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与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可引发多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败血症等。

然而,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主要有两种机制:靶标改变和药物耐药基因的表达。

1. 靶标改变肺炎克雷伯菌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降低药物对其的效果。

例如,一些菌株可通过改变靶标蛋白的结构或功能,使得抗生素无法有效结合,从而失去了杀菌作用。

这种耐药机制使得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和氨苄青霉素等)呈现高水平的耐药性。

2. 药物耐药基因的表达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表达一系列耐药基因来降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些耐药基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菌体内进行水平传递,从而导致多重耐药。

其中最著名的耐药基因包括产β-内酰胺酶和外膜通道蛋白的缺失等。

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流行状况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关研究表明,耐氨苄青霉素酶型肺炎克雷伯菌是当前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此外,某些菌株还表现出对卡那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了感染控制的难度。

因此,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流行状况对临床治疗和感染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三、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对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和抗生素耐药相关的基因,包括β-内酰胺酶基因和多重耐药泵基因等。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了新型的耐药基因,为进一步解释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外,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研究还涉及到基因表达调控、质粒传递和细菌遗传背景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 . 1 . 1 p 一 内酰 胺 酶
革兰阴性杆菌 产生的 B _ 内 酰 胺 酶 是 细 菌
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 肺炎克雷伯菌几乎可以产生所有 的 内 酰胺 酶 , 可通 过 水 解 内 酰胺 环 使 抗 菌 药 物 失 去 抗 菌 活 性 。肺 炎克 雷伯菌的 p 一 内酰 胺 酶 耐 药 机 制 主 要 通 过 产 生 超 广 谱 8 一 内
・1 2 4・
西部 医 学 2 0 1 4年 1月 第 2 6卷 第 1 期 Me d J We s t C h i n a , J a n u a r y 2 0 1 4 , V o 1 . 2 6 , N o . 1
肺 炎 克 雷伯 菌 耐药 机 制 的研 究进 展
贺 晓珊 综述 梅 传 忠 审校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引 起 的 免 疫 低 下 患 者感 染 或 院 内 感染 不 断 增 多 , 且 由 于 广 谱 抗 菌 药 物 的 广 泛 应用 甚 至 滥 用 , 导 致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报道的 A mp C酶 有 4 O 余 种 基 因 型 。不 同 国家 不 同地 区 A mp C
洲[ 3 ] , 在我国以 D HA一 1基 因 型 为 主[ 。在 不 同 国家 和 地 区 , 临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的耐 药 机 制 主 要 包 括 : 产生 药物灭活 酶、 形 成生物被膜 、 外膜孔蛋 白缺失 、 基 因变异 、 外排泵 作用增 强、 存
在 基 因盒 一 整合子系统 。
( 蚌埠 医学 院 医 学检 验 系 , 安徽 蚌埠 2 3 3 0 3 0 )
【 摘要】 随 着 抗 茵 药 物 日新 月异 及 其 在 临床 治 疗 中 的广 泛 应 用 甚 至 滥 用 , 迫使 细 茵 不 断产 生新 的 耐 药机 制 以 适 应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严重感染和医疗相关感染。

本文将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上的分布情况,并重点关注其耐药性。

一、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肠道等。

然而,在医疗机构内,尤其是重症监护单位和长期护理机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明显增加。

在临床上,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重要的病原体,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等。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强烈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往往导致病情严重,并增加了治疗难度。

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1. β-内酰胺酶产生肺炎克雷伯菌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细菌之一。

这些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来破坏抗生素的作用,进而导致药物失效。

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显示出高度耐药性,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

2. 氨基糖苷酶产生另外,肺炎克雷伯菌也常出现产氨基糖苷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s, AME)的情况。

这类酶能够修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降低其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3. 硫酸肼抗性硫酸肼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

然而,一些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发生了对硫酸肼的耐药。

这主要是由于突变目标位点引起的,导致细菌对硫酸肼失去了敏感性。

4. 羟基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羟基磺胺类抗生素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

然而,一些肺炎克雷伯菌对羟基磺胺类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这种耐药机制主要是通过细菌产生羟化酶来降解药物,从而降低了其疗效。

三、对策与建议1. 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医生在治疗感染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曹慧军1,赵德军2,*(1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贵阳 550004;2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清镇 551400)摘要: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n)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对各种类型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是治疗Kpn 感染的最佳抗菌药物。

然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碳青霉烯耐药Kpn(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升高。

CR-Kp 感染治疗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非常有限,这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挑战。

