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目前腐败问题的认识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一)内腐败现象不是的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1.腐败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生相伴的。
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腐败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又使腐败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因此,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未能使私有制、剥削阶级以及私有观念彻底地成为历史,腐败现象就仍然有其滋生土壤。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所转移的。
(1)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颁布过一些惩治腐败的条例,但仍然腐败风行,造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象。
北魏规定绸缎10匹者杀,太和八年(228年),贪官获罪被杀者40余人。
宋代建隆年至开宝年间,因获死罪仅将以上即达10多人。
明洪武九年(1346年),全配贪官1万余人。
清嘉庆四年(1799年),大学士和珅被告以贪赃枉法而抄家,全部家产8亿两白银,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的国库收入。
国民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搜括,聚敛起巨大的财富。
1946年,其企业资本占国统区全部企业资本的80%。
全国解放后,腐败风气大为好转。
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挪用公款171.6万元(其中数万元),被处以极刑。
(2)国外腐败现象从历史上看,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前苏联,在其发展商品经济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腐欲横行。
近年来,腐败丑闻几乎年年冲击东西方国家的政坛。
国防部官员几十人舞弊,中饱私囊,数目达数百亿美元。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全斗焕不正当交易先后被捕。
全斗焕胞弟全敬焕100亿元被捕。
前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受贿65万卢布被新闻媒介曝光。
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行贿案,被迫辞职。
2.的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本身就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1)我们的性质和宗旨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
我们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浅谈我国的腐败问题及对策

II
东北大学MPA专业学位论文
ABSTRACT
Shallow to Talk the Our Country the Corrupt Problem and Opposed Strategy
Abstract
It is corrupt to point 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worker to borrow the
versa
society constitute
actuality.
for of
corruption the corrupt phenomenon
contesting at entering 90 with
government
age hereafter
increasingly vigorously,party
out by
case
published
the
medium with the big
case
that the future is published to want
to vibration wholely society formation
biggest,go bad the problem
som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o
摘要
腐败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 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目前,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发 展迅猛的势头,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趋。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 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 存亡,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腐败与反腐败之间的较量在进入90年代以后日益激烈,党和政府以强大的 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不断与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作斗争,但腐败行为依然有蔓延 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出来的和未来被披露的大案要案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 动,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某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心稳定的隐患。把发生腐 败现象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对腐败的 界定、腐败的成因、国外反腐败的经验和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对策等方面作出分析, 并提出反腐败,要以加强道德建设为基础,提高待遇,完善制度,减小反腐成本, 增大腐败成本,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以达到抑 制腐败,并最终消灭腐败,实现和谐社会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腐败;对策
对腐败问题的看法,反腐倡廉论文

反腐倡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原由、危害分析及解决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对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腐败犯罪行为进行揭露、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改进举措及解决对策。
通过反思和分析,达到深入认识问题、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反腐倡廉、现状、原由、危害、解决对策一、腐败问题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飞速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腐败现象就是其中特别突出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类腐败犯罪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腐败大大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廉洁的政治作风是对一个国家政府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政府也相当重视“廉政”建设问题,坚决抵制大量滋生的腐败问题,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由此可见,腐败,仍然是一个极为严重,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腐败问题的危害腐败现象是社会主义的毒瘤,是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障碍,它对人民、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有相当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腐败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前进,和平安定的一个巨大而又难以消除的隐患,其危害不能不引起相当的重视。
腐败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公共权力的滥用。
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仍然容易权力过于集中,权力行使不当,特别是某些官员独掌大权,滥用职权,甚至勾结黑帮,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谋取私利,挥霍浪费社会公共财物、假公济私,做不正到的勾当,危害群众,放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大大破坏了公众信心、社会公平、伦理道德。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所以腐败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邓小平主席曾说:“要整治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江泽民主席也多次提及:“反腐败是关系到我们党生死存亡的严肃的政治斗争。
