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认知心理学-记忆结构
认知心理学--记忆

问题:
• 是否能够确定感觉记忆的容量是4-5个呢? • 是否有可能有些信息是在回忆或报告期间丢失的? • 在开始回忆或报告之前,即真正在感觉记忆时限内,是否能捕捉
到更多的信息?
部分报告法
• 为了解决这一疑问,Sperling(1960)设计了如下实验: • 他将先前的实验称为整体报告法(whole-report procedure),要
Erikson & Collins(1967) 材料:两张随机点子图。
分别来看,这两组点子是随机点图,但重叠起 来就会构成VOH3这几个字母。
实验材料
A、B点重叠所成的字母
实验过程
Erikson & Collins改变先后呈现两组点子的 时距,根据被试确认3个字母的情况,揭示视 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
• 分析:使用部分报告法时,被试能准确地报告所要求的任何一行 字母中的3个,即被试实际上对每行字母都知觉到了至少3个,这 样他们所看到的字母总数应该是9个。这就是说被试的图像记忆 的广度应该是9个以上。
• 结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 间十分短暂
图象记忆的时间特性
• 如果呈现时间不延长,只延长回忆时间,也就 是将声音讯号延后出现,会不会增加记忆容量?
• Sperling利用部分报告法、延缓回忆的方式进行的实验。 • 4行字母,每行4个,共16个字母 • 系统地改变刺激卡片与声音信号之间的时距(0.1、0.15、0.30、
0.50和1s) • 让被试在听到声音信号后报告所记住的字母。
实验结果
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在0.5s内,约为300ms。
Erikson 等人的实验
实验二:Glanzer和Cunitz(1966)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 记忆结构

• 实验对照
– 将自由回忆得出的结果与原先呈现的顺序加以对照,就可 发现在原来的刺激系列中,不同位置上的刺激的记忆效果
•
词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而起始部分和结尾部 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优,均高于中间部分
13
结果解释
干扰说
刺激系列中间部分项目的回忆成绩较差,由于前摄抑制 和倒摄抑制共同干扰。
4.4 加工水平说
• 理论内容
– 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浅表的感
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 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
– 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加工的深度愈深,则
有愈多的认知加工和语义加工。
– 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
C P
N
F L
T
X A
S
Sperling认为,被试看到的字 母要多于报告出来的。 被试没有看清字母还是看到后 又忘记了?
图4-6 感觉记忆实验用卡片
• 正式实验
• 实验程序
– 基本同预实验,但给字母卡片中三行字母配以声音信号。
• 被试任务 – 声音信号响起时,报告对应行字母。(部分报告法) – 声音信号响度随机安排 • 实验结果 – 回忆正确率100%
– 进行照片再认测验
• 结果发现:
– 作了有关诚实、魅力的判断后,再认成绩要高于仅作性别判断的
• 结果提示:
– 人的品质判定比确认人的性别要求更深的加工,也有利于再认
Rogers等(1977)
• 实验程序1:
– 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形容词,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要求被试作出 回答
• 实验材料:
– 40个形容词 – 涉及词的结构、语音、语义和自我评定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

记忆训练方法和技巧
分块记忆法
学习如何将大量的信息分成小块来记忆,提高记 忆的处理效率。
空间记忆技巧
掌握空间记忆技巧,例如方法定位系统,以提高 记忆的空间布局和组织。
联想记忆法
了解如何利用联想和想象来帮助记忆,提升记忆 的效果和持久性。
复习和回顾策略
学会有效的复习和回顾策略,使记忆持续有效和 稳定。
记忆的容量和保持
1
记忆容量限制
我们将探索人类记忆的容量限制,了解记忆容量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2
记忆的保持时间
我们将讨论记忆的保持时间,以及长期记忆对信息保存的重要性。
3
记忆保持的技巧与方法
我们将分享一些提高记忆保持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记忆。
பைடு நூலகம்
记忆的遗忘和失忆症
我们将探索关于记忆遗忘和失忆症的现象和原因,以及与认知功能和大脑疾 病相关的记忆问题。
记忆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展望
我们将介绍当前记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探索未来记忆研究发展的 可能方向和应用前景。
《认知心理学记忆》PPT 课件
通过这份P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认知心理学记忆的世界,详细探讨记忆的 类型、过程、特征以及记忆训练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认知心理学记忆:概述
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研究是关于人类记忆系统的认知过程和运作机制。了解记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个人发展 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1 视觉记忆
我们如何通过感觉信息形成视觉记忆,如何提高视觉记忆的准确性。
2 听觉记忆
我们是如何通过听觉信息来存储和回忆记忆内容的,影响听觉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3 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我们对于意义和知识的存储和回忆,探索语义记忆的组织结构和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一)反应时实验: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减法反应时小结: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记忆结构

第四章记忆结构(6课时)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85年出版《记忆》一书,开创了记忆研究新纪元以来,记忆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重视。
