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五年级《肺和呼吸》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_共10篇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_共10篇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肺和呼吸教学设计《肺和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呼吸器,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演示: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一、体验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生:透不过气.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呼吸。

板书:呼吸二、认识呼吸器及其作用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生:一呼一吸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

有什么感觉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叫什么吗(肺)(板书:肺)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师:出示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

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也参与了的呼吸小组讨论:呼吸器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

(出示侧面轮廓图并: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小组交流:生:我们小组认为,的呼吸器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出示呼吸器分解图片)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学生体验)师:有怎样的感觉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肺和呼吸》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肺和呼吸》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肺和呼吸》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养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并且了解到肺的重要性以及它是如何协调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

在本讲授的内容中,我会重点关注以下的几个方面:•了解肺的结构以及功能;•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呼吸率;•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了解肺的作用;•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肺和呼吸系统。

第一部分:课堂导入本课堂的导入部分旨在唤起学生对呼吸和肺这一话题的好奇心,并且对未来的内容做出预测。

首先,我会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呼吸?2.为什么会有呼吸这个行为?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会挑选两位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并且展示他们的回答。

然后我会简要讲解正式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了。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在这个章节,我会重点阐述今天的学习目标。

•了解肺的结构和作用;•能够正确计算呼吸率;•了解肺在我们身体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反思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肺和呼吸系统。

最后我会通过介绍PPT上的相关内容和学习资料向大家展示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学习过程1. 肺的结构和作用在这部分,我会通过生动的PPT图形以及简明的语言介绍肺的结构和作用,同时还会通过生动的模拟实例让学生更深刻认识肺及其作用,这个部分包括以下内容:1.肺的形态;2.肺的结构;3.肺的作用;4.呼吸的类型。

通过PPT的展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肺的重要性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在PPT 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肺的理解,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肺的各种作用。

2. 计算呼吸率在这个部分,我会首先询问同学们关于呼吸率的了解,然后简要介绍呼吸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类的PPT,让学生根据身高、体重、人数等参数计算出呼吸率。

并且将计算结果简单总结,导入下一个环节。

3. 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了解肺的作用在这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利用我们已经搭建起来的模拟肺,通过活动进行模拟实验,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肺的作用。

第四单元《2.肺和呼吸》优秀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2.肺和呼吸》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例第四单元 2.肺和呼吸【教学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集气瓶(2个)、水槽、胶管、火柴、竹签。

学生材料:清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吸管、漏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导入,猜想路径活动一:体验憋气活动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你估计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

2.交流体验的感受。

3.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人为什么要呼吸?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肺和呼吸)4.引导交流:提起呼吸,你想起了哪个和呼吸有关的内脏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肺和呼吸。

(板书课题)5.猜想器官,画出轮廓。

你认为在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请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来。

(1)学生画一画,教师巡视。

(2)画完后小组同学交流,指名学生上台画一画。

(3)课件播放呼吸时经过人体内部器官的图示。

二、引导观察,组织讨论1.引导学生观察各器官,教师介绍各个器官的名称。

2.观察课件,交流发现:生1:气体可以由嘴或鼻进入。

生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

生3:肺里密布毛细血管。

生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3.组织讨论:讨论1: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它们在呼吸中有什么作用?(鼻腔里有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肺的通气教案

肺的通气教案

肺的通气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肺的通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1、了解呼吸道的组或和功能,以及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的内容。

2、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3、学会测定胸围差。

教学重点:1、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具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肺泡的结构挂图。

实验材料用具:演示肋骨运动和膈运动的模型(自制),圆筒式肺活量计,软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与谈话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言: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

关于需要进食的问题,在《消化和吸收》一章中已经指出:人体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不可缺少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都来自食物。

因此人人需要进食。

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呼吸》这一章。

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

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回答:呼吸系统)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观察:请同学们按照课本里“呼吸系统的组成”课文中[看一看,想一想]栏目的要求,进行观察、思考。

(回答:由鼻腔、咽、喉、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组成。

)(教师出示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

)教师归纳:回答得对。

(边指挂图或模型边归纳)不过,左、右支气管可以统称为支气管;左、右肺可以统称为肺。

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的这段结构,主要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可以叫做呼吸道。

因此,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可以这样列表归纳:(表见板书。

)提问:呼吸系统中哪个器官是最主要的?(回答:肺。

)讲述: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板书的表中肺后填上“——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是怎样呼吸的》教案

《肺是怎样呼吸的》教案

《肺是怎样呼吸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过程,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健康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把握肺的呼吸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投影仪。

