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化学分析须知

合集下载

钢铁化学分析方法1

钢铁化学分析方法1

一、钢铁化学分析方法铸铁中七元素的联合测定一、试剂(溶解样品)1、溶解混合酸:硫酸50毫升,硝酸8毫升,加入水中并稀至1升。

2、过硫酸铵:15%当天配制。

3、过氧化氢:3% 。

二、溶样方法称取试样0.5克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溶解混合酸85毫升及过硫酸铵溶液10毫升,加热溶解完毕后(约15分钟),再加过硫酸铵溶液10毫升,煮沸2—3分钟,使锰呈褐色二氧化锰析出后,滴加过氧化氢使褐色沉淀澄清且过量一滴,继续煮沸1分钟,流水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稀至100亳升后仍倒入原锥形瓶中,并以快速干滤纸过滤于干的100毫升容量瓶中,供下述各元素测定之用。

注:1、日常分析中为加快溶解度可将溶解酸预热后加入。

2、加入溶解酸后应立即加入过硫酸铵,防止磷呈磷化氢逸出,使磷结果偏低。

硅的测定一、试剂1、钼酸铵溶液:5% 。

2、草酸溶液:5% 。

3、硫酸亚铁铵溶液:6% [每1升中需有(1:1)硫酸5毫升]。

4、定硅补充酸:取溶解混合酸100毫升,以水稀至1升即可。

二、分析方法于150毫升锥形瓶中预置补充酸30毫升,用1毫升刻度移液管吸取试样溶液1毫升,加入钼酸铵溶液5毫升,放置10—15分钟后,加入草酸溶液10毫升,硫酸亚铁铵5毫升。

以水为比较液,以波长650µm,0.5厘米比色皿测定消光值。

三、计算带一标准样品按同样操作后换算,或用标准样品绘制标准曲线。

注:1、加入钼酸铵溶液后的放置时间应随室温变化而变化,室温低于10℃应放置半小时,夏天则需放置5分钟即可。

2、加草酸后应立即加入硫酸亚铁铵,并边摇边加。

锰的测定一、试剂1、定锰混合酸:磷酸30毫升,硝酸60毫升,加入水中,加入硝酸银2克,溶解后以水稀至1升。

2、过硫酸铵溶液:15%当天配制。

二、分析方法于50亳升锥形瓶中预置定锰混合酸10毫升及过硫酸铵溶液5毫升,吸取试样溶液5毫升,加热煮沸1分钟,流水冷却至室温,以水稀至50毫升。

以水为参比液,以波长530 µm,2厘米比色皿测定消光值。

钢铁化学分析检验方法

钢铁化学分析检验方法

钢铁化学分析检验方法摘要: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最主要的,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工作经验,对钢铁化学分析检验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钢铁;化学分析;检验方法;1、化学元素分析化学元素分析,也叫化学成分分析,一般采用光谱(紫外、红外、核磁);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质谱(质谱仪、气质连用、液质连用);能谱(荧光光谱、衍射光谱);热谱(热重分仪、示差扫描量热仪)对样品进行综合解析,通过多种分离和分析方法的联合运用,对样品中的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组分的结构,对样品有个全面的了解,进行原料验收、炉前分析、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的产品测试。

2、钢化学成分分析国标中对于钢铁材料的分析方法主要体现在GB/T233中,迄今为止共86个方法,涉及36种元素,这些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气体容量法等传统测试手段,都是单一元素分析方法,所用仪器简便,分析周期长,工作效率低。

3、最近的进展3.1现代工业对纯净钢的需求不断上升,超低碳、超低硫的分析非常迫切,目前看来,采用红外线吸收法是最佳选择。

红外线吸收光谱法和热导法在测定气体元素方法已确定了主导地位,作为一种相对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强烈依赖于标准值准确、可靠的超低碳硫的标准试样或基准物。

3.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可以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已应用于低合金钢和铸铁中镁、镧等元素的测定,分析灵敏度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3光电直读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已经建标,可用于材料逐层分析的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低合金钢也成为标准分析方法。

3.4国内首创了原位统计分析方法,规定了用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法测定碳、硅、锰、磷、硫、铬、镍、铜、钛、钼、钒和铝等成分的分布。

2020年钢的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2020年钢的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规定了成品化学成分允差偏差值。

2术语2.1 成品分析成品分析是指在经过加工的成品钢材上采取试样,然后对其进行的化学分析。

成品分析主要用于验证化学成分,又称验证分析。

2.2 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是指熔炼分析的值虽在标准范围内,但由于钢中元素偏析,成品分析的值可能超出标准规定的成分范围。

