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理论

合集下载

4.3外部性理论

4.3外部性理论

• ⑷由④-②式得F1′- F1=(PQ-C生-C治)-(PQ-C生-C社)=C社-C治
因为C社>C治则F1′>F1说明私人成本内部化,将有助社会福利的提高。 因此外部不经济的经济分析说明,若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必将外部不
经济性内部化即私人成本内部化,才能解决外部不经济的现象。
五、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途径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的定义和特征
1、外部性定义:经济外部性存在,是因为当A对B提供劳务
是,往往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可是A并未从受
益人那里得到报酬,也不必向受损者支付任何补偿,即成 本或效益外溢现象。 简单的说,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 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
2 、外部性的特征 • 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
• 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且具有伴随性
• 外部性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
• 外部性难以完全消除。
3、外部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经济”
– “外部性”(externality)英文词的原型源于马歇尔1890年写就的
《经济学原理》中首次出现的“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
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 生产和消费的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即“污染者负担”或“ 污染者付费”原则。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途径有三种:
行政手段:行政命令或直接管制 经济手段:庇古税、科斯手段、税收补贴 法律手段:法律诉讼、损失赔偿
五、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途径
1.管制:法规和标准
• 环境损失的滞后性
五、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途径
3、庇古税 • 庇古提出了著名的修正性税(Corrective taxes) • 即用税收/补贴的形式促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 • 例如,如果对外部性的产生者征收相当干外部不经济的价值的消费税

第3章 外部性理论

第3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削弱以致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

1.外部性的定义2.外部性的类型3.外部性理论的应用社会成本:应用公共资源生产一种既定的产品,对整个社会来说所发生的成本。

边际社会成本:在相应产量所确定的社会成本的基础上,每增加以单位产量的产品所带来的社会成本的附加额。

私人成本: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一般是由企业使用的资源的价格来决定的。

边际私人成本:在相应产量的私人成本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多带来的私人成本的附加额。

效益: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私人效益:指企业(私人)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社会效益:指社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边际效益:企业在相应产量确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每增加以单位产量的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额。

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定义:外部性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条件下,一个单位的生产行为(或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的生产或称(或者消费者的生活标准),则说明为外部性。

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经济性:由于其他的经济主体的存在而使该主体受益,希望能够增大该种影响。

1.产生外部经济性,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

2.产生外部经济性,边际社会效益大于边际私人效益。

差额就是外部环境效益,也就是外部经济性。

3.生产者的投资生产量是由边际私人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小于由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生产量。

4.如果当生产量达到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量时,则应降低生产成本。

5.如果外部经济性得不到有效的补偿,则会导致资源配置失误。

(导致生产量过大,导致生产过剩)外部不经济性:由于其他主体的存在而使该主体受损,希望能够减少这种影响。

1.产生外部不经济性,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

差额就是外部环境成本。

2.消费者的消费量是由边际效益和边际私人成本决定的,大于边际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决定的消费量。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外部性理论1、含义: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在缺乏任何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一方所承受的、由另一方所导致的后果。

用效用函数表示为:U A =U A (X1 ,X2 ,X3 ,X4…… ;Y )。

其中X i (I=1,2,3 ……,n) 表示 A 的行为,Y 表示除A 以外的所有其他个体的行为。

其经济学含义是:一个人的效用除由其自身决定外,还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能由其自身控制的。

换言之,一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2、分类:1)外部成本: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未补偿后者,就称为外部成本,或负的外部经济;(2)外部收益: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就称为外部收益,或正的外部经济。

3、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歇尔在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马歇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公共产品”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从而提出了征收“ 庇古税”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庇古税”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手段。

(3)奈特的观点:奈特在1924年发表的《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的论文,对庇古外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

