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融入武汉“1 8城市圈”中的产业发展(一)

合集下载

孝感项目规划定位报告

孝感项目规划定位报告
项目用地位于董永路以东、孝 汉大道以北,与汉孝城际铁路总 站隔路相望。用地东邻华工科技 光电产业园,北接湾流汇小区。
项目距孝感市新行政中心约 1.5公里。
12
汉十高速
终点站
孝汉大道
项目用地
乾坤大道
孝武大道 1
0
汉孝 董
7
城际 永
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铁路 路

孝感项目规划定位报告
xiaoganxiangmuguihuadingweibaogao
前景无限,待开发
10
孝感项目规划定位报告
xiaoganxiangmuguihuadingweibaogao
项目现状条件
11
现状条件
城际铁 路总站
湾流汇
华工科技光 电产业园
滚子河
4S店 金东华府
市政府
孝感项目规划定位报告
xiaoganxiangmuguihuadingweibaogao
1区位分析
规划项目位于孝感市东城新区, 用地紧邻滚子河生态区(槐荫公 园二期),西、南侧为城市主干 道。
3
孝感项目规划定位报告
xiaoganxiangmuguihuadingweibaogao
2 孝感市域层面
市域空间结构调整 开放式的布局结构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确定城市用地发展:“以 向东跨越滚子河发展为主,合理控制向南跨老环河发展,限制向西部机场 方向发展”。确定新城中心区:7.0平方公里,以行政、商业、文化、居 住为主的综合新区,是未来城市的中心区。
项目总体定位: 与站前广场整体规划,涵盖酒店、办公 、住宅、 商业、 多功能为一体的城 市综合体打造出高品质、高品位的孝感城市客厅。

10 关于提高孝感知识产权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10 关于提高孝感知识产权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水平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提高孝感知识产权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水平的思考与建议知识产权,属于新兴经济社会资源和贸易形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高孝感知识产权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工作水平,对孝感知识产权事业的进步,对促进孝感“两型社会”建设,都具有战略意义。

孝感知识产权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工作,经过相关部门艰苦努力,近年来虽有许多可喜进展,但与孝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要求、与圈内兄弟市取得的大进步相比,工作绩效似还不太理想。

为进一步深化孝感知识产权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工作,不断提高其融入水平和效益,经认真调查思考后,笔者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握知识产权的工作特点,明确孝感知识产权深化融入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工作具有极强的开放和互益性,它是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发展,相互促进中提高和进步的。

对于知识产权弱势地区而言,强势地区的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对改变本地的落后面貌,更是大有裨益。

孝感属于传统资源大市,实体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质量,与武汉市相比较,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武汉市是全国第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其专利申请,一直占全省总量的半壁江山。

如2007年武汉申请国家专利9014件,占全省申请总量的51.86%;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6位。

孝感的同期申请仅251件,占全省总量的1.4%,在全省地级市州中,排在第8位。

孝感的知识产权工作在融入武汉城市圈后,有较大进步,如2008年的专利申请达到376件,比上年增加33.24%。

但总的讲,融入工作还亟待深化。

实事求是地讲,由于该工作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也使融入活动的深入开展,面临一些实际困难。

