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案
《凡卡》教学教案(精选10篇)

《凡卡》教学教案《凡卡》教学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凡卡》教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凡卡》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配套卡片若干板书设计:现实:悲惨凡卡回忆: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
)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4、今天,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2024年凡卡教案汇编6篇

2024年凡卡教案汇编6篇凡卡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2.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难点体会插叙部分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五、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步自学课文,理清__的层次。
4.读议第一段,人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习凡卡写信和写信后的内容,体会凡卡命运的悲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__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写信后这两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
下面先请同学们听听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什幺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2.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第8自然段)3.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受了哪些苦?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
(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①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凡卡教案(优秀5篇)

凡卡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本文范文为您带来的5篇《凡卡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凡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凡卡写给爷爷的信。
谁来说说凡卡为什么要写信给爷爷?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2、“连狗都不如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生活啊?哪个自然段集中写出了他“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呢?二、品读片段,感受“没有指望”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
(屏幕出示)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勾划相关语句,或者写下你的理解,在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着你读书的思考。
好,开始读(师随机巡视,个别交流。
)2、第八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诉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1)挨打(屏幕出示)“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
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a、哪个镜头深深的刺痛了你的心?哪些动作词可以看出是一顿毒打?b、此刻,你似乎能看见什么?似乎又能听见什么?再来读一读?c、面对老板的凶狠残暴,九岁的凡卡痛苦无助,带着这种理解,谁来读?(指名读——学生评价——分组读——小结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师:因为常常遭这样的毒打,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除了挨打,还有哪里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惨?(屏幕出示)(2)挨饿“吃的呢,简直没有。
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凡卡》教学设计(精选21篇)

《凡卡》教学设计(精选21篇)《凡卡》教学设计(精选2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凡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凡卡》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凡卡》,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命运。
文本篇幅较长,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互相穿插,要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整体感悟,必须有所取舍,所以重点在于学习凡卡写给爷爷的信。
这封信用儿童的口吻,平实地叙述了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回乡下的渴望,六年级的学生学懂这封信没有问题,关键是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读──思──感悟、倾诉──朗读”贯穿了整个信的教学。
教学中对文本进行了2次重组,将信的内容合在一起,完整地呈现给学生,第一次读信,学生清楚地明白了凡卡写信的目的: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第二次读信,学生找到了凡卡迫切要求回去的内容,动情地朗读,感受到了凡卡内心的痛苦。
第三次读信,学生感受到了凡卡悲惨的生活,面对爷爷的面像,孩子们向爷爷倾诉着凡卡的痛苦,他们深深地同情凡卡的遭遇,和凡卡一起向爷爷呼喊:快来吧,亲爱的爷爷!通过层层深入地阅读,自主学习的选择,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共鸣有感悟才能学好语文,在读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把自己的感悟旁注下来,和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
读书贵有疑,要求学生把自己读时的疑问写下来,作为课堂里要学习的内容,而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也是因学生的需要而产生,师生共同探索下一节课的任务,力求真正实现有需要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凡卡》教案优秀9篇

