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第四章习题并答案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形考任务《哲学引论》标准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形考任务《哲学引论》标准答案

《哲学引论》形考任务标准答案形考一哲学:哲学一词源自英文“Philosophy”,意为爱智,或智慧之学。

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某种特定的理解意向或期盼。

这就是,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职的学问。

形而上学:出自《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英文形而上学的原意是物理学之上、之先的意思。

就广义的用法而言,形而上学一词主要被用于表示关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规定的学问,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终极本质和永恒原理的学问。

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也被称为本体论;就狭义的用法而言,则只有与非感性的、超验的对象有关的那些才属于形而上学。

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弼、嵇康、阮籍、郭象等,他们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是指古代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自然意思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

从道家的观点来说,名教属于有为的范畴,自然属于无为的范畴,二者是相对的。

所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纲常礼法与自然无为的关系。

玄学家大多崇尚老庄的自然无为,又不能完全背弃名教礼法,于是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就成为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或偏重于自然,或偏重于名教,或将二者调和起来,于是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这就是所谓“名教与自然之辩”。

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矫正作用。

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经验论:人的一切认识最初都来自经验,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人的感觉。

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人的感觉经验的。

在这个意义上,一些经验论哲学家声称,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根据或来源。

《哲学引论》第4章知识要点

《哲学引论》第4章知识要点

《哲学引论》第四章知识要点第四章认识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问题的理论。

它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界限、认识经验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等与人类认识密切相关的最一般的理论问题。

认识论与形而上学一起构成了哲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第一节传统认识论所谓传统认识论,主要是指相对于现代认识论而言的、以近代哲学为代表的哲学认识论。

在传统认识论研究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核心问题或首要问题就是认识路线的问题。

其基本观点归结起来,无非是以经验还是以理性作为认识的根据而引起的争论最为典型、最为激烈。

一、概念基础1.理性。

(1)理性的定义。

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从狭义上讲,理性就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代名词;从广义上讲,理性就是指与非理性相对而言的,运用思维的原则或法则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的能力。

(2)理性的作用以及判定理性运用得合理与否的依据。

理性在人的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有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但理性的运用有一个是否合理的问题。

判定理性运用得合理与否的依据就是逻辑。

因为逻辑就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一般地说,逻辑推理主要有两大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3)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

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

演绎推理的最典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

(4)归纳推理。

所谓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感官的观察和经验的推理,得出一个具有或然性的一般结论的过程。

从整个认识范围来看,演绎与归纳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演绎推理告诉我们,当一个前提确定时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从中引出何种结论;而归纳推理则告诉我们,在给定的经验性证据基础上,怎样的结论才是可能的。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 )。

A.“自诚明” B.“自明诚”C.“为道” D.“为学”2.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3.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巴门尼德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培根 B.笛卡儿C.洛克 D.休谟5.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6.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 )。

A.观念论 B.经验论C.唯理论 D.批判论7.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弗雷格 B.奎因C.萨特 D.康德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

A.真谛、世谛、俗谛B.真谛、义谛、胜谛C.空、假、中D.空、假、真9.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10.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 )。

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B.《词与物》的发表C《癫狂与文明》的发表D.《新唯识论》的发表参考答案:1.AB 2.BCD 3.D 4.ACD 5.D6.BCD 7.AB 8.C 9.AB 10.A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

任选其中两道题目进行回答。

每题15分,共30分)1.“理解”与“认识”2.“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3.“表现”与“表达”参考答案:1.答题思路:理解和认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之外进行思想,而认识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之内进行判断和推理;理解无需定义具有抽象同一性的概念,而认识则必须使概念保持抽象同一性;理解可以通过不断地循环往返加深理解,而在认识中,概念的循环定义和循环推理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可以通过内心体验和现象直观来领会事情本身,而认识只能通过外在经验和逻辑推理去掌握是者之是(本质之是)。

哲学引论

哲学引论

《哲学引论》作业1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一般认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ABCD )这几个方面。

A.认识论B.形而上学C.伦理学D.美学2.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BCD )。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3.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百家”是言其多。

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ABCD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包括(ACD )。

A.道学B.心学C.佛学D.气学5.以下属于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有:(BCD )。

A.朱熹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6.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D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7.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8.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B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9.提出“白板说”、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哲学家是(A )。

A.笛卡儿B.斯宾诺莎C.休谟D.洛克10.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AC )。

A.维特根斯坦B.胡塞尔C.罗素D.萨特11.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BD )。

A.维特根斯坦B.胡塞尔C.罗素D.海德格尔12.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13.在近代中国直接译介西方思想并以此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方面,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的人是( D )。

