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复述转述

合集下载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口语社交复述与转述出色开篇词春秋战国期间,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 人丁兴盛 . 一家数十口人, 男耕女织 , 劳作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

可是 , 偌大的家族聚居 , 竟然没有一口水井 , 每日的生活饮用水 , 得特意安排一个精壮劳力到几里外去挑 , 隆冬溽暑 , 诸多不便。

此后 , 丁公招集家人 , 晓以利害得失。

大家齐心戮力 , 经过几十个废寝忘食的苦干 , 终于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一口深井 , 清泉汩汩。

此后一劳久逸 , 且泽及后代。

丁公十分快乐 , 逢人便说:“我家挖了一口井 , 获得一个人 ! ”这信息不翼而飞 , 一传十 , 十传百 , 竟然传到宋国国君那边。

不知丁公家井里挖出来的是一个活人, 仍是一具死尸。

假如活人, 当为奇观;假如死尸, 可就是一条人命案了。

于是 , 国君专门派人到丁家来检查问问。

丁公冷静答道:“我说的是挖了井 ,让我家多出了一个劳动力,其实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这说明一个信息在流传的过程中,常常会与原意天地之别,可见,复述或转述也需要按照必定的方法。

学习目标1.理解复述和转述的特色、要求,在写作与说话的实践中能正确地进行复述和转述。

2.培育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味,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好多同学都知道传话游戏,也知道一句话传到最后的时候,可能对比于原句已经完好“变了味”,游戏的意义主要在于告诉我们目睹为实,耳听为虚。

我们不要随意相信他人的传言,由于传话者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感觉,传出的内容会跟实质有差距,甚至天地之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地把话传出去呢?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复述与转述,从中找到答案吧。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研究( 一) 口语实践分小组(可三人一组),分别饰演不一样角色,进行转述训练:老师经过学生告诉家长某事,或家长就孩子某事托某学生告诉老师。

要求转述正确、完好。

(二)“你说我说,大家说”游戏活动1.游戏:传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人丁兴旺.一家数十口人,男耕女织,劳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但是,偌大的家族聚居,居然没有一口水井,每天的生活饮用水,得专门安排一个精壮劳力到几里外去挑,寒冬溽暑,诸多不便。

后来,丁公召集家人,晓以利害得失。

大家同心戮力,经过几十个夜以继日的苦干,终于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一口深井,清泉汩汩。

从此一劳永逸,且泽及子孙。

丁公十分高兴,逢人便说:“我家挖了一口井,得到一个人!”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居然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不知丁公家井里挖出来的是一个活人,还是一具死尸。

若是活人,当为奇迹;若是死尸,可就是一条人命案了。

于是,国君特地派人到丁家来调查询问。

丁公从容答道:“我说的是挖了井,让我家多出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

”这说明一个消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与原意大相径庭,可见,复述或转述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

1.理解复述和转述的特点、要求,在写作与说话的实践中能正确地进行复述和转述。

2.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很多同学都知道传话游戏,也知道一句话传到最后的时候,可能相比于原句已经完全“变了味”,游戏的意义主要在于告诉我们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我们不要随便相信他人的传言,因为传话者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感受,传出的内容会跟实际有差距,甚至天壤之别。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地把话传出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述与转述,从中找到答案吧。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口语实践分小组(可三人一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转述训练:老师通过学生告诉家长某事,或家长就孩子某事托某学生告诉老师。

要求转述准确、完整。

(二)“你说我说,大家说”游戏活动1.游戏:传话。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指定一名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信息,进行传话。

规则:用最快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把信息以接力的形式由第一个人传给最后一个人的小组为获胜小组。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案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案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复述与转述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进行复述与转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倾听、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述: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重复所听到的内容。

2. 转述: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注意保持原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复述与转述的能力。

