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光学和近代物理

合集下载

2023高考重庆物理试题评析

2023高考重庆物理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重庆物理试题评析一、概况2023年高考重庆物理试题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要求,以考查基础、突出能力、面向全体为原则进行命题,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准确理解,对物理过程清晰的分析和推理,对所给的物理情境能够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试题对知识的覆盖面广,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点分布合理,难度适宜。

二、考点分析1. 力学:重庆物理试题中的力学部分占据较大比重。

主要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基本知识。

其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考查较为深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电磁学:电磁学部分主要考查了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等知识点。

这部分试题要求学生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同时对磁场的理解与应用进行考查。

3. 光学与近代物理:光学与近代物理部分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光学、原子物理等知识点。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对原子结构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三、试题特点1. 注重基础:2023年高考重庆物理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大多数试题都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检验,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

2. 突出能力: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例如,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

部分试题设计巧妙,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综合应用:试题中不乏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题目。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将不同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四、总体评价2023年高考重庆物理试题总体来说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同时,试题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实际情况,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

当然,对于部分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和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备考建议针对2023年高考重庆物理试题的特点和要求,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 夯实基础:考生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确保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深刻。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主要分为总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学情评价五个部分,以下为详细介绍:一、总则中小学物理课程标准总则明确了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科学思维培养、学科性质、学科结构和教学原则等基本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养。

二、课程目标中小学物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两个层次。

基本目标包括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物理思维和物理素养等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目标则通过项目学习、选修课程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课程内容中小学物理课程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

必修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等五个模块,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等核心内容。

选修内容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包括生活中的物理、应用物理和科学探究等多个层次。

四、教学要求中小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梳理、教学方式的选取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五、学情评价学情评价主要包括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

课内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实验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应用和推理等多个层次。

课外评价则侧重对学生培养兴趣和能力的评估,包括对学生自主实验、综合实践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的评价。

总的来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养。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奠定基础。

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指导,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的建立与发展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的建立与发展

③判决性实验
他用两块木版各开一小孔F和G,并分别放于三棱镜两侧, 光从S 处平行射入F后,经棱镜折射穿过小孔G,到达另一 块木版de上,投过小孔g的光再经棱镜abc的折射后,抵达 墙壁MN。使第一个棱镜ABC缓缓绕其轴旋转,这样第二块 木版上不同颜色的光相继穿过小孔g到达三棱镜abc。实验 结果是:被第一个三棱镜折射最厉害的紫光,经过第二个 三棱镜时也偏折的最多。结论:白光是由折射性能不同的 各种颜色的光组成。
1、 斐索的旋转齿轮法
在地面上首先成功测出光速的是法国物理学家斐索( A. Fizeau,1819-1896)。他于1849年创造了旋转齿轮法,即巧妙 地利用旋转齿轮作为遮光测时设备,确定光传播时间,再通过 光程计算光速。
他的实验数据为: L(齿轮和平面镜间的距离)= 8.633 公里, N(齿轮齿数)=720, Z(齿轮转数)=12.67/秒。 利用公式c=2L/t,t=1/2NZ,则可算出c=315014公里/秒。 考虑到他所利用仪器的局限,这个结果已经相当精确了。
一.早期光学
欧几里得——光的反射
阿勒.哈增——光的折射
西奥多里克——彩虹现象
达芬奇——针孔照相机
二 折射定律的建立
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 律的时代算起,这两个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17 世纪,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几何光学的发 展。
1 开普勒的工作:1611年写了《折光学》,记载了两个
如右图,若当地球(人)从B点运 动到A点时,恒星发出的光线从C点 传播到A,则光速和地球的公转速 度之比为:
v tg c v c

由此测得光速为:C=299930千米/秒
三. 光速的地面测定方法
1849年,法国人菲索(1819-1896)用齿轮旋转 法测得光速为 3.15× 108 米 / 秒。他是第一个首次证明 光速可以在实验中测得的人。另外,法国人傅科、美 国人纽克姆等都对光速测定做过贡献。

A考点42物理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

A考点42物理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

A 考点42物理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一。

选择题1.能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 】A .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的两束光B .频率相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束光C .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发出的光D .同一光源的两个发光部分发的光2.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都是明线光谱B .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C .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明线光谱,不能用连续光谱D .我们观察月亮射来的光谱,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 3.用频率为f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P 点出现第三条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 ,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 2—r 1应为【 】A .c/2fB 。

