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完成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此后,法国和美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实质:(拓展点)性质: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技术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拓展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英国较早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4.工业革命的特点:(拓展点)(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易错微析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易错:英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例题1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英国走向了工业化。
故选D。
例题2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课件新人教版

4、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 指的是: D
①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②世界市场形成 ③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④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
A、①④
B、①②③Hale Waihona Puke C、①②D、①②③④
5、英国人对他们的发明创造很是骄傲,但下列成 就中有一项不属于英国的是: D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 D、汽船 6、1863年,一名从欧洲出发前往华盛顿采访美国 总统林肯,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B A、汽车 B、汽船 C、飞机 D、火车
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西方 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
启示: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做法: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我们必须努 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2、消极影响—
材料一
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材料二 恩格斯曾这样形容流经英国利兹的爱尔河:“像一
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河流一样,流入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 的,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流出时却又黑又臭 … …
水力织布机(1785)
发明者: 卡特莱特 (牧师)
水力
提高织布效率40倍,大规模的织布厂很快出现。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是什么? 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 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 期间,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 出现于: C A、毛纺织业 B、冶金业 C、棉纺织业 D、丝织业 2、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应是: A、珍妮纺纱机
C
B、汽船 C、蒸汽机 D、火车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资料新人教版

第 14 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珍妮机的故事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问:人类第一台纺纱机器是谁发明的、被命名为何?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惹起如何的宽泛影响?珍妮机的发明引起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此后,其余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繁发明、制造机器,有益的促使了生产的发展。
机器被宽泛发明和应用了,它最先用什么作为动力呢?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教师指出:这些动力都有必定的限制性,所以解决动力问题是机器可否发挥最大作用的重点。
二、瓦特与蒸汽机瓦特在改进蒸汽机解决机器动力问题的人是学徒身世的瓦特。
他童年时就擅长察看事物。
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汲取古人成就,终于在1785 年制成了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利处?此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飞快发展。
教师让学生议论课文第89 页“动脑筋二” :瓦特改进蒸汽机是有时的吗?你怎么看?教师启迪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建根源于亲自实验、勤苦研究、虚心学习、勇敢探究和不懈努力。
教师过渡:同学们想象一下,自从蒸汽机成为了机器的动力后,工厂是如何一幅情形?学生:工厂规模扩大,整天机器隆隆,大量的产品聚积如山。
教师设问:那么那些步履踉跄的人力畜力车辆能知足运输需要吗?(引出下一目)三、火车的出生史蒂芬逊制造的火车机车教师:跟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被提到了日程。
工业革命此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量原料并实时把聚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
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没法胜任了。
于是交通运输的改革又被提到了日程。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了然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行进时不停从烟囱里冒出火来,所以被称为“火车” 。
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此后,铁路交通飞快发展。
教师让学生议论: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出行、通信、商品流通等。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火车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意义

考点:火车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意义1.交通工具的发明:(1)轮船:美国人首先造出了用蒸汽作动力的轮船(当时人称“汽船”)。
(2)火车:发明的时间:1825年发明者: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火车发明的意义: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进程:进程:棉纺织业(珍妮机)→冶金采矿业→动力革新(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运输业(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机车、富尔顿的蒸汽轮船)易错微析轮船和火车出现的时间及动力机易错:美国人1807年首先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此后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它们都以蒸汽机作动力。
例题1下列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改良蒸汽机②珍妮机③火车④轮船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答案:A解析:①是在1785年,②珍妮机发明于18世纪60年代,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火车在1825年试车成功,④轮船依据课文可知在火车发明之前,1807年,故选A。
例题2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B.史蒂芬孙C.爱迪生D.瓦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车的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在交通领域,把人类带入了“火车时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是珍妮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答案选B。
1.“有一位文学巨匠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有一位机械师的改良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有一位工程师的执着揭开了铁路时代的序幕。
”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人物是()A.莎士比亚B.牛顿C.史蒂芬孙D.瓦特2.下图是1825年9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它采用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内燃机3.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应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铁路设备,蒸汽机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课件 新人教版

