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灵活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明确条形统计图的定义。
(2)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步骤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条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条形统计图,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制作条形统计图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数据:首先要明确需要统计的对象,然后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为数据的不准确导致统计结果的偏差。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7单元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教学过程】:出示例1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课件出示例1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2.3.4.(1(25.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
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1.教材第95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2.教材“练习十九”第1、2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教学目标】: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7张PPT)

雷阵雨 天气
(教材P95)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诞生的月份。
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1)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 )人。 (2)有诞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是哪几个月? (3)( )月诞生的人数最多,( )月出 生的人数最少。
课堂练习
(教材P100 T1)
1.调查班里同学的睡眠时间。 小学生的睡眠
交通工具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
的人数最少。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下面是四(1)班六个小组的同学速算比赛中得 满分同学的数量统计表。请你根据下表完成统计图。
小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 6 3
4
53
6
5பைடு நூலகம்
2
34
3
6
5
2
34
3
哪个小组得满分的同学最多?哪个小组得满分的 同学最少?
还可以用条 形图来表示。
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下面 这两种方法,哪种表示更清楚?
统计表和条形图 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和条形图都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但是条 形图能直观地表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天数 天数最多
99
9
8
7
天6
6
数5
5
4
3
2
1
0 晴阴多 阵
云雨
天气情况
从条形图中,你还 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二组得满分的同学最多,一组得满分的 同学最少。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人数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小时 及以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第1 课时条形统计图(1)教材第94~95 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 格表示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重点:能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表示数据,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课件、坐标纸。
课件出示教材第94 页例1 主题图。
师:这是北京市2012 年8 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学生自己思考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生1:统计表。
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的填写。
师: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生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与不足?1.课件出示教材第94 页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晴天的数量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再让学生接着把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的天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小结,揭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开放性问题。
) 学生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生小结:用统计图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直观、更便于比较。
教材第95 页“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完成条形统计图,并指派小组代表汇报信息。
(2)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的内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首先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 主题图的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为学生今后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做准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导学案

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课本105、106页)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05、10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能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在生活中发现服饰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重点:能够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习难点:根据从统计图中发现的信息说明自己的想法。
一、自主学习1、课件出示例2种类数量/辆停车场轿车面包车大客车货车甲停车场28 12 6 4乙停车场24 10 7 3a、回顾:说说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b、提问: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什么样?可以横着画吗?二、合作探究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复式统计表在教科书106页上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展示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对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适当的评价,明确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注意些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a、根据这个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b、你能得到哪些信息?C、根据这个统计图互相提出一个问题,再解决一个问题。
4、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5、讨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过关检测1、完成第106页的做一做a、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统计图。
b、回答问题:(1)、1985年甲、乙两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2)、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植树造林,保护环境2、统计本节课的表扬的小组人数并制图(1)、统计学生所得奖品数量,由各小组长将小黑板上统计表补充完整。
(2)、学生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老师。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过程,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初步体验数据整理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以一当五,能正确绘制统计图。
三、教学难点动态数据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科书第 109 页教学情境的教学挂图、等五、教学过程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
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1.组织记录(1)给学生发记录单。
(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正”字法记录既快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成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
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2.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运用一个□表示 1 辆或 2 辆车。
最多画几个格?应怎么办?明确用 1 格表示 5 辆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尝试独立绘制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3.组织讨论:20 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1.独立完成第 111 页的“做一做”2.课后延伸: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 2 题。
调查二年级( 1 )班和五年级( 1 )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差的同学的建议,鼓劢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反思今天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导学案第【2】篇〗【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的内容包括: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知识,他们对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学生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条形统计图模板、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卖水果”,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中的水果种类和数量,引发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条形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一、完成统计图的填写,想一想,怎样制作统计图。
1.四年级学生回收废电池的情况统计表如下。
2.完成统计图。
二、希望小学四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的人数统计如下。
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人数统计表
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
班级 四(1)班 四(2)班 四(3)班 四(4)班 节数 10 12 11 13
参考答案:
一、
二、
成功名言警句:
2、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罗蒙诺索夫
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
4、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布鲁姆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6、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普希金
7、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条形统计图(课本99-101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99-101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5、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欣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7、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完成单式统计图
1、观察99页例1,根据复式统计表,制作某地城镇和乡村人口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
1995年城镇人口有();乡村人口有20万的是()年1990年城镇人口多还是乡村人口多?怎样办可以一目了然?
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
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样把两个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的?(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务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一班和二班等)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在教科书100页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能把上面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起来吗?该怎样画?
2、认识图例:质疑:这么多条形,哪个表示城镇,哪个表示乡村呢?别人怎么看得清呢?
3、对比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4、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搜集信息:
(1)、哪年城镇人口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乡村人口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过关检测:1、观察“北京奥运会四强国家金银牌数统计表”,并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北京奥运会四强国家金银牌数统计表
国家
奖牌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
金牌51 36 23 19
银牌21 38 21 13
2、完成101页做一做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