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

《机械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说明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1)《机械基础》(多学时)栾学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基础》(多学时)习题册。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学习过程考核+期中考试成绩+期末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学习过程考核包括上课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等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理论知识考核40%。

期末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10%、填空题20%、判断题10%、选择题20%、综合题40%。

考试中自带作图仪器(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二、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1.机器:执行机械运动和信息转换的装置。

2.零件:机械制造中不可拆的最小单元。

3.构件:组成机构的各个做相对运动的实物体称为构件,它是机构运动的最小单元。

4.部件:为实现一定运动转换或完成某一工作要求,把若干构件组装到一起的组合体。

5.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一定运动形式转换或动力传递的实物组合体。

6.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7.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8.二力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因为工程上,大多数二力构件是杆件,所以常简称为二力杆。

二力杆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曲杆。

9.约束:物体的空间位置受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时,这种限制就称为约束。

10.约束反力:约束限制物体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反力或约束力。

11.平面汇交力系:在平面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12.强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3.刚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4.稳定性:是指受压的细长或薄壁构件能够维持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15.内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的内部将产生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16.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17.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1《机械基础》绪论习题(多学时)一、填空题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基本单元,构件是机器的基本单元。

机器由机构组合而成,而机构是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连接组成。

2、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是由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传动部分组成。

汽车的变速箱属于控制部分。

3、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要求的性能时,称为失效。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因强度不足而出现的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的松动;压力容器、管道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等。

4、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应力可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5、在静应力作用下,零件强度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或断裂;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 1形式是疲劳断裂。

在接触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在挤压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表面塑性变形或表面压溃。

6、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机械零件的强度可分为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根据破坏部位和破坏形式的不同,机械零件的强度可分为体积强度和表面强度;7、根据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可将摩擦分静摩擦和动摩擦;根据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根据摩擦副的摩擦状态可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混合摩擦。

8、一个机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磨合磨损阶段;(2)稳定磨损阶段;(3)剧烈磨损阶段。

9、磨损根据磨损机理和破坏特点可分磨损、粘着磨损、________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

10、机械中的润滑形式有流体润滑、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边界润滑、混合润滑。

其中流体润滑又有流体静力润滑和流体动力润滑两种情况。

11、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铸造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工程塑料、橡胶。

12、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使用、工艺、经济性。

13、实行机械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品种和规格,便于组织大规模生产,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八、九章习题(二类参照)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八、九章习题(二类参照)

《机械基础》第八、九章习题
(多学时)
一、填空题
1、轴的主要功能是:(1);(2)。

轴按其轴线形状不同,可分为、、。

2、轴按其承载情况不同可分为、和。

主要承受转矩作用的轴称为;只承受弯矩作用的轴称为;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作用的轴称为。

直轴根据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曲轴用于运动和运动相互转换的专用零件。

4、轴的常用材料主要是和,其次是。

轴上零件的固定形式有两种:和。

5、轴的结构主要包括:被支撑的部分,安装轴承处为;安装轮毂的部分;连接轴颈和轴头部分为。

6、轴的结构中,应有加工工艺所需的结构要素,如需磨削的轴段,阶梯处应设有砂轮;需切制螺纹的轴段,应设有螺尾;轴的长径比L/D大于4时,轴两端应开设;为了便于安装,轴端应有。

7、是支承轴的零件,根据其工作的摩擦性质,可分为轴承和轴承两大类。

8、滑动轴承根据轴系和拆装的需要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根据所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9、滑动轴承材料性能应满足性、性、性、
性、性、性。

10、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

11、在轴瓦的内表面上浇铸一层减材料,这层金属材料称为。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五章习题电子教案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五章习题电子教案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五章习题精品文档《机械基础》第五章习题(多学时)一、填空题1、键连接可分为连接、连接、连接等。

