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3-4: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在上海举行,下图为参加“进博会”主宾国分布示意图。
部分主宾国的特色展馆一览表
15.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
A.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降低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D.中纬度地区等温线平直
16.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左图为非洲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分别表示该区域三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文昌的经纬度是________所在半球位置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位于低纬度地区且同时位于北温带的是________。
(3)卫星发射当天,文昌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此时,地球运动到图中的________处。卫星发射时,西昌________(选择填空)。
A.1:350B.1:3500C.1:35000D.1:350000
3.据图判断,路标应放置在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4.使用手机地图游览什刹海( )
A.放大地图时,可以看到什刹海更大的范围B.放大地图时,可以查阅客流量的实时变化
C.缩小地图时,发现地图下方线段比例尺变小D.缩小地图时,比例尺,则幅和方向都会变化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评论2021.01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孙久文高宇杰摘要: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拓展国土开发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经历了滞后发展、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四个阶段,在规模效率、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水平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区域海洋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
未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应该在加强法律保障、转变发展模式、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推动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强国战略;海洋产业;海洋科技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21)01-0038-10收稿日期:2020-10-14*基金项目:2020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资金资助)项目“文化多样性对区域创新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N0.20XNH134)。
作者简介:孙久文,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高宇杰,女,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①。
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大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
党中央和政府历来重视海洋的发展,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海军建设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海洋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海洋事业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战略层次。
海洋强国战略政策

海洋强国战略政策引言海洋强国战略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事务中的整体战略和政策。
对于中国来说,海洋强国战略政策是指积极发展自己的海洋事业,提高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探测和开发能力,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发展背景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对于能源、粮食、原材料等资源需求量很大。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自己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就变得尤为重要。
另外,中国还面临着一些地缘政治问题。
比如,在南海地区存在主权争议,并且有一些邻国试图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权益,在南海地区的海洋强国战略政策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与原则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加大对海洋资源的探测和开发力度,提高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加强对海上通道和关键区域的保护,确保能源、粮食等重要资源的安全供应,维护自己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
3.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过度捕捞等行为,促进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海洋资源。
4.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权益:加强对南海等有争议地区的管控能力,坚决维护自己在这些地区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权益。
在实现这些目标时,中国遵循以下原则:1.和平发展原则: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和平发展的形象。
2.合作共赢原则:加强与沿海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3.法治原则:依法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维护国际法和公约的权威和有效性。
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主要措施和政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1.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海洋科研机构的支持,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晋教版第1章-第2章第1节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小明暑期前往新疆乌鲁木齐旅游。
当他与哈尔滨家人视频通话时,发现哈尔滨已晨光熹微,而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关小明旅游经历,描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我国领土最东端所在省份B.经过我国领土最南端所在省份C.经过我国领土最西端所在省份D.经过我国领土最北端所在省份2.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划分来看,新疆是()A.直辖市B.特别行政区C.自治区D.民族乡3.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虚线代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A.B.C.D.4.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5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A.B.C.D.读“我国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和“南海诸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主张的领海宽度、陆地和海洋国土面积之和分别约为()A.12海里1260万平方千米B.200海里960万平方千米C.24海里1260万平方千米D.350海里960万平方千米6.关于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位于北温带B .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C .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D .联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人口分布总体特征是()A .东多西少B .北多南少C .内陆多,沿海少D .第一阶梯人口多8.关于图中人口分界线的描述,准确的是()A .A 为黑龙江省漠河市B .B 为云南省昆明市C .A 所在省份行政中心为哈尔滨D .B 所在省份简称是粤9.下列属于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交通便利②经济发达③地势平坦④医疗水平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河北省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河北省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基础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摇曳(yè)亘(héng)古惟妙惟肖(xiào)B. 诘(jié)责伫(zhù)立哄(hōng)堂大笑C. 蜷(juǎn)伏滞(zhì)留一气呵(hē)成D. 蓦(mó)然亢(kàng)奋忍俊不禁(jì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________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________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________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 轻快点缀感慨B. 轻盈连缀感慨C. 轻盈点缀感染D. 轻快连缀感染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
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虚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_____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_____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
”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_____A. ,; ”!B. ?;!”C. ?, ”!D. ,,!”5.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考试逐题解析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
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1347-1353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当时,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增长,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
由于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
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会和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程。
1519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人最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攻势,但战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19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20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
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府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