”可见,腐败问题的危害巨大,它的确决定了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问题。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一、法制、体制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建设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时期。
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这种时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所作的统计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265美元至1075美元的阶段,是社会变革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如物价上涨、失业严重、犯罪率高、环境污染等,其中也包括出现腐败问题。
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腐败现象会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是因为,一方面这个时期体制、法制建设往往滞后于经济建设,在管理上会有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使腐败分子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会使资源短缺,进而使资源配置不平衡状况加剧,客观上为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提供了机会。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短,进程快,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根好地建立起来,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没有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民主与法制也还不健全,这就使腐败的滋长蔓延有了客观条件,有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如,市场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能够激发人们讲求效益,鼓励人们注重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它也容易诱发人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比如,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可以使人产生危机感、紧迫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人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托关系跑门子,腐蚀拉拢领导干部,再加上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对腐败的认识与反腐败的启示

对腐败的认识与反腐败的启示腐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是指一些人利用职权、地位或资源违法乱纪,以获取私利的行为。
腐败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腐败问题,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以推动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腐败对社会的巨大伤害。
腐败使资源分配不均,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加剧贫富差距。
它削弱了公正与公平原则,破坏了法制建设,扭曲了市场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
腐败还导致社会不满情绪加剧,进而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
因此,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是制定有效反腐败政策的前提。
其次,我们应该强调预防为主,将打击腐败作为一项持久性的任务。
腐败问题在根源上是一种制度性问题,只依靠打击行动是无法根除的。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机制,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这意味着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上进行改革,加强公正与透明,建立健全的监管和问责制度。
只有做到预防为主,才能在根本上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
第三,反腐败工作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
腐败问题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层面,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公民的共同参与。
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该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确保权力运行合法、透明。
同时,需要鼓励和支持媒体、NGO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通过曝光和监督来推动反腐败工作的进行。
此外,普通公民也要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对腐败的敏感性,依法行事,不参与和纵容腐败行为。
第四,国际合作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腐败问题不仅是我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信息,共同应对腐败威胁。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也需要加强腐败问题的研究和监督,为各国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形成反腐败工作的合力,加速腐败问题的解决。
总之,对腐败的认识与反腐败的启示,是推动反腐败工作的基础。
我们需要认识到腐败对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强调预防为主,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同时,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反腐败工作的进行;最后,国际合作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对我党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几点认识

对我党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几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0级龚言【摘要】党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整治腐败,提倡廉洁,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反腐败斗争的成败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存死亡,关系到中国政治文明的提升,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特点和规律,推进反腐倡廉的科学化,不断创新反腐败的举措,增强反腐败斗争的有效性,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成就。
【关键词】预防腐败腐败现象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当前,腐败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江泽民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
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1]腐败现象成为影响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防治腐败的必要性(一)、腐败现象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它的根本宗旨,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准则来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做事,做到真正造福于民。
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拥护共产党,拥护人民政府,是因为这个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
如果违背了党的宗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搞不正之风,人民当然会反对他、抛弃他。
这样必将损害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从而必将降低党的执政能力,削弱党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我党建党90年来, 一直都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视为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修正主义的支配下,贪污腐化,严重官僚主义,丧失民心所致。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当前,在人们对我国反腐败问题的认识中有两种观点值得警觉。
一是认为当今世界腐败问题普遍存在,不可能根除;二是把我国腐败问题的存在归咎于中国共产党。
这两种观点很能蛊惑人心,特别是它可能动摇人们对党领导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因此必须与之辩明是非。
