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干部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在我们学生中,班干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个优秀的班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然而,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却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一、加强思想教育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其管理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秩序和发展。
因此,加强班干部的思想教育是培养其管理能力的基础。
首先,要加强班干部的纪律观念,让他们明确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要提高班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是管理整个班级、照顾全体同学的利益。
最后,要培养班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能力。
二、提高管理技能班干部的管理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其中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包括会议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等。
其次,要提高班干部的沟通能力,包括与同学、家长和老师的沟通。
此外,还需要提高班干部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自我管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不仅需要管理他人,还需要管理自己。
只有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管理他人。
首先,要培养班干部的自律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违反纪律。
其次,要提高班干部的时间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还需要培养班干部的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提供培训机会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外部的培训机会。
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供班干部所需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组织班干部参加管理能力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授课,介绍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还可以组织班干部参加各种竞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管理实践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文化应该注重培养同学间的团结和互助精神,鼓励班干部发挥其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浅谈如何培养合格的班干部

浅谈如何培养合格的班干部班干部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要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还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引领同学们共同进步。
然而,要培养一位合格的班干部,并非易事。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合格的班干部进行探讨,旨在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班级管理者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要培养合格的班干部,就需要注重他们的品质素养培养。
作为班级的领导者,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必须具备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品质。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强调他们的道德修养、思想道德、社交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只有具备良好的品质素养,才能成为亲和力强、责任心强的干部。
其次,在培养班干部时,我们要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但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常常意味着他们的自律性、学习能力和教育背景比较好,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给同学们树立榜样。
因此,我们在选拔班干部时,可以将学习成绩作为必备条件之一,并通过综合面试、考评等方式来评判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在培养班干部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班级的各种活动,与同学们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因此,我们要通过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班级会议、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重视领导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培养合格班干部的重要环节。
领导能力不仅体现在能够带领同学们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组织行动、解决问题等方面,还表现在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和淡定。
因此,我们要提供适当的培训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团队合作、社会实践等活动中,锻炼他们的领导能力。
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参与班级活动,如组织一次班级运动会、组织一次班级义卖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
浅谈如何培养合格的班干部

浅谈如何培养合格的班干部班干部是学校组织管理中的骨干力量,他们负责班级的管理、组织和引领,对于班级的发展和集体的凝聚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如何培养出一支合格的班干部队伍却是许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选举、培训和激励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培养合格的班干部。
首先,选举合适的班干部是培养合格班干部的基础。
选举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能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班干部应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此外,他们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与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有条不紊地组织班内事务。
因此,选举班干部时,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选拔具备领导才能和能够团结同学的人才。
其次,培训是提高班干部素质的关键环节。
干部培训应该根据干部的身份和职责,进行全面、系统、实用的训练。
培训内容包括班级管理、组织能力、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形式可以是讲座、研讨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并结合个人发展特点进行个性化培训。
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干部的组织、管理、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另外,激励是培养合格班干部不可或缺的一环。
激励可以通过表扬、奖励、提供机会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表扬干部在组织班级活动中的优异表现,奖励他们优质的学习成果或突出表现。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参与各种培训、交流活动的机会,让干部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
这种正向激励将鼓励干部们积极进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班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培养合格的班干部需要从选举、培训和激励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于班级和同学们。
对于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注重班级管理和班干部培养的重要性,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培训机会,并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方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实用性,为每一个班级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一、引言班干部是中小学班级中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管理和组织班级事务,直接关系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很多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表现出一些困惑和无措的情况。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提升班级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
二、提升自身素质作为班干部,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他们应该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自律自强的品质。
他们应注重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提升体能素质,以应对各种体力劳动和应急情况。
他们还应注重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尊重和关心同学们的感受和需求,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建立。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赢得同学们的崇敬和信任,更好地发挥管理的作用。
三、学习管理知识与技能班干部应该积极学习和掌握管理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主动参加各种管理类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如学生干部培训班、学生领导力讲座等,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另外,班干部还可以参考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了解管理原理和实践,掌握统计分析、沟通协调、组织规划等管理技能。
通过系统的学习,班干部可以更加科学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成效。
四、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作为班干部,他们需要与其他同学、家长、老师等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因此,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班干部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他们要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了解不同人的需求和意见,寻求最佳的沟通方式和解决方案。
其次,班干部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班级的动态和问题,并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最后,班干部要注重协调与合作,促进班级内外各方的有效合作,共同推动班级的发展。
五、激发班级的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班干部应该激发班级的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
他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如文体比赛、社会实践等,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浅谈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浅谈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而班级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离不开班干部的有效培养和使用。
班干部是班级中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班级事务而选拔和培养的学生代表,他们承担着协调班级内部关系、推动班级发展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如何有效地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的选拔是培养和使用班干部工作的基础。
班干部的选拔应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特长。
只有选拔高素质和有潜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班干部的选拔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自愿原则,不能强行安排学生担任班干部,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在班干部的选拔过程中,应该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注重学生的自愿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班干部的培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班干部培养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通过培训班干部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更好地协调和管理班级内部事务。
培养班干部的思想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要通过宣传教育、学习讨论等形式,帮助班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带头表率,起到榜样作用。
班干部的使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之一。
班干部的使用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班干部的优势和特长。
要注重班干部的参与和意见征询,在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班干部应该在班级内部协调和解决矛盾,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班干部还应该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筹备工作,推动班级发展。
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班级事务。
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非常重要,对于班级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班干部的选拔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和意愿,班干部的培养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思想,班干部的使用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合理分工。
只有通过有效的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班级的发展和进步。
浅谈班干部的培养