平键连接按用途可分为平键连接、平键连接、平键连接。

2、普通平键为工作面,有、、三种型式,型键定位好,应用广泛,型键用于轴端。

3、平键是标准件。

普通平键的规格采用标记。

b为,h 为,L为。

键B16x10 x100表示:。

平键连接挤压强度校核公式为。

4、花键连接已标准化,按齿形的不同分为花键、花键。

5、销连接按用途分销、销、销;按形状分为销、销、销。

6、圆锥销具有锥度为的锥度,以直径为标准值。

7、螺纹的主要参数有、、、、、、和或。

8、螺纹以为公称直径。

螺纹的螺距、导程、线数的关系式:。

9、常用的螺纹类型:作连接的螺纹是螺纹、螺纹、螺纹;作传动的螺纹是螺纹、螺纹、螺纹。

10、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

管螺纹的牙型角为。

米制锥螺纹的牙型角为。

矩形螺纹的牙型角为。

梯形螺纹的牙型角为。

锯齿形螺纹的工作面牙侧角为,非工作面牙侧角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为。

11、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有连接,连接,连接,连接。

12、螺旋传动由、和组成,将运动变换为运动,主要类型有机构、机构、机构。

13、联轴器有联轴器、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非金属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四种。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常用的有联轴器、联轴器、联轴器。

非金属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主要有联轴器、联轴器。

14、刚性联轴器有联轴器、联轴器。

万向联轴器一般两个成对使用,且应满足三个条件:○1;○2;○3。

15、常用的离合器有:离合器、离合器。

16、弹性连接的功用有○1;○2;○3;○4。

17、连接的类型很多,可分为连接和连接。

常见的动连接有各种连接和连接;可拆的静连接有连接、连接、连接。

焊接、铆接、胶接属于不可拆静连接。

二、选择题1、两被连接件不厚都是通孔时应采用()A、螺栓连接B、双头螺柱连接C、螺钉连接D、紧定螺钉连接2、可将两轴在传动中随时分离或结合可采用()A、联轴器B、离合器C、制动器D、电器3、下面的联轴器必须两套成对使用是()。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多学时)(高教版)习题册完整参考解答(云天课件)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多学时)(高教版)习题册完整参考解答(云天课件)

前言
亲爱的年轻老师们:
欢迎光临云天课件!
这本《机械基础练习册全套完整参考解答》终于上传了。

原练习册本来附有答案,但只是对填空、选择、判断这三种题型的答案,而所有的问答题、作图题和计算题都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这对于刚走上职教岗位的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不便。

这本参考答案是完整的参考解答,且对原书中某些不恰当的答案也作了纠正,同时答案完全按照原书页码题目位置给出,也便于老师们批改作业。

希望这本参考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云天。

(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四章习题

(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四章习题

《机械基础》第四章习题(多学时)一、填空题1、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材料主要有、、和;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和。

2、钢是以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

铸铁是碳含量大于的铁碳合金。

根据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将铸铁分为铸铁、铸铁、铸铁。

3、碳素钢含有少量的、、、等杂质,其中、是有害杂质,有热脆性,有冷脆性,、是有益元素。

4、钢的分类:(1)按化学成分分碳素钢和合金钢,碳素钢按钢的含碳量分为(含碳量为)、(含碳量为)、(含碳量为),合金钢分钢、钢、钢;(2)按钢的品质分钢、钢、钢;(3)按用途分为钢、钢、钢。

5、合金结构钢按用途可分为和机械制造用钢两大类,机械制造用钢按用途及热处理特点可分为钢、钢、钢、钢。

20CrMnTi是应用最广泛的钢;40Cr钢是钢中最常用的一种。

6、碳素工具钢的碳含量都在以上,都是或钢。

7、合金刃具钢分为钢和钢,合金模具钢分为钢和钢。

8、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ωc的增加,钢的和不断升高,和不断降低,当ωc>0.9%时,虽升高,但下降,和继续降低。