(一)虚拟的权利,使融入活动难以把握具体形态知识产权工作的对象,不具有物化形态,其客体具有无形性。

知识产权是人工拟制的法定权利,它与物权不同,具有很大的虚拟性。

民事关系上的物权,即使没有法律的认可,这种权利约定俗成地客观存在。

比如我国没有制定《物权法》之前,大家不会因为没有这部专门法律,就不承认人们相互之间物权的存在。

孝感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孝感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在 发 展 过 程 中也 存 在 产 业 发 展 环 境 有 待 改善 、 业 园 区发 展 不平 衡 、 业 集 群 模 式 过 于 单 一 、 发 能 力 有 待 加 产 产 研 强 等诸 多 问题 。把 产 业集 群 理 论 和 孝 感 市经 济 的具 体 情 况 相 结 合 , 进 产 业 集 群 的升 级 和 发 展 是 孝 感 市 当前 促
1 . ; 2 4 引进 回 乡创 业 项 目 4 1个 , 资 4 . 8 到 9 3亿
元 , 长 7 . ; 增 0 4 累计 在 建项 目 1 6 5 4个 , 中亿元 其
以上 项 目 1 4个 。2 几年 , 感市先 后 引进 了福 2 -近 孝
建恒 安 、 东维 达 、 氏集 团 、 广 温 浙江 爱仕 达 、 富龙 硅 业 、 和集 团等 一批 大型 民营 企业 , 步形 成 了一 烨 初 批 在 省 内、 内市 场有 一 定 影 响 的产 业 集 群 。可 国 以这样 讲 , 孝感 市 产 业 集 群 的形 成 和 发展 是 多 年
机、 电企业 构 成 的省级 重点 产业 集 群 , 现有 三 江 航
2 围绕 产业链 延 伸招 商引 资 。县域 经 济就 是 . 招 商经 济 , 感 市 始 终 把 招 商 引资 作 为 培 育 发 展 孝 产 业集群 的重要 战略 手段来 抓 。利用 湖 北省 区域
天集 团、 中光 电科 技 、 光 科 技 等 1 华 汉 1家 大 中型 国有 企业 和华 工 科 技 股 份 公 司 、 奥瑞 那 集 团公 司
等一 批知 名 民营 企业 。2 0 0 9年 , 电子 信 息 产业 集
群 共 实现 销售 收入 2 . 9 6亿元 , 现税 收 1 9 0万 实 09 元 , 群企 业 从 业 人 员 达 1 1 0人 。孝 感 市 电子 集 20 信 息 产业集 群 产 品技 术 水 平 先 进 , 以三 江航 天集 团 、 中光 电公 司和 汉 光 科 技 公 司等 为 代 表 的军 华 民结合 光机 电产业技 术及 相关 产 品 , 国际先 进 、 属 国 内一 流水 平 , 国内市 场具 有 重要 地 位 , 在 专利 数 量 在 近两年 累计 达 到 2 3项 。集 群 内共 有 高 新 技 术 企业 1 8家 , 占集 群企 业 数 的 5 . 。3 63 5类 产 品 通过 体系 认证 , 产 品被 评 为湖 北 精 品名 牌 , 3项 l 7项 技术 获 国家专 利 。1 L 第 三 , 头 企 业 带 动 型 产 业 集 群 。即 在 行 业 龙 内由一个 或 若 干个 规 模 较 大 、 场 份 额 处 于 领 先 市 地位 的企 业 带 动下 , 靠 较 强 的 产业 关 联 网络 一 依 大批 同类 或 上下游 企业 而形 成 的产业 集 群 。如孝

孝感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孝感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孝感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作者:来源:荆楚网添加日期:13年06月24日孝感,取西北之势,拥抱着特大城市武汉。

东去天河机场不足20公里。

山川锦绣,物产丰饶,孝感是万千武汉居民“后花园”。

“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去年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报告中明确提出。

此前,李鸿忠在省委、省政府孝感现场办公会上,寄语殷殷,孝感要打造“湖北的苏州”,建设“魅力孝感”。

苏州距离上海不到10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主动接受上海辐射,重新确立了中国重要经济城市的地位。

苏州经验让孝感备受鼓舞,倍添信心。

“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这就是‘孝感梦’。

我们要开拓进取、奋力圆梦。

”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在各级干部会议和基层调研中,凝聚全市共识。

大力推进产业跨越,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大力推进城镇跨越,加快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大力推进动力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城市;大力推进民生跨越,加快建设人民幸福城市——6月上旬,本报报道组实地探访这片曾以“孝”感天动地、而今以加快发展惊天动地的热土。

建设副中心,是不是自不量力?武汉很大,但可以平视,更可以借力——今日孝感,信心满满武汉城市圈“1+8”,若以地缘论,与武汉接壤的城市还有4个,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孝感是不是自不量力?“孝感,有其独特的比较优势。

”陶宏在各县市区现场办公会上,据实立论,“孝感处在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福银高速、316国道、107国道等国家路网的交会点上,从京广高铁孝感北站到武汉火车站仅需半小时,孝感还是出武汉后鄂北唯一的中等城市。

”在城市圈,除武汉外,多数城市国土面积、人口、经济总量都小于孝感;有的虽然人口、面积大于孝感,但人均经济指标又比孝感小。

两个不等式,清晰勾勒出孝感在城市圈中的独特地位。

建设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2012年,孝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千亿元,达到1105亿元;财政收入首次超百亿元,达到102亿元;居民存款突破1200亿元;接待旅游突破1200万人次;固定资产投资9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双双突破500亿元;外贸出口增幅全省第一,增幅达68.9%。