3c/2fC 。

3c/fD 。

5c/2f 4.下列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A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B .红光比紫光更容易透过云雾尘C .人们在研究光的波动性时,观察到泊松亮斑D .在透镜的表面镀上一层氟化镁薄膜,这样可以增加光的透射强度减小反射光的强度5.如图所示,用一束光照射光电管,电流表G 有一定的读数,下面哪种措施能使是流表G 的示数增加【 】A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B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C 。

减小入射光的频率D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6.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 .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C .频率大的光粒子性显著,频率小的光波动性显著D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相互矛盾,是不统一的7.用单色光通过小圆盘与小圆孔传做衍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图形,它们的r 1r 2P S 2S 1特点是【】A.用小圆盘时中央是暗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亮的B.用小圆盘时中央是亮的,用小圆珠笔孔时中央是暗的C.中央均为亮点的同心圆形条纹D.中央均为暗点的同心圆形条纹8.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a、b、c上,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知识点所占比例

高考物理知识点所占比例

高考物理知识点所占比例高考是中国学子十分重要的考试,决定了他们进入大学的机会与命运。

而在这场考试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

那么高考物理知识点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考物理考试的总分以及各个知识点的权重。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中物理课程是按照以下五个模块进行教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

而在高考中,这五个模块也是物理考试的主要内容。

在高考中,物理占总分的15%。

然而,要进一步了解高考物理知识点所占的比例,我们需要考虑到每个模块的具体权重。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力学占物理考试的40%,热学占20%,电磁学占25%,光学占10%,近代物理占5%。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力学是高考物理知识点所占比例最大的模块。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模块。

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力。

在高考中,力学的知识点涉及到质点运动、动量、能量、机械波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能够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热学是物理学的第二个模块,研究物体的温度、热量和热能转化等内容。

在高考中,热学的知识点涉及到热力学定律、热能传递和热量计算等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掌握热力学定律的应用,能够解决与热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第三个模块,研究电、磁和电磁波等内容。

在高考中,电磁学的知识点涉及到电路、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电荷、电流和电场的概念,掌握电路和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能够解决与电磁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光学是物理学的第四个模块,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等内容。

在高考中,光学的知识点涉及到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性质,掌握光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解决与光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近代物理是物理学的最后一个模块,研究原子核、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内容。

