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人的呼吸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人的呼吸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材 分 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探 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以及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和组织细 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
人体的呼吸
课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题 二 备 编 号 课 日 期 次 备 课型 课 日 期 1、能准确的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结构的功能;能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复习课
2、总结记忆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能说出人体一分钟呼吸的次数(为人工呼吸做准备) 教 3、总结出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差异;总结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以及肺泡与血液之间进 学 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交换的结果;进一步推想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让学生加深对呼吸 目 的理解; 标 4、总结记忆呼吸的意义;
1
(1)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时的血液成分变化特点以及血液性质的判断;
(2)人体吸气、呼气时相关器官的状态分析。
及 教 法 设 想 教
本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 法,是学生应当学会的
挂图、呼吸过程的模型、同步学习 学 准 备 教 学 导学过程 环 节 (一) 、概括导入 确认目标生 创 设 情 境 导 入 新 课 读复习目标,师明确复习重难 点 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我们提出 的第二大难题《人体的呼吸》 , 在呼吸过程重,还是要注意做 到脑中有图,并与自己的身体 相结合展开复习学习。我们一 分钟呼吸的次数约为 16 次,一 天约呼吸 2 万多次,空气质量 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呼 学 探 导 学 导 引 诱 吸器官的健康也同样重要 湿润( (1)学生任务要求:具体是明 确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结 构的功能。说出呼吸道对空气 的处理。 (在学案中印出) (2)学生说一说呼吸系统的组 成以及气体进出肺的过程中的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拓展运用
迁移升华如图表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请你分析以下的问题:(见学案
【典型例题】)
(1)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 ] ,在其外面包绕着丰富
的[ ] ,它们壁都很薄,只由层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在和
之间进行,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的生物学观点。

(2)血液由A流到B,其含氧量。

(3)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到达全身各处的里,在细胞的中被利用。

(1)【1】肺泡;【3】毛细血管;一;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血液;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升高(3)血液循环;组织细胞;线粒体
课时
总结
结合板图,回扣复习目标。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信息量较大,概念较多,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概念范畴。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基本处于零散的前科学概念状态,对此,教材中采用的是精炼的文字叙述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其中“呼吸运动”这部分内容有点抽象,教材采取让学生回顾体验呼吸时胸廓起伏的经验、胸廓容积大小与气体进出关系的模拟实验、人体呼吸运动示意图,逐步化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最后通过课文的归纳小结促使学生达到理解的程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说出肺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3)解释呼吸运动发生的原理。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呼吸系统的图片、视频资料,提高学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活动,提升在实验现象与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懂得珍爱生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运动及其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导致气体进出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复习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指名学生回答。

那么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有机物必须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利用,氧气是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的,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板书课题和提纲)二、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 自主复习,整体感知本章知识设置疑问: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气体交换,那么气体交换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学生合上课本回顾知识点,指明学生汇报回顾结果。

对照教材插图以及文字资料,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及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 合作探究,深入认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独立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理顺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学生先用语言文字描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然后回扣课本46页,加深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学案

课题: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课型:复习课时间授课人:签字:复习目标: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2.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1.掌握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2.理解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复习重难点: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难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2.理解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引入新课(或课前展示):直接引入要复习的内容:《人体的呼吸》复习过程:(一)明标自学复习任务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呼吸道有什么作用?呼吸系统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既属于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的结构是什么?吃饭时要养成什么卫生习惯?2.呼吸道中什么结构能保证气体进出畅通?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进出的通畅外,还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这些作用分别是如何实现的?4.说出痰的形成过程。

复习任务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吸气和呼气过程的比较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比较项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部位⑮和⑯之间⑰和⑱细胞之间过程结果⑲血→⑳血21. 血→22. 血原理23.__________________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进入血液中的氧被运输到什么部位?最后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从而完成了什么生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什么?同时还产生什么气体?(二)小组合作针对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三)交流展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精讲点拨1.几种曲线的理解(1)肺内压曲线图①AB段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同时收缩,气体入肺,表示吸气过程;BC段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气体出肺,表示呼气过程。

