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课题
六盘水市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认识到群文阅读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拓展知识面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
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作用。
如何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
1.3 教学活动引入群文阅读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通过实例展示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作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经验。
总结并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章: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材料2.1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水平的群文阅读材料。
了解不同类型的群文材料的特点和优势。
培养学生的阅读筛选能力和判断力。
2.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小说、诗歌、科普文章等。
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评估材料的难易程度和适合自己的程度。
2.3 教学活动介绍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材料。
练习评估材料的难易程度,并进行选择。
分享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章: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3.1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有效的群文阅读策略和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策略:如快速阅读、扫读、略读等。
理解文章结构和主旨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提问、分析、评价等。
3.3 教学活动介绍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其用途。
练习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提问和分析。
第四章:群文阅读的实践和讨论能够独立进行群文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学会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独立进行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讨论和交流的策略:如倾听、表达、反馈等。
分享阅读心得和理解。
4.3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进行群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六年级群文阅读《小小说》教案

1、讨论两篇小小说《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
2、《一件运动衫》主要写了哪两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人物情节关系图,用自己的话大致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4、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快速阅读《爱之链》,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地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自己先读,然后4人小组讨论,最后由一个同学执笔画在卡纸上。
5、交流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
四、比读小小说,发现异同
1、阅读两篇差不多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发现,这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人物的身份等方面去揣摩。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各小组可以选一个同学上来交流,另一个同学补充。)
4、我们来聚焦结尾。大家认真地看两篇文章的结尾,如果结尾的哪一句话没有了,整个故事就没有味道了。
二、趣读小小说,初识特点
1、(屏幕出示一篇只有一句话的小小说)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你信吗?
生齐读:地球上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读了这句话,你脑子里会冒出哪些问题?
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2、分享是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说。
(分片段出示小说《三封电报》)
3、总结小小说阅读的主要方法。
五、回读小小说,质疑拓展
1、两篇小说,你更喜欢哪一篇?
2、学生交流。
六、作业:
1、研读小说《麦琪的礼物》,画出情节图。
2.选读《欧享利短篇小说》,体会欧享利小说结尾艺术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语言艺术、标题含义、结尾匠心等等,都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小小说群文阅读”中,重点选了两个点:人物关系与情节,独具匠心的结尾。采用的主要阅读策略是“画情节图”和“对比阅读”。课堂上,注重学生自己提问,伙伴讨论,教师随机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课堂中各种相关因子之间的联结,很好地体现了“教阅读”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能够自己运用阅读经验解决问题。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意义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阅读的意义。
2. 讲解: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展示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章:群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1. 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和技巧进行群文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策略。
2. 群文阅读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的策略。
2. 群文阅读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2. 讲解:讲解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展示群文阅读的实践案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群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
第三章:群文阅读的实践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拓展阅读兴趣,丰富阅读经验。
1. 群文阅读实践。
2. 群文阅读拓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实践。
2. 群文阅读拓展。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实践和拓展。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群文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文章均来自于六年级下册教材,包括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科幻故事等不同体裁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掌握阅读故事的方法。
2.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不同体裁的故事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阅读技巧。
4.3 课堂讨论分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5.2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阅读习惯等。
5.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实施设计阅读计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理解文章。
创建问题列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信息和细节。
六上部编语文四单元群文阅读设计

序号标注:一、概述六年级上册语文四单元以“裙文阅读”为主题,旨在通过阅读一系列与传统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相关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合理的裙文阅读课程,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裙文作品。
二、背景介绍1. 裙文阅读:裙文阅读是指一种以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主要阅读材料的教学活动。
在语文课程中,裙文阅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六年级上册语文四单元:本单元以传统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文王破釜》、《大禹治水》等作品,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三、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a.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b.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教学内容a. 传统神话:选择《文王破釜》、《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并领略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情操。