在高考中,近代物理的知识点涉及到原子核的结构、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等内容。

物理学发展简史

物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典物理学与近代物理学:1、古典物理学:廿世纪以前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古典物理学,以巨观的角度研究物理,可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主要分支.2、近代物理学:廿世纪以后1900年卜朗克提出量子论后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近代物理学,以微观的角度研究物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为近代物理的两大基石.一、古典物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力学: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劈……2、光学:一反射原理:1平面镜:镜子……2凹面镜:手电筒、车灯、探照灯……3凸面镜:路口、商店监视镜……二折射原理:1凸透镜:放大镜、显微镜、相机……2凹透镜:眼镜、相机……3、热学:蒸汽机、内燃机、引擎、冰箱、冷暖气机……4、电学:一利用电能运作:一般电器用品,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二利用电磁感应:发电机、变压器……三利用电磁波原理:无线通讯、雷达……二、近代物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半导体:一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间之一种材料,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如:硅、锗等和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等两种.二用途:1半导体制成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少,具有放大电流讯号功能.2半导体制成二极管具整流能力.3集成电路IC:A1958年发展出「集成电路」技术,系利用长晶、蚀刻、蒸镀等方式于一小芯片上容纳上百万个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感、电容等电子组件之技术,而此电路即称为集成电路.BIC之特性:体积小、效率高、耗电低、稳定性高、可大量生产.CIC之应用:计算机、手机、电视、计算器、手表等电子产品.4计算机信息科技之扩展大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故俗称第二次工业革命.2、雷射:一原理:利用爱因斯坦「原子受激放射」理论,诱发大量原子由受激态同时做能态之跃迁并放射同频率之光子,藉以将光加以增强.二特性:聚旋光性好、强度高、光束集中、频率单一单色光.三应用:1工业上:测量、切割、精密加工……2医学上:切割手术肿瘤、近视……3军事上:定位、导引……4生活、娱乐上:激光视盘、光纤通讯……3、光纤:一光纤:将高纯度石英熔融抽丝制成极细之圆柱体,柔软可挠曲,含内层纤芯及外层包层两层.二原理:纤芯之折射率大于包层,光讯号以特定角度射入纤芯之一端后,因连续之全反射而传递至另一端.三特性:1通讯容量大频宽较大,约为传统铜线之10倍以上.2重量轻、价格便宜.3传输过程中耗能低,利于长程传输.4不受干扰,保密性佳.四应用:通讯.4、核能发电:一核能:较大原子核发生分裂核裂变,如:核弹、核电厂内部或较小原子核发生融合核聚变,如:氢弹、太阳内部时,因生成物质量减少而转变成能量,此能量称为核能.二原理:质量与能量之转换遵守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之「质能互换公式」:2E mc=.三过程:利用铀235在可控制的情形下进行核分裂反应,产生之核能转变成热能使水变成水蒸气后,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核能⇒热能⇒动能⇒电能.5、超导体:一超导体:1908年翁内斯发现部份物质于某特定温度临界温度T以下,c其电阻完全消失,此时此物称为超导体.二特性:超导体具有「零电阻」及「完全反磁性」之特性.三高温超导体:1987年朱经武、吴茂昆发现钇钡铜氧化物之临界温度约为92K,高于液态氮之沸点77K,称为「高温超导体」.四应用:超强力磁铁、磁浮列车.一、物理量:1、定义:物理学上所使用的量.2、分类:一依有无方向性而分:1向量:兼具大小及方向性者,如:速度、力……2纯量:仅具大小无方向性者,如:体积、时间、功……二依定义方式而分:1基本量:由基本概念定义而出之物理量,共有时间、长度、质量、电流、温度、发光强度光度、物质的量物量七种.2导出量:由基本量所定义出之物理量,如:体积、面积、速度等. 3物理学力学上最常用的三个基本量:时间、长度、质量.二、测量:1、定义:将待测物理量与一标准量做比较的过程.2、结果:⎧⎧⎫⎪⎨⎬⎨⎩⎭⎪⎩準確值 數值有效數字測量結果一位估計值單位 3、科学记号:将一数字化为n a 10(1a 10)⨯≤<之形式,称为科学记号.4、数量级:一数化为科学记号后一若a 3.16≥≈,则其数量级为n 110+ 二若a 3.16<≈,则其数量级为n 10三、单位:1、定义:物理量之比较标准.2、条件:单位须具「恒常性」及「方便性」.3、SI 单位:国际度量衡局选定七个基本量之单位基本单位作为单位系统之基础,简称SI 单位,亦称为公制单位.45、辅助前缀:一意义:置于单位前方,用以表示极大或极小物理量之符号.四、物理学三大基本量之测量及单位:1、时间之测量及单位:一秒之定义:11967年前:A定义:以太阳日为标准.地球上任一点连续2次对正太阳之时间间隔称为太阳日,一年内太阳日之平均值称为平均太阳日,再将一平均太阳日分为24小时,1小时分为60分,1分分为60秒,故1秒1=平均太阳日.86400B缺点:a平均太阳日逐年改变.b使用不便.21967年后:原子间之振动具良好之恒常性,故国际度量衡局于1967年会议中,选定了以铯原子之某一固定振动70次的时间定义为1秒,此标准沿用至今.二单摆之等时性:1当单摆之摆角不大摆角<︒时,其周期T25=只与摆长有关.g2周期T2=秒之单摆称为秒摆,其摆长1m≈三半衰期半生期τ:1定义:放射性物质衰变数量达原来总数之一半即剩下一半尚未衰变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或半生期.2公式:设半衰期为τ之某放射性物质原数量为0N ,经过时间t 后,剩下数量为N,则:τ=t 210)(N N 3应用:利用物体所含C 14之浓度可鉴定其年代.2、长度之测量及单位: 一公尺之定义: 118世纪:以北极经巴黎至赤道的子午线长之一千万分之一为1公尺,并以此标准制作了一标准尺铂铱合金棒.21889年后:因标准尺长之一千万倍不等于子午线长,遂改以标准尺为1公尺之标准,其缺点为易受环境影响.31961年:国际间同意将公尺之标准改订为氪的同位素所发出某一特定光的波长的倍.41983年:国际度量衡会议决议将光在真空中8分之一秒所行之距离定义为1公尺.二常用特殊长度单位:1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行之距离159.4610m ≈⨯.2天文单位.: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之平均半径111.4910m ≈⨯500光秒 3埃oA :o101A 10m -≈,常用于表示原子之大小.3、质量之测量及单位: 一公斤之定义: 11889年前:A 定义:定义4C ︒、1公升之纯水其质量为1公斤.B 缺点:a 纯水取得不易.b 易受环境温度影响.21889年后:国际度量衡会议决议采用铂铱合金制之「公斤原器」为1公斤之标准.4五、密度ρ之测量:1、密度之定义: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2、公式:M()V=ρ=質量密度體積 3、质量可由天平测得.4、形状规则之物体如:正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体积可由边长测量求出,形状不规则之物体其体积则可用「排水法」求出.5、单位: 一SI 制:3kg m二常用:3gcm 三换算:33g kg 11000cm m =。