本文主要从碳青霉烯酶的产生、细胞膜孔道蛋白缺失或者数量不足两个方面对CR-Kp 的耐药机制以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治疗对策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1-8751(2020)02-0106-08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Klebsiella pneumoniae to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ao Hui-jun 1, Zhao De-jun 2(1 Department of Clinicai Laboratory, A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p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4; 2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zhen City, Qingzhen 551400)Abastract: Klebsiella pneumoniae (Kpn) is a common conditional pathogen. Carbapenems have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re highly stable against various types of β-lactamase. They are the best antibacterial drugs for treating Kpn infection. However, with the use of carbapenem antibacterials, the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 has a clinically increased isolation rate year by year. The choice of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 is very limited, 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linical treat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f CR-Kp from the aspects of carbapenemase production, cell membrane channel protein loss or insufficient quantity.Keywords: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s ;antibacterials ;resistance mechanism ;treatmcnt countermeasures收稿日期:2020-02-16作者简介:曹慧军,医学硕士,技师,主要从事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机制研究。

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性发生及其机理分析

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性发生及其机理分析

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性发生及其机理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MDRO-KP)是一种人体内常见的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近年来,MDRO-K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MDRO-KP的定义、多重耐药性的机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一、定义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MDRO-KP)指对常用抗生素存在多种耐药性的肺炎克雷伯杆菌。

目前,MDRO-KP的多重耐药性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二、多重耐药性机制MDRO-KP的多重耐药性主要是由于其自身染色体或质粒中携带了多个异源性抗性决定子(Resistance Determinant, RD),这些RD在多个抗菌药物中均具有耐药性。

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细菌生长或杀灭细菌,然而,抗生素耐药菌通过各种途径抵御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使细菌不被抗生素所破坏。

主要的多重耐药机制包括:生物膜形成、外座糖基化修饰、质粒介导传递、药物外排泵和酶催化降解等。

三、多重耐药性发生原因MDRO-KP的多重耐药性与目前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抗生素的过量和滥用、医疗操作错误、患者免疫力下降和环境应激等。

1.抗生素的过量和滥用抗生素过量和滥用是导致MDRO-KP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临床上,抗生素常被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但由于其广谱性和剂量不当,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此外,很多人对抗生素的需求超出了治疗范围,医生过于依赖抗生素,而忽略了预防措施的必要性,以及免疫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2.医疗操作错误医疗操作错误也是导致MDRO-KP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能的错误包括医疗器具的污染、卫生环境的缺乏、手术操作的不当、抗生素的间断和不规律及患者的过度用药。

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1-8689(2020)06-0540-05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罗可人 唐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摘要: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分子特征,以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毒力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希望能给临床实践带来新视角和新选择。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毒力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A Progress in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Luo Ke-ren and Tang Ju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Key Laboratory of Birth Defects and Related Diseases of Women andChildren (Sichua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engdu 610041)Abstract The resistanc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brings severe challenges to clinical treatm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lated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nd elaborates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to various antibiotics, and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Klebsiella pneumoniae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with the hope to bring clinical practice new perspectives and new choices.Key words Klebsiella pneumoniae ; Drug resistance; Virulence收稿日期:2019-12-13作者简介:罗可人,女,生于1994年,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生儿相关研究,E-mail:********************通讯作者,E-mail:******************。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课件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课件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药物治疗课件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包括肺炎、尿路感染、创伤感染等。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使得治疗变得困难。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以及目前的药物治疗方法。

一、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1. β-内酰胺类酶的产生:β-内酰胺酶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这种酶能够降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和氨苄青霉素)的作用,从而使得这些抗生素无法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2. 外膜通道蛋白的改变:肺炎克雷伯菌的外膜是一层具有高度通透性的屏障,用于阻止抗生素的进入。

然而,菌株通过改变外膜通道蛋白的表达量或结构来减少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获得耐药性。

3. 活性泵的过度表达:活性泵是细菌抵抗抗生素的重要机制之一,它可以将抗生素从细胞内排出。

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过度表达活性泵,增加抗生素的外排,从而降低抗生素对其的杀菌作用。

4. 其他耐药基因的存在: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获得耐药基因,如AmpC酶、ESBL、NDM-1等,增加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能力。

这些基因可以通过水平转移的方式传递给其他菌株,进一步加剧耐药问题。

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治疗由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目前对其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1. 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联合应用:由于β-内酰胺类酶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抑制菌株的生长。

常用的联合药物包括阿米卡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舒巴坦等。

2. 多药联合治疗:对于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多药联合治疗的方式。

这样可以增加抗生素的覆盖范围,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常用的联合方案包括氨苄西林/替加环素/甲氧西林等组合。