b. 历史故事:选取《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传统,培养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c. 民间传说:挑选《白蛇传》、《嫦娥奔月》等民间传说,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领略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美好情感。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b. 阅读法: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风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c. 讨论法: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思维,交流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群文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知识视野。
1.2 课程目标通过群文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2)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方法;(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5)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围绕六个主题展开群文阅读,分别为:(1)民间故事;(2)神话传说;(3)古代诗歌;(4)经典名著;(5)当代文学;(6)外国文学。
2.2 教学安排每个主题安排2-3篇课文,共计15篇课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共30课时。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课文,提高学生分析能力;(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主动探究。
3.2 教学策略(1)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课上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本章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合作探讨等方面进行评价。
4.2 教学反馈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工具5.1 教学资源(1)教材: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教辅:群文阅读教学指导用书;(3)网络资源:相关课文原文、教学视频等;(4)图书馆资源:相关书籍、杂志等。
5.2 辅助工具(1)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教学PPT等;(2)白板:用于记录学生讨论成果、关键词等;(3)教学软件:用于辅助教学,如教学游戏、在线讨论等。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认识到群文阅读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扩展知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1.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
群文阅读的益处和作用。
如何进行群文阅读的方法和建议。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认识。
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第二章: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材料2.1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群文阅读材料。
了解不同类型和题材的群文材料的特点和选择标准。
培养学生的阅读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和题材的群文材料的特点。
选择群文材料的标准和方法。
推荐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材料。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提问评估学生对群文材料选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观察学生在选择群文材料时的决策过程和阅读效果。
第三章:群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3.1 教学目标:学习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掌握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的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深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笔记和思考。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提问评估学生对群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的运用情况和阅读效果。
第四章:群文阅读的讨论与交流4.1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群文阅读的讨论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4.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讨论的方法和技巧。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如何在小组交流中进行有效的表达和倾听。
六盘水市小学 六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
群文阅读的好处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群文阅读的好处和价值。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看法。
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群文阅读的好处和价值。
总结并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章:探索群文阅读的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技巧进行阅读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比较、对照、联系、推测等。
如何在阅读中运用这些技巧。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示例文章展示群文阅读技巧的运用。
实践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并运用所学的技巧。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群文阅读技巧产生兴趣。
讲解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及运用方法。
展示示例文章,引导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技巧进行阅读。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中运用技巧的心得。
总结并强调群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第三章:体验群文阅读的魅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群文阅读的魅力,提高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群文阅读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群文阅读的文章类型和主题。
引导学生发现群文阅读的乐趣。
3.3 教学方法指导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群文阅读中的体验和感受。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章的内容,激发对群文阅读的兴趣。
讲解适合群文阅读的文章类型和主题。
学生自主选择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群文阅读中的体验和感受。
总结并强调群文阅读的魅力和价值。
第四章:提升群文阅读的能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提高群文阅读的能力,提升阅读效果。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大自然”教学设计
金沙县安底镇中心完全小学何灯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练笔等形式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1.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交流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
《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2.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同步阅读教材:
《倾听鸟语》《和树谈心》《落叶》《密西西比河风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出示插图,引出主题──感受自然。
同学们,在上周的学习中,老师带领大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了它无穷的魅力。
今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
(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也是一棵大自然之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回顾旧知,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这组课文插图。
(出示课件:本单元四篇文章插图)从这四篇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生:《山中访友》一文中,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清风鸟儿都是我们的朋友,走进山中,我们会感到无比的亲切、舒服,就像去拜访一位久违的老朋友,特别亲密。
师:是啊,大自然就如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
(板书:亲密无间。
)
生:读了《山雨》,我仿佛欣赏到了一场山雨音乐会,“叮咚──叮咚──”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师:说得真好!山雨的确是韵味无穷。
(板书:韵味无穷)
生:我走进了草虫的村落,这里真是一个神奇有趣的世界,它们勇敢、勤勉、热情,让作者流连忘返。
师:这真是一个别样的情趣盎然的世界!(板书:情趣盎然)生:《索溪峪的“野”》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山野、水野、物野、人野,犹如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师:是啊,来到野性十足的索溪峪,连人也变野了。
(板书:野性十足)
三、进入群文阅读,片断分享与精彩赏析.