2023年全国甲卷物理卷知识点

2023年全国甲卷物理卷知识点

2023年全国甲卷物理卷知识点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包括惯性、加速度、外力、运动状态等。

2. 运动学:掌握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如速度、位移、时间等。

3. 静力学:掌握平衡状态、平衡力、摩擦力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 动力学: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

5. 能量守恒:掌握能量守恒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如动能、势能、机械能等。

二、热学1. 温度和热力学定律:理解温度、热量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物态变化: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

3. 热力学过程:掌握热力学过程中热量、工作和内能的计算方法。

三、电磁学1. 电场:理解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电场强度、电势差等基本物理量及其计算方法。

2. 电路:掌握电阻、电源、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性质和电路计算方法。

3. 磁场: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安培力、洛伦兹力等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方法。

4. 电磁感应: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四、光学1. 几何光学:掌握光线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如折射、反射、干涉等。

2. 物理光学:理解物理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

五、近代物理1. 量子力学: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2. 原子核:理解原子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如核力、核衰变等。

3. 粒子物理:理解粒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如夸克模型、中微子等。

以上是2023年全国甲卷物理卷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涵盖了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也包括了部分大学物理的知识。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全面复习各个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考生还需要多做模拟题和真题,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程稼夫热学光学近代物理

程稼夫热学光学近代物理

程稼夫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程稼夫(1902年—2006年)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他在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围绕程稼夫在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方面的研究展开讨论。

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学科,它在工程、材料科学、天文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程稼夫在热学领域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热传导和热辐射等问题。

他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和解释。

例如,他研究了热传导现象,并提出了“程式伦散”定律,描述了固体中的热传导过程。

他还研究了热辐射现象,并提出了“程式伦散”定律,描述了固体中的热传导过程。

程稼夫的这些研究成果对热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学科。

程稼夫在光学领域的研究中,主要关注光的干涉和衍射等问题。

他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解释。

例如,他研究了光的干涉现象,并发现了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

他还研究了光的衍射现象,并提出了衍射公式。

程稼夫的这些研究成果对光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近代物理是研究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等微观世界的学科。

程稼夫在近代物理领域的研究中,主要关注原子结构和核物理等问题。

他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观点和解释。

例如,他研究了原子结构,并提出了“程式伦散”定律,描述了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现象。

他还研究了核物理,并提出了核反应和裂变的理论模型。

程稼夫的这些研究成果对近代物理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程稼夫在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进展,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程稼夫在物理学领域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他的学术成就将继续激励着后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和近代物理第1大题: 选择题(69分)1.1 (3分)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知折射光为 ( ) (A)完全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 (B)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3的介质时,折射角是30° (C)部分偏振光,但须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才能确定折射角(D)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1.2 (3分)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装置中,S 为单缝,L 为透镜,C 为放在L 的焦面处的屏幕.当把单缝S 垂直于透镜光轴稍微向上平移时,屏幕上的衍射图样 ( )(A)向上平移 (B)向下平移 (C)不动 (D)条纹间距变大1.3 (3分)若把牛顿环装置(都是用折射率为1.52的玻璃制成的)由空气搬入折射率为1.33的水中,则干涉条纹 ( )(A) 中心暗斑变成亮斑 (B) 变疏 (C) 变密 (D) 间距不变1.4 (3分)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如图,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 )(A)向右平移 (B)向中心收缩 (C)向外扩张(D)静止不动 (E)向左平移S1.5 (3分)狭义相对性原理指的是( )(A )一切惯性系中物理规律都有相同的表达形式 (B )一切参照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等价的(C )物理规律是相对的 (D )物理规律是绝对的(E )以上均是1.6 (3分)光速不变原理指的是( )(A )在任何媒质中光速都相同 (B )任何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C )任何参照系中光速不变 (D )一切惯性系中,真空中光速为一相同定值1.7 (3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说的是( )(A )一切参照系中力学规律等价 (B )一切惯性系中牛顿力学规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C )一切非惯性系力学规律不等价 (D )任何参照系中物理规律等价1.8 (3分)频率为ν的单色光在媒质中的波速为v ,光在此媒质中传播距离l 后,位相改变量为( ) (A)v l νπ2 (B) 2l v νπ (C) 2νlv π (D) v l π2ν19 (3分)普朗克常数可以用下列单位中的哪一个表示?( )(A )s W ⋅ (B )Hz J ⋅ (C )s J ⋅ (D )1serg -⋅1.10 (3分)(1)两种效应都属于光子和电子的弹性碰撞过程。