奈特认为,庇古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新)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新)
边 际 效 益 边 际 成 本 P1 P0 私人边际效益
社会边际效益
\
边际成本
E1 E0
O
Q0
Q1
生产量
正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3.庇古税收
外部性实际上是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 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庇古法则: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任何经
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相等。因
1.1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在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时首次提出“外
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 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
1920 年出版《福利经济学》认为 “ 外部
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
的不一致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
Fi f ( X i , X i , X i , , X i , X j )
1 2 3 m n
i 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 对生产者
(或消费者)i 存在外部影响。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中的外部性
• 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环境造成了影响而又没 有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 • 外部不经济性是使经济主体忽视环境保护即不愿 意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的内在原因;或者说包括 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 性,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基本原因;
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
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转移。
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各代人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 代,形成环境风险的时间转移。而不同区域的人 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了其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边际社会净产值是指从全社会来看在生产中追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值。
如果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相等,它在各生产 用途的边际社会净产值都相等,而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就意味着资源配置达到帕累 托最优状态。
第4章外部性理论 4.1 何为外部性?
2)外部性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4章:
外部性理论
第4章外部性理论 4.1 何为外部性?
1)外部性定义 外部性是某个经济主体(或消费者)对其他经济主体(或消费者)产生的一种外部
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没有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如污水排放。
从产生主体角度看外部性: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认为“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 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如养蜂人。 从接受主体来看外部性:兰德尔认为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 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 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如果农。
成本超标排放废水量为Q1 -Q2。
如果企业超标排放的Q1 -Q2量征收P2 - P1 的补偿成本,则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才能够
价格
得到合理的处理。
P2 P1
MSC
MPC
MB MEC
Q2
Q1
图4.2.2 啤酒废水外部不经济性
排放量
第4章外部性理论 4.2 外部性特征
2)外部性影响的交互机制 指一方的实践行为或投资对另一方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的影响常常是相互的。
第4章外部性理论 4.1 何为外部性?
1)外部性定义 从数学函数来看外部性:外部效应是某经济主体的福利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
的行为,而该经济主体又没有向他人提供报酬或索取补偿。即: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4. 外部性的受害者的政策取向以是否具有经济效率为取向, 因此有3种处理方式: ① 受害者应当得到赔偿 ② 在某些条件下,应对受害者征税 ③ 只要受害者的人数足够大,不论外部性是可减少还是不 可减少的,为了有效率地对待受害者,就不应使用补偿的 方式. 5. 庀古关于外部性理论的政策建议是排污收费.科斯的观点 是重新安排产权.并且,在科斯条件下,庀古税或补贴将 造成资源配置失误.
① ② ③
四.外部性和产权
产权不明晰是外部性的一个典型来源。经济学 中关于外部性与产权的关系有大量文献。根据科 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手受害者之间不 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将 会产生最优结果。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能够 通过重新明确财产所有权解决外部性带来的问题。
五. 科斯条件下的庀古税—外部性影响人数较少的 情况
本章小节
1.根据西方经济学有关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经济效率理论,环境 污染破坏的外部性影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 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以减少外部性的 影响. 2.外部性对”价格”的影响及其调整:环境外部性影响了消费 者消费效用最大化,降低了消费者效用的价格预期.根据商 品的边际替代率,要提高消费效用水平,必须由外部性的制 造者支付一个负价格,即对环境污染破坏者征收相应的费 用。 3.外部性影响资源最优配置,其调整的对策是:存在外部经济 性时运用社会补偿机制促进外部性生产者提高产量;外部 不经济性时运用税收机制对污染者征税.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一.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二.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分不可减少的外部性和可减少的外部性,两者虽然区别显 著,纠正资源 配置偏差的政策措施可能不同,但是除特例外,基本政策适 用两种情况.