2. 难点:如何做到复述与转述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交际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口语交际实例、练习题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口语交际实例,引发学生对复述与转述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复述与转述的概念、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示范:教师进行复述与转述的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复述与转述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复述与转述的重要性。

七、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复述与转述的方法,分享心得。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情境的角色扮演,练习复述与转述。

3. 话题辩论: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辩论,锻炼复述与转述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复述与转述的方法。

2. 选取一个口语交际实例,进行复述与转述的练习。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学习效果。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习效果。

3. 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案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案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阐述,此单元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单元。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卓越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人文主题主要指向“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

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以“文明的印迹”为人文主题。

五篇课文内容不同,各有特色,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建筑、园林和绘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和杰出的创造能力。

其中有关动物的课文,可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了解说明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此单元的课文,可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三、单元学情分析此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也是学生初中阶段首次遇到说明文,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说明文知识,为以后的说明文学习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是分析和概括能力还较弱,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同时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逻辑思维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也不断提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说明文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激发对自然与社会的探索兴趣。

2.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设计说明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对于一些需要特定方法和技巧的交际仍然容易出现问题。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游戏小结: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转述所见、所闻、所读、 所感都是必不可少的。转述正确了,人与人之间就能有效地传递信息,进行 良好的沟通交流;反之,转述的内容不正确,或有遗漏,就不能达到有效传 递信息的目的,甚至可能会以讹传讹。可见,学会转述是十分必要的。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复述的基本要求是: 1.认真听读,记忆手脑并用。 不论是口头材料还是文字材料,在听读材料时,一是要精力高度集中, 努力记住有关内容,越多越好;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适当记录,如果 你的记录详细、有序,你就可以根据记录,轻松地复述原作。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2.忠于原作,内容准确完整。 复述必须忠于原始材料,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虽允许对原材料有所改 动,但都必须以原作为基础,不能歪曲原意,不能破坏原作的完整性。对记 叙文来说,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不能改变;对议论文来说,论点和论据不 能走样;对说明文来说,事物的特点和有关数据不能有错。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 1/6/28 2021/6/ 282021 /6/28J un-2128 -Jun-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6/2820 21/6/28 2021/6 /28Monday, June 28, 202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6月20 21/6/2 82021/ 6/28202 1/6/28 6/28/20 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6/2820 21/6/28 June 28, 202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课件完美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课件完美版

活动要求:请同学们进行复述,语言可更幽默或个性化。(注意 不可超过原文)
复述示例:
谁的狗聪明 一个医生、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律师想比一下谁 聪明。医生的狗衔来一些骨头在地上摆了一幅人体 建筑师的狗衔来一些树枝在地上搭了一个艾菲尔铁 型,医生和建筑师给了他们的狗一些饼干作为奖励。 狗与医生和建筑师的狗交谈了一番,两只狗便把饼千 它。律师说,他的狗现在是那两只狗的法律顾问了。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复述
1、什么是复述? 复述,是对现成语言材料的
重述,是培养和提高系统、连 贯的口述和笔述能力的有效方 式。
复述的方法
1.背诵性复述。 2.提示性复述。(文字、图画等) 3.创造性复述。(复述中发挥自己的想 的补充) 4.角色性复述。
谁的狗聪明
活动示例:
有一天,一个医生、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律师在一个乡村 吃午饭。他们的话题扯到各自的狗身上,想比一下谁的狗最聪 医生的狗从门外衔来一些骨头,在地上摆了一副人体骨骼图, 了它一些饼干作为奖励。建筑师的狗从外面衔来一些树枝,在 搭了一个埃菲尔铁塔模型,建筑师也给了它一些饼干作为奖励 后,律师的狗出场了,它与医生和建筑师的狗交谈了一番,那两 把饼干都给了它。律师解释说,他的狗现在是那两只狗的法律
活动示例
如果你的班主任张老师的姐姐和你住在同一个 区,今天张阿姨有急事回南京了,让你给张老师捎个口 让张老师下午四点去幼儿园帮忙接她的女儿慧慧。你 达学校后该怎样和张老师说呢?字数不能超过35个。
示例:张老师,您姐姐让我给您捎个口信,她有急事回人把话转告 人,这就叫“捎话儿”,也叫“转述”。转 就是改造性复述。指在记忆原始基础上 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材料进行创造性的 的一种复述方法。
转述的要求:
准确、完整,不改 变事实。把握重点,不 遗漏要点。并要求根据 转述的对象,改变人称、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而复述与转述,作为口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首先,咱们来聊聊复述。