工业上应用的碳钢,其ωc 一般不大于%。

9、。

在铁碳合金状态图中字母L为,A为,F为,P为,Fe3C为。

10、特殊性能钢在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有、耐热钢、。

其中耐热钢分为和。

11、常用热处理工艺可分为:热处理、热处理、热处理。

12、是指钢经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是指钢经淬火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刚的和方式。

13、按回火温度范围,可将回火分为回火(℃——℃);回火(℃——℃);回火(℃——℃)。

14、将和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简称。

15、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钢的、和。

表面热处理的目的是使工件表面具有高、,而心部具有足够的、。

16、钢的表面淬火常用的有加热表面淬火、加热表面淬火;钢的化学热处理常用的有、、。

17、铝合金按其成分和工艺特点可分为铝合金和铝合金。

18、形变铝合金按其主要性能和用途分为铝合金;铝合金;铝合金;铝合金。

机械基础绪论

机械基础绪论

机械基础《绪论》一填空题1、机器是执行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与信息。

2 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一般机器是由部分、部分和装置三部分组成。

4、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5、运动副是两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连接。

6、按两构件的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和。

7、现代工业中主要应用的传动方式有:传动、传动、传动和电气传动等四种。

8、低副是指两构件以接触的运动副,高副是指两构件以_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

9、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形式,低副分为、、。

10、齿轮的啮合属于副。

二判断题1、传动的终端是机器的工作部分。

()2、构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零件是运动的单元。

()3、机构就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

()4、构件是一个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整体,它可以是单一整体,也可以是几个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组合而成的刚性体。

()5、铰链连接是转动副的一种具体形式。

()6、内燃机的连杆构件上的螺栓和螺母组成螺旋副。

()7、车床上的丝杠与螺母组成螺旋副。

()8、高副是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所以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小。

()9、火车轮子与导轨组成转动副。

()10、键与滑移齿轮组成移动副。

()11、齿轮机构中啮合的齿轮组成高副。

()12、高副比低副的承载能力大。

()13、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

()14、机床的主轴是机器的工作部分。

()15、电气传动是一种最基本的传动方式。

()16、自行车的链轮与链条组成转动副。

()17、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18、轴和滑动轴承组成高副。

()19、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0、机械传动是最基本的传动方式。

()三填空题1、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B.机构C.机械D.机床2、机床的主轴是机器的()。

A.动力部分B.工作部分C.传动部分D.自动控制部分3、下列运动副中属于高副的是()。

A.螺旋副接触B.带与带轮接触C.活塞与汽缸壁接触D.凸轮接触4、下列运动副中属于低副的是()。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二章习题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二章习题

《机械基础》第二章习题(多学时)一、填空题1、构件受力时不产生变形的理想化物体称为。

2、力的三要素为力的、、。

3、凡是对物体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就称为对物体的。

常见约束类型有约束、约束、约束。

4、铰链约束有铰链约束、铰链约束类型。

其中铰链约束的反力必垂直于固定面。

5、力矩方向规定:力使物体绕距心方向转动为正,方向为负。

国际单位制中,以为力矩的单位,符号为。

6、矩心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为,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间的距离d称为。

7、由两个大小方向的作用线的一对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与的乘积称为力偶距,记作,单位。

方向规定:逆时针转向为;顺时针方向为。

8、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上的力F平行移到任意一点,但同时必须附加一个,其距等于。

9、平面任意力系中,若使刚体处于平衡,则必须满足作于在刚体上的,。

10、平面力系分为平面力系、平面力系、平面力系、平面系。

二、选择题1、()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的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A、力B、力矩C、力偶距D、应力2、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下面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不正确的是()A、两力大小相等B、两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刚体上C、两力方向相反D、两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下面公理和定理中可以不适用于刚体的是()A、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B、三力平衡汇交定理C、力的平移定理D、二力平衡公理4、柔性约束中绳索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是()A、任意方向B、沿绳索指向物体C、沿绳索背离物体D、方向不确定三、判断题1、二力杆件受两力作用而平衡,所以一定是直杆。