第五章 外部性理论

第五章 外部性理论

E
B Q
2.3
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选择
判断社会净收益的大小: 判断社会净收益的大小:
• 公共提供 • ①—桥梁成本 桥梁成本 • ②—收税成本 收税成本 • ③—收税的效率损失 收税的效率损失 市场提供 —桥梁成本 桥梁成本 —收费成本 收费成本 —收费的效率损失 收费的效率损失
• • • •
收税成本取决于税制的复杂程度。 收税成本取决于税制的复杂程度。 税收的效率损失取决于税收政策的扭曲 性和中性程度。 性和中性程度。 ——在税收政策既定时,主要考虑收费成本 在税收政策既定时, 在税收政策既定时 和收费的效率损失。 和收费的效率损失。 收费成本主要取决于收费的难易程度。 收费成本主要取决于收费的难易程度。 收费的效率损失主要取决于需求弹性。 收费的效率损失主要取决于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越大,效率损失越大。 需求弹性越大, 需求弹性越大 效率损失越大。 结论:收费难度越大、需求弹性越大, 结论:收费难度越大、需求弹性越大,越适 合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 合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
• 3.2.1 合并(企业一体化) 合并(企业一体化) • 问题:P79 问题: • 3.2.2 科斯定理 P77-79 77• ——只要界定产权 , 就可以用市场 只要界定产权, 只要界定产权 化的方式来处理外部性问题, 化的方式来处理外部性问题 , 无须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 • 问题: 问题: • 适用情况: 适用情况:
第五章
外部性理论
1.定义 1.1 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 产品 俱乐部产品: 俱乐部产品:
——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 : 在一 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 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 定的消费量约束之内许多人共同消费, 定的消费量约束之内许多人共同消费 , 增加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消费的质量; 增加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消费的质量 ; 但当消费者人数超过了一定的规模就 会发生拥挤。 会发生拥挤。 ——可排斥性 可排斥性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43
科斯手段产权作用的过程
确立产权
导致市场交易 市场交易
形成价格
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 引导生产 消费
扩大资源 基础存量
缓解资源 稀缺压力
34
两省边界水污染案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是一个纺织印染业十分发 达的工业重镇, 素有“ 日出万匹, 衣被天下”! 之 称, 仅镇区就有规模较大的印染企业27 家, 日排 放印染废水超过10 万吨。
盛泽镇与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仅一河之隔, 这条河就是麻溪江( 江苏称它为清溪塘) 。麻溪江 宽30 余米, 水深2 米, 河的两岸集聚着盛泽镇印 染企业的几个排污站。由于盛泽镇位于麻溪江的上 游, 因而大部分污水从盛泽顺流而下, 通过麻溪 江, 排入苏嘉运河, 王江泾镇受侵害程度最为严重。
15
对某一生产者而言,其生产费用包括:生产成本C1=1000万 治理污染的成本C2=100万 若生产者不治理污染,将使社会付出其成本,设为C3=200万,并假定生产 者的产量为Q=200万,产品价格为P=10元。
(1)若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企业不治理污染,则: 企业的盈利为:R1 =P•Q-C1=2000-1000=1000万 社会福利:F1=R1 -C3=P•Q-C1-C3=1000-100-200=700万
请用图表或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画图表示边际成本(MPC)、边际收益(MB)、边际外部成本(MEC)和 边际社会成本(MSC)。 (2)假设厂商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社会从木浆上获得的边际收益,请推导出厂商 取得利润最大化的木浆产出。 (3)推导出使社会纯收益最大化的木浆产出。 (4)解释为什么木浆的社会有效产出低于私人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 (5)当不生产木浆时,使社会满意的边际外部成本应是多大? (6)要使社会的最优产出为15时,在边际私人成本不变,边际外部成本应该变为 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外部性的定义
一、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 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 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 标准),如果
则可以说生产者(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 i存在外部影响。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部性 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 “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 互作用的结果。
外部影响的内部化:即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 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的费 用,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支付相应的 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
我们在理解外部性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 (1)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例如,一个人 开车时故意把泥水溅到他不喜欢的某个行人的身 上,虽然这个行人无法选择他“消费”的泥水数 量,但这种影响不可以视为是一种外部性。
所谓非市场性,是指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
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即受益不付费, 受损无补偿。
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是指受影响者因外部 经济而得到的收益和因外部不经济而受到的 损失。
在现实中,生产和消费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
例如:某人在院子周围种花栽草,邻居受益不付费; 某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其他人受损但无人得到补偿; 大企业修路用于运输,沿线居民和小企业乘车使用。