1.《倾听鸟语》
(1)学生自由读第一篇《倾听鸟语》。
想一想:为什么说“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2)学生默读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3)生分享精彩片段,谈自己的感受:
①. 我太向往乡村生活了!你看,乡下到处是树,到处是鸟,黄鹂、布谷鸟、云雀、……聚集在一起举办着“音乐会”,真热闹!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会的盛况吧!(指导朗读,表现场面的热闹和鸟儿的欢畅。
)(板书,悠然动听)
②. 读了第三自然段,我心里真难受:“梧桐树被砍了,清脆如洗的鸟声成了记忆里的一个遥远的梦,只能偶尔看见几只鸟儿惊恐地从城市的上空飞过。
”从“惊恐”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
什么?(鸟儿的孤单、无助和害怕。
)城市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鸟儿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真让人痛心啊!
(4)发挥想象。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从“惊恐”二字能设身处地体会到鸟儿的心情,感悟到鸟儿的心声。
它们为什么惊恐?
生交流,预设:
①.梧桐树被砍了,鸟儿们无家可归了。
②.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鸟儿很害怕。
③.有些人要捕鸟,鸟儿的生命经常会受到威胁。
……
(5)读一读: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鸟儿们前后不同的境遇和心情来。
(开始的欢快热闹,后来的害怕悲伤。
)(6)说一说。
如果你是其中一只鸟儿,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展开想象,交流──
我多么怀念在乡村的日子呀,和伙伴们朝夕相处,无忧无虑……人类呀,我们希望能与你们和平共处……
我们只要有一处小小的栖身之地就满足了……
师小结:是呀,我们多么希望无论在乡村或城市,都能看到鸟儿展翅飞翔,都能听到鸟儿的欢唱,因为──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2.《和树谈心》
(1)想一想:我们真的能和树谈心吗?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和树谈心的?(学生交流)
(2)学生默读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3)说一说: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愿意倾听你们的心声,你的快乐、烦恼、都可以向我诉说,现在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悄悄话写下来吧!
师总结:只要用心、用情,我们就能和树谈心,与它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成为知心的朋友。
(板书:倾听交流)
3.《落叶》
(1)想一想:《落叶》一文给我们描绘了北国和南国不同的叶落情景,你喜欢哪一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
(2)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笔画一画。
(3)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
①. 我喜欢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景象。
开始是金蝴蝶般的几片,紧接着便是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然后就如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
师:说得真好!请男孩子用朗读来给我们呈现这副金秋落叶图吧!
②我喜欢万木争荣的春天里,新叶在歌唱,老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树上飘然而下的情景。
没有悲戚,没有寞落,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新叶的生长,默默无闻却又有情深意长!师:你从字里行间里读出了落叶的精神和品质,真会读书!那请女孩子用朗读来赞美无私奉献的落叶吧!
(4)发挥想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叶也有情啊!看到它,你想到了谁?
生交流:教师、警察叔叔、清洁工阿姨、边防军战士……(板书:有情有意)
4.《密西西比河风光》:
(1)想一想:密西西比河有哪些迷人的风光?
(2)在文中找找哪些句子描写了密西西比河迷人的风光?(3)交流交流。
生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说一说:
《密西西比河风光》这篇文章分别描写了西岸──东岸──动物──河这边的不同景象。
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5)发挥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来到密西西比河旅游,你看到这样的风景,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你会怎么做?
(6)师小结:
密西西比河旖旎的风光和神秘的气息让我们向往,真希望有机会亲身去欣赏欣赏。
四、主题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交流,我们进一步感悟了大自然,这是一个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世界。
如果是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呢?
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希望有马良一样的神笔,描画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2.我要写一首诗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3.我要用歌声来赞美美丽的大自然。
4.我要拍摄出一幅幅精美的相片,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
师小结:是啊,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在你的眼前,就能展现出一片童话般美好的天地。
请看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
五、作业布置。
完成阅读记录卡
六:附:1.阅读记录卡:
2.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