Ebbinghaus对长时记忆的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Bartlett对记忆材料如何保持的研究也引人注目。
20世纪50年代,由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容量有限的几个项目被控制、保持的现象——短时记忆,突破了过去把记忆看成是一个单一整体,提出了两种记忆说。
后来一些心理学家又研究保持时间更短的感觉记忆,产生了多重存贮说。
同时,由于信息加工论的引入,长时记忆的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长时记忆模型等。
从上面对记忆研究的历史的简短回顾,可以发现记忆结构问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反映了近百年来记忆研究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变化。
第一节两种记忆说(2课时)一、两种记忆系统的模型(重点掌握)(一)Ebbinghaus在研究长时记忆中已经涉及到短时记忆的现象。
他在研究无意义音节的系列学习中发现,当每个音节只学习一次时,可以回忆起7个音节,这实际上就是短时记忆现象,但他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把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区分开来。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W.James(1890)根据意识经验区分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初级记忆是一种直接记忆,它能意识到并能忠实地重现刚刚知觉到地事件。
初级记忆具有暂时地性质,次级记忆是一种间接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泾阳的贮存,具有长期性质。
Waugh和Norman借用了James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
(二)两种记忆说的基本内容(一般掌握)Waugh和Norman的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指的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他们首创用框图来表示这两种记忆系统。
二、两种记忆存在的证据(了解)1、临床和动物实验临床经验表明,许多脑损伤者常常不能回忆出受伤前几秒发生的事情,但对受伤前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间发生的事情都能很好的回忆出来。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对感觉记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视觉和听觉这两方面,视觉和听 觉的感觉记忆被分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和声像记忆 (echoic memory)。
美国心理学家斯珀林(Sperling)证明了视觉感觉记忆 的存在。
整体报告法(whole report)和部分报告法(partial report) 达尔文(Darwin)等人用类似于斯珀林(Sperling)的
第一节 记忆概述
沃和诺尔曼(Waugh & Norman)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模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彼得森(Peterson,1959)等人的实验结果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短时记忆存在的另一个实验证据:
沃和诺尔曼 (Waugh & Norman)也开展了短时记忆的研 究,他们用由16个数字组成的序列探索初级记忆中项目的记忆 特点。这些项目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呈现给被试。最后,给 出探测数字,它是序列中某一位置上曾出现过的数字。探测数 字出现时伴随有一个声音,此声音提示被试回忆数字序列中紧 跟在探测数字之后第一个出现的数字(目标数字)。例如,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1.情节记忆 是指接收和存储发生于个体特定时间的情节或事件, 以及有关该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2.语义记忆 是指运用语言进行的记忆,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相关字 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隐含的意义和所指的事物、它们彼此之间的联 系,以及有关公式、法则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等有组 织的知识。
CONTEXT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记忆障碍及其解剖定位
第三节 临床应用——遗忘症的评定与康复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记忆刻画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记忆刻画概述: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再现。
认知心理学通过研究记忆的机制和特点,揭示了记忆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记忆的刻画。
一、记忆的分类记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记忆的持续时间,可以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短暂存储信息的能力,容量有限,信息容易遗忘。
长期记忆则是指信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和存储的能力,容量较大,信息相对稳定。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分为事实记忆和过程记忆。
事实记忆是指存储有关事实和知识的记忆,如历史事件、数学公式等;过程记忆则是指存储有关技能和经验的记忆,如骑自行车、弹钢琴等。
二、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阶段。
编码是指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和记忆的形式,它涉及到注意、感知和加工等认知过程。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记忆系统中,存储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筛选、整合和重组等操作。