复述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把听到或读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

这可不像照着书本念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理解内容的核心意思,然后再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当我们听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要把它复述给别人听。

这时候,就得先在脑子里捋清楚故事的人物、情节、发展和结局。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乱讲,得有条有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讲。

比如可以先介绍故事的背景,再逐步展开情节,把关键的细节也不能遗漏。

而且,复述的时候,语言也要尽量生动形象,这样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比如说,如果故事里有个勇敢的英雄,那在复述的时候,就得把他的勇敢劲儿给表现出来,让别人也能感受到那种震撼。

那复述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理解能力。

只有真正理解了内容,才能准确地复述出来。

这就像是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只有读懂了,才能回答得出来。

第二,复述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我们学会组织语言,把复杂的内容讲得简单明了。

第三,通过复述,我们还能增强记忆力。

在不断回忆和讲述的过程中,把重要的信息深深地印在脑子里。

接下来,再说说转述。

转述和复述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转述是把别人的话或信息,传达给另一个人。

比如说,老师让你告诉同学明天要交作业,这就是转述。

在转述的时候,关键是要把信息完整、准确地传达过去,不能添油加醋,也不能遗漏重要的内容。

为了做好转述,我们得认真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抓住重点。

比如说,别人说“明天上午 8 点在学校门口集合”,那“明天上午 8 点”和“学校门口”就是重点,一个都不能错。

还有,转述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转换。

如果原来说话人的语气比较严肃,那我们转述的时候也得严肃点;如果原来说话人很轻松幽默,那我们也可以适当保留那种语气。

而且,有时候还得根据不同的对象,调整转述的方式。

电子课件口语交际第二版第二课复述与转述

电子课件口语交际第二版第二课复述与转述

案例
李响对赵静说:“我明天上午不去办公室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 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第一个场景:当天下午,赵静在校门口碰到了郭老师的女儿珊珊,她说:“珊 珊,李响他明天上午不去办公室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 家找她行不行。”
第二个场景:第二天一早,赵静跑到办公室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她说: “郭老师,李响说他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在听取他人口头交代时,应切实弄清中心意思。特别要记住讲述者反复强调 的一些话,听者也可以适当提问,重要的问题当面复述一遍。转述时,切忌随意 妄加评论,或强加一些不符合讲述者原意的个人观点。
2. 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一方面,在听或读一段材料的过程中,听者要善于提炼话语材料的中心思想, 并以此组织复述和转述的内容。
案例
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 人就在火里走着。其实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 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 蜓。
转述一: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里面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 荆棘,智者仁人就在这火里走着。那是一个充满考验和痛苦体验的艰难历程。
案例
在挪威的一个海港,出海渔船返回时,渔民们捕获的大部分沙丁鱼总是等不及 卖掉就奄奄一息。于是,渔民们只好低价处理,但汉斯捕的鱼却条条活蹦乱跳,人 们竞相高价买走。原因何在?原来,汉斯捕到鱼后,故意把一条蹿来蹿去的鲇鱼放 进鱼槽,其他鱼感到惶恐不安,便四处游动,于是,鱼保持了活力。某公司老板看 到这个故事深受启发,他给公司请来几条“鲇鱼”——让工作积极上进、有闯劲的 人担任主管。于是,公司的人立刻产生紧张感,纷纷活跃起来,每个人都达到了最 佳工作状态,公司经营面貌焕然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点拨:要抓住转述的两个要点:一是转 述的对象“王亮爸爸”,二是转述的内容 “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
