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第8课 西欧庄园学习专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精品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庄园制度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庄园制度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影响;西欧庄园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解庄园制度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掌握庄园制度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影响。
2. 掌握西欧庄园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对传统文化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庄园制度特点及其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影响。
2. 教学重点:西欧庄园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西欧庄园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庄园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庄园制度起源与发展a. 介绍庄园制度起源和发展过程。
b. 分析庄园制度特点。
(2)庄园制度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影响a. 讲解庄园制度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
b. 引导学生思考庄园制度对现代社会启示。
(3)西欧庄园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a. 展示典型庄园建筑图片,分析其风格特点。
b. 介绍庄园艺术特色,如雕塑、绘画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一座具有西欧庄园风格建筑。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庄园制度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西欧庄园建筑风格填空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2. 内容:a. 庄园制度起源与发展b. 庄园制度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影响c. 西欧庄园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庄园制度起源与发展。
(2)分析庄园制度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影响。
(3)描述西欧庄园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
2. 答案:(1)庄园制度起源于中世纪早期,逐渐成为西欧社会基本组织形式。
庄园制度特点有:土地公有制、封建等级制度、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8课西欧庄园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
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
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图片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
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
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
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第八课 西欧庄园(精归纳巧突破速提能)

第8课西欧庄园高效训练速提能一、选择题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你知道庄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A.公元前8世纪B.9世纪C.1世纪D.公元前6世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2、农奴的房舍、可耕地等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
材料中的情景应当出现于()A.希腊“古典时代”B.中国夏商时期C.印度孔雀王朝D.中世纪的西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农奴”“领主”等可知描述的是西欧庄园。
故选D项。
3、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实体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的“教堂”“法庭”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庄园不仅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还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故选A项。
4、“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A.驱逐出庄园B.送人监狱C.处以罚金D.没收财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字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被罚款6便士”可知,法庭处罚的基本手段是缴纳罚金。
5、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表述,正确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C.法庭有固定的开庭地点D.法庭可以随时开庭审理案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庄园法庭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主持庄园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由此可排除B、C、D三项,选择A 项。
第8课 西欧庄园-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西欧庄园的制度和特点。
2.掌握西欧庄园制度的形成、运作和发展。
3.理解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西欧庄园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庄园主和农民的关系以及封建社会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2.分析庄园制度下庄园主和农民的关系。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看这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学生讨论一下这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这是西欧庄园,而庄园制度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2:讲授1.老师介绍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老师让学生了解庄园制度的主要特点,以及庄园主和农民的关系。
3.老师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庄园制度下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并考虑庄园制度的好处和弊端。
活动3:探究1.老师分组让学生自由探究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2.学生讨论进行并作出总结。
3.老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和庄园制度的本质。
活动4:课堂回顾1.老师以问答的方式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2.学生对本课内容加以回顾和梳理,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教学资源和评价教学资源1.西欧庄园图片。
2.庄园制度相关文献和资料。
评价1.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表现。
2.学生针对庄园制度进行的调研、分析和总结情况。
3.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评价。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西欧庄园制度,包括其历史背景、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特点和庄园主与农民的关系等。
同时,我们还深入探究了庄园制度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并对其本质进行了理解和分析。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和庄园制度的本质。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西欧庄园》优秀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欧庄园的构成和基本特征,知道庄园的主要劳动者佃户的基本生产、生活状况。
了解庄园法庭的设置、特点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欧洲中世纪庄园平面图,了解庄园布局和人们日常生活。
通过西欧庄园的故事导入、材料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师生互动活动,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在庄园里面的农民和农奴是中世纪西欧生产的主要劳动者,他们促进了庄园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又受到领主的残酷剥削,从而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教学难点】庄园法庭。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张美丽的英国庄园的照片。
英国庄园大多沿袭16世纪伊丽莎白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哥特风格,建筑上采用半木构建筑,内部大多都有庭院、花园、露台、湖泊和喷泉。
英国的庄园从来都在偏远的乡下。
乡村是英国人生活的地方,而庄园就是英国故事发生的地方,庄园里既有名利场里的明争暗斗,又有英国乡绅的简单爱情故事。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英国的庄园承载着我们对英伦贵族生活的终极想象,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它们则代表着贵族对奢华与精致的终极追求。
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那么,庄园中生活着哪些人?人们在庄园里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
二、新课讲授(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教师讲解: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2.教师提问:观察教材第38页《一个庄园的图解》,从图片中找一找,庄园由哪些部分构成?学生回答:一个庄园里面有领主的住所、教堂、村舍和院子,还有领主的磨坊、耕地、林地、牧场、草场等。
教师补充: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以农业为主。
大的庄园往往成为地方经济的中心。
小的领主可能只有一个庄园,而大贵族可以拥有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庄园。
【精】《第8课 西欧庄园》(教案)

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西欧庄园、领主、佃户等,能说出庄园的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2.能说出庄园法庭存在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农奴的不同之处。