A.利玛窦B.钱钟书C.林纾D.严复二、辩析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哲学与科学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古希腊,一般的或普遍的科学指的是哲学,特殊的或具体的科学才是今日人们习惯意义上理解的科学,或者严格地说,是指自然科学。

哲学引论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4)

哲学引论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4)

哲学引论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4)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一)存在与惊讶存在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世界存在着,山川鸟兽存在着,你和我存在着。

存在似乎是明明白白的。

世界万物存在着,这话在我们听来平淡无奇。

然而,存在并非永远这样平淡无奇。

一个饱受折磨万念俱灭的人,偶然登上一座山丘,山川和蓝天在他眼前次第展开,他突然为一件基本事实震惊:这世界存在着。

世界原可以不存在的――但竟然有一个世界存在着。

“To be or not to be”[“存在还是不存在”]刹那间成为问题。

哪个有灵性的孩子不曾有一次为这同一事实震惊并感到迷惑?原可以根本没有世界,原可以根本没有我这个人。

而一个活生生的我竟然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死的思想于是一道涌现。

难道一颗活跃的心灵竟会突然停止,再不苏醒,再不苏醒,再不面对这碧树白云?也许,父母朋友会记着我。

但整个人类最后也要归于乌有……人们喜欢把希腊称作人类的童年。

各个文明之始,当然都是童年。

但相比之下,希腊人似乎更天真好奇,更富蓬勃的生机。

竟然有一个世界存在,竟然有存在这个问题,震惊着希腊人;使童稚的文明充满惶惑。

惶惑不一定是多疑。

希腊人并不怀疑存在是事实,是第一位的事实。

但他们把事实感受变为问题,并投入他们的心智来接受问题的挑战。

存在会变化吗?如果承认了变化,岂不就承认了消逝与虚无?在存在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说“(还)有(虚)无”吗?这是语言的矛盾还是事实的矛盾?有没有摆脱了无的有?有没有超出变化的存在?火?理念型相?能量?思想?神明?到底谁是永恒?总之,存在问题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问题,这引起了希腊人的无限惊愕。

在把握、深入、了解这一惊愕的过程中,希腊人提出了对存在问题的原初解释。

这些解释以种种方式得到重新解释并通过这种种变形至今支配着我们对存在问题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一、选择题Ⅰ1.【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上的根本观点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论是所有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共同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

本题中"建构论"、"内省论"、"选择论"作为认识的本质均是唯心主义的。

在这里,承认认识有建构、内省和选择的能动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建构、内省、选择,就变成了唯心主义的观点了。

2.【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理解。

陆游的诗句反映了正确的认识要来自于实践即"躬行"。

选项A本身表述是错误的。

C、D是正确的,但与本题题干内容无关。

3.【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它的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标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

依据对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所以本题选A。

4.【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客观真理指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人的正确认识中的客观内容,所以本题选A。

5.【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真理具有三个特性,即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所以我们又说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客观真理,这样的表述不能理解为有三个真理,真理只有一个。

就真理的绝对性我们说有绝对真理,就真理的相对性我们说有相对真理,就真理的客观性我们说有客观真理。

所以本题选择命题C,即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6.【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特征的把握。

认识的主体是指一定社会中从事认识和实践的人,它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其中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4-第四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理论哲学复习题4-第四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

A 内部联系的全体的本质的反映B 外部联系的片面的反映C 生动具体的外部形象的反映D 现象的直观的反映2.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

A能够改造世界 B自私自利C有思想、有理性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是()。

A权力 B经济实力 C运气 D实践5.在思维中把分解开来的不同因素综合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的方法是()。

A 综合法B 分析法C 完全归纳法D 演绎法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9、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结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12.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13.“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中哲习题——精选推荐

中哲习题——精选推荐

中哲习题第⼀、⼆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少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在题⽬后⾯。

)1、下⾯哪些是标志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分期的概念()A、诸⼦学B、经学C、⽞学D、理学E、⼼学2、代表墨⼦思想的主要观点是()A、爱B、兼爱C、仁义D、天⼈相分E、⽆为⽽⽆不为3、代表孔⼦思想价值的主要观点是()A、孔颜乐处B、君⼦⼈格C、仁爱精神D、内圣外王E、天⼈合⼀4、⽼⼦“道”为本源的宇宙论主要体现在()A、⽆形⽆象B、实存性C、创⽣过程D、知⼈善任E、取代天命、⿁神5、从思维形式来看,中国哲学是本体论与()⾼度⼀致的哲学,⼆者基本上没有严格分开。