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情况调研报告

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情况调研报告

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情况调研报告2011年第1期——本刊特稿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具有“极核”和“放大”效应,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圈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趋势。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国家发展战略,是湖北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龙头,是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支撑。

湖北突出的省情是武汉一城独大、“一枝独秀”,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武汉的发展,更不能“削峰填谷”,只能是继续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辐射和带动全省共同发展。

如何对接龙头、融入武汉、加快发展、实现共赢,真正把武汉城市圈构筑成为湖北乃至我国中部经济的核心增长极,这是一篇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大文章。

最近,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吕东升带领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联合调研组,就如何融入武汉城市圈问题深入孝感进行专题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孝感市的“融入文章”做得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值得全省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内各市学习借鉴。

一、后起勃发的鄂北现象孝感是个美丽宜居的地方,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这里“酒隐十载”,留下了一段佳话。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孝感因与武汉相邻,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它离武汉中心城区仅6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32公里,是武汉城市圈北部唯一与武汉相连的中等城市,所辖孝南、汉川、大悟、孝昌四个县(市、区)均与武汉接壤,有京广、汉渝、长荆三条铁路,京珠、汉十、武荆三条高速公路,107、316两条国道与武汉相通,与武汉实现了“一小时通勤圈”,在建的石武高速铁路、汉孝城际铁路、硚孝高速公路、孝汉大道三期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汉孝之间的空间距离。

长期以来,孝感与武汉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两地间人流、车流、物流川流不息。

正是这“近水楼台”的地缘关系,为孝感赢得了“别有天地”的融入先机。

如果说,武汉城市圈是湖北发展的第一战略,那么,融入武汉便是孝感发展的第一要务。

孝感市档案局积极开展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

孝感市档案局积极开展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

服务 “ 型社会 ” 两 建设 的] 作 。俺 -
( 林发 ) 王

抗 日战争 时 期 , 日军 占领 荆 门 后 , 组 建 汪 伪 “ 曾 荆
门 县 政 府 筹 备 处 ” “ 门 县 政 府 ” 史 志 书 上 有 简 要 和 荆 .

任 筹备 处 长 , 葆诚 为秘 书 长 , 张 内设 内 政 、 政 、 设 财 建 和 教 育 4科 及 军 法 室 。 为 监 控 筹 备 处 , 日军 司 令 部 设 指 导 部 , 田睐 四 郎为 指 导 官 。喻 执 钦 是 荆 门人 , 业 澄 毕
社 会 ” 设 , 感 市 档 案 局 率 先 将 馆 藏 档 案 中 建 孝 涉 及 原 孝 感 地 区所 辖 的 黄 陂 县 、汉 阳 县 和 武 昌县 内容 的 文 件 级 目 录 制 作 成 光 盘 交 流 , 有
享 档 案 资 源 信 息 的 切 入 点 , 用 馆 藏 档 案 资 利 源 为 孝 感 、 汉 两 地 的 领 导 决 策 和 经 济 建 设 武
表 示 感 谢 。 杨 朝 伟 说 , 感 地 处 武 汉 城 市 圈 孝
核 心 层 . 与 武 汉 合 并 过 , 缘 相 近 , 文 相 曾 地 人
局 局 长 陈新 安 向武 汉 市 档 案 局 赠 送 了 馆 藏 档 案 文 件 级 目录 光 盘 。 中 共 孝 感 市 委 、 政 府 作 出 融 入 武 汉 城 市
子 成 员 和 各 科 室 主 要 负 责 人 ,集 中前 往 武 汉 市 档 案 局 参 观 学 习 ,主 动 就 档 案 _ 作 服 务 孝 [
感 融 入 武 汉 城 市 圈 、 案 部 门 如 何 为 “ 型 社 档 两 会 ” 设 服 务 进 行 了 深 入 探 讨 和 交 流 。 档 案 建 市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一、关于规划期限。

为2013—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关于规划范围。

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其中:市域为孝感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为市辖孝南区、云梦县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的行政辖区,总面积168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东向、南向和西向至孝南区行政辖区界,北至福银高速,面积共计727平方公里。