检索是指从记忆系统中获取和回忆出已存储的信息,检索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记忆衰退和干扰等影响。
三、记忆的特点记忆具有多个特点,其中包括容量、持久性、可塑性和情境依赖性等。
容量是指记忆系统能够存储和保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短期记忆的容量较小,长期记忆的容量较大。
持久性是指记忆的保持时间,长期记忆可以持续较长时间,而短期记忆容易遗忘。
可塑性是指记忆系统的可变性和可塑性,记忆可以受到外界刺激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情境依赖性是指记忆的检索和回忆受到当时的情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记忆和回忆的情境一致时,记忆的表现更好。
四、记忆的误差和失忆记忆并非完全可靠,它可能存在误差和失忆现象。
记忆误差包括记忆的遗忘、失真和虚构等。
遗忘是指信息在存储和检索过程中丢失或无法回忆出来,遗忘可能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干扰和记忆衰退等因素造成的。
失真是指记忆内容在存储和回忆过程中发生改变或扭曲,可能是由于个人的主观解释和记忆重建等原因导致的。
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模型

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模型工作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是短期记忆的一个延伸,是临时存储和处理有关信息的重要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在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记忆知识等方面使用工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家们对工作记忆模型的研究和探索,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机制等等。
工作记忆模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视听工作记忆和语言工作记忆。
下面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三部分。
一、中央执行系统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部分,它是负责控制和协调其他两个部分的活动。
中央执行系统包括前侧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体等多个脑区。
在认知任务中,中央执行系统主要负责注意控制、制定计划、灵活决策、认知切换等高级认知活动。
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解决外界环境变化和任务要求之间的冲突矛盾,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方案能够在新的情境下得到运用。
例如,在记忆任务中,中央执行系统通过选择、排除、分配、维持、更新等多种策略,调节外界刺激和记忆信息之间的交互,从而对长期记忆加以筛选、修改和巩固。
二、视听工作记忆视听工作记忆是另外一个给工作记忆模型的组成部分。
视听工作记忆系统主要负责临时储存有关视听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操作。
这里所说的视听信息,涉及到语音、图像、物体等多种信息类型。
在视听任务中,我们需要对视觉和听觉信息进行编码、分类、排序、保持和转换等操作,以完成相关的认知任务。
视听工作记忆和中央执行系统之间通过电路直接衔接,实现与信息同步的处理过程。
三、语言工作记忆语言工作记忆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负责存储和处理有关语言信息,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多个层次的信息。
语言工作记忆扮演重要的角色,支持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语言学习等多种认知任务。
在语言理解任务中,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储存信息的同时对其进行深度的解析和处理,对每个词汇、语句进行分类、关联、转换等处理,最终完成对语义和语法的理解和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形式
容
量
信息的丧失
消退
置换、可能消退
s 可能是自动的、项目在意识中语 音线索
提
取
读出
提取线索、可能的搜索过程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加工水平说(2)
(Craik和Tulving,1975)
17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 二、关于复述
加工水平说(3)
• 加工水平说从加工深度出发,将复述分为简单的保持性复 述和精细复述。 • Craik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简单的复述并不能使信息从 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中。
21
《认知心理学》
第四章记忆结构
• • • • 两种记忆说 感觉记忆 记忆三级加工系统 加工水平说
(完) 第五章短时记忆
22
• 2、自由回忆实验
• 在自由回忆实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实验材料呈现位置不同,记忆的效果不 一样。
6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感觉记忆(1)
• 感觉记忆特征:信息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但为进一步的 加工提供额外的、更多的时间可能,对知觉活动本身和其 他高级认知活动均有重要意义。 • 目前关于感觉记忆的研究主要在听觉和视觉通道上进行。 视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听觉 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声象记忆(Echoic Memory)。
保 存 量 与 复 述 次 数 的 关 系 18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 三、加工一致性
加工水平说(4)
• Craik等认为,记忆的效果不仅依赖对项目本的加工,而 且也依赖对项目上下文的加工。 (见右图)
19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 四、关于加工序列
加工水平说(5)
• Craik等人认为,虽然感觉分析必然要在语义分析之前, 但是其他的加工却不是按上下级组成一系列水平,而是一 种编码的侧向扩散。
20 两种性质阅读的记忆激活(Solso,1979)