【新课导入】中世纪晚期的社会弥漫着一种宿命的气息……老牌的基督教国家——拜占庭帝国,已沦落到悲惨境地的边缘……封君封臣制度发展到了令所有城市和诸侯都不得不为生存而战的地步……关于地狱之火的说教,游行的队伍,巫师和奇迹,盛大的仪式,色彩阴郁的纹章,教堂尖塔上的钟和街头的公告牌,臭味和香味……上面这几段话简单描绘了一幅中世纪晚期的社会图景,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穿越到中世纪早期,去体验历史的浩瀚及世间流转。
【新课讲授】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教师出示一段材料: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以及调整内部关系的庄园法庭。
领主“直领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农奴还要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农奴的生活极其困苦……领主则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提问:1.你知道上面这段话描绘了西欧哪一时期人民的生活图景吗?提示:中世纪。
2.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是一个怎样的单位?提示: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中世纪西欧庄园内的居民构成。
提示:庄园的居民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他们均为领主的佃户。
4.在庄园里面,谁是剥削者?谁是被剥削者?封建领主;佃户。
5.简述庄园周围的“共用地”。
提示: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6.在庄园内居住的自由农民有哪些特殊之处?提示: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二、庄园法庭教师出示一段材料:“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的产物……西欧封建主往往同时拥有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西欧庄园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西欧庄园笔记一、西欧庄园的起源西欧庄园起源于中世纪,是封建领主的庄园领地,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庄园由领主拥有,农民在庄园上务农,领主则提供保护和土地。
二、庄园体系的结构1. 领主:拥有庄园和领地,享有特权和权力。
2. 农奴:庄园上务农的农民,处于最底层,缺乏自由和权利。
3. 地主:庄园的管理者,负责管理和收取农产品。
三、庄园体系的特点1. 封建割据:庄园体系下,领主独揽土地和政治权力,形成了地方封建割据。
2. 严重剥削:农奴在庄园上被严重剥削,生活贫困,缺乏基本权益。
3. 社会等级分明:庄园体系下,社会地位难以流动,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四、庄园体系的影响1. 社会动荡:庄园体系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2. 经济停滞:庄园体系下,农奴缺乏动力和创造力,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不前。
3. 封建体制的弊端:庄园体系暴露了封建社会的弊端和腐朽,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埋下了伏笔。
五、作者观点与理解西欧庄园体系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产物,其严重的剥削和不公正性质,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在今天的视角下,我认为封建社会的庄园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因其缺乏正义和平等,导致了社会的倒退和经济的停滞。
我们应该在历史的镜子中,深刻反思并吸取教训,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
总结回顾西欧庄园体系的形成和特点,对后世社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园体系下的剥削和不公正,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和革命埋下了伏笔。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历史,反思过去的弊端,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更加公正和平等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为你撰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西欧庄园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西欧庄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
在这个社会制度下,庄园成为了领主们获取财富和权力的重要手段,而农奴们则成为了庄园中被剥削和压迫的一群人。
在庄园体系中,领主独揽土地和政治权力,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8课《西欧庄园》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掌握庄园生活的特点,以及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社会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庄园制度作为中古欧洲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庄园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庄园制度对中古欧洲社会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2.教学难点: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古欧洲的庄园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庄园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欧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庄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讲解,重点阐述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5.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有关庄园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庄园制度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庄园生活的认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西欧庄园制度的了解。
7.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撰写一篇关于西欧庄园制度的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 research 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西欧庄园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庄园: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佃户: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土地构成
(1)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2)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自由农民: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知识点2庄园法庭
5.设立: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6.开庭时间、地点: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
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7.职能: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其全部归领主所有。
8.审判依据及作用: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经济形式是(D)
A.原始经济
B.市场经济
C.计划经济
D.自然经济
2.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庄园领主就是受封领地的封建主
B.全体佃户都可以在共用地放牧
C.当时欧洲只有少数人住在庄园里
D.自由农民和农奴均为领主的佃户
3.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土地类型包括(A)
①领主的“直领地”②佃户的“份地”③共用地④国有土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知识点2庄园法庭
4.西欧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人是(D)
A.领主和自由农民
B.自由农民和农奴
C.人民法官
D.领主或他的管家
5.庄园法庭在中世纪西欧社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B) A.处以流放 B.处以罚金
C.处以死刑
D.处以鞭打
课后巩固提升
1.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等,这体现了(C)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2.“教堂中信众们虔诚地歌颂上帝,罗密欧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栽种春麦,增加收获,好应付领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
”以上描述的情形可能发生在(B) A.古代希腊 B.法兰克王国
C.波斯帝国
D.古代埃及
3.中世纪欧洲庄园里有庄园法庭,下列可以通过庄园法庭来审理的有(D)
①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②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③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④佃户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不符合一位生活在10世纪西欧一座庄园里的自由农民的实际情况的是(A)
A.在庄园里能和领主平起平坐
B.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
C.自己的土地领主不能随意没收
D.每周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农奴们没日没夜地艰辛劳动,生活却极端贫困。
农奴非常痛恨封建主,经常逃亡,甚至组织武装起义。
材料三中世纪欧洲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佃户之间的纠纷以及各类违法行为都
要通过庄园法庭审理。
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1)根据材料一图片,指出中世纪欧洲庄园的最大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庄园中的农奴要承受哪些封建剥削。
特点: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剥削:缴纳各种捐税、服劳役,没有人身自由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
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
(3)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是什么?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庄园法庭
的作用。
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庄园法庭不只维护领主的利益,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其维权。
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