()2、只要力的作用线通过距心,力矩就为零。

()3、固定铰支的约束反力方向都是不能确定的。

()四、求图所示各图中F对点O距。

13五、画出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1、 2、3、、12杆AB 、轮C圆柱A七、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轮盘上C点受到拉力F的作用,试求该力对轮盘O2、如图所示,简支梁受集中力F=20KN的作用,试计算A和B的支座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多学时)
一、填空题
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基本单元,构件是机器的基本单元。

机器由机构组合而成,而机构是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连接组成。

2、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是由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
部分,传动部分组成。

汽车的变速箱属于控制部分。

3、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要求的性能时,称为失效。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因强度不足而出现的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
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的
松动;压力容器、管道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等。

4、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应力可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5、在静应力作用下,零件强度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或断裂;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
. 1
形式是疲劳断裂。

在接触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在挤压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表面塑性变形或表面压溃。

6、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机械零件的强度可分为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根据破坏部位和破坏形式的不同,机械零件的强度可分为体积强度和
表面强度;
7、根据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可将摩擦分静摩擦和动摩擦;根据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根据摩擦副的摩擦状态可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混合摩擦。

8、一个机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磨合磨损阶段;
(2)稳定磨损阶段;(3)剧烈磨损阶段。

9、磨损根据磨损机理和破坏特点可分磨损、粘着磨损、________磨损、
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

10、机械中的润滑形式有流体润滑、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边界润滑、
混合润滑。

其中流体润滑又有流体静力润滑和流体动力润滑两种情况。

11、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铸造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
工程塑料、橡胶。

12、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使用、工艺、经济性。

13、实行机械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品种和规格,便于组织大规模生产,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14、循环应力可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15、表面疲劳磨损的破坏特点是在摩擦表面出现“麻坑”,故又称之为“点蚀”。

润滑良好的齿轮传动和滚动轴承,都可能产生这种磨损。

. 1
二、选择题
1、下面属于构件的是( B )属于零件的是( C )。

A、链传动
B、链条
C、销钉
D、润滑油
2、下面属于冲压机的执行部分的是( B )
A、电动机
B、凸模和凹模
C、曲轴
D、离合器
3、下面属于冲压机的控制部分的是( D )
A、电动机
B、凸模和凹模
C、曲轴
D、离合器
4、碳质量分数在0.25%——0.6%的碳素钢称为(B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合金钢
5、金属切削机床属于哪种机械类型( B )
A、动力机械
B、加工机械
C、运输机械
D、信息机械
6、在机器中,由若干零件装配在一起构成的具有独立功能的部分,如轴承、联轴器称为( D )
A、机构
B、构件
C、机器
D、部件
三、判断题
1、一部机器一定是由多个机构组合而成。

(x )
2、构件通常由多个零件组成但也可由一个零件组成。

(对)
3、排气扇只有原动机部分和执行部分,所以不属于机器。

(对)
4、螺栓、曲轴、连杆、齿轮都属于通用零件。

(x )
5、钢的品种繁多,是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

(对)
6、除利用摩擦力工作的场合外,干摩擦应尽量避免。

(对)
7、使摩擦副尽可能在液体摩擦或混合摩擦状态下工作,使减小磨损的重要措施。

(对)
四、名词解释
1、机构:机构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2、构件:构成机器的各个相对运动单元,称为构件。

3、零件:构成机器的不可拆的制造单元,称为零件。

4、钢:碳质量分数在0.02%~2.11%以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5:铸铁:碳质量分数在2.11%以上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

五、简答题
1、机器的特征?
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机器的组成及个部分作用?
机器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机器的动力来源,称为动力部分。

传动部分:把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部分的中间装置,称为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称为执行部分。

控制部分:能够使机器的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实现运动,完成给定的工作循环,称为控制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