浅谈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培养班干部是开展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培养班干部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首先,要注重选拔。
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班干部,不仅要看到他们学习成绩的优异,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社交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领导潜力等方面。
选拔的标准应该是全面而全面的。
其次,要注重培养。
一般而言,班干部包括班长、副班长、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等。
对于不同职位的班干部,应该有对应的培养计划和具体措施。
比如,对于班长和副班长,一定要注重对他们的领导能力的培养,包括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方面;对于生活委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服务意识,比如准确统计物资、整理卫生、组织活动等;对于学习委员,则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比如帮助班级组织课外辅导、宣传学习上的好方法等。
再次,注重实践。
班干部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实践锤炼。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才能锤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所以,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在班级管理、组织活动等方面得到实践锤炼。
最后,注重评价。
班干部的培养不仅要考虑到培训过程,更要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断改进教育培养工作。
总之,班干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选拔,注重培养,注重实践和注重评价。
通过这些措施的不断加强,相信我们的班干部会越来越优秀,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也会得到更为良好的效果。
浅谈培养小学班干部的方法

浅谈培养小学班干部的方法培养小学班干部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班干部不仅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还要承担起带领同学们做到文明守纪,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责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关于培养小学班干部的方法。
首先,提高班干部担当责任的意识。
负责任是班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担当责任,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事务。
培养班干部担当责任的意识,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组织活动等方式引导。
例如,在班级会议中,引导干部们逐渐对班级的工作事务进行了解和处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对班级工作的责任感。
其次,培养班干部的协调能力。
作为班级的中坚力量,班干部需要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班级的稳定与团结。
培养协调能力,可以通过班级组织活动来实施。
例如,在班级组织一个文艺活动,让干部们负责各自的任务,如联系演员、准备道具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干部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处理矛盾和困难,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加强班干部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班干部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干部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实现。
例如,可以设置每周一次的干部例会,让干部们讨论班级问题,分享个人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教师可以开设一些与沟通能力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帮助干部们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最后,注重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
干部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管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培养这一能力,需要教师在学习环境和组织管理上给予干部们一定的自主权。
例如,可以让干部们自主确定班级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并负责组织实施。
同时,也要鼓励干部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提供创新的想法和方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班干部需要提高他们担当责任的意识,培养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班级同学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浅谈班干部的培养