❖ 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都是一种低效率资源配置状态, 而且游离于市场之外。
❖ 边际社会效益:生产者的某种生产活动带给 社会的有利影响。
❖ 边际社会成本:生产者的某种活动带给社会 的不利影响。
外部经济性
价格
MSB
P1
MC
P
MEB
MPB
O
Q1 Q
数量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边际私人效益 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私人植树量Q1小于由 MSB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Q 。当要求私人植树量达到Q 时,必须降低植树的成本。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一、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个人i的预算约束为:
Yi-∑PhXih
h=1,…,m
式中:Yi——i的收入
Ph——Xih的价格
Xih——消费因子
考虑外部不经济性,Xjn对i的边际效用为负值,其 实际价格为零。
❖ 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 ,使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的均衡条件是:
RCS12=P1/P2
❖ 高效率的条件:
RCS(h,n)i= RCS(h,n)j=Ph/Pn 式中只有Pn为负值时才能成立,但实际为
零,所以高效率条件不能被满足。
❖ 若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效果,必须正确给其 确定价格,即外部不经济的价格为负,外部 经济性的价格为正,才能达到高效率。
外部性基于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资 源的配置 ,以燃煤发电厂的污染行为例:
❖ (2)要区别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这将在下 面进行详细论述),货币外部性不是真的外部性, 只有技术外部性才是真正的外部性。
❖ (3)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 存在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外部性的一个特例:(双赢)
果园主人与养蜂者的关系: 当扩大果园种植面积时,会使养蜂者受益, 养蜂者无须向果园主付费。而在果树授粉 期养蜂者同样使园主受益,园主也无须 向养蜂者付费。
外部不经济性
价格
P1 P
MSC
MPC
MB
O
Q
Q1
数量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 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私人砍伐水平Q1大于 由MB和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 。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 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
庇古税
❖ 由权威机构(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 个合理的负价格,据此征收的税或费称为 “庇古税”或“庇古费”。
❖ 可转移的外部性: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 “转移”外部性的现象。
❖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共同性:它们的最终效果可能是一些相关变 量的价格或成本变化。
区 别:货币外部性是外部效果通过价格变 化转换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这种外部性是不会导致市场失效 的;技术外部性是不能反映在价格变化或 通过市场体系表现的外部现象。
❖ 把污染者强加给他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 庇古认为,外部性实际上就是边际私人成 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 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依靠 自由竞争是不可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的。 于是就应由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消 除这种背离,实现最优外部性。
❖ 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边际私人成 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 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向企业征税;
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将会增加电力生 产的成本,使供给曲线Se左移 ,达到新的均衡点(Pe’ , Qe’)。
二、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 (一)非竞争的外部性 例如:工厂排放的烟雾使居民受害。
❖ 决策方案:工厂控制在有效率的水平; 受害者采取有效率的防护措施。(纯私人的)
❖ 解决措施:对污染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 税或费;但是,对受害者不提供补充刺激。
❖ 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受益的部门 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时,给 企业以补贴
❖ 庇古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就可以实现外 部效应的内部化。
第二节 外部性的类型
❖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外部性是否具有 公共物品的性质(即对某人的影响是否会减 少对其他人的影响) 公共外部性(非竞争) 私人外部性(竞争)
❖ (二)竞争的外部性
例如:工厂排放可减少的垃圾。
有关部门对此没有具体规定,工厂就会选 择堆放到不用花钱处理的地方。措施与非 竞争性相同,对制造者征收庇古税,对受 害者不提供补充刺激。
双方的生产活动都给对方带来了外部经济。
外部性与帕累托效率
❖ 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广义的外 部性概念说明了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一种 不满足帕累托效率情况下的一种低效率状态。
❖ 当受影响的一方希望行动的一方改变经济活动数量或水平 时就存在着相关外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通过市场 来调节。只有当以这样一种方式改变经济活动水平或数量, 即使得受影响的一方得到好处,同时又不让行动一方受损 失时才可以说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性,也即存在没有实现 的潜在帕累托效率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