(2)光电效应是由于金属电子吸收光子而形成光电子,康普顿效应是由于光子和自由电子弹性碰撞而形成散射光子和反冲电子(3)两种效应都遵循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4)康普顿效应同时遵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而光电效应只遵从能量守恒定律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仅就光子和电子相互作用而言,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1)(2) (B) (3)(4) (C) (1)(3) (D) (2)(4)空气单色光1.11 (3分)康普顿效应显示 ( )(A) 电子可以穿过原子核 (B)x 射线可以穿过原子核 (C)x -射线具有粒子特性 (D) 氢离子是一个质子 (E) 质子具有自旋1.12 (3分)两条狭缝相距2mm ,离屏300cm ,用600nm 的光照射时,干涉条纹的相邻明纹间距为(以毫米为单位)( )(A )4.5 (B )0.9 (C )3.12 (D )4.15 (E )5.181.13 (3分)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由a 点传到b 点位相改变了π,则由a 到b 的光程和几何路程分别为 ( ) (1) n 2λ (2) 2n λ (3) 2λ (4) λ (5) λn(A) (5)(1) (B) (4)(2) (C) (2)(3) (D) (3)(2) (E) (3)(1)1.14 (3分)测不准关系指的是 ( )(A) 任何物理量都测不准(B) 任何物理量之间都不能同时测准(C) 某些物理量不能同时测准,这取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D) 只有动量与位置、时间与能量之间不能同时测准1.15 (3分)我们不能用经典力学中的位置方式来描述微观粒子,是因为( )(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微观粒子位置不确定(3) 微观粒子动量不确定 (4) 微观粒子动量和位置不能同时确定(A) (1)(3) (B) (2)(3) (C) (1)(4) (D) (2)(4)1.16 (3分)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关系是( )(A )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C )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D )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线性关系1.17 (3分)普郎克常数的单位是( )(A)s W ⋅ (B)W/s (C)s J ⋅ (D)J/s (E) 无量纲的常数1.18 (3分)普朗克提出光量子假说之后,第一个肯定了光的粒子性并成功地解释了的另一著名实验是?( )(A ) 玻尔解释氢原子分离光谱 (B )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C ) 卢瑟福解释原子行星式模型 (D )伦琴解释其X 射线的产生1.19 (3分)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1.20 (3分)按照玻尔理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时,电子的动量矩L 的可能值为 ( )(A)任意值 (B)nh ,n =1,2,3,··· (C)nh π2,n =1,2,3,··· (D)π2/nh , n =1,2,3,··· 1.21 (3分)在杨氏双缝实验装置中,若在其中一缝后面放一薄红玻璃片,另一缝后面放一薄绿玻璃片,以白光照射时,屏上能否看到干涉条纹?( )(A) 能够 (B) 不能够1.22 (3分)以布儒斯特角由空气入射到一玻璃表面上的自然光,反射光是 ( )(A)在入射面内振动的完全偏振光(B)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C)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完全偏振光(D)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1.23 (3分)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不知其折射率的某一透明介质表面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知 ( ) (A)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30°(B)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30°(C)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D)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第2大题: 填空题(42分)2.1 (3分) 1P ,2P 与3P 三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1P 与3P 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2P与1P 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强度为0I 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1P ,并依次透过偏振片1P 、2P 与3P ,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__________________。

一束光强为0I 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且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若不考虑偏振片的反射和吸收,则穿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3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离为mm 2,双缝与屏幕相距cm 300,波长λ=600.0 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幕上相邻明纹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________。

2.4 (3分)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________________。

2.5 (3分)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______________。

(填红光或紫光)2.6 (3分)在真空中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单缝AB上,装置如图,在屏幕D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则 BC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2.7 (3分) 把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在折射率为n 的水中,两缝间距离为d ,双缝到屏的距离为)(d D D >>,所用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则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的明纹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_。

2.8 (3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d ,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D (d D>>),单色光波长为λ,屏幕上相邻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上,若单缝处波面可分成 3个半波带,则缝宽度a等于____________。

2.10 (3分)在X 射线散射实验中,若散射光波长是入射光波长的1.2倍,则入射光光子能量0ε与散射光光子能量ε之比εε/0为 __________。

2.11 (3分)用频率为v 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K E ;若改用频率为v 2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

2.12 (3分)如果电子被限制在边界x 与x x ∆+之间,nm 050.x=∆,则电子动量x 方向分量的不确定量近似地为__________________-1s m kg ⋅⋅。

(普朗克常量341063.6-⨯=hJ ·s )2.13 (3分) 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的测量值都是 ,它们与观察者的 密切相关。

2.14 (3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5 (3分)一质量为40g 的子弹以 1.0×103m.s -1的速率飞行,则该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