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翻译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翻译《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不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言】《绝句·两个黄鹂鹤翠柳》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唐朝讨平“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并作。
前两句诗人对美景展开了微小的刻画。
后两句诗人欤物生情,怀念故乡。
【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靠岸。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去的船只。
【翻译】翠绿的柳树,在河边德帕伦,惹来了要嬉戏的黄鹂。
两只调皮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声,似的在歌颂柳树的美丽。
走跌一看看,许多只又黑又调皮的白鹭排在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来,样子真是令人钟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全面覆盖,那洁白的雪,似的就是永远熔化不渴的样子,一直舱盖在山顶上。
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著那急忙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赏析】“两个黄鹂鹤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鹤,这就存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存有一个犯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进行了一个非常芬芳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鹤”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绘的更加生动活泼。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谈至“窗不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涵盖了岷山千万年积累的雪,西面的岷山,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CT200H短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构成了一迎接一送来,迎接这个积雪的.山头去步入你的视野,送来这个船至下游回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全诗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导语:《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
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作者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作者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唐;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诗意: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
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全文解释

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全文解释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原文: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鸡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警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第二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
末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
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
“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
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
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昊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
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翻译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翻译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
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

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①,门泊东吴万里船②。
①窗含:从室内远眺,仿佛窗外的景物都包含在窗中。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岷山山顶终年积雪。
②门泊:门外岸边停泊着一江一船。
东吴:指一江一苏、浙一江一一带。
两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清朗的天空中一行白鹭飞过。
从窗口望去,是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边,停泊着从东吴不远万里而来的船只。
【借景之美】大自然有创造美景的鬼斧神工:两只黄鹂、一行白鹭,这既有万里一江一山的壮美,又有自然景色的秀丽;杜甫也是一个善于借景抒情的高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他以窗户和门框为画框,将自然中的美景收纳成一幅画像,岷山的积雪晶莹洁白,而近在眼前的船只则是风尘仆仆,一副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的美景就这样的诞生了。
【赏析】杜甫的这首诗每一句都用了一个量词: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这实在数量上的逐渐上升,也是在情感上的次第增加。
确切的数据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而像杜甫这种明显是概括、想象的数据,则可以延伸读者的发挥空间。
我们也可以在文章中采用一些虚数,“万紫千红”、“千里冰封”等,来增加气势。
【启示】杜甫平生有着经世济国的志向,但他的仕途总是一路坎坷,远离长安宫廷。
乾元三年,杜甫到成都后建成草堂,刚刚安定下来。
谁知杜甫的朋友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这首诗就创作于此时。
远道而来的船只,带来的就是他被提用的消息。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接到消息时的杜甫,内心是欢一愉的,任何时候出仕对他来说,都不会太晚,这是多么积极的人生啊!。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唐·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诗意: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
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两只黄鹂鸟在青 翠的柳枝上鸣叫。
一 行 白 鹭 一群白鹭排成一行,向 上 蔚蓝的天空飞去。 青 天
翠 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
青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
请找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从窗口看去,远处西边 的山岭上还有终年不化 的积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外停泊着从万里之外 的东吴驶来的船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作背景:
这首《绝句》是1200多年前安史之乱 得以平定的第二年写下的,那个时候是 唐代的由盛变衰的时候,发生了安史之 乱。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就到处去流浪、 漂泊。安史之乱被平息了,战争终于过 去了,百姓们不用再东躲西藏,居无定 所了。
绝 句
彭 俊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知诗人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杜甫:
字子美,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誉 于“诗圣”。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
鹭
含 吴
岭
wú
hán
bó
lǐnglù绝 句来自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 活的向往。
杜 甫
——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