《认知心理学》
3.加工层次途径的贡献及问题
• 在Craik等人提出加工层次的概念以前,记忆的研究者几乎没有注意 到知觉和记忆的关系,也不知道编码、加工过程具有多种形式因而是 灵活多变的。 • 多重存储模型只强调复述一种加工过程,有很大的局限性。 • 现在,所有的记忆理论都必须对性质不同、丰富多彩的加工过程作出 说明。 • 另外,加工层次概念奠定了一个基础,使得研究者有理由推论编码障 碍(encoding deficits)是记忆障碍的一种原因。 • 加工层次途径也有它的缺陷,即加工深度没有独立的指标来规定。这 样,加工深度就是由实验结果来定义的,记得好的必定是加工层次深 的;而加工层次概念认为,加工层次深的,必定记得好。这也就陷入 了循环论证的圈子里了。Craik等人非常理解这一问题,曾尝试使用 加工时间作为独立指标来测量加工层次,但实验研究表明,加工时间 与各加工层次并没有对立关系。
7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感觉记忆(2)
• 一、图像记忆 • 1、部分报告法实验(Sperling)
• 实验设计与全部报告法不同在于不要求被试报告全部的 字母,三行字母每行配以高、中、低三个提示音,卡片 呈现完毕之后,随机播放一个提示音,要求被试报告相 应行的字母。
C F X P L A N T S
4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两种记忆说(2)
• 二、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 1、临床和动物实验
• 脑损伤串者的临床表现:逆向性遗忘提示某种短暂的即时 记忆受到损害,而长时记忆则未受影响。
• 动物实验:高等动物在被摘除海马以后,原已习得的反应 保持无损,但新的反应却难以形成或保持
5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两种记忆说(3)
13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3)
• 三、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 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包含了从感觉登记到长时记忆 的完整过程。 • 这是目前认知心理学中最流行的关于记忆结构的模型,该模 型实际上是Shiffrin和Atkinson模型的简化。
14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 一、加工水平
加工水平说(1)
• Craik和Lockhart(1972),在对多贮存说进行多种质疑之 后,Craik等进行许多实验,提出加工水平理论。 • 依照加工水平说,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 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 的和语义的分析。
15
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点
感觉记忆实验用卡片
8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感觉记忆(3)
• 2、图像记忆的特性
• 视觉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在0.5s以内,约为300ms。
• 在感觉记忆中存在信息整合现象,其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不受意识的控制。 • 感觉记忆的容量相当大,至少为9个字母以上。
9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感觉记忆(4)
• 二、声象记忆
2
《认知心理学》
第四章 记忆结构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两种记忆说 感觉记忆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加工水平说
3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两种记忆说(1)
• 一、两种记忆说的内容和核心
• 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 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 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
表 8.9 公认的语词记忆的 3 种存 储器之间的差别 特 点 感觉寄存器 短时存储器 长时存储器
登记信息
注意之前的
要求注意
背诵
信息的保持
不可能 输入的刻板复 写 大
继续注意、背诵 语音的、可能是视觉的、可能是 意义的 小
复述、组织 大部分是意义的、某些听觉的和 视觉的 无限 可能无丧失、由于干扰导致无法 分辨信息或“捉住”信息 几分钟到几十年
• 听觉系统的感觉记忆称作声象记忆,这方面的实验最早的 是Moray等进行的。
四耳人实验模型(Moray,1965)
10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感觉记忆(5)
• Darwin用相似的实验设计进行了“三耳人”实验, 实验结果也相同。 • 实验结果表明: 1、声象记忆也存在感觉记忆现象; 2、声象记忆的容量少于图像记忆的容量; 3、声象记忆的持续时间比图像记忆持续的时间 长。可达4秒之久。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网络课件
周治金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08年9月
《认知心理学》
第四章 记忆结构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记忆结构是记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认知 心理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本章要求学生对当前认 知心理学对记忆结构的主要观点能进行简要评介。 因为本章内容涉及到有关记忆的基础内容,在学 习前可以先复习以前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学习过 的内容。
11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1)
• 一、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
• 他们认为记忆有三种贮存: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时贮 存,并将记忆和记忆贮存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12
《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2)
• 二、模型的扩展 • Shiffrin和Atkinson 对Atkinson-Shiffrin 记忆系统模型加以 扩展,特别是对控 制过程作了较多的 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