三、关于城市发展目标。

推进产业跨越,建设经济强市;推进城镇跨越,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文化跨越,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推进动力跨越,建设创新城市;推进民生跨越,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通过推进“五个跨越”,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打造“湖北的苏州”,建设“魅力孝感”。

四、关于城镇化发展目标。

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55%;2020年达到60%以上;2030年达到70%左右。

五、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城乡一体化走在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前列,到203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0元,城乡居民生活富裕,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生活全面小康的中等发达城市。

六、关于城市性质。

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和具有水乡园林特色的宜居休闲城市。

七、关于城市规模。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近期(2015年)70万人左右,中期(2020年)90-100万人,远期(2030年)115-125万人。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近期(2015年)75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90-10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115-12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八、关于城市发展方向。

未来城市建设用地整体上以向东和东南发展为主,向北、西、南适度扩展。

九、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分区。

为“一城一区,一核多片”结构。

武汉“8+1”城市圈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以孝感市为例

武汉“8+1”城市圈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以孝感市为例

2005~2009年 .孝 感 市农 村 居 民的 消 费 支 出 人 均 占 总消 费 支 出的 5.27% . 村 家 庭 的恩 格 尔 系 数 分 别 为 :51.04% ,
食 品 消 费 支 出 始 终 占 据 很 大 的 比 重 其 后 4年 以 年 均 0.23% 的 速 度 平 稳 增 48.59% ,48.45% ,48.97% ,44.98% 。 根 据
武 汉 “8+1"城 市 圈农 村居 民消 费 问题研 究


以孝 感 市为例
姜 畅
(孝 感 学 院经 济与管理 学院 湖北 孝 感 432000)
摘 要 :以孝 感,制约 其 消 费的 因素 以及 为解 决 孝感 市农 村 居
住 、行 、用 等 最 基 本 的 生 活 消 费 向服 务 112% 虽然 在 2006年 同 比下 降 了 4.86 表现 出了较好 的增 长 态势 同期 湖 北省
型 、享 受 型消 费 迈 进 ,农 村 居 民 的 消 费 个 百分 点 .但 总体 趋 势逐 年 增 加 。农村 农 村 居 民 人 均 消 费 支 出 由 2005年 的
2005~2009年 .孝 感市 农 村居 民的
2005~2009年孝感 市 农村 居 民人 均
义 近年来 孝感 市农 村 居 民消费 支 出稳 居 住 支 出 分 别 为 328元 、246元 、388 消 费 支 出 由 2 222元 增 加 到 3 764 元 .
步 增 长 ,农 村 居 民:逐步 由传 统 的 吃 、穿 、 元 、655 元 、693 元 ,5 年 之 内 增 长 了 增 长 了 0.69倍 .年 均增 长 率 为 13.88%。
1.1.4 医疗 保 健 消 费 支 出 小 幅 增 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市融入武汉“1+8城市圈”中的产业发展(一)
摘要:在武汉”1+8城市圈”中,孝感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心城市武汉最近,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

引用经济引力公式,得出武汉城市圈内九个城市的作用强度,突出了孝感与武汉的经济作用强度最大,再进一步利用城市间GDP增长相关度来论证武汉对孝感的经济辐射作用。

最后提出了孝感发展自身的对策,以期实现孝感经济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武汉“1+8城市圈”;区域经济辐射理论;孝武同城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城市圈发展迅猛,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进程中出现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圈,成为了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风向标。

武汉城市圈作为连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与环渤海和西部经济区的中部节点,已经形成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圈,不仅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中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实现中部崛起战略不仅是与中部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对于中国国民经济腾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实现中部崛起已经是刻不容缓,而壮大武汉城市圈正是举足轻重的一步。

武汉作为“1+8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发挥了关键的领导作用和经济辐射作用。

一、武汉“1+8城市圈”和孝感概况
1.所谓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
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个周边城市。

该区域土地面积5.18万k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18.59万km2)的31.25%,人口占全省的50.5%2],在2008年(6684.92亿元)提供了全省59%的国内生产总值(11330.3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全省的60.5%,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59%,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省的66%,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因此把这九个城市定义为大武汉的核心层。

孝感等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科教基础好,综合实力雄厚,具有很强的域内经济联系和域外关联带动效应。

图1武汉城市圈坐标图
武汉城市圈建设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武汉城市圈的雏形,最早出现在陈文科的《关于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建议》的这篇论文中1];2002年6月的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这一概念;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