2.材料准备:放大镜、可乐瓶盖、水杯。

3.实验器材:气球、吸管、氧气气瓶。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从大气中呼吸,在呼吸的同时,观察身体的变化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类需要呼吸?呼吸又是通过哪个器官进行的?第二步:呈现(10分钟)1.展示肺的图片,介绍肺的位置和结构。

2.展示肺的横断面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3.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肺泡的作用。

第三步:实验(15分钟)1.准备一个可乐瓶和一只塑料袋,用透明胶条将两者连接起来。

在可乐瓶盖上钻一个小孔,插入一根吸管,再将吸管与塑料袋连接。

模拟肺的呼吸过程。

2.用水杯装满水,将一个气球放在水杯上方。

用吸管将气球与气瓶连接,将氧气注入气球。

观察气球会变大吗?为什么?第四步:理解(20分钟)1.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肺的呼吸过程。

2.解释肺的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复习肺的结构和功能。

2.强调肺的呼吸过程的重要性。

第六步:拓展(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肺的其他功能。

2.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设计展板和小组报告。

第七步:巩固(10分钟)1.学生展示展板和小组报告。

2.引导学生讨论肺的其他功能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肺的呼吸过程和结构、功能。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入实验和探究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肺和呼吸》案例厦门市海沧区钟山小学吴永发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理论:本课引领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的讨论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本课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以及健康生活四大主题。

《肺和呼吸》属于健康生活主题,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呼吸与血液循环》的第二课。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以“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主,让学生进行与科学家研究方法类似的科学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建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思维习惯。

小学生命科学领域常用的探究方法有:1 、观察与描述。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调查、描述, 以及随后进行的交流是生命世界各个主题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2.比较与分类。

通过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学生才能将大量的生物个体以生命多样性来统一, 并与后面的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主题联系起来。

3.实验探究。

4、建立模型。

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非常困难或者简直不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本课也应用了“探究—研讨”教学法,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和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

三.学情分析学习者为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科学课及相关科目的学习,对周围的自然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身体的结构、骨骼、肌肉等,而对身体内部有些什么器官,有些什么功能,学生的认识还是零星和模糊的。

但是学生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且已经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很迫切想知道人体其他器官及其作用。

中班科学教案肺的呼吸

中班科学教案肺的呼吸

中班科学教案肺的呼吸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中班幼儿了解肺的呼吸过程及其功能,能够简单描述肺的呼吸过程,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图片或幻灯片、肺模型(可选)。

幼儿准备:听讲、观察、参与互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呼吸是怎么进行的,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思考。

2. 激发兴趣展示一幅描述呼吸过程的图片或播放相关幻灯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引导幼儿关注肺的位置和形状,并提醒他们肺是呼吸的重要器官。

3. 引入主题教师告诉幼儿我们的肺是怎么工作的,可以用来呼吸,并向幼儿展示一个肺模型(可选)。

教师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鼓励幼儿观察肺模型的形状、位置和材质。

4. 探究肺的呼吸过程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表示人体和肺。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参与互动,询问幼儿肺是如何进行呼吸的。

鼓励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5. 呼吸的过程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呼吸的过程。

然后,通过触摸自己的胸部和腹部,教师帮助幼儿感受到呼吸时肺的活动。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肺收缩和放松的过程,并帮助幼儿理解空气是如何进入和排出肺部的。

6. 呼吸的作用教师向幼儿解释肺的作用,即吸入氧气供给身体各个部分,并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呼出体外。

教师鼓励幼儿描述肺的重要性,并与幼儿分享一些肺的有趣知识。

7. 总结和评价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肺的重要性,肯定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一些与肺呼吸相关的问题,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8.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肺呼吸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肺模型的制作、练习用胸部和腹部呼吸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加深对肺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了解了肺的呼吸过程及其功能,并能够简单描述肺的呼吸过程。

通过观察、听讲和互动,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

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

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2.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3. 了解呼吸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与意识。

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人体呼吸器官,让学生猜测这些器官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讨论平时活动中的呼吸行为,如跑步时的呼吸怎样不同于静止时的呼吸。

二、概念讲解与探究(15分钟)1. 介绍呼吸的基本概念:呼吸是指通过呼吸器官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2. 简要解释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鼻腔:过滤、加温和加湿空气。

-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

- 气管:将空气输送至肺部。

- 肺部:负责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 膈肌:肺部的重要肌肉,控制呼吸运动。

三、呼吸方式的介绍与示范(20分钟)1. 介绍正确的呼吸方式:通过鼻腔吸入空气,腹部呼吸,舒展胸腔。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呼吸方式的示范和练习。