对超出范围规定一个允许的数值,就是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3 取样总则3.1 用于钢的化学成分成品分析的试样,必须在钢材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取。

试样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每一炉罐号或每批钢材的化学成分,并应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全部分析要求。

3.2 化学分析用试样样屑,可以钻取、刨取,或用某些工具机制取。

样屑应粉碎并混和均匀。

制取样屑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并应去除表面氧化铁皮和脏物。

成品钢材还应除去脱碳层、渗碳层、涂层、镀层金属或其他外来物质。

3.3当用钻头采取试样样屑时,对小断面钢材成品分析,钻头直径应尽可能的大,至少不应小于6mm;对大断面钢材成品分析,钻头直径不应小于12mm。

4 成品分析取样4.1 成品分析用的试样样屑,应按下列方法之一采取或按供需双方协议。

4.1.1大断面钢材4.1.1.1 大断面的钢材,样屑应从钢材整个横断面或半个横断面上刨取;或从钢材横断面中心至边缘的中间部位(或对角线1/4处)平行于轴线钻取;或从钢材侧面垂直于轴中心线钻取,此时钻孔深度应达钢材轴心线。

4..1.1.2 大断面的中空锻件或管件,应从壁厚内外表面的中间部位钻取,或在端头整个横断面上刨取。

4.1.2小断面钢材小断面钢材不适用4.1.1.1和4.1.1.2的规定取样时,可按下列规定取样。

4.1.2.1 从钢材的整个横断面上刨取;或从横断面上沿轧制方向钻取,钻孔应对称均匀分布;或从钢材外侧面的中间部位垂直于轧制方向用钻通的方法钻取。

钢铁的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的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的化学分析方法一、钢的分类1.按化学成份分类:按化学成分,可以把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1)碳素钢:①低 C ≤0.3%②中碳钢 C 0.3 ~ 0.6%③高碳钢 C ≥0.6%主要分析的元素为:C、Si、Mn、S、P五元素。

(2)合金钢按合金元素总量分:①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5%②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5 ~ 10%③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10%按合金元素数目分:除铁和碳两个基本元素外,另加入一种合金元素,称为三元钢,加入两种合金元素称为四元钢,依此类推。

如:锰钢、铬钢、铬锰钢、硅锰钢等。

分析元素为:C、Si、Mn、S、P + 合金元素2.按品质分类:根据钢中含有害杂质的多少工业用钢通常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①普通钢:S≤0.055% P≤0.045%②优质钢:S、P≤0.040%③高级优质钢:S≤0.030% P≤0.035%3.按金相组织分类:①退火状态的: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②正火状态的: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钢。

③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变相钢(如半铁素体钢、半奥氏体钢)4.按用途分类等:建筑及工程用钢、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专业用钢。

5.按冶炼方法分类: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

各种方法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主要是根据不同需要不同场合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二、铸铁的分类铸铁是一种铁碳合金,碳含量较高,一般在2.0%以上,除了铁和碳以外,还含有硅、锰、硫、磷及其其他合金元素。

铸铁一般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特殊性能铸铁。

分析C、Si、Mn、S、P + 合金元素。

三、分析方法的分类:(主要针对钢铁的分析)根据测定原理和使用仪器的不同,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1.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由哪些组分所组成。

(2)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各个组分的准确含量。

①重量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

钢材化学分析

钢材化学分析

一.目的检测钢材五大化学指标,指导检测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C、S 、Si、Mn、P。

执行标准: GB222《钢铁化学分析方法》三.适用范围建筑钢材五大元素:碳、硫、硅、锰、磷。

四.职责1.检测人员必须执行现行标准。

2.检测人员负责操作,随时做记录,编制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钢化分析样品5克。

用台钻取样屑约5g,在样品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部位分别钻取,注意一定深度,去掉表层,能有污染,而且不能有过热的碳化钢屑。

取样后应放称量瓶中保存待测。

六.仪器设备TDW -C S分析仪(HX011)、721分光光度计(HX021)、分析天平(JC602)、SX2-2.54-10高温炉(HX051)、101-3烘干箱(HX071)、台钻、锥形瓶化学试剂:酸性淀粉、碘酸钾标准溶液、氢氧化钾溶液、4%KMnO4溶液、10%NaNO2溶液、5%草酸溶液、5%硫酸亚铁铵溶液、5%钼酸铵溶液、(1+4)HNO3溶液、HCLO4:H3PO4(1:3)七.环境条件1.天平室:避光2.化学分析室:有通风设施,上下水道等。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碳、硫分析采用标准:GB223.68;69—1997《钢化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GB/T223.68-1997《钢化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1)联接好碳、硫分析仪,检查气密性,并升温至135摄氏度,通氧气,随样品做空白及标样。