湖北作为中国中部的中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起着领跑“中部崛起”的作用。

此后,两大城市群通力合作,有望打造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环渤海城市群三大经济发展区之后的中国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这无疑给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
遇。

如何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力地弥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塌陷,明确在全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正确定位,从而必将提高整个中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2.孝感的资源禀赋。

(1)地理区位优势。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因东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

现辖1区3市3县,总人口525万,国土面积8910km2。

孝感距离武汉市中心仅60公里,距天河机场仅32公里。

境内有京广、汉渝、长荆三条铁路,107、316国道和京珠、孝襄高速公路贯穿全市,省道、市县区域干线纵横其间,公路密度居全省之冠。

(2)资源状况。

孝感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素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

具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锰、重晶石、蛇纹石、芒硝、重稀土等24种,其中,膏、盐、磷被誉为孝感“三宝”。

孝感市经过资源整合和打造,初步形成了“一泉”(汤池温泉)“两山”(双峰山、白兆山)“三湖”(观音湖、龙潭湖、刁汊湖)3]等风格各异的旅游景区。

其中,双峰山、泉水寨等三个国营林场已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3)产业发展情况。

孝感的农业基础较好,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刁莲、焦湖藕、太子米、银杏、板粟和乌柏等名特优农副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已先后建成了11个国家级商品粮、优质棉、“两高一优”示范区和名特水产品、畜禽、林果生产基地,培植了孝感麻糖米酒、安陆银杏、汉川水产、南大市场等十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孝感农业正在进一步向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全市的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
支柱产业在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1.77亿元,同比增长32.3%。

初步形成汉川市金属制品产业集群、汉川市纺织产业集群、应城市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应城市盐化工产业集群、孝南区纸制品产业集群、安陆市粮机产业集群、云梦县包装产业集群、云梦县盐化工产业集群、孝感市开发区纺织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4]。

从表1中武汉城市圈中九个城市的产业布局来看,孝感市的三大产业发展相对均衡,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重,并且第三产业明显高于其他城市(除了中心城市武汉)。

这说明,孝感市基本上渡过了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的初级阶段,现在逐渐向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方向转型。

二、辐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武汉的辐射作用
1.利用经济引力模型来计算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的经济作用强度。

城市在空间上存在着相互作用,英国人口统计学家雷文茨坦(E.G.Ravenstein)将牛顿引力模型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经济引力模型5]。

该模型将城市的经济能量看做是城市质量,城市的经济能量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经济规模,可以用城市总人口来反映;二是城市经济增量,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

经济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其公式为:
E=
其中,A和B为两个城市,E为该两城市间的经济引力,即相互作用强度,P为城市总人口,V为国内生产总值,r为城市之间的距离,K为能量折损系数。

在交通、通讯等相关条件一定的情况下,K为常数,并
可以用统计数据和数学方法求出。

假设K为1,则利用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由表2可以看出,武汉与城市圈中各市间相互作用中,孝感与武汉作用强度最大,它们之间的强度高达389.23亿元/万人.km2,这是因为孝感离武汉的距离最近,经济联系强度最大;武汉的核心作用力很强,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与其他8个城市的作用强度中有5个都大于100亿元/万人.km2,即使最小的潜江也有32.35km2亿元/万人.km2,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圈的强度。

2.在得到以上孝感市和武汉市经济作用强度后,本文打算进一步获得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辐射力。

经济辐射力采用经济圈内城市之间的GDP 增长的相关度6]来综合测量。

在使用方法上,主要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选取武汉和孝感两个城市的历年GDP,并将样本数据以1998年为基准年转化为比例指数形式,便于更加直观简明地观察。

我们首先选择GDP作为一项重要的分析指标。

尽管促进城市GDP增长的要素多种多样,但假定:在武汉城市圈内,武汉这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将发挥巨大作用,以至其GDP的增长将不同程度拉动或减缓周边城市GDP的增长。

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回归,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从而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回归,列出武汉市和孝感市的一元线性回归计算结果为:
从输出结果可得:Y=122.196+0.117X;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

回归结果表明:从1998—2008年间,孝感市的经济增长保持在斜率为0.117、截距为122.296的上升路径上。

即当武汉市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孝感市的GDP增长4.117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