改良 蒸汽机
采矿 冶金 手工 工场
运输业
机器生产 工 厂
19 世 纪 40 年 代 基 本 完 成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
创造了 巨大生 产力
改变了世 界的面貌
科 技 改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变 社 工 场 工 厂 会 资本主义战胜 封建主义;西方资 、 本主义国家逐步确 生 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活 政治方面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 、 进、东方落后的局 世 面。 界 …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 社会生活方面 天覆地的变化。 … …
政治方面 国内 国际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______________ 逐步确立起对世界 的统治 西方先 世界形成____ 东方 落后的 进, ____ 局面
工业革命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革新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说一说: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火车机车
1825年 试车成功 史蒂芬孙
18世纪60年 时间 代发明 发明者 哈格里夫斯
影响
提高了生产效率; 人们利用蒸汽机提 铁路交通迅速 引发棉纺织生产领 供的动力带动机器, 发展,为人民 域的一系列发明; 进行生产,极大地 促进了大工厂生产 的生产和生活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的发展。使人类进 带来了极大的 是工业革命 入“蒸汽时代”。 便利 开始的标志
你知道成衣的大致过程吗?
纺
织
裁剪
缝制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生产方式: 工场手工生产
工厂大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
工场手工生产 指资本主义由_____________ 工厂大机器生产 ,在社会 过渡到_________________ 关系上也引起了根本性变化。首先 英国 ,后来欧美各国也 发生在________ 相继进行。 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与基本信息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
1.2 课程基本信息•课时数:2课时(90分钟)•课型:新授课•授课形式:讲授与互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了解“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2.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工业革命的浓厚兴趣;•倡导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精神;•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掌握“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背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PPT,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2.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4.2 讲授(5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蒸汽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介绍“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的发展。
3.教师基于PPT,让学生通过图表、图形的形式理解“蒸汽时代”对于经济和交通、生产等领域的重大意义。
4.3 练习(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2.教师要求部分学生上台用图表、图形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答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完成一篇有关“蒸汽时代”的发展的论文,重点阐述技术创新的精神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全面提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蒸汽时代”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特别是在图表和图形的运用上,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

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开始的标志: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珍妮机发明的意义:(拓展点)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促进冶金、采矿等行业发明使用机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易错微析1.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易错: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易错: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是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发明。
3.工业革命的时间易错: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
恩格斯:“①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②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①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②指英国工业革命。
)”例题1 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A.飞梭B.珍妮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蒸汽机答案:B解析:在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之前,人们用手工进行劳动,是“珍妮机”解放了人们的手,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选B。
例题2 下图是工业革命中的一项发明,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英国织布工珍妮发明的一台手摇纺纱机B.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C.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答案:A解析:A选项错误,它是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以他的女儿名字“珍妮”命名的,故选A。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8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上半期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4.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详解

二、瓦特与蒸汽机
1、背景: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能使用机器, 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有效的动力
2、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并于1785年后首先在 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3、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使人 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三、火车的诞生
蒸汽机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使用: ① 轮船:美国人富尔顿首先造出 ② 火车: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
①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提) ② 英国商品销往海外,供不应求(市场) ③为提高产量,人们设法改进生产技术(技术)
2、发明(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3、影响: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引发棉纺织生产领 域的一系列发明,同时带动其他生产部门的 发明和变革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轮船。
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
英
19世纪早期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 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 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 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 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工业革命
一、珍妮机的故事
1、背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
“飞梭”的发明 使英国出现了“棉纱 荒”
飞梭
1733年,纺织师
凯伊发明,它的
出现,大大提高了 织布的速度,使棉 纱供不应求。
珍妮纺纱机 (1765)
发明者: 哈格里 夫斯 (木匠)
人力
可同时纺出八根纱线,后不断 改进;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改良
蒸汽机
1712年,铁匠纽可 1785年,瓦特改 门制造了第一台成 良的蒸汽机首先 功运作的蒸汽机 应用于纺织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瓦特等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瓦特与蒸汽机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们自身所穿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接着提问: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认: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1765年由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命名为珍妮机。
3)讲授新课:
一、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教师在引导学生知道有关珍妮机的基本史实后,还要注意点拨以下两个问题:
①你了解英国吗?珍妮机的问世是不是偶然发现?为什么?
②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教师在学生找到答案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能不能成燎原之势?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作适当补充,突破教学疑难。
假如最先发明的不是珍妮纺纱机,假如珍妮机被发明在当时的中国,情况会怎样?为什么?最后教师结论: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瓦特与蒸汽机
最早的机器是棉纺机器,随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机器诞生了,机器诞生的价值是更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时代进步,其关键是机器能转起来,是什么力量驱动机器的转动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如人力、风力、水力、电力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灵活应变,巧设悬念,自然地将学生带回到二百多年前瓦特与蒸汽机的改良。
教师在处理重点目内容时,可采用谈话法教学。
从蒸汽机改良前后驱动机器的动力及其利弊开始对话,从师生对话中使学生感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代价值,激发学生意气风发的积极情感。
接下来教师可调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循序作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学生知道有关轮船、火车发明的基本史实后,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两个问题:
①指导学生读火车想象图,启发学生对图像和现代火车的印象形成对照,明白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渐进过程。
②组织学生讨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无时无地不在享受火车为我们提供的便利,除此以外,铁路给人类社会还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学生较难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横向联系,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如何将闭关自守的中国转变为英国殖民侵略对象的。
四、作业: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四组,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一下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