转述训练
• 校运动会上,好友王亮在百米冲刺时扭伤 了脚。你把王亮送到医务室进行了医治, 校医建议王亮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王亮 同学的身份给王亮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 并转告校医的建议。(不超过50字)
转述示例
叔叔,您好!我是王亮的同学。王亮在运 动会体育比赛中扭伤了脚,校医建议他回 家休养两天,请您过来接他好吗?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R ·八年级上册
1.了解复述与转述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复述与 转述的基本技能。 2.能根据环境要求对几种常见的文体进行复述或 转述,培养参与者的记忆、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激 发想象力和联想力。 3.养成诚恳倾听的好习惯,做到在流畅自如的表 达中获得自信,提高参与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奉承实在害人不浅。
[转述三]
齐宣王能拉动三石之弓,手下都说他用的弓 不下九石,试拉时,一个个只拉到一半就装作拉 不动。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宣王“说人之谓
己能用强也”,“左右”的装模作样和虚伪赞词,
正是为迎合他的需要而产生的。“上有所好,下
必趋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启示]
这个例子对同一材料做了三种不同的转述,角
度各有不同:一种突出“好虚名者得实害”,一种
突出“阿谀奉承害人不浅”,一种突出“上有所好,
下必趋焉”。要体现“角度”的不同,原材料中的
哪些可用,哪些不用,先说哪句,后说哪句,如何
表述材料中的因果联系,都有一些讲究。
复述训练 原文: 鲁迅先生在浙江绍兴县教书的时候,每天晚上总喜欢到一位 朋友家去谈天,有时很晚才回家朋友家离学堂有好几里路,要经 过一片坟地。 有一天,鲁迅先生和朋友谈得很晚才回家,这时已是半夜了 鲁迅正快步走,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白影子蹲在坟墓旁,忽高 忽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真像人们传说的鬼。鲁迅不相信鬼 和神,他大步走上前去,用又硬又重的皮鞋向白影子踢去,只听 得白影子“哎哟”一声倒了下去鲁迅弯下腰,细细一看,原来并 不是什么鬼,而是一个盗墓的。
复 述
1.什么是复述?
复述,是对现成语言材料的重述,是培养和提
高系统、连贯的口述和笔述能力的有效方式。
复述的要求

• •

有的要求细致些,
有的要求简洁些, 这要看材料的重点多少而决 定。
转述的要求
准确、完整,不改变事实,把握重点
,不遗漏要点,并要求根据转述的对 象,改变人称、时间、空间等。
2.复述有哪些要求? 复述要求用自己的话把听过或读过的语言材
复述示例
一个医生、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律师想比一下 谁的狗最聪明。医生的狗衔来一些骨头在地上摆 了一幅人体骨骼图。建筑师的狗 衔来一些树枝在 地上搭了一个艾菲尔铁塔的模型,医生和建筑师 给了他们的狗一些饼干作为奖励。律师的狗与医 生和建筑师的狗交谈了一番,两只狗便把饼干都 给了它。律师说,他的狗现在是那两只狗的法律 顾问了。
料重述出来,重在内容的提取和言语的转换。在
复述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原材料的理解,熟悉
其中的语汇、句式和章法,又可以用来检查听、
读的效果,作为检测、评定的手段,还可以加强
记忆,防止遗忘。
3.复述的方法有哪些?
复述的方法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局部复述
等几种。
(1)详细复述 对原来的语言材料进行详细
的复述,要求按照原来材料的顺序、结构,把它的
传话游戏
• 全班10人左右(不少于8人)分为一组, 纵向排列。每一组的第一位同学阅读下面 一则通知,然后第一位同学把看到的内容 告诉第二位同学,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 位同学。比较哪一组传话最准确。 • (出示“通知”)
传声游戏
1老虎在山上,老鼠在山下;老虎吓老鼠,老鼠躲老虎。 2、是你吃错药,不是我吃错药,就是要你吃错药,你一 定会吃错药。 3、你去通知晓明,让他去行政楼一楼找陈老师,通知她 星期二去校本部开会,校车12点半开,顺便问问刘老师王 老师的口杯在哪里,装好水,把它拿到教学楼502。 4、我想今天早点下班,我必须要到托儿所去接我的女儿 ,但是我的自行车送去修理了。所以如果和平常一样六点 走的话,会来不及的。
[转述一]
宣王好虚名。他本来只能拉动三石的弓, 左右的人为了迎合他的虚荣心,就都说他的弓 不下九石。因此他终身蒙在鼓里,还自以为能
拉九石呢。这真是好虚名者得实害。
[转述二]
齐宣王能拉动三石之弓,他的左右拉弓时 拉到一半就装作拉不动,还说:“这弓不下九 石,除了大王,谁还能用这么强的弓!”宣王
到死都自以为能用九石的弓,受害终身。阿谀
• 复述示例 鲁迅在绍兴乡村教书时,有一天到朋 友家谈话很晚才回家他经过一个坟地时, 看见一个白影子在晃动,就用皮鞋踢了一 脚,发现是个盗墓的。

