露 c 一 。 T 棘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杨海成
发表时间:2015-04-09T13:25:30.7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杨海成[导读]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杨海成
(黑龙江省兰西县人民医院 151500)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颈椎病患者,对其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术及颈椎后路手术。

结果经我院的手术治疗后40例患者好转康复,2例患者无明显好转。

结论颈椎病患者病程长,术前神经功能差,手术减压效果低于其他年龄组,但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颈椎病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148-02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目前可以将颈椎病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在33~70岁之间,患者以50岁左右居多。

1.2 手术治疗
1.2.1 颈椎前路减压术适用于单纯髓核突出或脱出,包括中央型突出脊髓型和外侧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失稳症。

手术步骤:仰卧位,肩下方垫以软枕,保持颈部略过伸位。

单侧颈丛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双侧颈丛有双侧膈神经麻痹而影响呼吸的危险)。

采用一侧横切口或斜切口。

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切口水平。

横切口起自胸锁乳突肌外缘至颈中线对侧2cm。

用1:200 000肾上腺素+0.5%普鲁卡因液局部浸润切口,切开皮肤、颈阔肌,肌瓣下上下潜行剥离,上达甲状软骨,下至锁骨上缘。

牵开胸锁乳突肌,切断缝扎肩胛舌骨肌。

用手指钝性分离颈血管鞘和内脏鞘(甲状腺、气管、食管)间隙。

结扎甲状腺中静脉。

如显露C3/4间隙,则需注意保护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而C6/7间盘则应注意保护甲状腺下动脉和喉返神经。

要分别向两侧牵开颈动脉鞘和内脏鞘,剪开椎前筋膜直达前纵韧带。

为提高麻醉效果,可将颈长肌局部浸润麻醉。

将一般粗针头剪去一半,留长约1cm长度插入椎间隙,用C臂X光机透视或拍片定位。

有经验者可采用触摸C6横突前结节(Chassaignac结节)作为定位标志。

只要触摸清楚最下一个骨性突起即为颈6横突前结节。

它与C6椎体在同一水平,稍高水平即为C5/6间盘,以此类推行术中定位。

剥离两侧颈长肌,切开前纵韧带和纤维环,显露变性的髓核组织。

可用颈椎撑开器将椎间撑开3~5mm,用锐利刮匙刮除髓核直达后纵韧带。

如髓核突破后纵韧带,突入硬膜外,则应切开后纵韧带取出髓核。

最早Smith-Robinson法不植骨,只缝合前纵韧带。

我们认为有出现颈椎不稳的可能性。

为此,我们再刮除软骨板至椎体终板作植骨床。

根据撑开间隙大小,取自体髂骨或异体骨修剪合适后(深度不超过1.5cm)嵌入椎间隙。

去除撑开器,缝合两侧颈长肌筋膜。

冲洗刀口,置橡皮引流条。

术后12~24小时拔除。

颈围领制动3个月。

1.2.2 颈椎后路手术
1.2.2.1 手术适应证:发育性椎管狭窄症、多节段椎间盘病变(3节以上)或后纵韧带骨化症无法从前路切除者、黄韧带肥厚或骨化、老年人因心肺疾患不适合前路者,后路手术相对安全,对脊髓内病变是绝对适应证。

颈椎后路手术分为三种:传统的后路椎板切除、颈椎椎管成形术、颈后路椎间孔减压术。

1986年以前,国内多采用该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部分病例术后症状缓解,有些症状恶化,且术后易造成颈椎不稳,已逐渐被摒弃。

1986年国内由蔡钦林教授开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

1.2.2.2 手术步骤:体位:俯卧、侧卧和坐位各有其优缺点。

麻醉:全麻和局麻各有利弊。

患者多为老年人,我们习惯用局麻和侧卧位。

经颈后正中切口,选用0.5%~1%普鲁卡因(总量不超过1.0g)+肾上腺素(1:200 000)液皮下、皮内、肌层及椎板外侧浸润麻醉。

沿正中线逐层切开显露颈2~7棘突、椎板和小关节突。

根据C2棘突特点或X线定位。

然后根据对棘突椎板不同处理行颈椎椎管成形术。

2 结果
40例患者好转康复,2例患者无明显好转。

3 讨论
目前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前路、后路两大类术式。

前路手术的目的是前路及前外侧手术适合于切除突出之椎间盘、椎体后方骨赘及钩椎关节骨赘,以解除压迫。

同时可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以稳定脊柱。

其手术指征为:①无椎管狭窄的各型脊髓型颈椎病;②其他各型颈椎病经系统非手术治疗后疗效不巩固或无效者(含节段性不稳定)。

手术方式主要是椎间盘切除加椎体间植骨,另外还有椎体次全切除加相邻椎间盘切除加大块植骨。

但后者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手术切除范围可根据:①神经根损害的节段;②X线片显示的退变及不稳定节段;③脊髓造影有梗阻的节段;④CT、MRI显示有椎间盘突出的节段来决定。

术中采取颈中立位、清醒麻醉(针麻、局部麻醉、颈丛阻滞)、减少操作震动、右侧颈前横切口等措施,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植骨方式则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①颈椎间盘突出症;②颈椎病的单节段或双节段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或明确造成顽固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者;③三节段以上更适合后路的椎管扩大成形术。

后路手术的目的是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后方的压迫,同时尽可能减少颈椎后部结构的损伤。

后路手术的范围应根据:①椎管中矢径与椎体中矢径的比值<0.75的节段;②神经系统损害节段;③脊髓前后方受压的节段;④CT、CT、MRI所示脊髓受压的节段来确定。

颈椎病常表现为缓慢进展的病程。

Gore等对205个有颈部疼痛的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发现大多数患者的疼痛都有缓解,而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并无减轻。

在疾病的早期,采用保守治疗,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2]。

如果在临床上,脊髓或神经根病变的症状已很严重,则应选择手术。

尤其对于老年的颈髓症患者,如患病的节段小于3个,则前路的减压融合就会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韦燕飞;颈脊髓损伤前路手术护理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03.
[2]李章华,邹季;腰椎退行性滑脱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