《凡卡》教案优秀9篇《凡卡》教案篇一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
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
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自然段。
2.质疑问难。
课文主要写什么?现在还有哪些问题不懂需要全班研究讨论?3.阅读研究。
(1)快速默读3分钟。
课文有哪几自然段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分别回忆了什么?课文插入这些回忆有什么作用?①第4-6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守夜滋味好吗?明明是苦的,为什么凡卡回忆中乡村的冬夜这么美妙?(出示第6自然段灯片,配上音乐,训练朗读。
)②第一叁、14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冷得吭吭地咳,凡卜也冻僵了,他俩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老爷在干啥?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凡卡会认为是“多少快乐的日子呀”?(2)第11自然段写莫斯科的事,这和凡卡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富人和穷人生活的对比。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慈祥的爷爷--凶狠的阿里亚希涅;清苦的农村--悲惨的城市;甜蜜的希望--凄惨的现实。
)自由读找--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课内作业:作业本第6题(1)(2)。
(3)学习第三段。
凡卡寄信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爷爷能收到信吗?为什么?明明收不到信,为什么课文结尾要写凡卡“甜蜜的希望”,美好的梦境?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全班讨论,朗读第3段,做作业本第5题(3),第6题(3)。
4.指导片断。
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写作:(1)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
(2)想象作文:《凡卡来到我们中间》。
(3)读后感:我和凡卡比童年。
《凡卡》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4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5篇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5篇《凡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A、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孩子们同情凡卡,了解凡卡向往什么。
知道一百多年前与我们仿佛年纪的孩子曾有过的苦难经历,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使之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B、过程与方法:1、走进凡卡的内心愿望--读凡卡的信,了解一个九岁孤儿那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是什么?2、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以朗读指导为主,从中体会凡卡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
3、走进凡卡的情感世界--向往乡村快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凡卡更加强烈的同情心。
C、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凡卡内心地向往,从中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学生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及沙皇俄国当时的现状。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畅;尽量做到有语气。
思考:这篇文章很长,主要写的什么?三、精读课文、交流探究1、课文按时间顺序除了写凡卡写信的内容,还写了什么?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写信的过程中仅仅写了写信的内容吗?还写了些什么内容?3、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凡卡给爷爷写的信?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标画出来,然后读一读。
指名读凡卡给爷爷写的信,其余同学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了凡卡给爷爷的信,你觉得下面哪个词最能表达出凡卡想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4、凡卡向爷爷诉了哪些苦?从哪些方面诉的苦?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⑴分四人小组边读边议边归纳。
⑴全班交流汇报。
(找出有关的句子来朗读体会。
)5、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凡卡哀求爷爷将他接走?画出来读一读。
(读第8、10、15自然段,出示课件上语句)指导朗读:读出凡卡恳切希望爷爷接他回去的心情。
凡卡教案10篇