谁的狗聪明 有一天,一个医生、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律师在一个 乡村俱乐部吃午饭。 他们的话题扯到各自的狗身上, 想比一下谁的狗最聪明。 医生的狗从门外衔来一些骨 头,在地上摆了一副人体骨骼图,医生 给了它一些饼 干作为奖励。 建筑师的狗从外面衔来一些树枝,在地 上搭了一个埃菲尔铁塔模型, 建筑师也给了它一些饼 干作为奖励。 最后,律师的狗出场了,它与医生和建 筑师的狗交谈了一番,那两 只狗便把饼干都给了它。 律师解释说,他的狗现在是那两只狗的法律顾 问了。
转 述
转述,也是对现成语言材料的重述,要求在不 歪曲原意的前提下对原材料的内容与形式加以改造。 这种改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时空与人称的转换, 内容侧重点的转换,体式与风格的转换。
(1)时空与人称的转换。同样一件事,今天 说与明天说,在这里说与在那里说,跟这个人说与 跟那个人说,时间词、方位词、人称词都必须跟着 转换,不然就会造成混乱,甚至闹出笑话。
言,而要转换成现代语言;如果原材料内容深奥,
做普及宣传时就得“深入浅出”;如果原材料只
是个梗概,为了取得吸引人的效果,也不妨通过
想象适当增添一些情节和细节……
[原材料]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 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之,中关而止, 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 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身也应当做到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有条有理。
(3)局部复述
这是在较长的语言材料中摘
取某一片段进行重述的方法,比如故事的某一段情
节,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论证的某一个分论点,
等等。局部复述既可详述,也可简述。
复述步骤
• 第一步要求熟悉原文,即看材 料或听材料。 • 第二步是整合材料。 • 第三步是实践讲述。
内容原原本本地重述出来。如果是笔述,原材料的
许多语句都可以保留;如果是口述,则要把书面语
句式、倒装句式等改为口语句式。
(2)简要复述
在总体把握原材料的基础
上,抓住主要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简要”,即保留原材料的主干,对原材料予以
“浓缩”。它要求按原来的结构和逻辑顺序,用
原来的人称和口气,不能随便颠倒变更。简述本
(2)内容侧重点的转换。在重述某一语言
材料时,目的不全在于如实地传达它的本意,而
是要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念,这就要作内容
侧重点上的转换。
(3)体式与风格的转换。不同场合有不同
的要求,不同对象也有不同的需要,在重述某一
语言材料时,要根据特定的需要作体式或风格的
转换。如果给少年儿童讲历史故事,就不能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