老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呼吸动作,给予指导和纠正。

四、呼吸与健康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呼吸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

2. 介绍一些呼吸不良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如呼吸浅、偶尔出现气短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3. 讨论如何通过呼吸让自己更加放松、减少压力,并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五、小结与总结(10分钟)1. 概括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呼吸的概念、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与功能、正确的呼吸方式、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2. 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呼吸与健康关系的理解和对健康生活的想法。

六、课后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一些常见的呼吸疾病,并写下自己对保持良好呼吸习惯的看法。

2. 鼓励学生每天进行一段时间的深呼吸练习,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

这是一堂关于小学生科学领域的呼吸与健康生活的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演示:人体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

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

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

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

(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

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
(出示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
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
师: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

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生边说边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生: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
师:(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
师: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

(板书:呼出二氧化碳)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师: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生:吸进的气体只要拿袋子或瓶子在教室里装;
生: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装好。

师: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碳)
师:好,现在收集好了,(师举高)看看不是差不多吗?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来说一说?
生:……
师:回想一下,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做过哪些空气的试验?小组讨论一下。

(生开始讨论,师辅导)
生:空气占据空间;
生:空气有质量;
生:压缩空气有弹性;
生: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许多种气体;
生: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生: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混浊;
……
师:这几个实验中哪个能验证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生:点燃物体,分别放入收集的两种气体中;
师:放进去后呢?
生:继续燃烧说明瓶子里装的是氧气,火焰熄灭(不能继续燃烧)说明是二氧化碳。

生:还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是不是二氧化碳。

师:怎么做呢?
生:往收集好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瓶子里倒入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变混浊的那瓶肯定就是二氧化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做这组对比实验前,同学们需要注意两点什么?
生:收集好的气体要防止跑掉;
生:及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生:……
师:下面我们利用桌上的材料,先收集吸进和呼出的两种不同气体,完成的组由小组长到前面来领取澄清石灰水,听清了吗,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然后组长领取……,教师巡视。


师:好,哪个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说明什么?
生:澄清石灰水倒入装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摇晃后变浑浊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空气的气体中摇晃后没有变浑浊了。

生:燃烧的小棒放入装空气的瓶子中还在燃烧,燃烧的小棒放装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火焰灭了。

生:我们认为使燃烧的小棒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师:这瓶二氧化碳是哪来的?
生:(齐)呼出的气体
师:那这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怎么没有变混浊?
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

师:由此你们证明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比……
生: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吸进的气体氧气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变多了。

师:肺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气体交换
师:交换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和二氧化碳
师:是不是这样,下面我门来看一段人体呼吸的视频。

(视频结束)由此我们发现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板书:气体交换肺)师:(出示吸进和呼出空气成分百分比表格)同学们从这张表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呼出的氧气减少了。

生:我们发现氮气的含量在吸进和呼出时,没有多少变化,只有0.5%的差异。

生:我们发现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师:从0.04%增加到4.1%,增加了大约多少倍?
生:大约100倍。

师:多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
生:人的体内产生的。

师: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

所以在一个比较封闭、狭窄的空间内,短时间内是不会窒息的。

但如果人不能从空气中吸进氧气,会怎样?
生:会窒息、死亡。

师:你们能不能举例说明?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呢?看来人体呼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生:火灾时会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很多二氧化碳,所以人容易窒息;
生:煤气中毒
生:……
四、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师:看来我们的呼吸器官真的是非常重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参照教材51页中的图示,小组讨论:说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呢?
(小组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生: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

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生: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生:不要吸烟。

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保护呼吸器官的?
(观看保护呼吸器官的录像)
师:(出示两幅图)请看两幅投影片,这是吸烟者的肺,这是健康的肺。

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吸烟者的肺变黑了。

师:(出示变黑的肺)说说为什么肺变黑了?
生:因为烟里面有一种叫尼古丁的物质,它能附在肺上,使肺变黑。

师:我们的肺看似强大,但其实也很脆弱。

老师这里有一则新闻,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
师:看到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这太可怕了。

生:以前我总听大人们说,吸烟有害健康,现在我知道了,真的是这样,吸烟还会危害生命。

生:应该全面戒烟。

师:作为小学生,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长大不吸烟。

生:课后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一份戒烟小报,张贴在公告栏内。

师: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样去劝解他们呢?
生:我要把这段新闻回家讲给吸烟的爸爸听。

生:我准备将吸烟的危害,请有关专家作成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来劝解吸烟的人,请他们早些戒烟。

五、结尾拓展
师:关于呼吸的问题还有很多,下节课继续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