3. 抗生素选择性使用:针对不同的菌株,需要根据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营养,增 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等良好的生活习 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05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耐药性研究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发现新的耐药基因或蛋白,为耐药性防控提供理论 依据。
耐药性流行病学研究
耐药性发展趋势
全球流行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已在全球 范围内流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肺炎克雷伯 菌耐药性存在差异,可能与抗生素 使用习惯、地域差异等因素有关。
耐药性增加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肺 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呈增加趋势。
耐药性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药物治疗效果降低
新型抗菌药物的应 用前景
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应 用,未来有望解决当前面临的 耐药性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的综合策 略
针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 ,需要采取综合策略,包括抗 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免疫治疗 的探索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的 干预措施,以全面提高治疗效 果和防控耐药性的传播。
THANKS
败血症
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败血症在近年来逐渐增多,主要由血流感染导致。
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室分布
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主要科室之 一,主要因为患者多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免 疫力低下。
老年病科
老年病科也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重点科室,老年 患者常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差。
儿科
儿科病房的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免疫系统不 健全,也容易发生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开展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提 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确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实验和临床感
染病杂志,2010,5(2):207-208.
具体治疗方案
感染程度
治疗药物
轻、中度
对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 对严重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医
院发生产ESBLs肠杆菌科感染以及者
首选复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 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 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次选氨 基糖苷类与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 疗。如: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西 丁、头孢美唑等。
❖ 1、认识KPN耐药现象的严重性并了解KPN的耐药

机制。
❖ 2、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广谱ß-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的使用。
❖ 3、加强临 床消毒、隔离措施,以控制和减少多重

耐药菌株和ES-BLs阳性菌的产生与传播。
参考文献:
❖ 侯其华,田丹. 151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6(1):48. ❖ 张秋桂.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王玉红,邓敏,曾吉.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 述,2007,17(4):478-480.
2.生物被膜形成
生物被膜耐药机制主要是: 1、生物被膜的多聚糖基质有效阻止外来大分子物质
渗入; 2、与抗菌药物结合,限制其弥散到生物被膜内部,
致细菌接触的抗菌药物浓度过低而产生耐药。
3.外膜孔蛋白缺失
结果示:97.9%的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自住院患者。
陈瑶 ,韩昌洪 ,鲜于丽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0,13(3):229-230.
14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从表1可见:
❖ 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极其严重,且表现为多重 耐药。
❖ 2、所测试菌株对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 星以外的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40%。
2007,17(4):457-458. ❖ 王苒,孙耕耘.头孢他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鼠肺炎的治疗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9):1064-1065.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5
(2):207-208. ❖ 陈瑶 ,韩昌洪 ,鲜于丽.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
❖ 陈瑶 ,韩昌洪,鲜于丽.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感染分 布及耐药性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3): 229-230.
克雷伯菌分类
❖ 肺炎克雷伯菌分为产ESBLs克雷伯菌和非产 ESBLs克雷伯菌。

❖ 其中产ESBLs克雷伯菌约占20%,目前仍 有上升 趋势。
表1各种标本产ESBLs克雷伯菌的阳性率(%)
❖ 张秋桂,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 伯菌耐药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克雷伯菌的科室分布及感染率
对荆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临床分离的140株KPN进行回顾性分析, 如下:
科室
感染率
ICU 呼吸内科 神经外科 其他外科 其他内科 儿科 其他科室
门诊
40% 13.6% 8.6% 4.3% 14.3% 5.7% 11.4% 2.1%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药物包括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帕尼培南)。
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或联合治疗方 案。
预防措施
❖ 1、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加强临床消毒、隔离制度

的落实,医务人员勤洗手;
❖ 2、应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广谱ß-内酰

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
❖ 3、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小结

5.抗菌药物主动外排
❖ 主动外排系统与细菌形成多重耐药性有关,由于这 种系统的转运底物非常广泛,而且同一株细菌可存 在多种主动外排系统,因此,可导致细菌产生对各 种结构完全不同的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
克雷伯菌的药物治疗
❖ 治疗原则就是:早期+ESBLs检测+药敏试验。 ❖ 其中及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是治愈的关键。 ❖ 同时对产ESBLs克雷伯菌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表现严重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析及药 物治疗
目录
选题意义 分类 克雷伯耐药机制 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 小结
选题意义
❖ 1、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由克雷 伯菌( KPN )引起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率呈上升趋 势。
❖ 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越加严重,使 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 3、监测KPN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 抗菌药物一旦外膜孔蛋白缺失或减少就会引 起通透率下降,从而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 量大减,引起耐药。
4.抗菌药物耐药基因水平播散
❖ 肺炎克雷伯菌编码DNA旋转酶的gyrA基因及编码拓 扑异构酶Ⅳ的parC基因变异,导致这两种酶的结构、 构象发生变化,使药物不能与酶一DNA复合物稳定 结合,从而引起耐药。
❖ 3、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奥格 门丁、氨曲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60% 。
❖ 4、说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
1.产生β-内酰胺酶; 耐药菌株产超广谱ß-内酰胺酶(ESBLs)是其对ß-内酰胺类抗菌
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此种机制造成的细菌耐药占到耐药菌 株的80%。 包括ESBLs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亦称诱导酶或C类头孢菌素 酶),近年来又出现了耐酶抑制剂肛内酰胺酶,碳青酶烯酶、 氨基糖苷钝化酶等。
2010,13(3):229-230. ❖ 王玉红,邓敏,曾吉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 述,2007,17(4):478-4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