(2)称样品量W =0.5g,放入磁舟加少许助熔剂置于高温炉中加热通氧气,使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硫氧化成二氧化硫。

(3)混合气体通过酸性淀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为终点V。

被除硫后的气体收集于量气管中,然后以氢氧化钾溶液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前后的体积之差即为二氧化碳的体积V。

(4)分析结果计算:C%=A*V*F/W*100%;S%=T(V-V0)/W*100%式中: A—校正因子;T--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滴定度;W—试样的质量。

钢材(元素测定)化学分析方法作业指导书

钢材(元素测定)化学分析方法作业指导书

钢材化学分析方法1.总则1.1.本细作适用于生铁、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钢材的化学元素含量的测定。

1.2.本细则依据国标GB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编写。

1.3.钢样的制备1.3.1.化学分析用试样样屑采用钻头钻取(钻头直径应尽可能的大),对于小断面钢材钻头直径不应小于16mm,对大断面钢材钻头直径不应小于12mm。

1.3.2.制取样屑时,不得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并去除钢材表面的氧化层和脏物。

钻取样屑应尽可能成细颗粒状,钻取深度达钢材厚度的2/3处。

1.3.3.钻取的样屑应混合均匀,用试样袋装好,试样袋编写上试样编号、材质规格、分析项目。

2.碳硫元素联合测定方法2.1.适用范围本方法采用GB/T 223.69-2008《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和GB/T223.68-1997《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两个标准编写。

测定范围:C:0.02~1.50%(减少称量可扩大至0.02—6.00%)S:0.003%—0.100%。

适用于生铁、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的碳硫含量的联合测定。

2.2.仪器与试剂2.2.1.仪器:TP-CS2C型碳硫高速分析仪;电炉:0~1600℃/±10℃氧气瓶和氧气减压阀等。

2.2.2.各种溶液的配制:1、各种溶液的配制:(1)水准瓶溶液:1000mL蒸馏水中加入10ml浓硫酸。

(2)储气瓶溶液:1000ml蒸馏水中加入300~400g氢氧化钾。

(3)滴定瓶碘溶液(A溶液):用天平称取2g碘,置于烧杯中,加少量蒸镏水,称碘化钾20g分批加入,使碘全部溶解。

淀粉吸收液(B溶液):用天平称取2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mL煮沸的蒸镏水中,继续煮沸2—3分钟后冷却取下.将A、B两种溶液混合,用蒸镏水稀释至5000ml,摇匀。

2.3.试验程序:2.3.1.检查仪器各连接部位是否连接正确。

接通电源。

铁、碳钢及低合金钢试样,升温至1250℃左右,不锈钢、高合金钢、高温合金及精密合金升温至1300~1350℃。

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

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

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本文介绍了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中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位移电容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常用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采集和处理、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措施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

正确且优化的样品采集和处理过程、适当的分析仪器和试剂、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措施、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是保证金属元素化学分析精度和准确性的关键。

关键词: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注意事项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对于金属材料的元素组成和含量的分析,则是保证材料制备和应用质量的重要前提。

目前,常用的金属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耗时短等优点,已成为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

然而,金属材料样品的特殊性质和分析方法的复杂性,也对分析人员提出了严苛要求,需要在实验室环境、样品采集处理、试剂和仪器的选择与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各个方面严格把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金属材料元素化学分析方法1.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元素定量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将样品原子化,使其过渡到基态,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谱线进而计算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AAS有火焰法、石墨炉法和氢化物生成原子法等。

1.1.1火焰法火焰法是AAS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基于吸收特定元素对应的波长,需要将样品中的金属化合物转化为其对应的原子。

具体步骤如下。

一是将样品加入火焰,使其化学反应并将其气化。

二是将样品气化后产生的原子通过光经过样品后被检测,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光强进行计算。

1.1.2石墨炉法石墨炉法是AAS另一个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由于其灵敏度高,可用样品更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痕量金属元素。

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将样品中的金属化合物加入到纯石墨炉的石墨管中,并将其振动。

钢的化学分析方法

钢的化学分析方法

钢的化学分析方法碳的测定——气体容量法1、方法提要试样经高温通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混合气体经除硫后收集于量气管中,以氢氧化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根据吸收前后的体积之差计算碳的百分含量。