浅谈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作为学校班级组织中的重要角色,扮演着组织协调、服务同学、管理班级的重要职责。
班干部的培养,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将从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培养内容班干部的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三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班干部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起到正面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是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学生担任班干部之后,需要组织和协调班级内外的各项工作。
为此,学校可以开展各类组织能力培训,如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培训课程,让学生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最后是服务意识的培养。
班干部应该具备服务同学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解决同学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服务活动,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方法班干部的培养方法应该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
首先是发现和选拔。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民主评议、德育成绩等形式,选拔出适合担任班干部的学生。
也要注重对潜力学生的发现和培养,给予他们机会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
其次是培养和磨炼。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学生会议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中,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
最后是激励和表彰。
学校应该充分肯定和激励优秀的班干部,给予他们一定的荣誉和奖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也要注重对一线班干部的关怀和扶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果。
三、培养效果通过对班干部的培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培养班干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通过参与班级组织工作,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一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桥梁,是贯彻学校总体教育方针、教育任务的忠实执行者和履行者。
同时,班干部的得力不得力、优秀不优秀是关系班级工作成败得失的关键。
所以,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精明能干的班干部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也应该做的工作。
如何培养班干部呢?根据自己多年的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选拔与学生推选相结合,是培养班干部的前提
当一个班级刚刚组建时,班干部的选拔是头等大事。
班干部选拔必须从品德、智力、能力、魄力,威信等方面加以考察,一定要把品德高尚、有责任心、能吃苦、成绩优秀、有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会管理、做事干脆利落、果断、有魄力、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学生选成班干部。
这就需要班主任作耐心细致、具体深入、周密的调查工作。
从和他们在一起的同学那里问一问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从学生家长那里问一问他们在家的表现;还要通过自己的眼睛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学生……力争在短时间内对每一个学生的品质、性格、气质、成绩、身体状况等有一个全面的、详细的了解。
然后,以此为根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班干部。
先让其当任临时班干部,考察一段时间后,如果完全符合条件,再正式任命为班干部。
但仅仅靠这一方面的工作还不够。
一个人能力毕竟有限,靠班主任及个别教师的判断未必全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学生集体推选也是必不可少的。
临时班干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同学们与其接触得最多,对其情况也就最了解。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要怕影响班级的整体工作,不要怕浪费学习时间,因为只有选出得力的班干部,班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可以通过竞职演讲、当众评议等方式,尽可能把最优秀、让学生最信服的班干部推举出来。
明确班干部的工作分工、目标,让他们各负其责;班主任细心指导、放手工作、大力支持,维护班干部的威信,是培养班干部的主要举措。
班干部正式确定以后,班主任要“抓大放小”,就是要抓班级大的决策、大的目标、大的方向,要把具体的班级日常工作放手让班干部去做。
首先,要明确每一个班干部的工作分工、工作目标。
要求班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班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班长负责纪律工作,学习委员负责学习工作等等,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头、分工明确。
还要给班干部确定工作目标,即近期达到什么要求,期中达到什么要求,一学期以后达到什么要求,因为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其次,要细心指导、严格督促,对班干部的各项工作不是班主任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教给他工作的方法、技巧,让班干部放手去做。
班主任只能在“幕后”,而不是在“台前”,更不能越俎代庖。
这里特别强调“放手”,要真正相信班干部,相信班干部所作的一切,以调动其最高的工作热情,切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时召开全体班干部会,对他们工作的成绩予以大力表扬,肯定其工作的方法、措施,对不足予以恰当的指正,然后再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
如此反复循环、不
断提高要求,班干部就会一步步成长起来。
第三,要大力支持,维护威信。
班干部在工作中或多或少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个别学生不服从调配,不服从管理,集体活动中由于思考不周密、经验不充分而组织不得力,对某一项难度大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等等。
这时班主任就要大力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对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悉心帮助,帮其从工作的细致步骤、具体措施上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信心上给以全力支持。
如果班干部在工作中与同学发生矛盾,班干部是对的,班主任一定要明辨是非,向同学分析对错,全力维护班干部的威信。
另外,班主任要适时适度地在同学们面前表扬班干部,一步一步地树立其威信。
如果班主任能将上述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班干部培养工作中正确加以实践,那么班干部一定能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体。
二、听其言、观其行,深入调查,及时让班干部自我反馈,对班干部的思想工作要做足、做细,是培养班干部必不可少的内容
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对班干部同样需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方法如下:第一,听其言、观其行。
“言者,心之声也,心者,思之果也。
”了解一个人必须从观察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做起。
作为一个认真培养班干部的班主任,就要在平时的上课、劳动、卫生、集体活动中注意观察每一个班干部的言谈举止,及时发现其思想上的弱点和能力上的不足,及时加以弥补和教育。
第二,深入调查。
班主任要适时地在学生中了解他们对班干部的意见,从工作、学习、劳动、卫生、组织纪律、思想品德等方面加以调查,发现班干部在这些方面的失误、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第三,班干部在周会课上、班干部会上就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要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借此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四,班主任还要经常对全体班干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团结协作教育,并将这些教育贯穿于班干部培养的始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三、正面教育,积极引导,让班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是班干部培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一个班干部都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班主任对班干部错误的态度正确与否将关系培养的成败,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将是最妥当的,即班主任对班干部所犯的错误要做实事求是的分析,最好采取个别谈话、“事前冷处理,事后热处理”、闲聊式的谈话等不伤害班干部自尊心、不打击班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间接教育方式,找出错误的根源,从正面教育入手,促其改正错误。
还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心平气和、平易和蔼地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让犯错误的班干部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班主任的一片良苦用心,从而猛然反省、奋发向上。
对班干部的失误和错误,班主任还要做到“三不”,即不当众批评班干部,不大声训斥班干部,不讽刺挖苦班干部,以维护班干部在全体学生中的威信。
当然,对于班干部所犯的错误也要按轻重妥善做出处理,不姑息迁就。
班主任还要正确引导班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因为学习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绩不理想,班干部要承受来自老师、同学、家长三方面
的压力,这样一定会影响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的会使班主任做的一切培养工作前功尽弃。
如何引导呢?一个首要原则是学习工作两不误,就是要培养班干部学习时(包括上课、自习、回家学习)一定要有认真踏实、一丝不苟、勤奋好学的态度,这是保证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碰到工作就要认真负责、努力做好;发生利益冲突时,要引导班干部权衡轻重,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结束后,抽时间加以弥补。
其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在学习上关心成绩有所退步的班干部,使他免除后顾之忧。
第三,要在家访工作中做通班干部父母亲的思想工作,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
综上所述,班干部培养工作是一项细致繁琐、任务繁重的工作,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劳动。
只有真正使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才会轻松称心。
这样,既做好了工作,又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