分析第一种观点产生的思想根源,可以有内外两种原因。
其外因,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的宣传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恶劣影响。
多年来,由于西方不断利用一切手段和时机宣传其落后腐朽的思想,渲染和夸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声称共产党解决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使那些思想认识上易产生偏颇的人,对我们党和政府在反腐败问题上的信心和决心产生了误解。
其内因,首先是因为一些人误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不可避免;其次,是主观地认为“无官不贪”是历史规律;再次,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清。
多年来,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在思想上悲观失望,或者放松了警惕性,从而给腐败酿造了得以滋生蔓延的温床,这是多年来腐败问题趋于严重的主要根源。
事实上,腐败分子在我国许多经济建设领域得以兴风作浪,就与一些重要岗位上的个别人失去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意志力不无关系。
从产生第一种观点的内外两种原因来看,在我国,腐败的蔓延和存在本来是人为的,尽管它是一种顽疾,但终究有药可治。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第一种观点存在的后果,是它使一些人忽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清除腐败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在这里,我们说有信心,是因为腐败的性质和党的性质水火不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只会从根本上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思想基础。
我们说有决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不是腐败亡党,就是党彻底治理腐败。
我们说有能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又是我们党反腐败的力量之源和执政之基。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浅谈中国腐败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官员腐败现象,本文就将对腐败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反腐策略!一、腐败现象由来已久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腐败问题,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史的古老国家,封建官僚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官员们互相帮助,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现象十分普遍。
清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贪污数额按现时折算高达875亿元。
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便出现了第一贪官羊舌鲋,而羊舌鲋生活的时代刚好和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时代相同,这足以说明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贪污这种现象!当然,我们相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光辉灿烂的,腐败问题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涵盖不了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由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糟粕,以及现代人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引导,更重要的是由于自己的欲望,最终抵制不住诱惑,走向了贪污腐败的罪恶深渊!二、新中国建立后的腐败现象(一)建国初期的腐败问题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此前国民党政权由于各种问题,其中也包括严重的腐败问题而走向没落,最终退居台湾。
所以新中国建立后有了前车之鉴,便很注重反腐,再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腐败问题更是不能容忍!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第一例腐败案发生在天津,由毛主席亲自处理。
早在1949年3月,毛泽东预言:有些共产党人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果不其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天津行署专员的张子善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贪污、挪用公款171****0000元(旧币,约折合今人民币1716272元)。
最终两人被判处死刑。
可笑的是两人太不值了,因为他们的贪污数字与现在的官员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然而在当时却是震惊全国。
这从反面说明中国现在变富了,所以官员也更有东西可贪了。
(二)改革开放后的腐败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腐败问题也严重了许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目前腐败问题的认识。
就我们所知的,自习总书记上台之后,我国在贪污腐败问题上下大力气,下狠功夫,“苍蝇老虎一起打”是新一届党中央给我们吃的一粒定心丸。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何在中国腐败会如此受重视,为何如此让党和国家领导人头痛、让人民气愤。
众所周知,贪污腐败是个世界性难题,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政府都无法避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一现象,从人性的角度上看,这是人类欲望的伴生产物,我们没有有效的办法去遏制它,只能用理性去压制它,以期减少它为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在我国,腐败问题如此让人头疼的原因都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我国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封建社会,作为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长期的封建专制思想是滋生腐败的思想基础。
2、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经验,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及措施。
我们熟知的纪检委可能是目前我们体制内最直接的监管机构,鉴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行政部门冗杂的现状可能难以有效的行使其监察职责。
3、国家处在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交叉时期,我们体制内的一些不健康因素逐渐暴露出来,很多官员或者其他实权级人物在体制内养成的一些不良作风渐渐显露,使其贪欲滋生,最终步入贪腐的深渊。
4、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改革需要实行权力下放,各级党政
机关职权得到加强,而我国的相关法制建设进程则相对滞后,未能及时形成严厉有效的相关法律监督管理体系。
致使各级党政机关内部难以有效防控贪腐。
我国贪腐惩治重心在于惩治贪腐犯罪而非贪腐防控,行政职权部门人员没有明确的防贪防腐意识。
针对以上原因,我觉得我们因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贪腐防控:
1、加强思想教育。
从多方面深层次加强全民防贪防腐和各级行
政机构内部的纠正官本位思想教育,以期从思想基础上断绝贪腐滋生的土壤。
2、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政府部门冗杂的现状,完善不健全体
制,使体制内部一些不健康因素及早暴露出来并加以清理改制,以期从体制角度断绝贪腐滋生的土壤
3、建立多方面的监管机制。
使政府行政权利间交叉监督尽可能
避免一权独大的现象。
同时加强现有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与统一形成打击贪腐的铁拳!
反腐倡廉,是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保证。
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当前,我国腐败问题仍然是个摆在面前阻碍发展的大问题。
香港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反腐倡廉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给我国反腐工作的最重要启示是,要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执法严格、强力威慑的监督体系。
我国在反腐工作上这一点严重缺失,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独立的监督体系,导致我国反腐工作举步维艰。
要使我国顺利进行反腐工作,就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加强反腐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反腐倡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