2、试剂、仪器2.1 硫酸(P:1.84)2.2 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洗液称取30克氢氧化钾溶于70毫升高锰酸钾饱和溶液中。

2.3 碱石棉2.4 无水氯化钙2.5 助熔剂锡粒五氧化二钒2.6 脱硫剂粒状钒酸银2.7 酸性水将1毫升硫酸(P:1.84)注入1000毫升水中加1毫升(0.1%)的甲基橙指示剂,摇匀使用。

2.8 氢氧化钾溶液(40%)2.9 氧气2.10 氧气瓶2.11 氧气表2.12 缓冲瓶2.13 洗气瓶内盛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洗液(2.2),装入量约占瓶高的三分之一。

2.14 洗气瓶内盛硫酸(2.1),装入量约占瓶高的三分之一。

2.15 干燥塔上层装碱石棉(2.3),下层装无水氯化钙(2.4),中间隔以玻璃棉,底部和顶端铺以玻璃棉。

2.16 供氧活塞2.17 管式高温炉附热电偶与温度控制器2.18 球形干燥管内装玻璃棉或脱脂棉2.19 除硫管内装粒状钒酸银(2.6)2.20 冷凝管` 夹层充满水2.21 小活塞2.22 三通塞2.23 量气管附温度计2.24 水准瓶内盛酸性水(2.7)2.25 吸收器内盛氢氧化钾溶液(2.8)2.26 燃烧管2.27 瓷舟使用前须在1200℃管式炉中通氧燃烧2-4分钟2.28 长钩用低碳镍铬丝制成2.29 水银气压计3、分析步骤3.1 试样量钢样称1克,铁样称0.2克。