凡卡教案10篇《凡卡》教案篇一【集体备课思路】1、抓住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构思教案;2、要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维目标】1、进一步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
2、自由探究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态度。
3、联系生活,培养坚强、自信、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或由授课教师自行调整安排。
【教学过程及方法】一、检查预习情况1、作家作品:黄蓓佳,江苏如皋人,出生于1955年6月27日。
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毕业后曾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1984年底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
现为江苏作协副主席、江苏作协创作室主任。
从1973年在上海《朝霞》丛刊发表处女作《补考》起,至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视剧本五百余万字。
作品:《新乱世佳人》、《小船,小船》、《追你到天涯》、《忧伤的五月》2、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二、课文探究1、这篇小说的特色是什么?⑴主要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⑴插叙手法的运用。
2、插叙的好处是什么?自然地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以连接过去和现在,使读者概念清晰。
3、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1、李京京对于《凡卡》的文章有什么样的情感?(请你从文章中划出)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第24段。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6篇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6篇凡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5个生字,认识“蘸、戳、醺”4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信的内容(重点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信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体验探究,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学习凡卡回忆往事的内容及作者叙述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及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由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外国的穷孩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催人泪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凡卡》。
简介写作背景。
这是100多年前俄国著名的作家契诃夫写的。
当时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社会非常黑暗,无数破了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老板的剥削压迫,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爷爷送到城里一家鞋铺当学徒的童工。
那么小凡卡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课前已做好了充分预习,接下来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简介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一开始就奠定了情感基调,为课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纠正读音。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而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案
1.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 说《凡卡》。
2. 补充资料,了解背景。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 家契诃夫。
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 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 1904),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 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 情的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 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 也不能幸免。
《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是我们 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1. 交流预习: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 (1)读准读通外国名字。
齐读。
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 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
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斯坦丁•玛卡里奇、 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
(2)生僻词语、多音字读音。
摩(m d )平 喳喳(zh a )响 箭一样窜(cu d n )过 戈比一一普特一一卢布
2. 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了那些了解?
3. 梳理课文结构
(1)课文以书信为线索。
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准备写信
------------写信 ----- 寄信)
第 三单元第1 课时 课—题n 15.凡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准备写信——写信——寄信。
2. 大致了解课文写法: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起来写。
3. 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凡卡的学徒生活之苦与乡村生活之 “乐”。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结构 大致了解文章的写法。
作者资料,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简介背景
浏览课文
整体感知
(2)信的内容:
A快速浏览课文,在自然段前把信的内容标出来。
B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读后讨论:凡卡在信中
都写了那几方面内容?
(①诉说学徒生活的苦;②莫斯科城市有钱人的生
活;③思念爷爷恳求爷爷带他离开。
)
C读读:学徒生活的段落,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学徒生活
(3)插叙回忆:
浏览课文中写信部分,除了信的内容,还写了什么?
(①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及家乡美丽的夜景;
②回忆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情景)
板书: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回忆插叙结合来写。
小结:这是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
(4)对比读:学徒生活与回忆插叙,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学徒生活苦乡村生活乐
小结:乡村生活真如你们体会到的乐吗、下节语文课再细致探讨。
4.课文主要内容
(1 )按照课文分的三部分,写写主要内容。
课文开始写……接着写……并回忆了……最后写……
(课文开始写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给爷爷写信;接着写饭卡在心中想爷爷诉说学徒生活的苦,可求爷爷带她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爷爷守夜的情景及和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在念他的信。
)(2)反馈交流
1.凡卡学徒生活很苦,为什么不逃走?9 人
2.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会把他接回乡下吗?17人
凡卡
板书设计课后小记作者叙述
信的内容
回忆插叙
学徒生活
苦
乡村生活
乐
总结课文
质疑思考
课件出示:
15.
课时教案单元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5.凡卡
1.通过对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和句理解,_感受在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反衬、对比、暗示
的表达效果,领悟文章的主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段落和语句的理解,感受在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凡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环节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反衬、对比、暗示的表达效果。
资料PPT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
细读书信苦乐对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开始写……接着写……并回忆了 ..... 最后写 ... )
(一)学徒生活的苦:
1.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过
渡:凡卡在信中这样诉说学徒生活:
课件出示:
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
(一心期待,期盼)
2.读凡卡学徒生活的句子,画批:分几方面写的?
(挨打、挨饿、挨困)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惨?(读一读)凡卡称这样的生活(接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3.在凡卡的描述中,莫斯科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小结:在莫斯科的繁华衬托下凡卡的生活更加悲惨!板书:衬托
(接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出示课件:
凡卡来大城市做学徒,
本指望学会做鞋,有一技之长,养家糊口,可来这里… 本指望从此有吃有住,却……
本指望莫斯科这座大城市活下去容易些,可是……
过渡:凡卡希望爷爷带她离开这儿,回到乡下。
乡村的 生活在凡卡心中是什么样子? (二)乡村生活“乐” 1. 浏览课文插叙部分。
板书:乡村生活乐 2. 在默读课文,乡村生活真的很快乐吗?从哪些词句 体会到的?(读一读) 小结:那样苦的乡村是生活对比起凡卡的学徒生活都显 得是快乐的,可见凡卡学徒生活是不堪忍受的。
板书:乡村生活“乐”对比 3. 大城市奢华的生活与他无关,悲苦的生活让他痛不 欲生,只有那苦中作乐的乡村生活让他向往, 他在信 中恳求爷爷:(读) 课件出示 A 、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 我们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我给您跪下 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 我就要死了! ............ B 、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 C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 离开这儿。
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
过渡:凡卡在信中苦苦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痛苦的深渊, 他把一起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封信中。
板书:甜蜜希望 解美梦,感悟课文主旨 1.凡卡的愿望能实现吗?出声朗读(16――21) 课件出示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他在梦里看 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 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3. 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香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 这正
是契诃夫高明之处。
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 梦醒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 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又过了一些时候,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从教堂做完礼拜 回来了……
(2) 补充:课件出示:有关沙皇时期农民悲惨生活的资料 剖析美梦
感悟主旨
课件出示
凡卡忍受着老板的折磨,他整天盼望着能来接他回乡下去。
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失望。
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
凡卡从此绝望了……
3.以梦为结尾,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美好的梦境暗示出愿望的破灭,让人倍感心酸,更多了一份对悲苦命运的凡卡的同情与对沙皇统治下黑暗社会的愤恨。
)
板书:甜蜜希望梦暗示
四
回顾整体总结方法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 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
课件出示
契诃夫作品
板书设计学徒生活
苦
15 凡卡
乡村生活
“乐”
反衬
悲惨命运
.甜蜜希望
梦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