A、宗教学B、伦理学C、社会学D、历史学6、中国哲学研究的宇宙间最基本、最根本的关系是()关系。

A、阴阳7、荀⼦⼈性论的基本观点是()A、⽆善⽆恶B、可善可恶C、化性起伪D、性三品论⼆、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的判断打√或打×。

)1、⽼⼦思想的核⼼是仁爱学说。

()2、荀⼦提出了制天命⽽⽤之的思想。

()3、墨⼦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4、《易传》的主要内容就是象、数、辞。

()5、孔⼦思想的核⼼是天道观。

()6、庄⼦提出了“⽆待”的⾃由观思想。

()7、孟⼦提出了“仁政”的政治观念。

()8、韩⾮提出了法、术、势的思想。

()三、名词解释1、道2、性善论3、⽓4、性恶论5、天⾏有常6、仁四、简答题1、墨⼦的三表法是什么?2、⽼⼦的“道法⾃然”是什么?3、《周易》中的元、亨、利、贞。

五、论述题1、试论中国传统宇宙论有哪些特点?2、关于天的看法,儒道两家有何不同?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少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在题⽬后⾯。

)1、ABCD2、B6、D7、C⼆、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的判断打√或打×。

)1、(×)2、(√)3、(√)4、(×)5、(×)6、(√)7、(√)8、(√)三、名词解释1、道,⽼⼦提出的哲学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引论》第四章认识论习题
一、填空题:
1、心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实证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去之后,哲学认识论研究转向了重视对作为认识成果的知识的研究。

2、传统认识论强调理性、知识的本质的作用;现代认识论则重于研究和意义。

3、近代哲学观念论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达到了顶峰。

4、现代观念论的研究大都是从与心理主义决裂开始。

5、传统哲学意图探究宇宙的奥秘和真理;分析哲学认为,以现代逻辑为基础,方可与传统哲学划清界限。

6、儒家哲学在知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实践理性。

7、道家的认识论强调,运用人和理性和直觉,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8、老子认为人的认知活动分为“为道”和“为学”,对现象的一切事物的知识需“为学日益”而对万物之宗,宇宙生命之源即至高无上的大道,需“减少”知识走“为道”之路,走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境界。

二、选择题:
1、在传统认识论研究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核心总是或首要问题就是 C 。

A、本体论
B、经验论
C、认识路线
D、伦理学
2、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是 B 。

A、逻辑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理性推理
3、任何理性认识活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 B 。

A、因果关系
B、合乎逻辑
C、符合感知
D、经验
4、直觉最普遍、最典型的形式是A
A、直感预感
B、内省
C、经验
D、白板说
5、提出“白板说”被称为“近代经验之父”的哲学家是B。

A、笛卡尔
B、洛克
C、斯宾诺莎
D、休谟
6、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哲学家是A。

A、笛卡尔
B、斯宾诺莎
C、休谟
D、洛克
7、发动下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家是C。

A、罗素
B、黑格尔
C、康德
D、泰勒斯
8、建立了系统的观念理论并确定观念研究心理学传统,成为心理学重要理论先驱的哲学家是 C 。

A、康德
B、黑格尔
C、洛克
D、笛卡尔
9、儒家对于人类认识可能性的理想是 A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一阴一阳”
C、“自然之天”与“道德之天”
D、“穷理”与“尽性”
10、儒家认识的方法与途径是 A 。

A、“自诚明”与“自明诚”
B、“继善成性”
C、性命之理
D、“德性之知”与“实践理性”
11、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A B C。

A、培根
B、休谟
C、洛克
D、泰勒斯
12、儒家的人格理想是 C 。

A、“格物致知”
B、“继善成性”
C、仁知会合
D、性命之理
13、逻辑推理的类型有 C D。

A、数学推理
B、物理推理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14、经验的主要形式有 B C D 。

A、归纳
B、直觉
C、内省
D、感知
15、历史上最早最具影响的观念论是A。

A、柏拉图的“理念论”
B、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C、亚里士多德的观念论
D、康德的“义务观念”
16、现代观念论的代表人物有 A B。

A、布夏德
B、布拉德雷
C、黑格尔
D、摩尔
17、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实在论主要分为 A B。

A、经验实在论
B、理性实在论
C、常识实在论
D、素朴实在论
18、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 B C D。

A、观念论
B、批判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19、以下属于现代观念论的代表人物有 A B 。

A、布拉德雷
B、布兰夏德
C、摩尔
D、石里克
20、下列属于中国认识论特征的有 A B 。

A、直觉主义
B、知行合一
C、与宇宙论、伦理学界限分明
D、认识与价值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