3.2 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所用试剂须取自同一试剂瓶。

所用瓷管、瓷舟须用同一批产品。

3.3 校正试验随同试样分析同类型(指分析步骤相一致)的标准试样。

3.4 测定接能电源,将炉温升至1200-1300℃,检查管路及活塞是否漏气,装置是否正常,燃烧标准样品,检查仪器及操作。

称取试样(3.1)置于瓷舟内,加助熔剂适量,用长钩将瓷舟推至瓷管高温处,立即塞紧橡皮塞,预热1分钟,打开供氧活氧,并旋转小活塞和三通活塞,使与量气管相通,开始缓慢通氧,燃烧接近终了时,加快通氧速度,当量气管中液面降到近零位时,旋转小活塞,使量气管与大气相通,液面自动对准零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炼铁知识问答 2.2.1 高炉常用的铁矿石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
答:工业用铁矿石是以其中含铁量占全铁 85%以上的该种含铁矿物来命名的。 含铁矿物分为氧化铁矿(Fe2O3、 Fe3O4)、含水氧化铁矿(Fe2O3.nH2O)和碳酸盐铁 矿(FeCO3)。高炉炼铁使用的铁矿石也就分为赤铁矿(红矿)Fe2O3、磁铁矿(黑 矿)Fe3O4、褐铁矿 Fe2O3nH2O 和菱铁矿 FeCO3。 赤铁矿的特征是它在瓷断面上的划痕呈赤褐色,无磁性。质软、易破碎、易 还原。含铁量最高是 70%。但有一种以γ-Fe2O3 形态存在的赤铁矿,结晶组织 致密,划痕呈黑褐色,而且具有强磁性,类似于磁铁矿。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培训教材
由电炉融化冶炼后,进入后部工序,也没有高炉炼铁生产环节,这种工艺流程约 占 20%,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国内外许多钢铁厂在电炉冶炼中也采取兑加 铁水的工艺。钢铁生产短流程如图 2 所示。
钢铁: 是以 Fe 和 C 为主要组成元素,同时还含有 Si、Mn、P、S 等杂质元素的合 金。包含生铁与钢。 生铁: 碳质量分数较高(wc>2.11%),杂质元素的含量也较高的铁碳合金,生铁 硬度高、性脆,很少直接使用。 钢: 碳的质量分数较低(wc <2.11%),杂质元素的含量也较低的铁碳合金, 钢一般具有较好的强韧性,是常用的金属材料。 钢材: 钢锭或钢坯经压力加工成各种形状规格的钢材。
赵 晗
第 2 页 共 80 页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钢铁生产简介 第二篇 铁 第三篇 第四章 钢 主要原辅材料质量要求与验收准则
第一章
钢铁生产简介
现代钢铁联合企业的主要生产流程分为两类:长流程和短流程。长流程目 前应用最广,其工艺特点是:铁矿石原料经过烧结、球团处理后,采用高炉生产 铁水,经铁水预处理后,由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至合格成分钢水,由连铸浇铸成 不同形状的铸坯,轧制成各类成品。全球大约 70%的钢铁企业采取这种流程进 行生产。钢铁生产长流程如图 1 所示:
第 3 页 共 80 页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培训教材
短流程根据原料分为两类, 一类是铁矿石经直接熔融还原后,采用电炉或转 炉炼钢,其主要特点在于铁矿石原料不经过烧结、球团处理,没有高炉炼铁生产 环节,这种流程目前应用较少,大约占 10%以下;另一类是以废钢作为原料,
第 4 页 共 80 页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培训教材
钢铁化学分析须知
赵 晗 周春燕 刘 杰 王法庆 王选英 孙盛敏
(2011年5月15日)
第 1 页 共 80 页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培训教材
前言
本须知适用于理化检验人员学习相关炼铁、炼钢知识的参考书。有益于对冶 金知识的了解,有助于相关理化检验分析结果的判断及分析。 理化检验是确保产品内在质量、鉴定科研结果、评鉴产品性能的重要科学依 据。为此,确保专业配套,检测技术齐全,管理有序,人员精干,能独立履行其 技术职责尤为重要。 不但要满足日常的检测和复检的测试工作,还必须对材料及 其工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主动地实施控制、指导和推动。此外还要开展新的检 测技术和测试方法的研究。特别是高级理化检测人员,不但是专业技术带头人, 而且还应该是一名出色的科技研究人员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质量部检测中心的化学分析人员,应具 备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 并经历一定时间的实践和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化学分 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对化学分析方法原理,技术条件能充分理解和熟练使 用,各级化学分析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如下: ——初级检测人员,基本了解所从事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专业知识,并具有执 行下列职责的能力: 按标准方法或有关操作规程正确地进行操作;熟悉并理解来样分析的要求, 以及对样品的处理;认真地做好原始记录,并按分析要求,报告分析结果;了解 并执行计量、技术安全、环保、劳动保护、文明生产有关规定。 ——中级检测人员,除了应具备初级检测人员水平外,应熟悉和掌握检测方 法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化学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并具有执 行下列职责的能力: 正确地使用、维护仪器设备,能按各类标准熟练地进行分析测试;能独立制 定有关操作规程,或参与标准方法的制定:能审查和签发化学分析报告;能处理 和分析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并具有对实验数据和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统计检 验和评估能力;指导初级人员的工作;熟悉并执行计量、技术安全、环保、文明 生产的有关规定。 ——高级检测人员,除了具备中级检测人员水平外,所从事的化学分析专业 应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了解整个专业的发展 动向和发展趋势,具有对金属材料冶炼工艺、性能和特种工艺方面的有关知识, 并具有执行下列职责的能力: 对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具有选型、论证、验收、调试和开发应用的能力;按分 析对象的技术要求制定测试方案,审阅检测规程并正确地指导执行;了解本专业 国内外发展动态, 根据本专业发展要求制定发展计划或规划;处理初级人员难以 解决的技术问题或主持技术公关项目;指导初、中检测人员的工作并进行培训; 监督执行计量、技术安全、环保、劳动保护、文明生产的有关规定和制定有关制 度。 本须知是化学分析检测人员的入门知识,简要介绍了钢铁分析相关的知识。 有助于丰富分析检测人员的冶金方面的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培训教材
2.1原料
铁矿石:是主要的炼铁原料,有磁铁矿“Fe3O4” 、赤铁矿“Fe2O3” 、褐铁矿 “2Fe2O3.3H2O” 、菱铁矿“FeCO3” 。铁矿石中除铁的化合物外,还含有硅、锰、 磷、硫等的化合物,这些统称为脉石 焦炭:燃烧热为炼铁提供热源;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CO 气体作为还原剂,将铁 从矿石中还原出来 熔剂:石灰石(CaCO3) 、萤石(CaF2) ,白云石(CaMg(CO3)2。其作用是与 铁矿石中的脉石结合形成低熔点、密度小、流动性好的熔渣,使之与铁液分离, 以便获得较纯净的生铁液 高炉 主要产品是生铁,副产品有炉渣和炉气(冶炼过程和原理见图)
第二章
炼铁
炼铁实质:是将铁从矿石中还原的过程 炼铁方法:高炉炼铁 炼铁原料:铁矿石、焦炭、溶剂等
生铁: 碳质量分数较高(wc>2.11%),杂质元素的含量也较高的铁碳合金,生铁 硬度高、性脆,很少直接使用。
第 5 页 共 80 页
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培训教材
第 6 页 共 80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