②B、C点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其中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C点表示呼气结束的一瞬间。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13节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13节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13节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如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2.理解呼吸的过程,包括外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运输和内呼吸。
3.掌握肺活量的概念,学会测量并解读肺活量数据。
4.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呼吸现象,如运动后呼吸加快、高原反应等。
c.讲解肺活量的测量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分析数据,探讨肺活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3.知识巩固:
a.设计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b.小组讨论呼吸系统疾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以及肺活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特别是肺泡和肺泡壁的结构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2.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3.肺活量的测量方法及其与个体健康状况的关系。
4.呼吸系统疾病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我设想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强化对呼吸过程的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加强实验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模型、实物图等,直观地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

第3章 人体的呼吸(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教案)

第3章  人体的呼吸(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教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法、资料分析等了解呼吸道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分析,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实例引入师: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生:动脑思考后自由发言。

二、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师: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道的组成的名称。

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

观察教材中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片,并根据呼吸的常识,填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

三、讨论呼吸道的作用师:下发讨论题指导各组阅读资料并分析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分析。

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分析内容,围绕讨论题进行分析,尝试解决问题。

在讨论之后,组织各组学生选派代表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发表意见,其他各组适当补充和修改,统一答案。

对未解答的问题在教师的提示和启发下,再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出正确答案。

讨论题中的第1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要协调好课堂纪律;其余的题组织各组选派学生代表回答。

在回答教材讨论题第2题之后提醒学生回答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哪一个好。

(学生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根据刚才对讨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问题,得出正确答案。

)在回答教材讨论题中的第3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最终形成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观念。

在回答教材讨论题第5题时注意提醒学生根据人体体温恒定和讨论题第2题中相关的知识来回答。

初中生物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理解并掌握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熟知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原理。

4、梳理本章节知识,构建概念图。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梳理本章节知识,构建概念图。

2、理解呼吸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请同学参与实验: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提出问题:(1)本实验的现象?本实验的结论?(2)进入人体的空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样的气体变化发生在人体哪些部位?二、明确目标请学生代表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明标复习活动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自主复习,时间5分钟。

对照课本填写《手册》知识点一。

2、同桌相互合作对照屏幕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3、释疑解惑:哪个结构不能识记,学生代表解释。

4、检查掌握情况:学生代表指图认图。

5、强调重点:呼吸道的作用。

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6、习题巩固。

活动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自主复习,时间5分钟。

对照课本填写《手册》知识点二。

2、同桌相互合作说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检查掌握情况:学生代表指图认图。

4、释疑解惑: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总结概括:肌缩胸扩氧气来。

5、模拟实验:膈肌引起的结构变化。

6、能力提升:发生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7、总结: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实质。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五、当堂训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呼吸》课标分析《人体的呼吸》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以人体的呼吸活动为主线来安排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外界环境的氧气是怎样吸入人体的,并与每个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的;细胞内产生是二氧化碳又是怎样呼出体外;这样一吸一呼的呼吸过程,是通过什么结构来完成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人体的呼吸(复习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人体的呼吸(复习教案)人教版
研讨修改处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思考分析: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空气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后又怎样了呢?学生们可提出各种猜测和假设。
2、小组讨论并进行交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测量胸围差。
1、学生分组完成本次实验。
2、各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
3、展示学习成果,小组代表说明自己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五、诊断评价。
1、选择题
(1)、呼吸运动是怎样引起的? ( )
A、肺的扩张和回缩 B、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D、肋骨和胸骨的运动
(2)、在体检中,小明同学的胸围差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1cm,9cm,10cm。小明的胸围是
A、11cmB、9cmC、10cmD、9.5cm
(3)、当吸气刚刚结束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 )
3、拓展反思:一个人一天要呼吸2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1万多升 气体。而人的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很有限的。如果人们不注意改善空气质量,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后果?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掌握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自学教材P52-53,结合课件中的事例,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主备人单元(课题)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备课时间
备课内容
研讨修改处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很有限的。
3、注意呼吸卫生。
学习重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
想象并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课)【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拓展运用
迁移升华如图表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请你分析以下的问题:(见学案
【典型例题】)
(1)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 ] ,在其外面包绕着丰富
的[ ] ,它们壁都很薄,只由层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在和
之间进行,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的生物学观点。

(2)血液由A流到B,其含氧量。

(3)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到达全身各处的里,在细胞的中被利用。

(1)【1】肺泡;【3】毛细血管;一;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血液;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升高(3)血液循环;组织细胞;线粒体
课时
总结
结合板图,回扣复习目标。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