可以说,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取材于张大庆等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不属于...疫病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一项是(3分)A.引发民众恐慌情绪B.改变社会结构形式C.动摇阿兹特克文明D.开展全球卫生防疫【答案】A【解析】正确答案为A选项,通过题干可以得知应该选择的是“不属于疫病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一项”,B对应文本第二段“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C选项对应文中“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D选项对应文本最后一段“共同推进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A选项“民众恐慌情绪”并不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所以选择A选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半夜里听见fán(▲)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fán(▲)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p éng(▲),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深刻的批判,一共10篇。
B.《范爱农》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性孤傲耿直的人,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C.《藤野先生》一文,主要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东京留学时的生活。
D.《无常》一文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间。
文中的白无常又叫活无常,是为人们所喜爱的。
3.下列对句中词语运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和“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两句中加点字的词性一样。
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句中的“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
C.“欢迎您光临寒舍。
”句中的“寒舍”是谦辞。
D.“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
”句中“惭愧”的和“悔恨”不是同义词。
4.阅读唐代元稹的《西归绝句十二首》(其二),回答后面题目。
(3分)五年①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②。
两纸京书③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④。
【注释】:①五年:诗人于元和五年被贬,于元和十年春从被贬地奉召还京。
②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③两纸京书:途中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
④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全诗主要借助哪两个特写镜头来表达作者激动、喜悦的情状?5.我国是海洋大国。
近年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2

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生物滞留池是指在低洼区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的工程设施。
读某城市生物滞留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1~2题。
1.图中生物滞留池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A. 水汽输送减少B. 下渗减少C. 降水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2.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影响是()A. 降低地下水位B. 消除热岛效应C. 减轻城市内涝D. 解决缺水问题2019年7月11日上午,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庆祝大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
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据此回答3-4题3.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海洋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B.每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C.海洋水产、滨海旅游等产业长期居世第一D. 我国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4.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A. 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B. 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C. 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D.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2019年10月28日,天王星上演了“冲日”表演。
“天王星冲日”是指天王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
此时,天王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天王星的最佳时机。
完成5~6题。
5.下列天体系统与此次“冲日”现象所涉及的天体系统无关的是()A. 总星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6.下列能正确反映“天王星冲日”现象中太阳、地球和天王星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A. ④B. ③C. ②D. ①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为了保障移动通信的顺畅和实现无线信号缝隙覆盖,在建设移动通信基站时,需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
下图为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题。
7.城区中影响无线信号质量的主要因素()A. 建筑物B. 植被C. 水体D. 天气8.为了获得较好的信号质量,图中四地区基站密度最高的是()A. 丙B. 甲C. 乙D. 丁荷兰牧场强调天然喂养,鼓励草场放牧,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3-4: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一九九八年五月·北京
前言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
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国际海洋法律原则,维护海洋健康,保护海洋环境,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上安全,已成为人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共同担负的使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
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完善海洋法律制度,积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海洋事务,推进国家间和地区性海洋领域的合作,并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为全球海洋开发和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中国政府愿借此机会介绍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情况。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有12亿多人口,陆地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中国有关方面的统计: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有0.008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国近年来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陆地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一半。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国民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把海洋的开发和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中国拥有大陆岸线18000多公里,以及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0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还对广阔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的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
中国海域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已鉴定的达20278种。
中国海域已经开发的渔场面积达81.8万平方海里。
中国有浅海、滩涂总面积约1333万公顷,按现有的科学水平,可进行人工养殖的水面有260万公顷,已经开发利用的有93.8万公顷。
中国海域有30多个沉积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约25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8.4万亿立方米。
中国沿海共
有160多处海湾和几百公里深水岸线,许多岸段适合建设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
沿海地区共有1500多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适合发展海洋旅游业。
中国海域还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
1996年中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在海洋事业发展中遵循以下基本政策和原则:
——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和国家海洋权益。
1992年2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这是中国海洋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行使领海主权和毗连区管制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维护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和国家海洋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5月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郑重声明: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界限;中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所列各群岛及岛屿拥有主权。
对于中国同邻国在海洋事务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中国政府着眼于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主张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搁置争议,加强合作,共同开发。
——统筹规划海洋的开发和整治。
加强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和管理,合理开发保护近海,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和大洋的开发利用;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一体化开发,逐步形成临海经济带和海洋经济区,推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重点加强陆源污染物管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防止海洋环境退化。
——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重视基础研究,组织海洋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海洋高技术,不断提高海洋开发和海洋服务领域的技术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缩小地区间海洋开发技术水平的梯度差;健全高等院校的海洋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培育多层次的海洋科技人才,同时也加强公众海洋知识传播。
——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和规划,加强海洋开发和保护以及海域使用的科学管理;积极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逐步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